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39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该方式为导电性构件具有:板状的基部;一个以上的接触部,该一个以上的接触部以能够切离的方式连接于基部的缘部,并且覆盖并接触各线缆的接地用导电部;以及弹性突出片,其从基部的表面延伸出。
[0032]由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性构件只通过是否切离接触部就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多种接地方式。
[0033](8)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将包括导电线和覆盖导电线的外部的接地用导电部的一根或多根线缆并列地固定,因此能够以期望的间隔配置多根线缆使得在通信装置的面板面积内高效地配置连接器,并且以多根线缆为单位汇总为一个连接器,从而能够以一个动作使其精确地接合于对应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立体图。
[0035]图2的(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立体图,图2的(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主视图。
[0036]图3是基于本发明的连接器所涉及的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0037]图4是将通信线缆的四根电线固定于壳时的分解立体图。
[0038]图5的(A)是夹具安装于树脂块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的(B)是夹具的立体图。图5的(C)是图5的(A)的X-X’的剖视图。
[0039]图6的㈧是在图4所示的壳组装后将编织层配置在壳的固定部上、将壳插入插头主体之前的状态。图6的(B)是表示将壳插入到插头主体之后的状态的后方立体图。
[0040]图7示出在组装壳、夹具、树脂块和插头主体后将该组装体安装于框体的情形。[0041 ] 图8是图1中的Y-Y ’的横截剖视图。
[0042]图9是表示实施例1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0043]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0044]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0045]图12是表示实施例4的不接地的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0046]图13是表示实施例5的接地方式的概要俯视图。
[0047]图14示出通信线缆安装于通信装置的安装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要素使用相同标记,有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0049]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于通信线缆的连接器,例示了插头式连接器,但本领域人员应该明白也能够适用于插座式连接器。
[00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安装于通信线缆的连接器接合的插座式连接器安装于基板的缘部作为前提,但本领域人员应该明白也能够适用于安装于通信线缆的连接器彼此间接合的情况。
[0051]并且,在本申请说明书中,通信装置与线缆的安装是指通过一对连接器的接合而达成规定的电连接,一方的连接器与对应的连接器的接合是指将双方的连接器通过相互嵌合、螺纹连接等方法进行连接,线缆与连接器的安装是指对线缆实施规定的末端处理后将连接器安装于线缆的端部的状态。
[0052]图14例示了在严酷的环境或工业领域中将通信线缆安装于通信装置的安装方式。
[0053]通信线缆经由基于本发明的连接器而与安装于收容在金属性架50等中的通信装置的外表面的对应连接器连接(图14的上层所示的面板安装方式)或与安装于插入到通信装置内的架中的基板的对应连接器连接(图14的下层所示的架面板方式)。连接器内的线缆的配置结构以最高效的间隔并列,插座连接器高效地配置在面板的面积内。关于该连接器,通过杆的一个动作而能够进行连接器的装卸。
[0054]以下说明连接器中的多种接地方式。
[0055]实施例1
[0056]在实施例1中,说明实施框架接地和PCB接地这两者的接地方式。
[0057]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立体图。图2的(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立体图,图2的(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主视图。
[0058]图3是插头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来说明插头式连接器I的结构。
[0059]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头式连接器I构成为具有:一根或多根能够并列地排列的通信线缆2(在图中例示了四根);包含导电性金属的导电性壳3(以下称作壳);作为导电性构件的金属制接地用夹具4 (以下称作夹具);能够安装夹具4的包括非导电性构件的树脂块5 ;能够收容壳3的插头主体6 ;以及能够将它们收容在内部并覆盖的导电性的框体7。
[0060]各通信线缆2构成为:在内部收容有通信用的多根双绞线(信号线),该双绞线的外周被作为接地用的导电部的编织层8覆盖,该编织层8的外周被绝缘性的外皮18覆盖。
[0061]图4是将一根通信线缆2内的四根双绞线末端处理成四根触头21来固定于壳3时的分解立体图。
[0062]壳3构成为作为接到PCB的地的接地部来发挥功能。
[0063]另外,如图4所示,作为一例,壳3被两分割,包括用于把持一根通信线缆2的固定部10、以及以夹持并覆盖为了隔离保持四根双绞线而设置的绝缘嵌件9的方式接合的外周部11。
[0064]另外,壳3在组装后,在覆盖保持了通信线缆2的四根触头21的绝缘嵌件9的周围的状态下不与触头21电连接,但通过固定部10与通信线缆2的编织层8电连接。
[0065]图5的(A)是夹具4安装于树脂块5的状态的立体图。
[0066]作为一例,夹具4两个成一组,当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树脂块5时,能够通过相对地形成的凹部12在编织层8上以夹持的方式把持或固定通信线缆2 (参照图6的(B))。
[0067]图5的⑶是夹具4的立体图。夹具4包括一体的导电性构件,例如对一张板进行冲压而形成。
[0068]夹具4包括:板状的基部13 ;与基部13的缘部连接并从该缘部延伸出的延长部14 ;弓状部15,其从延长部14沿角度方向延伸并以能够从延长部14切离的方式与延长部14连接,且与板状的基部13的一面相对;以及切开基部13的板面并形成为向与弓状部15相反的方向的悬臂梁状的弹性突出片16。
[0069]例如能够预先将切离部位形成得薄,通过弯折动作、切断工具来进行延长部14与弓状部15的切离。
[0070]为了固定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的一个以上的通信线缆而设置对应数量的延长部14和弓状部15。另外,弓状部15沿树脂块的凹部形成上述凹部12(参照图5的(A))。
[0071]图5的(B)的上侧示出弓状部15没有被切离的状态,下侧示出最右侧的弓状部15被切离的状态。在实施例1中,使用图5的(B)的上侧的弓状部15没有被切离的夹具4。
[0072]图5的(C)是图5的(A)的X-X’的剖视图。
[0073]夹具4以与形成在树脂块5的一面的爪部17卡定的方式被固定。
[0074]弓状部15设置在基部13的一侧的面上,弹性突出片16设置在基部13的另一侧的面上,弓状部15与弹性突出片16相对地向相反方向延伸。
[0075]弓状部15在其抛物面的底部与树脂块5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以延长部14为基端而具有弹性力,悬臂梁状的弹性突出片I6以与基部13的板面的连接部为基端而具有弹性力。
[0076]因此,弓状部15和弹性突出片16具有相对于按压方向的回弹力。
[0077]图6的(A)是在图4所示的壳3组装后将编织层8配置在壳3的固定部10上、将壳3插入插头主体6之前的状态。
[0078]图6的(B)是表示将壳3插入到插头主体6之后的状态的后方立体图。在图6的
(B)中,当使树脂块5从相对方向进行夹持时,凹部12内的弓状部15通过其弹性力按压编织层8,通信线缆2被固定。
[0079]由此,夹具4、编织层8以及壳3可靠地电连接。
[0080]图7示出在组装壳3、夹具4、树脂块5和插头主体6后将其组装体19安装于框体7的过程中的情形。
[0081]框体7构成为用于框架接地。
[0082]另外,作为一例,框体7包括被两分割而成的7a和7b(参照图1和图7),以从相对方向夹持并覆盖组装体19的方式相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