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和具有它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310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转子和具有它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和具有所述转子的游标电机。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的游标电机,因受到转子绕组因素的影响,输出转矩较小,从而限制电机的输出能力,存在改进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转子,该转子具有能够增大电机的输出转矩、提高电机的输出能力等优点。
[000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转子的电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沿所述转子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主齿,相邻两个所述主齿之间形成主齿槽,每个所述主齿的齿顶处设有沿所述转子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两个辅助齿,每个所述主齿上的两个所述辅助齿之间形成辅助齿槽,其中,在所述转子的横截面上,每个所述主齿上的两个所述辅助齿在所述转子周向上的中点的圆心角等于所述转子的极距角的整数倍。
[000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具有能够增大电机的输出转矩、提高电机的输出能力等优点。
[0007]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转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主齿沿所述转子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每个所述主齿上的两个所述辅助齿在所述转子周向上的距离相等。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转子的横截面上,每个所述辅助齿在所述转子周向上的两端点的圆心角等于所述转子的极距角的0.7-0.9倍。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主齿包括:齿底部,所述齿底部沿所述转子的径向延伸;齿顶部,所述齿顶部设在所述齿底部的外端,所述齿顶部的长度大于所述齿底部的宽度,每个所述主齿上的两个所述辅助齿分别设在对应的所述齿顶部的两端。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齿顶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齿底部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齿顶部的宽度等于所述辅助齿的一侧面与所述辅助齿槽的底壁的交点到另一侧面的最短距离。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辅助齿的横截面为长底边朝向外部的等腰梯形。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辅助齿槽的横截面为短底边朝向外部的等腰梯形。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所述转子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转子,所述转子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定子内。
[001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具有输出转矩大、输出能力强的优点。
[00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辅助齿槽的深度等于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在所述电机径向上的间隙的4倍-10倍。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电机1、定子10、转子20、主齿30、齿底部31、齿顶部32、主齿槽40、辅助齿50、辅助齿槽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20。
[0022]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20,其上设有沿转子20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主齿30,相邻两个主齿30之间形成主齿槽40。每个主齿30的齿顶处(即主齿30的朝向转子20外部的位置处)设有沿转子20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两个辅助齿50,每个主齿30上的两个辅助齿50之间形成辅助齿槽60。其中,在转子20的任一横截面上,每个主齿30上的两个辅助齿50在转子20周向上的中点的圆心角al约等于转子20的极距角的整数倍。
[002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转子20的极距角等于360° /转子20的极数,而转子20的极数等于转子20的磁钢数量。
[002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20,通过限定每个主齿30上的两个辅助齿50的圆心角,使每个主齿30上的两个辅助齿50的圆心角与转子20的极距角的整数倍大致相等,由此可以保证绕组因素大致为1,从而增大电机的输出转矩、提高电机的输出能力。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20具有能够增大电机的输出转矩、提高电机的输出能力等优点。
[0025]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转子20。
[0026]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主齿30沿转子20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每个主齿30上的两个辅助齿50在转子20周向上的距离相等。
[0027]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辅助齿50的横截面为长底边朝向外部的等腰梯形,每个主齿30上的两个辅助齿50之间形成的辅助齿槽60的横截面为短底边朝向外部的等腰梯形。
[0028]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在转子20的任一横截面上,每个辅助齿50在转子20周向上的两端点(即辅助齿50的长底边的两端点)的圆心角a2等于转子20的极距角的0.7-0.9倍。由此可以减少主齿槽40处和辅助齿50处的漏磁,从而增加磁钢和绕组之间相互通过的有效磁链,进而可以增大永磁磁链和绕组磁链的利用率,以进一步提尚电机的输出能力。
[0029]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主齿30包括齿底部31和齿顶部32。齿底部31沿转子20的径向延伸。齿顶部32设在齿底部31的外端且垂直与齿底部31,齿顶部32的长度大于齿底部31的宽度,每个主齿30上的两个辅助齿50分别设在对应的齿顶部32的两端。
[0030]其中,为了减少主齿槽40处和辅助齿50处的漏磁,齿顶部32的宽度t2大于或等于齿底部31的宽度t3的二分之一,即t2多t3/2。
[003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齿顶部32的宽度t2约等于辅助齿50的一侧面与辅助齿槽60的底壁的交点到该辅助齿50的另一侧面的最短距离tl,即t2~tl。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主齿槽40处和辅助齿50处的漏磁,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机的输出能力。
[0032]下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