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4859发布日期:2020-09-01 19:0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加热管。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冰箱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之一,大多数冰箱中都存在除霜系统,通过计算压缩机的工作周期,来给除霜系统内的加热管供电加热,实现除霜功能。

现有的加热管通常为单层玻璃加热管,包括玻璃管、穿插设于玻璃管内的发热丝以及两端的底座。底座内开设有连接发热丝与导线的通孔,发热丝的周围包裹有玻璃管,装置于玻璃管中的发热丝穿过底座与导线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单层玻璃加热管在工作时,发热丝在会散发出很高的热量,热量会加热玻璃管内的空气以及玻璃管,但是玻璃的导热系数比较低,热量散发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管,其具有散热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加热管,包括发热组件、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玻璃管和由金属制成的散热结构,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多根导线和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的两端与分别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玻璃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保护件,所述散热结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玻璃管的外部,所述导线穿设固定在所述绝缘保护件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导线连接电源,使发热丝发热,热量一部分传导在玻璃管上,另一部分会加热玻璃管内的空气,玻璃管上的热量可通过散热结构散发到外面的空气当中,由于金属的导热系数比较高,所以散热结构的散热性能比较好,有效地解决了玻璃管散热不足的问题,而且设置在玻璃管外部的散热结构可增加玻璃管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管和多个支撑片;

所述散热管沿所述玻璃管轴线的方向套设所述玻璃管的外侧周面上,所述支撑片一端与所述散热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片可以使散热管稳定的固定在玻璃管的外侧周面上,散热管可以快速地将玻璃管散发的热量吸收并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可将散热管与玻璃管之间被加热的空气快速地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片远离所述散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片,所述保护片与所述玻璃管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片可以有效地保护玻璃管不被支撑片压坏,加热管工作散发出热量,热量经玻璃管传导在保护片上,再经支撑片传导在散热管上,最后由散热管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保护件靠近所述玻璃管的一端开设有玻璃管槽,所述玻璃管的外侧壁与所述玻璃管槽的内侧壁抵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管嵌设在玻璃管槽中,实现了玻璃管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管槽的槽底固定有夹紧凸块,所述夹紧凸块与所述玻璃管的内侧壁抵紧;

所述夹紧凸块上开设有供所述导线贯穿的导线孔,所述导线孔穿出所述绝缘保护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凸块增加了玻璃管固定的稳定性,导线孔用于外部的导线和玻璃管内的发热丝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的外侧设置有聚光片,所述散热管由金属制成,所述聚光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保护件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光片可以有效地聚集光线处在同一位置,减少了能量的流失,使得电加热管散发的能量更好的用于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光片包括聚光部和设置在所述聚光部两端的安装部;所述散热结构的两端抵接在所述安装部靠近玻璃管的面上;

所述安装部包括一体成型在所述聚光部端部的第一夹持脚和第二夹持脚,所述第二夹持脚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脚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夹持脚卡接固定的卡接缝隙;

所述第一夹持脚与所述第二夹持脚卡设固定在所述绝缘保护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持脚和第二夹持脚可以稳定的把聚光部固定在两个绝缘保护件上,第一夹持脚和第二夹持脚相互匹配使得玻璃管与绝缘保护件的连接更加稳定。散热结构的两端抵接在安装部上,增加了散热结构的稳定性,并且热量可由散热结构传导在由聚光片上,提高了散热结构的散热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脚与所述第二夹持脚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绝缘保护件外侧面抵紧的保护弧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第一夹持脚与第二夹持脚卡设固定在绝缘保护件上时,不压坏绝缘保护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保护件靠近所述玻璃管一端的外圆周侧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夹持脚和所述第二夹持脚嵌设的限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可以有效地固定第一夹持脚和第二夹持脚,使得聚光片的安装部稳定的安装在绝缘保护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玻璃管的四周设置金属散热结构,增加电加热管的散热性能,当电加热管工作时,发热丝会散发出很高的热量,热量经由玻璃管传导在散热结构上,高导热性的金属散热结构再把热量快速的散发到外部的空气之中,及时减少玻璃管上堆积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玻璃管轴线的剖视图(略去散热结构);

图4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垂直于玻璃管轴线一面的剖视图(略去绝缘组件与聚光片)。

附图标记:1、发热组件;11、导线;12、发热丝;2、散热组件;21、玻璃管;22、散热结构;221、散热管;2211、散热孔;222、支撑片;223、保护片;3、绝缘保护件;31、玻璃管槽;32、夹紧凸块;321、导线孔;33、限位槽;4、聚光片;41、聚光部;42、安装部;421、第一夹持脚;4211、卡接缝隙;422、第二夹持脚;4221、卡接件;423、保护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电加热管,如图1所示,包括发热组件1、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包括玻璃管21和由金属制成的散热结构22,发热组件1包括多根导线11和设置在玻璃管21内的发热丝12,发热丝12的两端分别与导线11电连接玻璃管21的两端均设置有绝缘保护件3,导线11设置在绝缘保护件3内并穿出绝缘保护件3。导线11通电使得发热丝12正常工作,绝缘保护件3可采用橡胶制成。发热丝12散发出的热量会加热玻璃管21,因为玻璃的导热系数比较低,所以经过发热丝12传导的热量散发出的效率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22可采用铜制成。将散热结构22可拆卸固定在玻璃管21的外部,热量经由玻璃管21传导在散热结构22上,高导热性的散热结构22再把热量快速的散发到外部的空气之中,及时减少玻璃管21上堆积的热量。

具体的,如图4所示,散热结构22包括散热管221、多个支撑片222、以及保护片223,散热管221沿玻璃管21轴线的方向套设玻璃管21的外侧周面上。支撑片222远离保护片223的一端与散热管22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片223,保护片223远离支撑片222的一面与玻璃管21抵接,可以有效地保护玻璃管21不被损坏。而且保护片223与玻璃管21抵接的一面呈圆弧形,进一步增加了玻璃管21与散热管221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使得玻璃管21不会轻易地被保护片223压坏。

支撑片222可以使散热管221稳定的固定在玻璃管21的外侧周面上,散热管221可以快速地将玻璃管21散发的热量吸收并散发出去。发热管工作散发出热量,热量经玻璃管21传导在保护片223上,再经支撑片222传导在散热管221上,最后由散热管221散发出去。为了让散热管221与玻璃管21之间被加热的空气快速地散发出去,在散热管221表面开设多个散热孔2211。

如图3所示,绝缘保护件3靠近玻璃管21的一端开设有玻璃管槽31,玻璃管21的外侧壁与玻璃管槽31的内侧壁抵紧,实现玻璃管21的固定。玻璃管槽31的槽底固定有夹紧凸块32,夹紧凸块32与玻璃管21的内侧壁抵紧,可增加玻璃管21固定的稳定性。夹紧凸块32上开设有供导线11贯穿的导线孔321,且导线孔321穿出绝缘保护件3。

如图2所示,散热管221的外侧固定有聚光片4,聚光片4可采用铝或者其它可反光的、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包括聚光部41和固定在聚光部41两端的安装部42,安装部42包括一体成型在聚光部41端部的第一夹持脚421和第二夹持脚422,第二夹持脚422上设置有卡接件4221,卡接件4221与第二夹持脚422之间形成供第一夹持脚421卡接固定的卡接缝隙4211。

绝缘保护件3靠近玻璃管21一端的外圆周侧面开设有供第一夹持脚421和第二夹持脚422嵌设的限位槽33。安装聚光片4时,可将第一夹持脚421与第二夹持脚422卡设固定在限位槽33上,使第一夹持脚421与第二夹持脚422相互靠近,并将第一夹持脚421嵌设在卡接空隙,再由其自身弹性实现卡接固定。

第一夹持脚421与第二夹持脚422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弧片423,可在第一夹持脚421与第二夹持脚422卡设固定在限位槽33内时,不压坏绝缘保护件3当电加热管工作时,发热丝12会散发出很高的热量,同时发出亮光,亮光会经由聚光部41反射,充分利用热量,可以更好的实现聚光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