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717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发明名称为“装载机增高卸载装置”、专利申请号201110030184. 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增高卸载装置,该装置存在的缺陷是在卸货过程中,如误操作易使动叉自由前倾而造成麻烦或事故。因此针对误操作时有失控现象的技术不足,发明人对上述装置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任何状态下都不失控,操作自如、不会出现误操作的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包括两个动叉、两个定叉,两个动叉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两个动叉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其中还包括翻转油缸组件,两个定叉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两个定叉的前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动叉的前端铰接,翻转油缸组件包括两个内油缸、两个外油缸和槽型连接板,两个外油缸倒装在槽型连接板上,两个外油缸的活塞杆分别安装在第三连接管上,两个内油缸的下端倒装在第二连接管上,两个内油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槽型连接板上,第一油管的一端与装载机液压系统相通,另一端依次与两个外油缸的下端、两个内油缸的下端相通,第二油管的一端与装载机液压系统相通,另一端依次与两个外油缸的上端、两个内油缸的上端相通。本实用新型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管后端的中部焊接支撑耳,支撑耳上固定第一、二油管接头,两个外油缸的下端与外下油管连通,两个外油缸的上端与外上油管连通,两个内油缸的下端与内下油管连通,两个内油缸的上端与内上油管连通,第一油管依次通过第一油管接头、外下油管、内下油管与外油缸和内油缸的下端连通, 第二油管依次通过第二油管接头、外上油管、内上油管与外油缸和内油缸的上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两端焊接第三连接耳,两个外油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固定销安装在第三连接耳处。本实用新型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焊接第二连接耳,所述两个内油缸的下端安装在第二连接耳处。本实用新型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焊接护板。本实用新型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设有翻转油缸组件,翻转油缸组件包括两个外油缸和两个内油缸,工作时, 四个油缸同时或先后接力动作,来实现两个动叉翻转,装卸机械手只有正向和反向的可逆操作,在任何状态下都能钢性控制,不存在误操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控,操作自如,不但避免了麻烦和事故,而且具有了既能抓又能叉的机械手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0013]图[0014]图[0015]图[0016]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包括两个动叉I、两个定叉2及翻转油缸组件,两个动叉I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1连接,两个动叉I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管12连接,两个定叉2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管21连接,两个定叉2的前端通过销轴22 分别与两个动叉I的前端铰接。第三连接管21的中部焊接支撑耳23,支撑耳23上固定第一、二油管接头24、25。槽型加强板27两端分别焊接在支撑耳23与第三连接管接合处和定叉2中部,将支撑耳23的受力传给两个定叉,以减轻第三连接管的受力状况,起到加强作用。第三连接管21的两端焊接第三连接耳26,第二连接管12的中部焊接第二连接耳13。 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之间焊接护板14。结合图3所示,翻转油缸组件包括两个内油缸3、两个外油缸4和槽型连接板5,两个外油缸4通过螺钉倒装在槽型连接板5上,两个外油缸4的活塞杆41分别通过固定销42 安装在第三连接管21的第三连接耳26处。两个内油缸3的下端通过固定销倒装在第二连接管12上的第二连接耳13处,两个内油缸3的活塞杆31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槽型连接板 5上。两个外油缸4的下端与外下油管43连通,两个外油缸4的上端与外上油管44连通。两个内油缸3的下端与内下油管32连通,两个内油缸3的上端与内上油管33连通。第一油管6的一端与装载机液压系统(图中未示出)相通,另一端依次与第一油管接头24、外下油管43连通,外下油管43与内下油管32连通。第二油管7的一端与装载机液压系统相通,另一端依次与第二油管接头25、外上油管44连通,外上油管44与内上油管33连通。本实用新型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的工作过程为如图2所示,闭合状态时,内、外油缸3、4的活塞杆31、41缩回,两个动叉I与定叉 2无相对转动,机械手处于闭合状态。当液压系统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油管7、第二油管接头25、外上油管44进入两个外油缸4的上端时,将活塞向下压,由于外油缸4的活塞杆41固定在第三连接管21上,因此外油缸4相对于活塞杆41向上运动,带动槽型连接板5、内油缸3向上运动,同时液压油经内上油管33进入两个内油缸3的上端,将内油缸3的活塞向下压,由于内油缸3的活塞杆31 固定在槽型连接板5上,因此内油缸3相对于活塞杆31向上运动,由于内油缸3的下端与第二连接管12固定连接,因此带动两个动叉I向上翻转,图I为机械手翻转状态图。此时外油缸4下端、内油缸3下端的液压油分别经外下油管43、内下油管32、第一油管接头24、第一油管6流回至液压系统。当液压系统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油管6、第一油管接头24、外下油管43进入两个外油缸4的下端时,将活塞向上推,外油缸4相对于活塞杆41向下运动,带动槽型连接板5、 内油缸3向下运动,同时液压油经内下油管32进入两个内油缸3的下端,将内油缸3的活塞向上推,内油缸3相对于活塞杆31向下运动,带动两个动叉I向下闭合,此时外油缸4上端、内油缸3上端的液压油分别经外上油管44、内上油管33、第二油管接头25、第二油管7 流回至液压系统。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包括两个动叉、两个定叉,两个动叉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两个动叉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油缸组件,两个定叉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两个定叉的前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动叉的前端铰接, 翻转油缸组件包括两个内油缸、两个外油缸和槽型连接板,两个外油缸倒装在槽型连接板上,两个外油缸的活塞杆分别安装在第三连接管上,两个内油缸的下端倒装在第二连接管上,两个内油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槽型连接板上,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液压系统相通,另一端依次与两个外油缸的下端、两个内油缸的下端相通,第二油管的一端与液压系统相通,另一端依次与两个外油缸的上端、两个内油缸的上端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后端的中部焊接支撑耳,支撑耳上固定第一、二油管接头,两个外油缸的下端与外下油管连通, 两个外油缸的上端与外上油管连通,两个内油缸的下端与内下油管连通,两个内油缸的上端与内上油管连通,第一油管依次通过第一油管接头、外下油管、内下油管与外油缸和内油缸的下端连通,第二油管依次通过第二油管接头、外上油管、内上油管与外油缸和内油缸的上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两端焊接第三连接耳,两个外油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固定销安装在第三连接耳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焊接第二连接耳,所述两个内油缸的下端安装在第二连接耳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焊接护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耳与第三连接管接合处和定叉中部之间焊接槽型加强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超高装卸机械手,包括两个动叉、两个定叉、翻转油缸组件,两个定叉的后端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两个定叉的前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动叉的前端铰接,翻转油缸组件包括两个内油缸、两个外油缸和槽型连接板,两个外油缸倒装在槽型连接板上,两个外油缸的活塞杆分别安装在第三连接管上,两个内油缸的下端倒装在第二连接管上,两个内油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在槽型连接板上,第一油管的一端与装载机液压系统相通,另一端依次与两个外油缸的下端、两个内油缸的下端相通,第二油管的一端与装载机液压系统相通,另一端依次与两个外油缸的上端、两个内油缸的上端相通。
文档编号B66F9/19GK202346712SQ20112045507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赵同光 申请人:莱州市斗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