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040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的制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由毒死蜱和吡釾酮复配的微胶囊悬浮剂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药科学的发展,安全、高效、低污染的新剂型,如水乳剂、微乳剂、水悬剂、撒滴剂、干流动剂、水分散粒剂和微胶囊剂等,成了农药剂型发展新趋势。微胶囊剂(Microcapsules,MC)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或囊膜,通过化学、物理或物理化学方法,将农药活性物质包裹起来,形成一种具有半渗透性囊膜的微型胶囊,是当前农药新剂型中技术含量最高、最具开发前景的新剂型之一,其优点能在预期的时间内,以控制流速将农药活性物质持续缓慢释放,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具有持效时间长、对环境和人体毒性低、有效成份稳定性好和不易被雨水冲刷等特点。微胶囊技术在农药工业中的应用,最早于1974年美国Pennwalt公司率先推出甲基对硫磷商品微胶囊剂,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个品牌和规格的商品,如Pennwalt公司生产的对硫磷、Stauffer公司生产的扑草灭、Zoecon公司生产的烯虫酯、陶氏益农等公司生产的毒死蜱,国内也有对硫磷、辛硫磷、倍硫磷、甲基对硫磷等微胶囊剂产品的报道。毒死蜱(Chlorpyrifos)和吡蚜酮(Pymetrozine)是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毒死蜱,属有机磷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广泛用于防治水稻螟虫、韭蛆等害虫;吡蚜酮,属非杀伤性新型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果树及多种大田作物。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含有毒死蜱或吡蚜酮单剂的粉剂或乳油农药产品,应用比较广,但至今尚未见两者的复配制剂产品。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以往毒死蜱或吡蚜酮单剂的粉剂或乳油农药产品,所存在稳定性差、对环境污染较大、持效期短、防治成本较高等不足,研制一种防治谱广、药效高、稳定性强、对环境污染小、持效期长、防治成本较低的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要求的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农药制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该复配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该悬浮剂可以1050%毒死蜱和120%吡蚜酮为活性原料,先溶解于有机溶剂,并添加乳化分散剂后,通过尿醛树酯聚合固化,再加入乳化分散剂并高速搅拌,制成稳定的微胶囊悬浮剂而获得。一种制备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的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毒死蜱和吡蚜酮的组配通过室内活性测定,毒死蜱和吡顿酮按重量1050%:120%比例复配,使两者的共毒系数在150以上,称量、混合,备用;2)囊心物质的配制将步骤1)组配混合物与有机溶剂按重量2.511:1比例混合、溶解成溶液;再将该溶液和乳化分散剂按重量80-210:1比例混合、搅拌,制成囊心物质组合物;3)尿醛树酯预制物的制备将尿素与甲醛按重量1:2比例称量、备料;将甲醛倒入反应器中,先加入2/3量的尿素,调pH值至8.0,加热至5(TC,反应30分钟后,再加入剩余的l/3尿素,加热至7(TC,继续反应30分钟后,降温至室温,制成尿醛树酯预制物,备用;4)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称取步骤(3)尿醛树酯预制物;将步骤(2)囊心物质组合物与尿醛树酯预制物按重量0.53:1比例,倒入反应器中混合,室温下2000转/分搅拌,并调pH值至4.55.5,进行界面聚合反应30分钟;再将该反应体系调pH至2-3,继续反应30分钟后,调搅拌速度至500转/分,并按每10分钟升温5t:的速度,缓慢升温至305(TC后,继续搅拌20分钟进行固化,最后将反应体系调pH至中性,结束反应;5)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按最终产品总重量2~5%的用量,向步骤4)微胶囊剂聚合-固化物中再次加入乳化分散剂,并用水补足至100%重量后,在室温下以400转/分搅拌1小时后,即制成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环已酮或二氯甲烷之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分散剂为农乳0201-B、0204-C、0204-B、OP系列、吐温系列、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阿拉伯胶或聚乙烯醇之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该制剂可用于防治稻飞虱、韭蛆等害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经试验结果明确,毒死蜱和吡蚜酮的复配制剂其共毒系数可达150以上,比两单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优势首先,复配产品对水稻褐飞虱、灰飞虱及韭蛆等害虫的杀虫活性明显增强;其次,复配产品对抗性害虫的防治效果突出,特别是对于近几年已对大多数农药产生抗药性的褐飞虱和灰飞虱,该产品仍能有80%以上的防治效果;最后,复配产品较单剂可降低防治成本15-25%。二、针对乳油、粉剂等常规农药剂型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本发明将毒死蜱和吡蚜酮通过复配、微胶囊技术,制备成微胶囊悬浮制剂;该产品以尿醛树酯为囊膜材料,将两种农药成分包裹于无毒的囊膜之中,不仅可降低农药产品的接触毒性,而且还大大提高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另外,由于两种成分经囊皮包裹以后,有效成分的释放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使产品的有效防治时间得到明显延长(见表1、表2),从而可有效避免多次使用农药,大大减少农药向环境的投入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本发明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杀虫剂符合目前无公害农业生产的要求,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48%毒死蜱乳油浙江省仙居农药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尿素汕头西陇化工厂,99%;甲醛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38%。实施例1(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产品一)一种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按以下步骤制备1)毒死蜱和吡蚜酮的组配称取毒死蜱15克和吡蚜酮5克,混合,备用;2)囊心物质的配制将步骤1)组配的20克混合物用3克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成溶液,再将该溶液与0.2克0201—B混合,制成囊心物质组合物;3)尿醛树酯预制物的制备将尿素与甲醛按重量1:2比例称量;将甲醛倒入反应器中,再加入2/3量的尿素,用5c/。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8.0,加热至5(TC,反应30分钟后,再加入剩余1/3尿素,加热至70'C,继续反应半小时,降温至室温,制成尿醛树酯预制物,备用;4)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称取步骤(3)尿醛树酯预制物7.73克与步骤(2)囊心物质组合物23.2克,倒入反应器中相混合,在室温下2000转/分搅拌,用5%稀盐酸将pH值调至4.5~5.5,进行界面聚合反应30分钟;再将反应体系用5c/。稀盐酸将pH值调至23,继续反应30分钟后,调整搅拌速度至500转/分,并按每10分钟升温5°C的速度,缓慢升温至305(TC后,继续搅拌20分钟进行固化,最后用5M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体系pH值调至中性,结束反应;5)微胶囊悬浮剂产品的制备将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物30.93克和2克吐温-20及1克聚乙烯醇混合,并用水66.07克补足至100%重量后,在室温下400转/分搅拌1小时,即制成20%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100克。实施例2:(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产品二)按毒死蜱20克,吡蚜酮2克,二甲基甲酰胺2克和农乳0201—B0.3克制备成囊心混合物;按囊心混合物24.3克与尿醛树酯预制物8.1克(3:l)比例,制备成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物;最后加入3克0201-B和1克吐温_85,并用水63.6克补足到100%,按实施例1工艺、步骤制备成22%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100克。实施例3:(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产品三)按毒死蜱20克,吡蚜酮1克,二氯甲烷4克和0.1克吐温20及0.2克吐温60,制备成囊心混合物;按囊心混合物25.3克与尿醛树酯预制物8.5克(3:1)比例,制备成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物;最后加入2克OP-5和1克明胶,并用水63.2克补足到100%,按实施例l工艺、步骤制备成21%毒死蜱*吡魅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100克。实施例4:(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产品四)按毒死蜱33克,吡蚜酮5克,二甲基甲酰胺4克和0.3克农乳0204—B,制备成囊心混合物;按囊心混合物42.3克与尿醛树酯预制物42.3克(l:l)比例,制备成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物;最后加入3克0201-B和1克阿拉伯胶,并用水11.4克补足到100%,按实施例1工艺、步骤制备成38%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100克。实施例5:(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产品五)按毒死蜱20克,吡蚜酮10克,加入环己酮2克、二甲基甲酰胺5克和0.3克农乳0204—C,制备成囊心混合物;按囊心混合物37.3克与尿醛树酯预制物18.7克(2:l)比例,制备成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物;最后加入1.5克OP-10和0.5克聚乙烯醇,并用水42克补足到100%,按实施例l工艺、步骤制备成30%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100克。实施例6:(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产品六)按毒死蜱10克,吡蚜酮20克,环己酮10克,二氯甲烷2克和0.3克农乳0204—B,制备成囊心混合物;按囊心混合物42.3克与尿醛树酯预制物42.3克(1:l)比例,制备成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物;最后加入3克0204-B和1克羧甲基纤维素钠,并用水11.4克补足到100%,按实施例1工艺、步骤制备成30%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100克。实施例7:(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产品七)按毒死蜱50克,吡蚜酮5克,加入环己酮2克、二氯甲垸5克和0.3克农乳OP-5,制备成囊心混合物;按囊心混合物62.3克与尿醛树酯预制物20.8克(3:l)比例,制备成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物;最后加入3克吐温一85和2克甲基纤维素,并用水11.9克补足到100%,按实施例1工艺、步骤制备成55%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100克。实施例8:(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产品八)按毒死蜱38克,吡蚜酮2克,加入环己酮2克、二甲基甲酰胺3克和农乳0201—B0.3克,制备成囊心混合物;按囊心混合物45.3克与尿醛树酯预制物45.3克(l:l)比例,制备成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物;最后加入3克0201-B和1克聚乙烯醇,并用水5.4克补足到100%,按实施例1工艺、步骤制备成40%毒死蜱*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100克。试验例1:(毒死蜱'吡蚜酮微胶囊悬浮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时间2005年9月;试验地点浙江湖州;试验对象水稻褐飞虱;试验药剂30%毒死蜱,吡蚜酮微胶囊剂(产品五);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浙江省仙居农药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表1本发明复配微胶囊剂与原药单剂防水稻褐飞虱效果对比试验<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试验例2:(毒死蜱'吡蚜酮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韭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时间2006年3月;试验地点浙江杭州;试验对象韭蛆;试验药剂20%毒死蜱*吡蚜酮微胶囊剂(产品一);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浙江省仙居农药厂);25%吡螃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可以10~50%毒死蜱和1~20%吡蚜酮为活性原料,先溶解于有机溶剂,并添加乳化分散剂后,通过尿醛树酯聚合固化,再加入乳化分散剂并高速搅拌,制成稳定的微胶囊悬浮剂而获得。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毒死蜱和吡蚜酮的组配通过室内活性测定,毒死蜱和吡岈酮按重量1050%:120%比例复配,使两者的共毒系数在150以上,称量、混合,备用;2)囊心物质的配制将步骤1)组配混合物与有机溶剂按重量2.5~11:1比例混合、溶解成溶液;再将该溶液和乳化分散剂按重量80~210:1比例混合、搅拌,制成囊心物质组合物;3)尿醛树酯预制物的制备将尿素与甲醛按重量1:2比例称量、备料;将甲醛倒入反应器中,先加入2/3量的尿素,调pH值至8.0,加热至5(TC,反应30分钟后,再加入剩余的l/3尿素,加热至70"C,继续反应30分钟后,降温至室温,制成尿醛树酯预制物,备用;4)微胶囊剂的聚合-固化称取步骤(3)尿醛树酯预制物;将步骤(2)囊心物质组合物与尿醛树酯预制物按重量0.5~3:1比例,倒入反应器中混合,室温下2000转/分搅拌,并调pH值至4.55.5,进行界面聚合反应30分钟;再将该反应体系调pH至23,继续反应30分钟后,调搅拌速度至500转/分,并按每10分钟升温5"C的速度,缓慢升温至305(TC后,继续搅拌20分钟进行固化,最后将反应体系调pH至中性,结束反应;5)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按最终产品总重量25%的用量,向步骤4)微胶囊剂聚合-固化物中再次加入乳化分散剂,并用水补足至100%重量后,在室温下以400转/分搅拌1小时后,即制成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制剂。3、按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环已酮或二氯甲垸之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4、按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分散剂为农乳0201-B、0204-C、0204-B、OP系列、吐温系列、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阿拉伯胶或聚乙烯醇之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农药生产
技术领域
。该农药以毒死蜱和吡蚜酮为主要活性物质,辅以少量有机溶剂和乳化剂,并以尿醛树酯为囊膜材料,经界面聚合-固化方法制备而成。该复配微胶囊剂农药毒性成分被尿醛树酯包裹,具有安全、低毒、高效和稳定等优点;同时,产品中农药成分通过囊皮材料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了产品的防治时间,提高了农药成分的有效使用率。产品适合于防治水稻飞虱、韭蛆等害虫。文档编号A01P7/00GK101305725SQ20081006312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发明者俞晓平,张珏锋,陈列忠,陈建明申请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