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及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5397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及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及培育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将花生壳5%~10%;玉米芯20~40%;米糠20~40%;麸皮5%~10%;棉籽壳3%~7%;啤酒糟3%~7%,大豆皮4~8%;贝化石1%~3%。花生壳质地轻,内密布空隙,同时容易吸收水分,兼具通气性和保水性,是食用菌种植的良好原料,利用花生壳作为主料生产的金针菇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高,同时降低了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及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及培育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工厂化金针菇主要原料包括玉米芯米糠等,其中以玉米芯的用量最多,但随着国内工厂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以东北和华北地区为主的玉米主要产区已经出现了玉米芯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发霉变质的玉米芯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金针菇主要的质量,玉米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金针菇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及培育方法,不仅原料易得,并且产量高质量好,并且缩短了培育周期。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将花生壳5%~10% ;玉米芯20~40% ;米糠20~40% ;麸皮5%~10% ;棉籽壳3%~7% ;啤酒糟3%~7%,大豆皮4~8% ;贝化石1%~3%。
[0006]上述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将上述组分原料破碎后,按照实际含水量50%~70%的比例加水,原料在搅拌机作用下搅拌50~60分钟后,装入聚乙烯食用菌栽培瓶中;
[0008]B:将栽培瓶在高温高压灭菌60分钟以上,出锅后冷却料温至22摄氏度以下,采用发酵罐液体接种机接种;
[0009]C:将接种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室培养,温度15~18摄氏度,相对湿度65~70%,二氧化碳控制在2500ppm以内,不需要光照;
[0010]D:培养滴20~21天进行机器搔菌,挖去表面老菌皮,准备进入生育室出菇;
[0011]E:将搔菌后的栽培瓶转移至生育室,I~11天时,温度控制在8~15摄氏度范围内,12~19天时温度控制在4~6摄氏度,套筒后温度控制在6~7摄氏度,此步骤下的湿度维持在90%~100%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3000~1000Oppm进行培养,同时不定时基于光照;
[0012]F:子实体培育生长至13~15厘米,即可进行成品采收。
[0013]所述花生壳粉碎为2~4毫米的颗粒。
[0014] 根据荚果不同花生分为大花生和小花生,本实用采用的花生壳属于大花生。果壳厚,花生壳质地轻,内密布空隙,同时容易吸收水分,兼具通气性和保水性,且分布较广,是食用菌种植的良好原料,利用花生壳作为主料生产的金针菇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高,同时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0015]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将花生壳5%~10% ;玉米芯20~40% ;米糠20~40% ;麸皮5%~10% ;棉籽壳3%~7% ;啤酒糟3%~7%,大豆皮4~8% ;贝化石1%~3%。
[0016] 上述原料不含化肥和杀菌剂,所产金针菇为纯天然食品。
[0017]培育上述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A:将上述组分原料破碎后,按照实际含水量50%~70%的比例加水,原料在搅拌机作用下搅拌50~60分钟后,装入聚乙烯食用菌栽培瓶中;
[0019]B:将栽培瓶在高温高压灭菌60分钟以上,出锅后冷却料温至22摄氏度以下,采用发酵罐液体接种机接种;
[0020]C:将接种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室培养,温度15~18摄氏度,相对湿度65~70%,二氧化碳控制在2500ppm以内,不需要光照;
[0021]D:培养滴20~21天进行机器搔菌,挖去表面老菌皮,准备进入生育室出菇;
[0022]E:将搔菌后的栽培瓶转移至生育室,I~11天时,温度控制在8~15摄氏度范围内,12~19天时温度控制在4~6摄氏度,套筒后温度控制在6~7摄氏度,此步骤下的湿度维持在90%~100%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3000~1000Oppm进行培养,同时不定时基于光照;
[0023]F:子实体培育生长至13~15厘米,即可进行成品采收。
[0024]所述花生壳粉碎为2~4毫米的颗粒。花生壳粉碎后为细粒状,保水性能强。花生壳质地轻,内密布空隙,同时容易吸收水分,兼具通气性和保水性,是食用菌种植的良好原料,利用花生壳作为主料生产的金针菇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高,同时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金针菇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将花生壳5%~10%;玉米芯20~40%;米糠20~40% ;麸皮5%~10% ;棉籽壳3%~7% ;啤酒糟3%~7%,大豆皮4~8% ;贝化石I ~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上述组分原料破碎后,按照实际含水量50%~70%的比例加水,原料在搅拌机作用下搅拌50~60分钟后,装入聚乙烯食用菌栽培瓶中; B:将栽培瓶在高温高压灭菌60分钟以上,出锅后冷却料温至22摄氏度以下,采用发酵罐液体接种机接种; C:将接种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室培养,温度15~18摄氏度,相对湿度65~70%,二氧化碳控制在2500ppm以内,不需要光照; D:培养滴20~21天进行机器搔菌,挖去表面老菌皮,准备进入生育室出菇; E:将搔菌后的栽培瓶转移至生育室,1~11天时,温度控制在8~15摄氏度范围内,12~19天时温度控制在4~6摄氏度,套筒后温度控制在6~7摄氏度,此步骤下的湿度维持在90%~100%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3000~1000Oppm进行培养,同时不定时基于光照; F:子实体培育生长至13~15厘米,即可进行成品采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花生壳粉碎为2~4毫米的颗粒。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980048SQ201410220063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王雷, 丁成夫 申请人:徐州绿维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