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苯肽胺酸的三元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5305阅读:1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苯肽胺酸,第二活性成分吲哚乙酸,第三活性成分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中的一种以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苯肽胺酸,化学名称为邻-(-n-苯甲酰基)苯甲酸。苯肽胺酸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叶面喷施,能迅速浸入植物体内,促进营养物质向花的生长点调动,利于授精授粉,具有诱发花蕾成花结果,并能提早成熟期,诱导单穗植物果实膨大,具明显保花保果作用;防止生理及采前落果,自然成熟期可提前5~7天。

吲哚乙酸,又称吲哚-3-乙酸,英文名indol-3-ylaceticacid。一种用作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类试剂,对植物抽枝或芽、苗等的顶部芽端形成有促进作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芸苔素内酯,英文名brassinolide,具有使植物细胞分裂和延长的双重作用,促进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叶绿素含量,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辅助作物劣势部分良好生长。

丙酰芸苔素内酯,英文名brassinolide,与普通芸苔素内酯相比,丙酰芸苔素内酯具有活性高、持效期长、药效相对缓慢、提高植物抗逆(寒、旱)能力、对作物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

申请人经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与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中的一种进行复配,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使用复配方案,解决苯肽胺酸单剂在使用过程中功能性不强、速效性不明显的缺陷,用于果树、蔬菜、大田作物,保花保果,抗逆,解药害,调节作物生长,增效作用明显;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对作物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保花保果,抗逆,解药害,调节作物生长的对作物安全的含苯肽胺酸的三元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苯肽胺酸的三元组合物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三元组合物在果树、蔬菜、大田作物上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苯肽胺酸的三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1)第一活性成分:苯肽胺酸;

(2)第二活性成分:吲哚乙酸;

(3)第三活性成分: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中的一种;

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与芸苔素内酯的重量比为(1~99):(0.001~0.1):(0.001~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与丙酰芸苔素内酯的重量比为(1~99):(0.0001~0.1):(0.001~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本发明一种含有苯肽胺酸的三元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可溶液剂、水剂。

对可溶液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tx-10(通用名: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农乳600#、农乳400#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水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600#、农乳40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组分合理,用于果树、蔬菜、大田作物,保花保果,抗逆,解药害,调节作物生长,增效作用明显;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对作物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制剂实施例1

称取20%苯肽胺酸、0.001%吲哚乙酸、0.01%芸苔素内酯、6%农乳700#、4%tx-10、2%农乳1601#、1%磷酸三苯酯、8%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0.01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制剂实施例2

称取10%苯肽胺酸、0.01%吲哚乙酸、0.1%芸苔素内酯、3%农乳500#、5%农乳1601#、2%农乳2201#、1%亚磷酸三苯酯、10%环己酮,二甲基亚砜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0.1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制剂实施例3

称取30%苯肽胺酸、0.1%吲哚乙酸、0.001%芸苔素内酯、3%吐温-60#、4%农乳600#、2%农乳1601#、1%环氧氯丙烷、6%甲醇,环己酮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30.10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制剂实施例4

称取20%苯肽胺酸、0.001%吲哚乙酸、0.01%丙酰芸苔素内酯、5%斯盘-60#、2%农乳1601#、150%二甲基亚砜,乙醇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0.01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制剂实施例5

称取15%苯肽胺酸、0.005%吲哚乙酸、0.001%丙酰芸苔素内酯、6%农乳700#、4%农乳1601#、10%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5.006%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制剂实施例6

称取25%苯肽胺酸、0.05%吲哚乙酸、0.005%丙酰芸苔素内酯、5%tx-10、4%农乳600#、20%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5.055%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制剂实施例7

称取20%苯肽胺酸、0.001%吲哚乙酸、0.01%芸苔素内酯、5%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3%农乳700#,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0.01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水剂。

制剂实施例8

称取12%苯肽胺酸、0.05%吲哚乙酸、0.001%芸苔素内酯、2%农乳2201#、4%农乳600#,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2.05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水剂。

制剂实施例9

称取24%苯肽胺酸、0.005%吲哚乙酸、0.005%芸苔素内酯、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农乳700#,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4.0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水剂。

制剂实施例10

称取20%苯肽胺酸、0.001%吲哚乙酸、0.01%丙酰芸苔素内酯、5%农乳2201#、3%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0.011%苯肽胺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水剂。

制剂实施例11

称取16%苯肽胺酸、0.005%吲哚乙酸、0.0005%丙酰芸苔素内酯、3%农乳2201#、4%农乳400#,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6.0055%苯肽胺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水剂。

制剂实施例12

称取22%苯肽胺酸、0.01%吲哚乙酸、0.005%丙酰芸苔素内酯、2%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6%农乳700#,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2.015%苯肽胺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水剂。

生物实施例1:保花保果及增产田间试验。

2016年5月在陕西省咸阳市进行了保花保果及增产的田间试验。各处理为:

(1)制剂实施例1(20.01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2)制剂实施例4(20.01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3)制剂实施例7(20.01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水剂)

(4)制剂实施例10(20.011%苯肽胺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水剂)

(5)20.001%苯肽胺酸·吲哚乙酸可溶液剂

(6)20.01%苯肽胺酸·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7)20.001%苯肽胺酸·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8)0.005%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水剂

(9)0.005%吲哚乙酸·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

(10)20%苯肽胺酸可溶液剂

(11)0.01%芸苔素内酯乳油

(12)0.001%丙酰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13)0.001%吲哚乙酸可溶液剂

(14)空白对照:清水

试验作物为:苹果,黄瓜,辣椒,小麦,水稻。

试验药剂及稀释倍数见表1,另设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共56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喷雾施药,共施药2次,末次药后15天调查。

表1保花保果及增产的田间试验结果

备注:a表示座果率增加(%),b表示产量增加(%)。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述4个制剂实施例稀释1500倍后,与5个二元复配制剂、4个单剂及空白对照相比较,药剂处理区的座果率和产量明显提高。说明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与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中的一种复配后,均对作物的保花保果及增产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

安全性调查,试验期间观察,所有供试药剂对苹果、黄瓜、辣椒、小麦、水稻生长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生物实施例2:抗逆性试验。

1、挑选生长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移栽于盆中,之后浇足等量水,等缓苗长到2叶1心时进行盐胁迫处理,即用0.4mol/l的nacl溶液浇100ml,分别用4个制剂实施例与5个二元复配制剂、4个单剂及空白对照进行处理。每隔10d喷施1次,每次每盆喷施20ml,共喷2次。结果表明,二元复配制剂和单剂处理和空白对照组黄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株高为20cm~29cm,茎粗为0.23cm~0.34cm,而用制剂实施例的药剂进行处理的试验组黄瓜幼苗生长健壮,株高为37cm~53cm,茎粗为0.56cm~0.75cm。说明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与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中的一种复配后使作物更耐盐胁迫。

2、挑选生长状况一致的辣椒幼苗,分别用4个制剂实施例与5个二元复配制剂、4个单剂及空白对照进行处理。然后分别转入-5℃、-7℃低温处理6小时,然后放置22℃恢复培养,10天后统计存活率。统计存活率结果表明,在温度降至-7℃时,二元复配制剂、单剂处理和空白对照组辣椒幼苗存活率为22%~35%,而用制剂实施例的药剂进行处理的试验组辣椒幼苗存活率超过75%。说明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与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中的一种复配后使作物对低温胁迫有一定的抗性。

3、挑选整齐一致、生长15d的水稻幼苗,分别用4个制剂实施例与5个二元复配制剂、4个单剂及空白对照进行处理。每个处理3盆,置于42±1℃光温培养箱中20h,然后在20℃条件下恢复,7d后记载存活率。统计存活率结果表明,在高温处理7d后,空白对照组水稻幼苗存活率为5%~17%,二元复配制剂和单剂处理组水稻幼苗存活率为20~30%,而用制剂实施例的药剂进行处理的试验组水稻幼苗存活率超过70%。说明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与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中的一种复配后使作物对高温胁迫有一定的抗性。

4、挑选生长状况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用4个制剂实施例与5个二元复配制剂、4个单剂及空白对照进行处理。处理后浇水至饱和,停止浇水三周进行干旱胁迫,然后恢复浇水一周。停止浇水三周后幼苗生长明显减缓,而且叶片发褐干枯,恢复浇水后二元复配制剂和单剂处理存活率达到45%,空白对照组番茄幼苗存活率低于25%,而用制剂实施例的药剂进行处理的试验组辣椒幼苗存活率超过75%。说明苯肽胺酸、吲哚乙酸与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中的一种复配后的三元组合物使作物对干旱胁迫有一定的抗性。

生物实施例3:缓解药害试验。

、缓解氰霜唑黄瓜药害试验。

供试药剂:制剂实施例1、4、7、10,以不施缓解药剂的清水处理为对照。试验药剂稀释倍数为1500倍,喷药2次。试验土壤为喷施过氰霜唑的土壤。

试验结果表明:制剂实施例1、4、7、10处理组,黄瓜叶片平展无皱缩、无失绿、无黄化现象发生,生长缓慢问题得到一定补救;二元复配处理组,黄瓜叶片部分皱缩、部分失绿、部分黄化,植株生长较缓慢;清水处理组,黄瓜叶片皱缩、失绿、黄化现象比较严重,植株生长明显缓慢。

、缓解梨树氟硅唑药害试验。

供试药剂:制剂实施例1、4、7、10,以不施缓解药剂的清水处理为对照。试验药剂稀释倍数为1500倍,喷药2次。药害试验前期梨树喷施氟硅唑。

试验结果表明:制剂实施例1、4、7、10处理组,梨树叶片生长;二元复配处理组,叶片出现斑点,黄化;清水处理组,叶片局部组织焦枯,穿孔,叶片褪绿。

、缓解柑橘苯丁锡药害试验。

供试药剂:制剂实施例1、4、7、10,以不施缓解药剂的清水处理为对照。试验药剂稀释倍数为1500倍,喷药2次。药害试验前期柑橘喷施苯丁锡。

试验结果表明:制剂实施例1、4、7、10处理组,柑橘春梢嫩叶正常生长;二元复配处理组,柑橘嫩叶出现黄色小斑点,少数叶片黄化;清水处理组,柑橘嫩叶多数黄化焦枯,有的出现皱缩和畸形。

对柑橘果实的影响:制剂实施例1、4、7、10处理组,果实外观品质良好;二元复配处理组,个别果实表面有点状斑点;清水处理组,多数果实表面出现大片黄色斑点,受害部位稍凹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三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其活性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有明显的调节作物生长,保花保果,抗逆,解药害,调节作物生长,增效作用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