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4439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尤其是涉及一种降糖茶。
背景技术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蛋白质和水电解质 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它直接破坏心脑、肾、眼及神经组织器官。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危 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是占有第三位的疾病。据资料报道,我国每年用于 治疗糖尿病的医疗费是昂贵的。近年来,由于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一方面是整体资源受到破坏、 空气、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蔬菜、水果中残留有农药,部分肉食中的饲料激素未 能完全分解,大大加重了人体排毒器官胰腺的工作压力,常此以往,造成体内胰岛素生产量 不足;另一方面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为社会带来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大 量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减少了体力消耗,体内积存热量增加,导致胰岛素消耗量增加,两 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糖尿病、脂肪肝等类疾病的发病率在大幅增加。据统计,世界上糖尿 病的发病率为3 5%,我国的发病率为3. 21%,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0%。我国的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和蔗糖均不能直接被肠壁细胞吸收,需要在小肠 绒毛上的多种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生成单糖(葡萄糖及果糖)后才能直接被肠壁细胞 吸收。如何进行糖尿病的防治和保健,早已成为了医学界研究和攻克的重要课题。现在临床上应用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但长期用 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也威胁到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而是这些药物的价格都比较高,患 者难以接受,往往半途而废,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无毒副作用的降糖
^^ ο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降糖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的本发明的一种降糖茶,其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普洱茶40-75%、桑叶 15-40%、枸杞子 10-20%。本发明的一种降糖茶,优选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普洱茶58%、桑叶28%、枸杞子13%。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普洱茶、桑叶、枸杞子清洗;(2)普洱茶、桑叶65_100°C干燥,枸杞子先用65_100°C干燥后再用30_50°C干燥;(3)混合粉碎,过筛,后分装即得。其中,所述的步骤(1)中普 茶用沸水洗茶。所述步骤(2)中普洱茶、桑叶优选78°C干燥,枸杞子由于含糖量较高,再保证含水量及防止加热糊化前提下,优选先78°C干燥 4-8小时(优选6小时)后再用40°C干燥。上述普洱茶、桑叶、枸杞子干燥后水分不得高于8%。上述所述的普洱茶、桑叶、枸杞子质量标准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规定。本发明经过研究普洱茶含有茶多糖、茶色素、茶多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抑 制糖尿病相关生物酶的作用,糖尿病动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能够明显降血糖,而对 正常鼠血糖值却不发生变化。连续喝普洱茶两个月的小鼠,血糖下降,体重下降,而口服降 血糖药罗格列酮的小组血糖下降但体重增加,足以说明普洱茶具有降糖减肥的功效。在传 统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指导下,本发明是在普洱茶的基础上添加了药食同源的桑叶、枸 杞子为原料。桑叶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可清肺润燥。桑叶中含有ι-脱氧野尻霉素、桑叶 总多糖等功效成分,它是人体小肠绒毛上的多种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能竞争性阻断 小肠粘膜细胞刷状缘内的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等双糖水解酶,使摄食多糖、寡糖和双糖消化 成葡萄糖、果糖等单糖的吸收过程受到阻止,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枸 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可润肺、止消渴。枸杞子含有枸杞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 的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将普洱茶、桑叶、枸杞子三者配伍,共显降血糖作 用。例外该茶在辅助降糖的同时还能够减肥,降血脂,更加有益身体健康。本发明的降糖茶经过大量的人群验证,效果显著。其中治疗组50人,对照组50 人,二者体育运动和饮食情况均相同,治疗组口服降糖茶(实施例一),对照组口服降糖 药(罗格列酮),分别治疗4周后,6个月后,血糖,尿糖水平作为主要评估标准。空腹血糖 < lO.OOmmol/L,餐后血糖< 13. OOmmol/L,尿糖减少为有效治疗。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达到90%,对照组达到92%,可见本发明降糖茶具有辅助降低人体高血糖的功效。药效试验1. 1实验动物SPF级雄性SD大鼠100只,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体重 200-220g。动物合格证号 SCXK (京)2002-0003。1. 2主要试剂和药品链脲佐菌素(Str印tozotocin、STZ)美国sigma 公司,批号 024K1211 ;稳毫型血糖仪(One-TouchUltra)美国 Lifescan 公司,注册号 20032400735 ;无水柠檬酸(C6H8O7. H2O)天津化学试剂一厂,批号011121 ;柠檬酸钠(Na3C6H5O7. 2H20)天津化学试剂一厂,批号011219 ;二甲双胍250mg/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121 ;降糖茶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1.3模型制备SD大鼠适应1周后隔夜禁食,经腹腔注射STZ65mg/Kg(0. lmmol/1、PH4. 4柠檬酸 缓冲液制成2% (W/V)的溶液),3天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彡16.7mmol/L为造模成功。1. 4给药方法及观察指标成模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125mg/Kg组和降糖茶15. 5g/Kg。 适应一周,检测血糖后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药物皆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给药,实验期 间皆自由摄食饮水,实验周期15天。在给药第7、14天,给药后禁食2小时,尾静脉取血one-touch ultra血糖仪测定血糖,同时检测大鼠的体重。1. 5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t检验。2 结果2. 1中药组合物对STZ高血糖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见表1,中药组合物在15. 5g/Kg剂量时,给药7、14天后,使STZ高血糖大鼠的 血糖明显下降(P < 0.01)。表1各组血糖的变化及比较(η = 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 01 ;与模型组比较Ap < 0. 012. 2本发明的茶对STZ高 血糖大鼠体重的影响结果见表2,模型组、二甲双呱125mg/Kg组以及中药组合物在生药15. 5g/Kg剂量 时,给药前,给药7、14天后,体重与同期对照组相比皆有显著性差异(P < 0. 01)。表2各组体重的变化及比较(η = 10) 注与对照组比较*ρ < 0. 013.结论以上实验结果初步提示中药组合物在生药15. 5g/Kg剂量时,给药7、14天后,能使 streptozotocin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明显降低(P < 0. 01)。由表1和表2可见,本发明的茶可以辅助降低大鼠的血糖,但是同时降低体重。本发明的降糖茶口感好、耐泡、风味独特;制备工艺简单,适合生产化,成本低;该 茶无任何毒副作用,与药物相比更易于广大群众所接受,可以作为保健品或食品长期饮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具体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降糖茶都具有辅助降糖的作用,促进 人体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但不影响正常的血糖水平。实施例1
取普洱茶58g、桑叶28g、枸杞子14g将普洱茶沸水洗茶78°C干燥,桑叶清洗78°C干燥,枸杞子清洗78°C至40°C干燥。 三者控制水分均低于7%。混合粉碎,分别过16目筛、22目筛,取中间部分分装。加外包装。实施例2将普洱茶40g沸水洗茶100°C干燥,桑叶40g清洗100°C干燥,枸杞子10gl00°C至 50°C干燥,混合粉碎。三者控制水分均低于6%。混合粉碎,分别过16目筛、22目筛,取中 间部分分装。加外包装。实施例3将普洱茶75g沸水洗茶65°C干燥,桑叶15g清洗65°C干燥,枸杞子15g 65°C至30 度干燥,混合粉碎。三者控制水分均低于8%。混合粉碎,分别过16目筛、22目筛,取中间 部分分装。加外包装。
权利要求
一种降糖茶,其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普洱茶40 75%、桑叶15 40%、枸杞子10 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糖茶,其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普洱茶58%、桑叶28%、枸杞子13%。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普洱茶、桑叶、枸杞子清洗;(2)普洱茶、桑叶、枸杞子65-100°C干燥;(3)混合粉碎,过筛后分装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普洱茶用 沸水洗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普洱茶、桑 叶78°C干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枸杞子 先用65-100°C干燥后再用30-50°C干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枸杞子 78°C干燥后再40°C干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糖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洱茶、桑叶、枸杞子干 燥后水分不得高于8%。
9.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混合粉 碎,分别过16目筛、22目筛,取中间部分分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糖茶是由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普洱茶40-75%、桑叶15-40%、枸杞子10-20%。将普洱茶沸水洗茶78℃干燥,桑叶清洗78℃干燥,枸杞子清洗78℃至40℃干燥。三者控制水分均低于8%。混合粉碎,分别过16目筛、22目筛,取中间部分分装。加外包装。降糖茶都具有辅助降低人体高血糖的功效。
文档编号A23L1/29GK101919530SQ200910069228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
发明者冯晓颖 申请人: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