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竹笋保鲜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植物的保鲜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鲜麻竹笋的涂膜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麻竹笋因其产量高、食部大、肉质厚、味道鲜美,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麻竹笋作为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保健食品的典型代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喜爱,对竹笋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新鲜竹笋是人们喜食的蔬菜,其幼嫩的质地,清脆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可是,竹笋作为竹子的旺盛生长的芽,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跟其他植物的芽一样进行着正常的生长发展和伴随着的木质化,竹笋离体后,纤维老化速度加快,木质化进程迅速,常温下贮藏24h即有60%的部位发生木质化,4 后几乎失去食用价值;并且土壤中存在微生物,竹笋在采摘后不可避免地带有部分细菌和真菌,采摘带来的机械损伤也加速了微生物的繁衍,再加之笋体本身可能存在的病虫害使得竹笋在贮藏中就容易发酵,变色和腐烂变质,这些因素造成了新鲜麻竹笋贮藏期短,大规模流通和生产受限制的问题。竹笋的保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重点是在贮藏过程中防止生理病害和降低其生理活性, 避免因生理活动导致的失水,组织结构老化,以达到保持竹笋的色、香、味、形的保鲜贮藏目的。虽然前人已对竹笋的保鲜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鲜笋的活体保鲜方面尚无较为成熟可供推广的技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热处理应用于果蔬保鲜,能够保持品质、延缓衰老、控制病虫害及减轻冷害。水杨酸是一种新的植物激素,外源水杨酸在果实上的应用不仅可以延缓果实的衰老,还可以诱导果实产生抗病性,从而延长贮藏期、保持品质。壳聚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转化变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溶于稀酸,能用于果蔬的涂膜。它具有安全、 无毒、成膜、抑菌、可食用、可降解、生物活性高等多种特性,并且壳聚糖涂膜类似于单果包装,能抑制涂膜果蔬的呼吸速率,降低营养损失,减少水分的蒸发,预防导致果蔬腐败的微生物生长,在很大程度上能延缓果蔬衰老,减少腐烂,延长采后贮藏期。目前壳聚糖已广泛应用于采后果蔬的贮藏保鲜中。壳聚糖的保鲜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持品质和延缓衰老。目前这三种技术在竹笋保鲜上分别已有研究,单独应用虽有保鲜效果,但贮藏期延长时间并不显著。另外,以前的很多研究中,水杨酸和壳聚糖的作用效果主要集中在延缓衰老方面,对于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报道较少。我们在实验中将这三种技术进行集成,筛选了三者的最佳处理浓度、处理时间以及处理的次序,研究了一种综合保鲜技术,应用于新鲜麻竹笋的贮藏保鲜,从延缓衰老和病害控制两方面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该涂膜保鲜技术保持了鲜笋较好的贮藏品质,并且延长了贮藏期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保鲜剂,该保鲜剂能用于竹笋的保鲜,其成本低, 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竹笋保鲜剂,所述保鲜剂由质量百分比为0. 05-0. 1%的水杨酸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1.0-1. 5%的壳聚糖水溶液组成。优选的,所述保鲜剂由质量百分比为0. 07%的水杨酸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 5%的
壳聚糖涂膜液组成。优选的,所述壳聚糖涂膜液由壳聚糖、冰醋酸及水介质组成,壳聚糖、冰醋酸和水介质的质量比为2. 5-7. 5: 5.6:250。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竹笋的保鲜方法及运用该方法所得的竹笋,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于大规模应用;用该方法制备的竹笋货架期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运用所述的竹笋保鲜剂处理竹笋保鲜的方法,具体为将清洗干净的竹笋在竹笋保鲜剂中浸泡,并将浸泡后的竹笋干燥。优选的,将清洗干净的竹笋在45-65°C温水中浸泡0. 5-3分钟,待干燥后将竹笋依次在竹笋保鲜剂中浸泡0. 5-3分钟,并将浸泡后的竹笋干燥所述方法所得竹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经试验表明,采用上述方法,新鲜麻竹笋的贮藏期达到 30天以上。该处理方式比对照,更大限度地延缓了竹笋在贮藏过程中的木质素和粗纤维的增加,同时该处理方式降低了竹笋的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竹笋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和Vc的含量的下降也受到了抑制,品质保持较好。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使新鲜麻竹笋的贮藏期延长40天,竹笋贮藏期的病害发生率比未处理的竹笋降低20-40%,木质素积累减少20-50%,并减少了因使用杀菌剂等带来的化学药剂的残留,使用安全。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壳聚糖涂膜液的制备方法壳聚糖在常温(如30°C)下用冰醋酸和水介质做溶剂搅拌至溶解,得壳聚糖涂膜液。其中,壳聚糖、冰醋酸及水介质的质量比为
2.5-7. 5:5. 6:250。 实施例1
采收后选择大小均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麻竹笋剥壳后,清洗掉笋体上的泥土等污垢,首先放入45°c热水中浸泡0. 5 min,捞出晾干表面的水滴,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放入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 05%的水杨酸溶液和质量百分比为1. 5%的壳聚糖的涂膜液共同组成的竹笋保鲜剂中浸泡0. 5min,捞出,放置在自然条件下,冷风风干,待笋体表面的被膜干燥后, 再用聚乙烯袋单根包装后贮藏于(4士 1°C)冷库中。贮藏1个月后,鲜笋的木质素积累减少了 50%,果实保鲜期延长了 40天。实施例2
采收后选择大小均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麻竹笋剥壳后,清洗掉笋体上的泥土等污垢,首先放入热水中浸泡1 min,捞出晾干表面的水滴,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放入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 07%的水杨酸和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 5%的壳聚糖的涂膜液共同组成的竹笋保鲜剂中浸泡lmin,捞出,放置在自然条件下,冷风风干,待笋体表面的被膜干燥后,再用聚乙烯袋单根包装后贮藏于(4士 1°C)冷库中。贮藏1个月后,鲜笋的病害发生率降低了 40%,果实保鲜期延长了 40天。实施例3
采收后选择大小均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麻竹笋剥壳后,清洗掉笋体上的泥土等污垢,首先放入65°C热水中浸泡3 min,捞出晾干表面的水滴,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放入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 1%的水杨酸和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 0%的壳聚糖的涂膜液共同组成的竹笋保鲜剂中浸泡3min,捞出,放置在自然条件下,冷风风干,待笋体表面的被膜干燥后,再用聚乙烯袋单根包装后贮藏于(4 士 1°C )冷库中。贮藏1个月后,鲜笋的失重率减少了 30 %,果实保鲜期延长了 40天。对比实施例3
采收后选择大小均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麻竹笋剥壳后,清洗掉笋体上的泥土等污垢,首先放入65°C热水中浸泡3 min,捞出晾干表面的水滴,待冷却至室温后,再依次放入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 1%的水杨酸溶液中浸泡3min,捞出,放置在自然条件下,冷风风干,待笋体表面的被膜干燥后,再用聚乙烯袋单根包装后贮藏于(4 士 1 °C )冷库中。贮藏1个月后, 鲜笋的失重率减少了 10%,果实保鲜期延长了 10天。采收后选择大小均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麻竹笋剥壳后,清洗掉笋体上的泥土等污垢,首先放入65°C热水中浸泡3 min,捞出晾干表面的水滴,待冷却至室温后,再依次放入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 5%的壳聚糖的涂膜液中浸泡3min,捞出,放置在自然条件下,冷风风干,待笋体表面的被膜干燥后,再用聚乙烯袋单根包装后贮藏于(4士 1°C)冷库中。贮藏1个月后,鲜笋的失重率减少了 10%,果实保鲜期延长了 20天。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竹笋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由质量百分比为0.05-0. 1%的水杨酸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以壳聚糖计为1. 0-1. 5%的壳聚糖涂膜液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由质量百分比为0.07% 的水杨酸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 5%的壳聚糖涂膜液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涂膜液由壳聚糖、冰醋酸及水介质组成,壳聚糖、冰醋酸和水介质的质量比为2. 5-7. 5: 5. 6:250。
4.运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竹笋保鲜剂处理竹笋保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清洗干净的竹笋在所述竹笋保鲜剂中浸泡,并将浸泡后的竹笋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清洗干净的竹笋在45-65°C温水中浸泡 0. 5-3分钟,待干燥后将竹笋在竹笋保鲜剂中浸泡0. 5-3分钟,并将浸泡后的竹笋干燥。
6.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所得竹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植物的保鲜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鲜麻竹笋的涂膜保鲜方法,竹笋保鲜剂,由质量百分比为0.05-0.1%的水杨酸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1.5%的壳聚糖涂膜液组成;将清洗干净的竹笋在竹笋保鲜剂中浸泡,并将浸泡后的竹笋干燥;所述竹笋保鲜剂处理竹笋保鲜的方法,具体为将清洗干净的竹笋在所述竹笋保鲜剂中浸泡,并将浸泡后的竹笋干燥;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使新鲜麻竹笋的贮藏期延长20-40天,竹笋贮藏期的病害发生率比未处理的竹笋降低20-40%,木质素积累减少20-50%,并减少了因使用杀菌剂等带来的化学药剂的残留,使用安全;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23B7/16GK102415440SQ2011104144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刘永华, 曾凯芳, 罗晓莉, 赵国华 申请人: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