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螯合球菌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10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螯合球菌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油井产出液中富集、筛选、培养出的螯合球菌;螯合球菌(Chelatococcus?sp.)HB-4CGMCC?No.6458已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时间为2012年08月17日;本菌种用于降解石油行业中的高粘原油,增加原油流动性,菌株具有极高的活性,其培养方法简单,容易获取,成本低,生长迅速,对原油的降粘乳化及洗油效果好,适宜于在中低温稠油油藏进行微生物强化水驱增油。
【专利说明】一种螯合球菌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采油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螯合球菌及其制备和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动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残余油,并对原油-岩石-水界面性质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增加低渗透带的渗透率,提高采收率的一项三次生物采油新技术。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成本低、见效快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各大油田在最近几年也加快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的步伐,虽然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现场应用方面多以单井吞吐为主,大规模微生物水驱增油技术应用仍较少。
[0003]宝力格油田原油性质总体较差,平面上由南向北变差:粘度在13.8^432mPa.s之间,地下油水粘度比大,在34~800之间。其中巴19、38断块为稀油油藏,巴48、51断块为普通稠油油藏,普通水驱难以采出地层原油。因此华北油田公司投资1亿多元,从2010年4月开始在该区块169 口注水井开展整体微生物驱,截止2012年5月,累计注入150,000m3,增油效果明显,但在微生物驱的过程中发现,以前筛选注入的菌种环境适应性及驱油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大力开展了高效驱油菌种的筛选工作。
[0004]根据查阅国内外专利和文献发现,目前筛选出用于微生物驱油的菌种有黄单胞杆菌、恶臭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脱氮芽孢杆菌、肠杆菌、短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裂烃棒杆菌、野兔棒杆菌、酵母嗜石油杆菌、枯草杆菌、热带假丝酵母、球拟酵母、粘滞沙雷氏菌、阴沟肠杆菌、鲁疫链球菌、梭形芽孢杆菌、波茨坦短芽孢杆菌、不动杆菌、明串球菌。室内研究表明,这些菌株都具有一定降低的降低发酵液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部分能够降解原油,具有降低原油粘度的功能,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地层温度,矿化度以及原油性质的适应性等方面,而且很少有经过物模驱油实验评价和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可有效降解高蜡及高胶质原油,降低原油粘度并提高原油采收率一株螯合球菌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螯合球菌(Chelatococcus sp.)HB_4CGMCCN0.6458已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时间为2012年08月17日。
[0007]螯合球菌(Chelatococcus sp.) CGMCC N0.6458是从宝力格油井产出液中分离得到的,细胞大小为0.5 μ mX 1.(Tl.67 μ m,单个或成对排列;革兰氏阴性,不生孢。其菌落为淡白色,杆状,表面光滑,半透明,边缘凸起,直径为1.0_。具体生理生化实验见表1。
[0008]表1螯合球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0009]
【权利要求】
1.一种整合球菌,其特征在于:整合球菌(Chelatococcus sp.) HB_4CGMCCN0.6458已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时间为2012年08月17曰。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螯合球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菌株在45°C条件下采用12m3工业发酵罐发酵48小时,发酵后的菌液按照1%的质量浓度与质量1%的营养液从注水井与注水注入到油藏中,注入量为0.07P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螯合球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营养液为0.6%葡萄糖、0.1%蛋白胨、0.08%酵母膏、0.1%氯化铵、0.1%磷酸氢二纳、0.02%磷酸二氢钾,总质量浓度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螯合球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发酵用培养基为葡萄糖2%,蛋白胨0.05%,酵母粉0.05%,尿素0.05%,硫酸铵0.05%,磷酸二氢钾0.5%,7水硫酸镁0.02%,氯化钠0.01%,自来水配制。
5.—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株螯合球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采样和富集:从宝力格油田产出液及费油坑中进行取样,然后采用以富集培养基进行富集; 富集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组成为:葡萄糖2%,蛋白胨0.05%,酵母粉0.05%,尿素0.05%,硫酸铵0.05%,磷酸二氢钾0.5%,7水硫酸镁0.02%,氯化钠0.01%,自来水配制; 制备富集培养基的工艺条件为:pH值6~8,115°C灭菌20分钟;培养温度为25_45°C,培养时间为8~48小时; (2)菌种的筛选和纯化:` 将质量2%的混合菌液与质量5%的宝力格混合油加入到富集培养基中,45°C条件下在摇床恒温培养48小时,观察原油的乳化情况并测量发酵液的表界面张力值,对原油能够完全分散乳化并且发酵液表/界面张力值降低大于50%以上的样品进行下一步的分离纯化,分离用培养基:营养琼脂+5%脱纤维羊血;对分离纯化的单菌株重复步骤(2)的实验,最终筛选出一株菌种,经16s 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确定该菌株为螯合球菌属。
【文档编号】C12N1/02GK103865821SQ20121052969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吴刚, 董范, 柯从玉, 胡书宝, 谢刚, 游靖, 孙妩娟, 余吉良, 李青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