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6168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藏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藏药的配制,具体是一种藏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目前,跌打损伤、扭挫伤、风湿疼痛、颈肩腰腿痛以及硬结性淋巴结炎等,是伤科中极为常见的疾病。仅车祸伤世界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亡,1000~1500万人受伤;1994年资料表明我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695起,182人死亡,408人受伤。因其他原因致伤的人数可想而知了。对上述伤病西医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且有的方法使用不便、疗程过长,甚至有一定痛苦。在检索的相关文献42篇中,仅查得一篇1995年汤耿民等人关于三花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研究的文章,药物主要配方为三七、当归、血竭、土鳖虫、西红花、川芎、大黄、桂枝、川续断等。在涉及藏药伤骨科的应用近10年的报道中,多为藏西医结合治疗、藏医药浴、藏药贴剂等,未见到与本发明有关的文献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利用祖国中药这块瑰宝,为公众提供一种可同时医治跌打损伤、扭挫伤、风湿疼痛、颈肩腰腿痛以及硬结性淋巴结炎等多种疾病,工艺简单,疗效显著的藏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比例称取下述各组分藏红花30~150g 雪莲花50~500g 血竭50~150g 骨碎补50~150g全当归50~500g 白芥子20~75g 白芍10~150g 海风藤250~500g没 药60~650g 川 乌50~120g 桃仁50~150g 韭菜子50~100g栀 子150~350g 细 辛10~50g 防风400~650g 大 黄100~350g五灵脂350~500g 土鳖虫50~200g 川芎40~70g 乳 香400~650g雪山一枝蒿30~120g,将上述各组分经精选、洗涤、干燥切片、粉碎,然后分别用水或乙醇或甲醇按常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成药物浸膏或提取液;再取三乙醇胺30~400ml 甘油1000~4000ml 硬脂酸1000~4000g乙醇500~2000ml 白凡士林450~1500g 羊毛脂(无水)400~1500g樟脑100~450g松节油250~3000ml单硬脂酸甘油脂150~600g尼泊金乙酯1~6g 尼泊金甲脂2~8g
然后按下述工艺配制成藏药制剂①、取硬脂酸,白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脂加热、搅拌使溶解完全;②、将松节油加入樟脑中,充分搅拌溶解,加入①中;③、取血竭、乳香、没药、桃仁、海风藤,雪莲花药物浸膏,加95%的医用酒精,加热、充分搅拌,使完全溶解;④、在其余药物浸膏(除细辛)中加入甘油、水、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尼泊金甲脂,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⑤、将②、③、④以次加入①中,边加边搅拌,保持搅拌40~90分钟,降温至35~45℃时,加入细辛提取液,继续搅拌均匀,至室温,分装、检验、包装即得产品。
上述技术方案是发明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遵循中藏医理论和用药特点,选用藏红花等二十三味纯藏药治疗上述疾病所取得的。
上述各药物成分具有以下功能与作用藏红花性平味甘,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雪莲花性温味淡酸,祛寒痰水饮,壮阳补血,温暖子宫;雪山一枝蒿性温味苦麻,消炎止痛,祛风除湿;五灵脂性温味甘苦,通利血脉,活止血痛,化瘀止血;骨碎补性温味苦,补肾强骨,活血止血,疗伤止痛;当归性温味甘,补血活血;桃仁性平味苦,破血行瘀;樟脑性热味辛,外用除湿杀虫,温散镇痛;血竭甘咸平,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白芍苦酸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川乌辛热有毒,被动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大黄苦寒,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川芎辛温,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土鳖虫咸寒,有毒,逐瘀破积,通络疗伤;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没药苦平,散血消瘀,消肿止痛;防风辛甘温,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松节油苦温,祛风燥湿,舒筋通络;白芥子辛温,行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韭菜子辛甘温,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岭南采药录》载“能散跌打损伤积瘀”;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古方中多以栀子为热药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安;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消死肌疮肉;乳香辛苦温,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
由于跌打损伤、扭挫伤、风湿疼痛、颈肩腰腿痛及硬结性淋巴炎等伤痛、炎肿之症,皆与气血瘀滞、湿邪郁结有关。而上述诸多藏药,均有活血、行气、止痛,除湿之力。然本方又巧用樟脑、松节透皮走窜,可助行气、化瘀、消肿止痛,有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皮肉愈合,缩短疗程之功。
依据中藏医理论,本方以藏红花、雪莲花、雪山一枝蒿活血化瘀、消肿镇痛、祛风除湿为君;以当归、桃仁、血竭、川芎、土鳖虫、乳香。没药、五灵脂、白芍、白芥子、大黄为臣,增强活血化瘀、通络定痛之效;以川乌、防风细辛、骨碎补、韭菜子、海风藤为佐,助君药以祛风除湿散寒;以栀子、松节油、樟脑为使,其中栀子虽为苦寒,但古方中多以栀子为热药向导,使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安;而松节油和樟脑,辛香走窜,舒筋通络,引导药物直达皮里膜外,以增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皮长肉之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藏药制剂(或称软膏霜剂、或称奥克膏)的制备方法,处方配伍恰当,组方合理,既能治疗跌打损伤、扭挫伤、生长皮肉,又能对风湿疼痛、颈肩腰腿痛、硬结性淋巴结炎消炎止痛,促进伤患部位皮里膜外修复愈合。本发明经急性毒性等实验表明对人体无伤害,且效果显著。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按比例称取下述各组分藏红花50g 雪莲花100g 血竭60g 骨碎补80g 全当归150g白芥子40g 白 芍60g 海风藤450g 没 药100g 川 乌80g桃 仁100g 韭菜子60g 栀 子200g 细 辛20g 防 风450g大 黄200g 五灵脂400g 土鳖虫150g 川 芎50g 乳 香450g雪山一技蒿100g,经精选、洗涤、干燥切片、粉碎,分别用水或乙醇、甲醇等常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混合成药物浸膏或提取液,再取三乙醇胺150ml 甘油1800ml 硬脂酸2200g 乙醇850ml白凡士林800g 羊毛脂(无水)1100g松节油1800ml 樟脑200g单硬脂酸甘油脂300g 尼泊金乙酯42g 尼泊金甲脂3.8g然后按下述工艺配制成藏药制剂①、取上述硬脂酸,白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脂加热至70℃+2℃,搅拌使溶解完全。
②、将上述取松节油,加入樟脑中,充分搅拌溶解,加入①中。
③、取上述血竭、乳香、没药、桃仁、海风藤,雪莲花药物浸膏,加95%的医用酒精,于水溶中加热70℃±2℃,充分搅拌,使完全溶解。
④、在其余药物浸膏(除细辛)中加入甘油、水、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尼泊金甲脂于70℃±2℃水浴中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
⑤、将②、③、④以次加入①中,边加搅拌,调节搅拌器转速1000转/分,保持搅拌1.2小时,温度下降到40℃时,加入细辛提取液,继续搅拌均匀,至室温,分装、检验、包装即得本发明藏药制剂或称软膏霜剂产品。
实施例二按比例称取下述各组分藏红花150g 雪莲花450g 血竭100g 骨碎补150g 全当归450g白芥子65g 白 芍100g 海风藤300g 没 药400g 川 乌100g桃 仁60g 韭菜子100g 栀 子300g 细 辛30g 防 风550g大 黄250g 五灵脂450g 土鳖虫180g 川 芎65g 乳 香600g雪山一枝蒿60g,经精选、洗涤、干燥切片、粉碎,分别用水或乙醇、甲醇等常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混合成药物浸膏或提取液,再取三乙醇胺200ml 甘油3000ml 硬脂酸2500g 乙醇1000ml白凡士林1200g 羊毛脂(无水)1200g 松节油2000ml 樟脑200g单硬脂酸甘油脂450g 尼泊金乙酯5g 尼泊金甲脂5.8g然后按下述工艺配制成藏药制剂①、取上述硬脂酸,白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脂加热至71℃±2℃,搅拌使溶解完全。
②、将上述取松节油,加入樟脑中,充分搅拌溶解,加入①中。
③、取上述血竭、乳香、没药、桃仁、海风藤,雪莲花药物浸膏,加95%的医用酒精,于水溶中加热72℃±2℃,充分搅拌,使完全溶解。
④、在其余药物浸膏(除细辛)中加入甘油、水、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尼泊金甲脂于71℃±2℃水浴中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
⑤、将②、③、④以次加入①中,边加搅拌,调节搅拌器转速1200转/分,保持搅拌1.5小时,温度下降到38℃时,加入细辛提取液,继续搅拌均匀,至室温,分装、检验、包装即得本发明藏药制剂或称软膏霜剂产品。
实施例三按比例称取下述各组分藏红花100g 雪莲花200g 血竭130g 骨碎补100g 全当归250g白芥子65g 白 芍120g 海风藤250g 没 药600g 川 乌120g桃 仁140g 韭菜子80g 栀 子150g 细 辛50g 防 风600g大 黄320g 五灵脂480g 土鳖虫200g 川 芎60g 乳 香500g雪山一枝蒿100g,经精选、洗涤、干燥切片、粉碎,分别用水或乙醇、甲醇等常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混合成药物浸膏或提取液,再取三乙醇胺160ml 甘油2800ml 硬脂酸2400g 乙醇900ml白凡士林1000g 羊毛脂(无水)1000g 松节油1900ml 樟脑380g单硬脂酸甘油脂420g 尼泊金乙酯6g 尼泊金甲脂6g然后按下述工艺配制成藏药制剂①、取上述硬脂酸,白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脂加热至69℃±2℃,搅拌使溶解完全。
②、将上述松节油加入樟脑中,充分搅拌溶解,加入①中。
③、取上述血竭、乳香、没药、桃仁、海风藤,雪莲花药物浸膏,加95%的医用酒精,于水溶中加热70℃±2℃,充分搅拌,使完全溶解。
④、在其余药物浸膏(除细辛)中加入甘油、水、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尼泊金甲脂于68℃±2℃水浴中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
⑤、将②、③、④以次加入①中,边加搅拌,调节搅拌器转速1100转/分,保持搅拌1.5小时,温度下降到40℃时,加入细辛提取液,继续搅拌均匀,至室温,分装、检验、包装即得本发明藏药制剂或称软膏霜剂产品。
实施例四按比例称取下述各组分藏红花100g 雪莲花420g 血竭120g 骨碎补100g 全当归480g白芥子80g 白 芍60g 海风藤400g 没 药600g 川 乌120g桃 仁70g 韭菜子55g 栀 子280g 细 辛45g 防 风58吨大 黄250g 五灵脂480g 土鳖虫200g 川 芎50g 乳 香500g雪山一枝蒿65g,经精选、洗涤、干燥切片、粉碎,分别用水或乙醇、甲醇等常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混合成药物浸膏或提取液,再取三乙醇胺120ml 甘油3000ml 硬脂酸4000g 乙醇1200ml白凡士林1000g 羊毛脂(无水)1300g 松节油2200ml 樟脑480g单硬脂酸甘油脂450g 尼泊金乙酯5g 尼泊金甲脂6g然后按下述工艺配制成藏药制剂①、取上述硬脂酸,白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脂加热至70℃±2℃,搅拌使溶解完全。
②、将上述松节油加入樟脑中,充分搅拌溶解,加入①中。
③、取上述血竭、乳香、没药、桃仁、海风藤,雪莲花药物浸膏,加95%的医用酒精,子水溶中加热70℃±2℃,充分搅拌,使完全溶解。
④、在其余药物浸膏(除细辛)中加入甘油、水、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尼泊金甲脂于70℃±2℃水浴中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
⑤、将②、③、④以次加入①中,边加搅拌,调节搅拌器转速1000转/分,保持搅拌1.2小时,温度下降到40℃时,加入细辛提取液,继续搅拌均匀,至室温,分装、检验、包装即得本发明藏药制剂或称软膏霜剂产品。
本发明的应用情况举例如下治疗对象从1997年12月份以来,因各种原因所致外伤来接受治疗的病人中,记录资料完整的112例,其中藏男41,藏女33例;汉男21例,汉女16例;回族男性1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岁。受伤部位包括股骨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挫伤(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胫腓骨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挫伤(开放性、闭合性),膝关节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离断伤(闭合性),内、外骨折合踝并节脱位(开放性、闭合性),踝关节韧带扭伤(闭合性),锁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闭合性),前臂双骨折(闭合性),肘关节脱位。以及胸壁、腰部、腹部软组织挫伤等。另有4例为创伤性肩周炎、踝关节炎。
伤后入院时间患者2h后入院的41例,3~5h的16例,6~12h的4例,13~23h的4例,1d以上的47例。就诊时间最短10min,最长10y(包括4例肩周炎、踝关节炎患者)。
用药方法所观察治疗病例除需要采用制动、固定及使用抗生素外,局部皮肤外用本发明的产品每日一次,以纱布覆盖,即使皮肤有轻微的擦伤,也进行外敷。对开放性损伤患者经清创缝合后,离伤口0.5cm处外敷,然后包扎。
用药时间采用局部外敷、外搽、外敷者每日一次,外擦者每日3~4次。连用5~7d。经清创缝合的伤口创面,可隔日一次,连用3~4次。
所有观察病人(包括门诊病人),采用本发明的产品后,均开始显效。表现为疼痛减轻,局部组织肿胀开始消退。其中显效时间30min的1例,4h的27例,6h的55例,12h的21例,24h内显效。第三四天肢体肿胀基本消退,皮肤青紫、瘀血逐渐消除。在受伤部位穿刺均不到积血或积液。第五天除骨折病人患肢活动受限需继续固定制动外,一般病人临床症状均消失。通过临床观察与传统伤科治疗相比,疗程明显缩短2~3d,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有效率达98.2%(因1例记录不详按无效统计,另一例肩周炎症状未改善)。
权利要求
1.藏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称取下述各组分藏红花30~150g 雪莲花50~500g 血竭50~150g 骨碎补50~150g全当归50~500g 白芥子20~75g 白 芍10~150g 海风藤250~500g没 药60~650g 川 乌50~120g 桃 仁50~150g 韭菜子50~100g栀 子150~350g 细 辛10~50g 防 风400~650g 大 黄100~350g五灵脂350~500g 土鳖虫50~200g 川 芎40~70g 乳 香400~650g雪山一枝蒿30~120g,将上述各组分经精选、洗涤、干燥切片、粉碎,然后分别用水或乙醇或甲醇按常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成药物浸膏或提取液;再取三乙醇胺30~400ml 甘油1000~4000ml 硬脂酸1000~4000g乙醇500~2000ml 白凡士林450~1500g 羊毛脂(无水)400~1500g松节油250~3000ml 单硬脂酸甘油脂150~600g 樟脑100~450g尼泊金乙酯1~6g尼泊金甲脂2~8g然后按下述工艺配制成藏药制剂①、取硬脂酸,白凡士林,羊毛脂,单硬脂酸甘油脂加热、搅拌使溶解完全;②、将松节油加入樟脑中,充分搅拌溶解,加入①中;③、取血竭、乳香、没药、桃仁、海风藤,雪莲花药物浸膏,加95%的医用酒精,加热、充分搅拌,使完全溶解;④、在其余药物浸膏(除细辛)中加入甘油、水、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尼泊金甲脂,加热搅拌,使完全溶解。⑤、将②、③、④以次加入①中,边加边搅拌,保持搅拌40~90分钟,降温至35~45℃时,加入细辛提取液,继续搅拌均匀,至室温,分装、检验、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藏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藏红花、雪莲花、骨碎补、全当归、白芥子、白芍、栀子、细辛、大黄、五灵脂、土鳖虫、川芎、乳香、雪山一枝蒿等为原料,经精选、洗涤、干燥切片、粉碎,然后分别用水或乙醇或甲醇按常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成药物浸膏或提取液;再与甘油、松节油、单硬脂酸甘油脂、樟脑、尼泊金乙酯等配制成藏药制剂,可医治跌打损伤、扭挫伤、风湿疼痛、颈肩腰腿痛以及硬结性淋巴结炎等多种疾病,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A61P43/00GK1298717SQ0012058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6日
发明者朱世楣 申请人:朱世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