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直视手术用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6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内直视手术用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用于血流阻断用环囊导管。
心内直视下修补动脉导管及室间隔缺损时,心脏出血常使手术野显露不清,手术操作时易发生组织撕裂,神经损伤,缝合不严密,术后易发生残余分流等。如何有效地控制手术中的心内出血,提高手术质量,是心外科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既往,为使手术野清晰多采用深低温低流量或停循环下操作,但手术野仍不够清晰,体外循环并发症亦较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心内直视手术中控制出血的球囊导管,手术中可常温心脏不停跳下临时阻断血流,提供较好的手术野,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一导管,导管的一端连接一球囊,导管与球囊间的连接固定密闭,并通过通孔连通,导管另一端通过一控制阀连接一注射器。
与球囊连接的导管部,其端部封闭,通孔设于导管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用于心内直视手术,可常温心脏不停跳下临时阻断血流,控制血流,帮助手术显露,提供较好的手术野,且操作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使用时,动脉导管未闭者先降低体外循环转流量,然后切开肺动脉,先以手指暂时堵闭导管口,然后将球囊导管经动脉导管插入主动脉侧,以注射器向球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关闭控制阀,轻轻提拉球囊导管至完全阻断血流为止。室间隔缺损者,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寻找室缺,血流堵闭操作同上,提供无血清晰的手术野。修补缺损时向不同方向牵拉导管,使缺损位置抬高更利于缺损边缘的显露,避免了硬质金属拉勾对组织的损伤。因此,球囊导管的使用,最大限度避免了因显露不清,缝合不当导致术后残余漏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且明显缩短体外循环转流及手术时间,减少体外循环所导致的并发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球囊注水后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图中1是注射器,注射器1与控制阀2连接,导管3的一端与控制阀2连接,另一端的端部封闭,通孔4设于导管3的侧壁,球囊5与导管3固定密封连接,通孔4套于球囊5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心内直视手术用球囊导管,包括一导管(3),其特征在于导管(3)的一端连接一球囊(5),导管(3)与球囊(5)间的连接固定密闭,并通过通孔(4)连通,导管(3)另一端通过一控制阀(2)连接一注射器(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孔(4)设于导管(3)的侧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直视手术用球囊导管,包括一导管,导管的一端连接一球囊,导管与球囊间的连接固定密闭,并通过通孔连通,导管另一端通过一控制阀连接一注射器。本实用新型用于心内直视手术,可常温心脏不停跳下临时阻断血流,控制血流,帮助手术显露,提供较好的手术野,且操作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B17/00GK2464256SQ01215940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1日
发明者张玉春, 黄传兰, 赵建中, 杨磊 申请人:张玉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