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342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用于治疗跌、打、扭、挤、压、撞,挫伤等所致局部瘀血、肿胀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也可用于治疗重度筋骨及软组织损伤、风湿麻木及疼痛,肩周炎、腱鞘炎等症,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炎症、月经不调。
本发明还涉及这些药物组合物的任何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特别是片剂、泡腾片、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气雾剂、灌肠剂、薄膜剂、针剂、外用膏剂等等,以及这些药物组合物及其剂型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跌打损伤是最为常见多发病症之,而且目前治疗这类病症的药物相对较少,其中内服药多对胃肠道有刺激,外用药仅有常见几种,效果也不十分理想。本发明是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剂型多样的药物组方,其特点是按照中医理论,严谨配伍组方,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现代剂型,具有活血逐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经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具有良好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作用。临床应用观察证实,适于治疗跌、打、扭、挤、压、撞,挫伤等所敛局部瘀血、肿胀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也可用于治疗重度筋骨及软组织损伤、风湿麻木及疼痛,肩周炎、腱鞘炎等病症及妇科炎症、月经不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更好的治疗跌、打、扭、挤、压、撞,挫伤等所致局部瘀血、肿胀、筋骨肿痛,软组织损伤等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麻木及疼痛,肩周炎、腱鞘炎等症及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等症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药效学研究表明该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作用1.抗炎作用可以明显抑制磷酸组胺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1);明显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P<0.01);对蛋清或去甲肾上腺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有明显对抗作用(P<0.05)。
2.镇痛作用本品可明显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P<0.01),显著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
3.改善微循环作用明显改善小鼠耳壳微循环。
4.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明显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本发明的药理实验研究通过动物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及大量临床验证表明,该药物组合物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通过大鼠局部创伤性瘀斑模型证明该药物组合物对大鼠局部创伤有一定治疗作用;对酣酸所致的小鼠腹腔疼痛扭体反应及电刺激致痛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模型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有明显抗炎作用;通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检查,表明该药物组合物有活血作用。
通过药理作用还表明本药物组合物显著的抑菌消炎作用。临床实验表明,本药物组合物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造血功能,可以降低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又可促进血红蛋白和红血球的生成;具有良好的止血、镇静、镇痛作用,其中所含活性成份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并具有镇静大脑作用,具有较强且持久的镇痛效应。
本药物组合物的主要优点是治疗跌打损伤,筋骨肿痛,亦可用于血瘀络阻的风湿麻木,临床疗效卓著;治疗妇科炎症、月经不调,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机体微循环,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心脏冠状动脉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抗炎镇痛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本药物组合物在临床可用于妇科月经不调、经闭腹痛、产后瘀痛、附件炎等;外科、骨伤科对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各种原因引起的挫伤、四肢关节扭伤、急性腰扭伤)、骨折、急慢性肌肉损伤等引起的瘀血血肿有特效;心脑血管对脑血栓、心绞痛治疗效果明显;五官科治疗口腔溃疡、慢性咽炎、拔牙等手术后的疼痛和消肿,疗效确切;消化系统对久治不愈的血瘀型慢性肝炎病人及治疗胃溃疡、胃炎疗效显著;其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骨痛、肢体麻木、肌肉萎缩有效。还适用于肩周炎、腱鞘炎、颈椎病、腰椎病引起的疼痛、麻木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红花、三七、土鳖虫配合,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玉楸药解》中所述“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跌打、臃肿,一切瘀血皆破;……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本草经疏》中有云“土鳖虫,治跌打损伤,续筋骨有奇效。乃足厥阴经药也。夫血者,身中之真阴也,灌溉百骸,周流经络者也。血若凝滞,则经络不同,阴阳之用互乖,而寒热洗洗生焉。成寒能入血软坚,故主心腹血积,……血和而营卫通畅,经脉调匀,……”白芷、川芎,有祛风活血,恢复经脉之功。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止痛,用于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诸药配伍,以达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三七300-1100重量份,川芎30-300重量份,土鳖虫40-280重量份,红花30-270重量份,延胡索60-330重量份。
优选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三七750重量份、川芎175重量份、土鳖虫175重量份、红花175重量份、延胡索200重量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优选其中包含白芷和当归,它们的重量配比为三七300-1100重量份,川芎30-300重量份,土鳖虫40-280重量份,红花30-270重量份,延胡索60-330重量份,白芷40-280重量份,当归40-250重量份。
更优选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三七600-1000重量份、川芎100-250重量份、土鳖虫90-222重量份、红花100-250重量份、延胡索160-280重量份,白芷100-230重量份,当归90-200重量份。
最优选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三七750重量份、川芎175重量份、土鳖虫175重量份、红花175重量份、延胡索200重量份,白芷175重量份,当归175重量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儿茶150-250重量份,血竭60-300重量份,冰片70-250重量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淫羊藿50-250重量份,续断60-300重量份,补骨脂70-300重量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按照常规的药剂学制备工艺,制备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如汤剂、片剂、冲剂、口服液剂、丸剂、气雾剂、灌肠剂、薄膜剂、针剂、颗粒剂、外用膏剂、散剂、胶囊剂、滴丸剂、合剂、酊剂、饮料剂、颗粒剂、分散片、泡腾片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的剂型,优选以片剂、泡腾片、分散片、软胶囊、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等形式存在。
在制备成本发明上述的药物剂型过程中,可以加入常规的药物赋型剂,例如崩解剂、粘合剂、调味剂、防腐剂、填充剂、增溶剂、助溶剂、润滑剂、色素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如下制备将上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混合。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如下制备将上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加以提取制得,提取方法可以是中药制药领域的常规方法,如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等。其他提取方法可以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制剂学》。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的药效成分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浆糊,加入红花中拌匀,浆透,于50-90℃烘干,备用。将三七等六味药与红花掺匀,粉碎成细粉。另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糊加入上述药粉中,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即得。
本发明的功效是活血止痛,祛瘀生新。用于跌打损伤,筋骨肿痛,亦可用于血瘀络阻的风湿麻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实施例是对发明的进一步解释,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片剂的制备本发明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制剂是由下述的以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成三七750重量份、川芎175重量份、土鳖虫175重量份、红花175重量份、延胡索200重量份,白芷175重量份,当归175重量份。
其制造方法如下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浆糊,加入红花中拌匀,浆透,于50-90℃烘干,备用。将三七等六味药与红花掺匀,粉碎成细粉。另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糊加入上述药粉中,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即得。
实施例2胶囊剂的制备本发明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制剂是由下述的以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成三七750重量份、川芎175重量份、土鳖虫175重量份、红花175重量份、延胡索200重量份,白芷175重量份,当归175重量份。
其制造方法如下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浆糊,加入红花中拌匀,浆透,于50-90℃烘干,备用。将三七等六味药与红花掺匀,粉碎成细粉。另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糊加入上述药粉中,制成颗粒,干燥,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3丸剂的制备本发明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制剂是由下述的以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成三七750重量份、川芎175重量份、土鳖虫175重量份、红花175重量份、延胡索200重量份,白芷175重量份,当归175重量份。
其制造方法如下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浆糊,加入红花中拌匀,浆透,于50-90℃烘干,备用。将三七等六味药与红花掺匀,粉碎成细粉。另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糊加入上述药粉中,制成颗粒,干燥,研成细粉,过筛,水泛成丸,打光干燥,即得。
实施例4颗粒剂的制备本发明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制剂是由下述的以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成三七750重量份、川芎175重量份、土鳖虫175重量份、红花175重量份、延胡索200重量份,白芷175重量份,当归175重量份。
其制造方法如下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浆糊,加入红花中拌匀,浆透,于50-90℃烘干,备用。将三七等六味药与红花掺匀,粉碎成细粉。另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糊加入上述药粉中,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临床实施例1为确切评价本发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本发明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共总结病例292例,均为有效病例并收到显著的疗效。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现将临床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其具体临床试验方案为(一)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1)急性软组织损伤A.软组织挫伤1)有明显的外伤史,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肢体活动功能障碍。
2)伤处压痛明显,可出现局部青紫瘀血斑,严重者可出现皮下血肿,波动征阳性。
3)损伤后2周左右,瘀肿大部分消退或转为黄褐色,疼痛逐渐消失,功能恢复或轻度障碍。
4)少数损伤较重的患者,恢复期较长,局部仍有肿胀或有硬结,隐隐作痛,肢体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5)X线检查主要是排除骨折、脱位及骨病等。
B.关节扭伤1)早期有明显的扭伤史,伤后疼痛剧烈、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瘀斑、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2)中期受伤3-4天后,肿胀开始消退,瘀斑青紫逐渐变浅色,皮肤温度高,疼痛渐减,关节活动功能仍受限。
3)后期关节损伤2周后,瘀肿大部消退,瘀斑变为黄褐色,疼痛渐消,功能大部分恢复,少数损伤严重的患者恢复期较长,局部仍有硬结,隐隐作痛,关节活动受限,迁延不愈。
4)X线检查主要排除骨折、脱位及骨病等,有时对肌腱、韧带及软骨的损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慢性软组织损伤1)有慢性损伤史和好发年龄。
2)劳损部位的肿胀、疼痛、压痛。
3)关节部位或邻近关节部位活动受限。
4)相关试验检查呈阳性体征。
2.中医征候诊断标准本发明主要针对于中医所认为的气滞血瘀症,以及血虚寒凝症,因此,拟定中医症候诊断标准为(1)征候1)气滞血瘀型主症因外伤或劳损而发病,多发生于损伤早期,局部肿胀、刺痛,痛有定处,出现青紫瘀血斑(或有较大血肿),关节活动受限。
次症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2)血虚寒凝型主症多为损伤后期或慢性软组织损伤。以局部疼痛为主,轻度肿胀及压痛,如在关节附近则影响关节的活动。
次症筋脉拘急,疼痛遇寒湿加重,舌质淡红,脉沉细无力。
(2)症状分级量化表表1分级量化表

(二)对象与方法对象及纳入标准按照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在该医院中选择符合软组织损伤的病人,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症候诊断标准者,选择31-63岁病人,并签有知情同意书的病人,292例。
其中男182例,女110例,年龄31-63岁,病程2-6d;踝关节扭伤91例,腰肌扭伤72例,膝关节扭伤49例,肩关节扭伤17例,大腿肌肉挫伤23例,小腿肌肉挫伤29例,颈部肌肉扭伤11例,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123人,第二组169人,其中第一组男病例65人,女病例58人,第二组男病例92人,女病例77人。第一组为临床对照组,病人服用三七片,3次/日/人,每次3片。第二组为本发明治疗组,病人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药物,口服,一次2片/次,2次/日,进行治疗,疗程均为7天。
(三)疗效判定疾病疗效判断标准(1)痊愈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关节活动正常。
(2)显效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关节活动不受限。
(3)有效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关节活动改善。
(4)无效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足30%,关节活动无变化。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四)治疗结果表2疾病疗效试验结果

通过以上数理统计学分析,根据表2可知,本发明药物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病例的临床疗效方面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说明本发明药物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三七300-1100重量份,川芎30-300重量份,土鳖虫40-280重量份,红花30-270重量份,延胡索60-330重量份。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各种成分的重量配比如下三七750重量份、川芎175重量份、土鳖虫175重量份、红花175重量份、延胡索200重量份。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该药物组合物还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白芷40-280重量份,当归40-250重量份。
4.按照权利要求3的药物组合物,其中白芷和当归的重量配比为白芷175重量份,当归175重量份。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任何一种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常用的药物赋型剂。
6.按照权利要求1-4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是汤剂、片剂、冲剂、袋泡茶、口服液剂、丸剂、散剂、胶囊剂、滴丸剂、合剂、酊剂、泡腾片、分散片、气雾剂、灌肠剂、薄膜剂、针剂、饮料剂、颗粒剂、外用膏剂等。
7.按照权利要求1-4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外用膏剂。
8.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跌、打、扭、挤、压、撞,挫伤等所致局部瘀血、肿胀、筋骨肿痛,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9.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风湿麻木及疼痛,肩周炎、腱鞘炎等症及妇科炎症、月经不调。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中所述的各种成分按照药剂学方法制备成制剂。
11.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下列方法制得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浆糊,加入红花中拌匀,浆透,于50-90℃烘干,备用。将三七等六味药与红花掺匀,粉碎成细粉。另取淀粉适量,制成淀粉糊加入上述药粉中,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即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颗粒、胶囊、片剂、口服液、合剂、泡腾片或分散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扭、挤、压、撞,挫伤等所致局部瘀血、肿胀、筋骨肿痛,软组织损伤,风湿麻木及疼痛,肩周炎、腱鞘炎等症及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等症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药物组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尤其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等;及这些剂型的制备方法。经药理药效学试验和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为外科、骨伤科在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挫伤、骨折疗效卓著;治疗妇科炎症、月经不调,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机体微循环,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心脏冠状动脉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抗炎镇痛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K9/00GK1853664SQ200510066548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8日
发明者王丽娟 申请人:王丽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