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7786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丹参药材的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有抗菌消炎之作用,用于骨髓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如果将丹参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精制出来,制成适宜的剂型,将会极大地方便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对中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份进行深入研究后,建立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并制成制剂应用于临床中。为此,发明人进入了深入的研究。
根据简单的预试,发明人认为以下工艺比较合理将丹参药材粉碎,以70~95%的乙醇溶液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用70~90℃热水洗去水溶物,余下的浸膏干燥,粉碎,得提取物。据此,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研究(一)提取工艺1溶剂倍量的考察1.1指标成分的测定处方中仅丹参一味药材,丹参中有效成分有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II A等。考虑到成品对隐丹参酮进行含量测定,故试验中以隐丹参酮为指标成分,进行工艺筛选。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68∶3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隐丹参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隐丹参酮对照品,精密称定,用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100w,50kHz),放冷,补足损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预试验称取一倍处方量药材,加8倍量90%乙醇,回流2小时,滤过,通过滤液的体积,计算药材的吸液量为2.1倍。
通过预试验结果,设计醇提倍量试验方案按处方比例称取1/100倍处方量药材,共3份,分别加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每份分别加4、6、8倍量9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试验,合并提取液,以含隐丹参酮总量为指标进行工艺优选,具体数据及结果见表1。
表1 溶剂倍量考察

试验结果表明,加90%乙醇4倍量隐丹参酮含量较低,加6倍量与加8倍量结果相近,为节省溶剂,节约能源,选择加6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
2回流提取时间的考察按处方比例称取1/100倍处方量药材,共3份,加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6倍量,煎煮时间分别为1小时、1.5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以含隐丹参酮总量为指标进行工艺优选,具体数据及结果见表2。
表2 煎煮时间的考察

试验结果表明,回流提取1小时、2小时得到的隐丹参酮含量较低,回流提取1.5小时得到的隐丹参酮含量较高,故选择回流提取时间为1.5小时。
3最佳回流提取工艺设计实际生产中,由于药材吸液量较大,所以第一次回流提取时提取溶剂加入量大,提取时间长,二、三次回流提取所用的溶剂倍量和提取时间都较第一次相应的减少,本工艺选择第一次加入6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二、三次回流提取选择加入4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即可,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试验,选择1/100倍处方量药材两份,以隐丹参酮总量为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最佳提取工艺考察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提取工艺隐丹参酮含量相差不多,表明所设计的提取工艺较为合理。
(二)回收乙醇工艺与干燥工艺研究1回收乙醇条件选择通过试验,考察了不同回收乙醇条件对样品中隐丹参酮含量的影响,以隐丹参酮的含量及回收时间为考察指标,优选回收乙醇条件,具体试验见表4。
试验方法取本品醇提取液,平均分成三份,以不同条件进行回收。
表4 浓缩工艺考察

试验结果表明,回收乙醇条件选择(50~60℃,-0.08Mpa),回收时所用时间短,有效成份含量高,故选择此条件回收乙醇。
2稠膏密度的考察原工艺中,回收乙醇后的水液浓缩成稠膏,加热水洗去水溶性成份。通过试验,对稠膏密度进行考察,尽量保留有效成份,除去水溶性成份。
试验方法取回收乙醇(50~60℃,-0.08Mpa)的水液,分成三份,浓缩成不同相对密度的稠膏,按工艺进行水洗除杂,以隐丹参酮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稠膏密度考察

试验结果表明,稠膏密度为1.30(50℃)时,样品中有效成分损失较少,得膏率较低,便于制剂的成型。
3干燥方法按已优选好的提取工艺进行提取、浓缩,取三份等量稠膏,进行干燥方法筛选。分别采用常压干燥,减压干燥(55~60℃,-0.08MPa),减压干燥(65~70℃,-0.08MPa)进行干燥,并以干燥物中隐丹参酮的总含量为指标,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干燥方法考察

通过试验得知,常压干燥较减压干燥耗费时间长,有效成分损失较大,因此大生产时一般不采用常压干燥;减压干燥(55~60℃,-0.08MPa)较减压干燥(65~70℃,-0.08MPa)干燥时间短,但样品中成分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干燥条件选择减压干燥(55~60℃,-0.08MPa)。
至此,发明人完成了全部前提取部分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将丹参药材粉碎成粗粉,加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回流提取1.5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加4倍量,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50~60℃下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50℃时相对密度为1.28~1.32的浸膏,用80℃热水洗去水溶物,55~60℃条件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
然后,发明人设计将该提取物制成各种剂型,其片剂是优选的。由于本处方有效成份为脂溶性,样品粘性较大,通过试验,选择加入适量的填充剂及崩解剂,以保证产品合格且稳定性好。由试验的结果优选出最佳的崩解剂与填充剂的加入量加入微晶纤维素40g,羧甲淀粉钠30g,以80%的乙醇制粒,过20目筛,干燥,整粒。整粒后,再加入硬酯酸镁1g,可以改善颗粒的流动性和片面光滑度,最后补加适量的羧甲淀粉钠至总量达到420g,混匀,压片即可。最后补加的崩解剂,可有效的改善片剂的崩解效果,使片剂迅速崩解,提高生物利用度。
至些,发明人完成了全部丹参提取物制剂的研究内容。
但是在以上研究过程中,质量控制过程是很关键的,通过控制中间体及最后产品的质量,才能保证各工艺参数的意义所在,才能最终制得临床有效的产品,因此发明人将质量控制方法也列入保护范围。
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两部分,以下分别叙述定性鉴别取本发明提取物或制剂适量,加甲醇10ml,超声提取10分钟,使其能够充分提取,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IIA及隐丹参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甲苯-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74∶26的甲醇-水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隐丹参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 A对照品各2.5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制剂0.1g,精密称定,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充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量取续滤液1ml,加甲醇稀释至5ml量瓶中,摇匀,用0.45um的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制剂乃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以下实验结论可以证明。
1、慢性支气管炎对照组40例患者,选用先锋霉素4g或氧氟沙星0.2g静滴,一日二次。同时应用祛痰、镇咳药;必要时配合气雾疗法,吸氧及支持治疗,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组35例患者,在此基础加用本发明片剂,口服,3片/次,一日三次,连用2周。两组均7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依次为7、12、15、87、50%,两组比较P<0.01。
2、顽固性荨麻疹治疗组40例,口服本发明片剂4片/次,一日三次,对照组39例口服比特力10mg,一日一次,均7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2疗程。每周随诊1次,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2周。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80%),优于对照组21例(53 85%),两组比较P<0.05。
3银屑病患者329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口服本发明片剂4片/次,一日三次;维胺脂胶囊25mg,一日三次;对照I组维胺脂胶囊25mg,一日三次。对照II组安慰剂维生素E0.1,一日三次,均两周复查1次,共8周,治疗结束后追踪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229例中治愈110例、显效75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93.01%。对照I组60例,依次分别为0、7、12,3167%。对照II组40例,依次分别为0、1、3,100%。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P<0.01,本发明片剂治疗该病有很强的抗菌、消炎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尤其是对G+球菌以及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维A酸类药物具有抗炎、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的作用,二者联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使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制法取丹参10kg,粉碎成粗粉,加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回流提取1.5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加4倍量,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50℃~60℃;-0.08Mpa)并浓缩成1.30(50℃)稠浸膏,加4倍量水(80℃),搅匀,过滤,取沉淀,减压(55℃~60℃;-0.08Mpa)干燥,粉碎,取提取物细粉280g,加微晶纤维素40g,羧甲淀粉钠20g,用80%乙醇制粒,干燥(45~55℃),整粒,加硬脂酸镁1g,羧甲淀粉钠适量至总量350g,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鉴别(1)取本品1片,除去薄膜衣,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提取10分钟,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IIA及隐丹参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φ×L=4.6×250mm,粒度5μm);甲醇-水(74∶2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隐丹参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对照品各2.5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各25u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5片,除去薄膜衣,研细,取0.1g,精密称定,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50W,40Hz)2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充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量取续滤液1ml,加甲醇稀释至5ml量瓶中,摇匀,用微孔滤膜(0.45u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丹参以隐丹参酮(C19H20O3)和丹参酮IIA(C19H18O3)计,均不得少于10mg。
实施例二制法取丹参,粉碎成粗粉,加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回流提取1.5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加4倍量,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50℃~60℃;-0.08Mpa)并浓缩成1.30(50℃)稠浸膏,加4倍量水(80℃),搅匀,过滤,取沉淀,减压(55℃~60℃;-0.08Mpa)干燥,粉碎,取提取物细粉280g,聚乙二醇400的量为300g,丙二醇20g,至总量600g,压制软胶囊,即得。
鉴别(1)取本品1粒,加甲醇20ml,超声提取10分钟,滤过,取续滤液10ml,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IIA及隐丹参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φ×L=4.6×250mm,粒度5μm);甲醇-水(74∶2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隐丹参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对照品各2.5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各25u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5粒,取内容物,混匀,取0.1g,精密称定,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50W,40Hz)2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充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量取续滤液1ml,加甲醇稀释至5ml量瓶中,摇匀,用微孔滤膜(0.45u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丹参以隐丹参酮(C19H20O3)和丹参酮IIA(C19H18O3)计,均不得少于10mg。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丹参制剂的制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工艺步骤将丹参药材粉碎,以70~95%的乙醇溶液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用70~90℃热水洗去水溶物,余下的浸膏干燥,粉碎,得提取物。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丹参药材粉碎成粗粉,加9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6倍量,回流提取1.5小时,第二、三次分别加4倍量,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50~60℃下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50℃时相对密度为1.28~1.32的浸膏,用80℃热水洗去水溶物,55~60℃条件下干燥,粉碎,得提取物。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最后得到的提取物加入药学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所需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滴丸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剂中所用的辅料可以是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及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00重量份丹参药材制得的提取物加微晶纤维素4重量份,羧甲淀粉钠3重量份,用8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加硬脂酸镁0.1重量份,混匀,压制成片,即得。
6.一种用于监控如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制得产品的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含有以下定性鉴别方法取本发明提取物或制剂适量,加甲醇10ml,超声提取10分钟能够充分混均,将混合物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IIA及隐丹参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甲苯-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产品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以下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68∶32的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隐丹参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对照品各2.5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0.1g本发明制剂,精密称定,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充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量取续滤液1ml,加甲醇稀释至10ml量瓶中,摇匀,用0.45um的微孔滤膜滤过,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制得的丹参药材提取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将丹参药材粉碎,以70~95%的乙醇溶液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用70~90℃热水洗去水溶物,余下的浸膏干燥,粉碎,得提取物,然后将其加入适宜辅料制成所需剂型,该方法简单实用,制得的产品能够保持原有功效。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编号A61P11/00GK1810272SQ20051020005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5日
发明者黄伟民 申请人:黄伟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