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氨基酸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使很多疾病得到满意的治疗,但是临床病人的营养不良却依然存在,尚占住院病人的50%左右,而且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是所有生命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成分,是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更新的物质基础。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正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和12种非必需氨基酸,前者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率不能满足需要,必需由食物供给;后者体内可以自行合成,但在疾病、创伤及感染等应激高分解代谢状态下,一些非必需氨基酸如精氨酸、谷氨酰胺、牛磺酸等,其需要量大大增加,超过了机体的合成能力,使机体含量降低,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尤其在无法进食的条件下,又必需设法给予补充,因此被称之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病人由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消化相吸收障碍而造成蛋白质缺乏;或因手术创伤、烧伤而增强蛋白质消耗;或因某些疾病而引起低蛋白血症;或因在手术前后营养不良须增加氨基酸的供应使体内达到正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和体力恢复;或因消耗性疾病或癌症化疗引起的食欲降低,需补充蛋白质摄入,补给复合氨基酸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病人严重创伤之后,容易出现体重持续降低,出现负氮平衡,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下降,同时伴有血浆氨基酸谱的异常改变,小肠粘膜基本组成物质(肠粘膜蛋白)合成受抑、正常结构受损;免疫功能受抑(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刺激指数降低、胸腺脏器指数下降);抗氧化能力降低。
以氨基酸为优质氮源的肠内与肠外营养制剂,已成为临床营养支持疗法的两大重要支柱。随着对人和动物代谢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了解,氨基酸营养制剂的研究工作也不断发展和进步。例如氨基酸注射液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四代产品的更迭,从第一代的蛋白质水解液;到第二代的以必需氨基酸为主的复合结晶氨基酸注射液;并随着对非必需氨基酸在营养上重要性的认识,开发了含多种非必需氨基酸的第三代氨基酸注射液;近年来,随着支链氨基酸研究的进展,又开发出第四代高支链氨基酸注射液。但是,市售可以应用于临床的氨基酸注射液的组成至今尚未完善,在治疗危重患者时效能较差。例如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含有18种氨基酸,缺少条件性必需氨基酸谷氨酰胺和牛磺酸。
中国专利99125545.3阐述了谷氨酰胺的重要生理功能及补充的必要性。提出了含有L-谷氨酰胺或至少一种L-谷氨酰胺的寡聚肽的氨基酸组合物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中,含有16-20种氨基酸,其中乙酰半胱氨酸∶乙酰酪氨酸∶色氨酸比例限制为0.3-0.8∶0.3-0.8∶0.9-1.6。该技术方案组合物能改善创伤大鼠氮平衡,对创伤大鼠在增强免役功能、促进创伤愈合及肠粘膜细胞增值方面有显著效果。
在现有氨基酸营养理论中,是否单个氨基酸含量的轻微变动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还是一个疑问。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发明人通过研究氨基酸的复方组合物发现,乙酰半胱氨酸∶乙酰酪氨酸∶色氨酸比例超出0.3-0.8∶0.3-0.8∶0.9-1.6并结合特定比例的其他氨基酸的新氨基酸组合物,与已有技术方案相比(例如中国专利99125545.3所指出的组合物)具有更好的营养支持效果例如减缓应激高分解代谢状态下动物体重和血浆前白蛋白的降低及使肝损伤得到恢复的作用方面效果更优,而且对改善氨基酸代谢紊乱,抑制分解代谢方面作用也更好。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方氨基酸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比例的物质
上述组合物优选的重量比例为
上述组合物更优选的重量比例为门冬氨酸4.00、苏氨酸4.32、丝氨酸5.00、谷氨酸1.60、脯氨酸5.00、甘氨酸3.20、丙氨酸0.60、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18.05、缬氨酸9.50、甲硫氨酸3.20、异亮氨酸7.50、亮氨酸13.00、苯丙氨酸3.75、醋酸赖氨酸7.05、组氨酸2.60、精氨酸8.60、乙酰半胱氨酸1.01、乙酰酪氨酸0.92、色氨酸1.08、牛磺酸1.00。
在该组合物的成分中,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醋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牛磺酸、乙酰半胱氨酸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二部已有收载。乙酰半胱氨酸也称为N-乙酰-L-半胱氨酸,乙酰酪氨酸也称为N-乙酰-L-酪氨酸,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也称为L-丙氨酰-L-谷氨酰胺或丙氨酰谷氨酰胺。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理论,可以通过本领域的任何手段在本发明所给出的比例范围内调节制剂中各成分比例而实现本发明,并且可根据本领域的常识在制剂中添加其它辅料组分,如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EDTA、枸橼酸等等人体可接受的常用辅料,或山梨醇、木糖醇、葡萄糖等等糖源。
本发明中所述各物质的活性成分可以以适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短肽的形式存在,按有效成分换算计算重量比。例如以盐酸盐、醋酸盐等形式存在。又例如其中的活性成分以甘氨酰-L-谷氨酰胺、L-胱氨酰-L-谷氨酰胺、L-酪氨酰-L-谷氨酰胺、L-亮氨酰-L-谷氨酰胺等短肽的形式存在。
一方面,本发明的组合物应用于营养治疗或营养支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例如应用于创伤、烧伤、各种外科手术、严重感染、肠道菌群移位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氨基酸代谢失调和低蛋白血症,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和肠道功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组合物应用于制备用于营养治疗或营养支持的产品,包括制备通过肠道内、肠道外摄取的营养产品中。通过肠道内摄取的营养产品包括保健食品(可以以固体、胶体、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等形式存在)和肠道内给药的药品。肠道内给药的药品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等;肠道外给药的药品包括注射剂(例如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液等)。注射剂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可以是符合药用要求的瓶、双腔袋、多腔袋包装或多层共挤输液用膜(袋)等合适的包装。用双腔袋、多腔袋包装或多层共挤输液用膜(袋)包装时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各成分可以置于同一腔(层),也可以分置于不同腔(层)中;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各成分可以部分或全部以固体的形式存在,也可以部分或全部溶解于水等适宜的溶剂中。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理论,可以通过本领域的任何手段实现本发明。
下面的实施例将更为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但并非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实施例对比实施例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每1000ml含组氨酸5.00g,脯氨酸5.00g,精氨酸8.40g,异亮氨酸4.20g,丝氨酸3.40g,门冬氨酸2.50g,亮氨酸5.90g,苏氨酸4.20g,胱氨酸0.20g,醋酸赖氨酸9.50g,色氨酸1.40g,谷氨酸4.20g,甲硫氨酸4.20g,酪氨酸0.20g,甘氨酸5.90g,苯丙氨酸5.90g,缬氨酸5.50g。
对比实施例2(中国专利99125545.3实施例5配方)氮气保护下,将门冬氨酸4.0g、苏氨酸5.4g、丝氨酸5.0g、谷氨酸1.6g、脯氨酸5.0g、甘氨酸1.9g、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18.2g、缬氨酸9.5g、甲硫氨酸4.3g、异亮氨酸7.5g、亮氨酸13.0g、苯丙氨酸3.8g、赖氨酸5.0g、组氨酸2.6g、精氨酸8.6g、乙酰半胱氨酸0.8g、乙酰酪氨酸0.8g、色氨酸1.1g、牛磺酸1.0g,亚硫酸氢钠0.5g于注射用水中溶解并定容至1000ml,过滤,灌装于250ml的输液瓶中,加塞加盖,加热灭菌,冷却得注射液。
实施例1氮气保护下,将门冬氨酸4.00g、苏氨酸4.32g、丝氨酸5.00g、谷氨酸1.60g、脯氨酸5.00g、甘氨酸3.20g、丙氨酸0.60g、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18.05g、缬氨酸9.50g、甲硫氨酸3.20g、异亮氨酸7.50g、亮氨酸13.00g、苯丙氨酸3.75g、醋酸赖氨酸7.05g、组氨酸2.60g、精氨酸8.60g、乙酰半胱氨酸1.01g、乙酰酪氨酸0.92g、色氨酸1.08g、牛磺酸1.00g,亚硫酸氢钠0.5g于注射用水中溶解并定容至1000ml,过滤,灌装于250ml的输液瓶中,加塞加盖,加热灭菌,冷却得注射液。
发明人进行的多种药效试验显示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营养支持作用,而且多方面优于已有技术方案。在以实施例1及对比实施例1注射液经全静脉营养给药对短肠综合症大鼠试验中,在反映机体免疫功能一些的指标(胸腺指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刺激指数、CD4+/CD8+比值)上,实施例1给药组动物与对比实施例1给药组动物相比均显著增高(结果见表1),表明本发明能够更为明显的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表1免疫功能的指标变化
与实施例1相比,★P<0.05下面通过对严重烧伤Beagle犬的药效试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营养支持效果。
(一)动物模型制作及分组为英国纯种成年Beagle犬,体重8.5-10.5Kg,经单笼、专门配方饲料,适应性饲养半月,经训练和检查后分组试验。
英国纯种成年Beagle犬背部以20%硫化钠脱毛剂脱毛,按cowgiell-Dralking公式计算,确定每只犬的烧伤区及面积。每只动物麻醉后,以3%凝固汽油涂抹在试验区,周围以湿棉布覆盖,点火燃烧50秒钟,造成全身体表面积30%深III°烧伤。按严重烧伤补充营养的途径趋向于肠内营养为主,肠外营养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设计将动物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3组对比实施例1组(输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对比实施例2组(输与对比实施例2注射液)和实施例1组(输与实施例注射液)。每组均为7只(雌3雄4),每天每10Kg体重输入的注射液等能量氮源(217.6KJ),各组肠内营养为相同配方饲料,每只犬摄入200g/d。
(二)治疗及创面处理复苏各组于烧伤第一个24小时按晶胶体1∶1进行相同静脉补液;第二个24小时复苏量为第一个24小时的半量,按各组设置1/2剂量进行输液,并自由饮水和进食等量1/2常量肠内营养;第三天起恢复等量全量肠内营养饮食,并同时静脉输入各设置组营养供给量,直至21天。
烧伤后各组动物创面以2.5%碘酒涂抹,4次/天,创面破溃后,视具体情况,以盐水清洗后再改涂碘伏4次/天。若有连续2天发热不退者,肌肉或静脉输注庆大霉素。烧伤动物从第七天起每天给予清创,视创面具体情况,到伤后16天全部清除烧伤创面。
(三)数据及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数(x)±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营养支持评价结果1、体重的变化从各组体重的变化数据,可见实施例1组对维持烧伤Beagle犬体重效果优于对比实施例1组和对比实施例2组伤后21天各组平均体重显著降低,但对比实施例1组和对比实施例2组降低程度高于实施例1组。
表2实验Beagle犬烧伤后体重的变化(x±s)(Kg)
与伤前比较,★★P<0.012、肝功能表3各组血浆ALT浓度的变化表明烧伤可致Beagle犬肝脏早期有所损伤,实施例1组使肝损伤得到恢复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比对比实施例1组和对比实施例2组好伤后7天实施例1组与伤前已无显著差异,而对比实施例1组和对比实施例2组两组仍较伤前显著升高(P<0.05)。
表3实验Beagle犬烧伤后血浆ALT的变化(x±s)(μ/L)
与伤前比较,★P<0.05,★★P<0.013、小肠功能伤后3天血浆D-乳酸浓度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仅对比实施例2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其余各时相点除在21天时对比实施例1组有显著升高(P<0.01)外,对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1组均无变化(表4)。表明较长时间采用对比实施例1注射液制剂治疗有可能使烧伤Beagle犬的肠道通透性增加,产生肠道菌群移位感染的危险。而对比实施例2组和实施例1组有利于维持烧伤Beagle犬治疗过程中肠道的通透性,防止肠道菌群移位感染。
表4实验Beagle犬烧伤后血浆D-乳酸的变化(x±s)(μg/ml)
与伤前比较,★P<0.05,★★P<0.014、营养指标的变化实施例1注射液制剂对抑制烧伤Beagle犬血浆前白蛋白(PreA)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P<0.05)从伤后3天起,各组测试结果虽均较各自伤前值显著降低(P<0.05-0.01),但14天和21天时实施例1组血浆前白蛋白要明显高于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组(P<0.05-0.01)。
表5实验Beagle犬烧伤后血浆前白蛋白(PreA)的变化(x±s)(g/L)
与伤前比较,★P<0.05,★★P<0.01。与实施例1比较,*P<0.05,**P<0.01伤后各组全血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TP)与血浆白蛋白(ALB)伤后均呈显著降低且各组间并无显著差别。但尽管如此,21天时对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1组比对比实施例1组全血血红蛋白降低幅度少8%(表6)。
表6实验Beagle犬烧伤后全血血红蛋白的变化(x±s)(g/L)
与伤前比较,★P<0.05,★★P<0.01。
5、血浆的氨基酸变化从以下各组血浆的氨基酸变化,可见实施例1注射液制剂对于纠正烧伤后Beagle犬血浆氨基酸代谢的紊乱,优于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注射液制剂。
对比实施例1组Beagle犬烧伤后21天血浆总氨基酸含量仍显著降低(P<0.05-0.01),共有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等11种氨基酸出现代谢紊乱(含量降低/升高)。
对比实施例2组血浆总氨基酸含量在伤后21天仍显著降低(P<0.05-0.01),共有10种氨基酸出现代谢紊乱(含量降低/升高)。
实施例1组犬伤后21天总氨基酸含量达到伤前水平;仅有4种氨基酸出现代谢紊乱(含量降低/升高)。
表7对比实施例1组Beagle犬烧伤后血浆氨基酸的变化(x±s)(μmol/L)
与伤前比较,★P<0.05,★★P<0.01。
表8对比实施例2组Beagle犬烧伤后血浆氨基酸的变化(x±s)(μmol/L)
与伤前比较,★P<0.05,★★P<0.01。
表9实施例1组Beagle犬烧伤后血浆氨基酸的变化(x±s)(μmol/L)
与伤前比较,★P<0.05,★★P<0.01。
6、24小时尿尿素氮含量实验结果说明实施例1注射液制剂对抑制烧伤Beagle犬的分解代谢明显优于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注射液制剂伤后3天对比实施例1组排出量显著高于实施例1组(P<0.05);伤后14天和21天对比实施例2组排出量较实施例1组显著升高(P<0.05)。
表10实验Beagle犬24小时尿尿素氮含量变化(x±s)(g/L)
与伤前比较,★P<0.05,★★P<0.01。与实施例比较,*P<0.05。
综上实验结果所述,与对比实施例2及目前市售被认为具有良好营养支持治疗作用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相比,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但在治疗中对减缓烧伤犬体重降低和血浆前白蛋白的降低及使肝损伤得到恢复的作用方面效果更优,而且对改善烧伤后的氨基酸代谢紊乱,抑制烧伤后的分解代谢方面作用也更好。此外保护肠屏障功能方面本发明的组合物也优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因而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较已有技术方案有着更好的营养支持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氨基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比例的物质,各物质的活性成分可以以适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短肽的形式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比例的物质,各物质的活性成分可以以适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短肽的形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比例的物质,各物质的活性成分可以以适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短肽的形式存在门冬氨酸4.00、苏氨酸4.32、丝氨酸5.00、谷氨酸1.60、脯氨酸5.00、甘氨酸3.20、丙氨酸0.60、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18.05、缬氨酸9.50、甲硫氨酸3.20、异亮氨酸7.50、亮氨酸13.00、苯丙氨酸3.75、醋酸赖氨酸7.05、组氨酸2.60、精氨酸8.60、乙酰半胱氨酸1.01、乙酰酪氨酸0.92、色氨酸1.08、牛磺酸1.00。
4.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营养治疗或营养支持的产品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产品是药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药品是注射剂。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中营养治疗或营养支持是用于治疗和改善氨基酸代谢失调和低蛋白血症,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和肠道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氨基酸代谢失调和低蛋白血症是由创伤、烧伤、各种外科手术、严重感染或肠道菌群移位引起的。
全文摘要
一种氨基酸组合物,其中乙酰半胱氨酸∶乙酰酪氨酸∶色氨酸重量比例为0.81-2∶0.81-2∶0.9-1.6,可提供比较完全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具有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
文档编号A61P37/04GK101049500SQ200710080248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陈定, 刘烽, 林韶辉 申请人:北京苏里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