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醇型藿香祛暑液体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6569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醇型藿香祛暑液体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由中药植物提取物制备的无醇型液体口服制剂,具体讲是藿香祛暑水(无醇型)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藿香祛暑水,其标准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其处方由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大腹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甘草组成,其制剂为含醇量较高的口服制剂。其功能主治为祛暑化湿,解表和中。用于内蕴湿滞、受暑感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的地上部分,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patchouloalcohol),并有a-,(3-和"藿香萜烯(a-,p-,,patchoulene)、a-愈仓l)烯(a-guaiene)、a-布藜烯(a-bulnesene)、广藿香酮(pogostone)、丁香烯、丁香酚及广藿香吡啶碱(patchoulipyridine)等。性微温,味辛。功能主治为芳香化浊,丌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chinensis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全草含挥发油约0.7%,油中主含香芹酚约65%,另含香芹酚乙酸酯、麝香草酚、对聚伞花烃、a-侧伯酮、d-芳樟醇、a-丁香烯、l-龙脑及a-侧柏烯等萜类化合物。根据记载具有较好的抗暑治病作用。《本草纲目》说"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袓国医学对香薷的作用早有论述,《本草经疏》载"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本草衍义补遗》"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功能主治为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白芷为伞形科植物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根。含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欧前胡素(imperator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等化学成分,性温,味辛,功能主治为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叶或带嫩枝。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紫苏醛(l-perillaldehyde)、紫苏醇(I-perilla-alcohol)、柠檬烯、芳樟醇、薄荷脑、丁香烯,并含香薷酮(dshottziaketone)、紫苏酮、丁香酚等。性温,味辛。功能主治为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苍术属于燥湿健脾类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Hineso)、苍术素(Atractylodin)、(3—桉油醇(卩-Eudesmolmachilol)以及微量苍术酮(Atractylon)。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具有抗溃疡作用,对胃液分泌均有显著作用,而苍术中有效成分(3—桉油醇和苍术醇能抑制"脾虚"动物小肠推进活动,对抗腹泻。丁香为双子叶植物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B—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酯、萚草烯(Humuleno)、苯甲醛、苄醇、间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Chavico1)、a—衣兰烯(a—Ylangene)等。也有野生品种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酮(Eugenone)和番樱桃素(Eugenin)。花中还含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黄酮和对氧萘酮类鼠李素(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异番樱桃素亭(Isoeugenitin)及其去甲基化合物异番樱桃酚(IsoeugenitoI)。功效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陈皮属于理气药,中医学认为其具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橙皮甙(Neohes-peridin)、柚橘素(Tangeretin)、对羟福林(Sgnephrine)。现代药理学证明陈皮对小肠及胃肠都有抑制作用,而陈皮的有效成分橙皮甙可抑制回肠运动。大腹皮属于理气药,中医认为其具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以槟榔碱(Arecoline,C8Hl302N)含量最多,其次为槟榔次碱(Arecaidine),去甲槟榔碱(Guvacoline),去甲基槟榔次碱(Guvacine)及异去甲基槟榔次碱(Isoguvadne)等,此外尚含有鞣质、脂肪酸等。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报道,大腹皮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现代药理学证明,大腹皮水煎剂能使肠管收縮加强,紧张性提高作用。半夏属于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医认为其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含挥发油和各种氨基酸,如含P—与Y—氨基丁酸(P—Y—ominbutyricacid)、左旋盐酸麻黄碱、原儿茶醒。文献报道,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有显著抑制胃液分泌作用,亦能抑制胃液酸变。而半夏对家兔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能显著增强肠道运输能力。茯苓属于利水渗湿药,中医认为其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茯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3一茯苓多糖(P-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以及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Pachymicacid)、齿乳酸(Ebricoicacid)、块苓酸(Tumulosicacid)、松苓酸(Pinicolicacid)等,此外尚含麦角甾醇、胆碱、酰嘌呤、卵磷脂等。现代药理学证明,茯苓对家兔离体肠有直接松弛作用,使平滑肌收縮振幅减少,张力下降,并能降低胃液分泌及游离酸含量。生姜的辣味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姜酚三种,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有健胃的功能。生姜还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着凉、感冒时熬些姜汤喝,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生姜可治晕车晕船生姜一片贴于肚脐,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生姜也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生姜还有抗衰老,护心脏、预防胆结石等多种功效。甘草浸膏属于补虚药,中医认为其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渴、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次酸、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异甘草武元(Iso-Liquiritigenin)、新甘草式(Neo-Liquiritin)等,此外还含有(3—谷甾醇、芒柄花黄素(Formonetin)、甘草定(Licoricidin)、甘草禾iJ酮(Licoricone)及甘草新木月旨素(Liconeo-Ugnan)。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甘草浸膏对幽门结扎造成溃疡显示出有意义的抑制。并且甘草浸膏给大鼠皮下给药或十二指肠内给药,溃疡发生率被抑制了40%,并且胃液容量,游离酸度,总酸度都明显减少。10y。甘草浸膏4ml/kg给兔灌胃后,胃运动减弱,30分钟后胃运动几乎完全停止。对离体豚鼠肠管呈解痉作用,并能解除乙酰胆碱、氯化钡、组织胺所致的肠痉挛。并且异甘草素显示强的解痉作用。并且甘草浸膏能促进胰腺分泌。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藿香祛暑类制剂有酊水剂和软胶囊,其分别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第379页和第380页,其中,藿香正气软胶囊的制备方法中,只将丁香和陈皮提取挥发油,而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以挥发油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原药材没有提取挥发油,而只是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在回收溶剂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挥发油成分的损失,从而影响药品的疗效,故不宜采用。液体剂型的优点是疗效快、服用方便,藿香祛暑水的制备方法是将丁香、陈皮提取挥发油,其余药材用80%乙醇回流提取,初提液不做处理,这样做的做法是尽量减少提取过程中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中的挥发油的损失,然后分别将提取挥发油后的蒸馏液和乙醇回流后的后续提取液回收溶剂,并将他们的清膏合并,再与乙醇初提液合并,加入乙醇溶液调整到全量,最后将提取到的陈皮和丁香的挥发油加入,即得到藿香祛暑水酊剂。由于此种剂型ii于酊剂,它不以水为溶剂,而是采用--定浓度的酒精溶解。所以对于酒精过敏的人来说,服用了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全身发热、心跳加快及皮肤潮红、起粒状丘疹、瘙痒等,有时甚至出现心悸、气短、烦躁不安、血压降低等症状,另外由于醇的含量高,即便对酒精不过敏的患者服用后,对其胃肠道的刺激也较大,服后常感不适,甚至会引起呕吐,因此不易为患者接受,影响了疗效的正常发挥。老人、儿童,以及对发热、呕吐、胃肠道溃疡等禁酒的患者也都不宜服用,使治疗对象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其次,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大量的乙醇,并且最后的制剂中也含有较高含量的乙醇,因此增加了经济成本。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在不改变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中所载品种"藿香祛暑水"的原料组成和用量比例的情况下,选取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大腹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甘草为原料,其中的生药原料按常规粉碎及净化后,先将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生姜加入水,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C)的清膏,备用。提取完挥发油的广藿香等药渣和其余大腹皮等四味合并,用70%~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小时,合并回流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C)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70%~90%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已经和适量吐温20或吐温80混合均匀的从广藿香等药材中提取出的挥发油合并,加入蔗糖溶液或木糖醇溶液,并且使蔗糖或木糖醇的含量为10%20%,加入适量防腐剂,调整pH5.56.5,加水使全量成7506000ml,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含乙醇的藿香祛暑液体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的不含乙醇的藿香祛暑液体口服制剂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大腹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甘草为制备原料。制备药物活性成分的原料药的配比为广藿香200g、香薷75g、白芷50g、紫苏叶50g、苍术100g、丁香37.5g、陈皮100g、大腹皮100g、法半夏100g、茯苓100g、生姜50g、甘草50g。增溶剂选择吐温20或吐温80。防腐剂选择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或苯甲酸钠。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歩骤(a)按部颁药品标准所载"藿香祛暑水"规定的用量比例取广藿香200g、香薷75g、白芷50g、紫苏叶50g、苍术100g、丁香37.5g、陈皮100g、大腹皮100g、法半夏100g、茯苓100g、生姜50g、甘草50g,净化并粉碎后,备用;将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生姜加入8-10倍量的水,浸泡13小时,使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至收集瓶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冷却,将挥发油及芳香水移至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吐温20或吐温80,混合均匀,备用。(b)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C)的清膏,备用。(c)将以上提取完挥发油的药渣和大腹皮、法半夏、茯苓、甘草四味合并,用70%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4次,每次12小时,合并回流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C)的清膏。(d)将歩骤(c)所得的清膏与歩骤(b)所得的清膏合并,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70%~90%,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e)将步骤(a)提取的挥发油与歩骤(d)所得的药液合并,加入蔗糖溶液或木糖醇溶液,并使其含量达到10%~20%,加入适量防腐剂,用NaOH调节pH值为5.5-6.5,加水至总量为1500ml,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采用本发明上述方法制备的藿香祛暑液体口服制剂为不含乙醇的完全水剂型。按此方法制备的该口服液体制剂按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IJ合剂项下和部颁标准"藿香祛暑水"项下规定作留样观察及稳定性试验,结果见表1~6。表1稳定性试验0月060301060302060305060306060307性状深棕色澄清深棕色澄清深棕色澄清深棕色澄清深棕色澄清液体,气香,液体,气香,液体,气香,液体,气香,液体,气香,味辛味辛味辛味辛味辛鉴别广藿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香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微生物限度检查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57合格上,显相同颜色的斑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61合格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59合格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60合格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59合格表2稳定性试验1月060301060302060305060306060307性状深棕色澄清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液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味辛味辛味辛味辛味辛鉴别广藿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香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颜色的斑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苍术口o供试品色谱口。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的灰绿色斑占。的灰绿色斑占。的灰绿色斑占。的灰绿色斑占。pH值5.535.655.585.575.62微生物限度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检查表3稳定性试验3月<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表4稳定性试验6月<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pH值微生物限度检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58合格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59合格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63合格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5.54合格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点。5,61合格表5稳定性试验9月060301060302060305060306060307性状深棕色澄清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液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味辛味辛味辛味辛味辛鉴别广藿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香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占。苍术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的灰绿色斑的灰绿色斑的灰绿色斑的灰绿色斑点。点。点。点。点。pH值5.605.565.595.555.64微生物限度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检查表6稳定性试验12月060301060302060305060306060307性状深棕色澄清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深棕色液液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体,气香,味辛味辛味辛味辛味辛鉴别广藿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香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占颜色的斑占苍术1~l。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1~i。供试品色谱I~^。供试品色谱"。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上,显相同的灰绿色斑的灰绿色斑占。的灰绿色斑占。的灰绿色斑占。的灰绿色斑占。pH值5.625.595.575.615.59微生物限度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检查结果表明,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无醇型藿香祛暑液体口服制剂,在012月是稳定的。由于产品中不含乙醇,因此能够避免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更容易为患者接受,从而更好地发挥产品的疗效,拓宽了治疗对象的范围。对本发明的口服液与"藿香祛暑水"译行的几项主要动物试验对比结果如下1、镇吐作用硫酸铜致家鹄呕吐,无醇型藿香祛暑口服液体制剂的镇吐作用要强于藿香祛暑水。2、解热作用无醇型藿香祛暑口服液体制剂对由伤寒、副伤寒菌引起的小鼠体温升高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效果与藿香祛暑水相似。3、对平滑肌的作用无醇型藿香祛暑口服液体制剂和藿香祛暑水均有抑制小鼠肠平滑肌的作用而达到解除平滑肌痉挛和止泻、止痛的目的,且两者的作用相当。4、镇痛作用对小鼠醋酸扭体法镇痛作用,藿香祛暑水和无醇型藿香祛暑口服液体制剂都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两者扭体潜伏期和IO分钟内的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模型比较P<0.05。5、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藿香祛暑水和无醇型藿番祛暑口服液体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氏菌和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内蕴湿滞、受暑感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属于"藿香祛暑水"的典型适应病症采用双盲法随机分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口服液,对照组采用"藿香祛暑水",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液体口服制剂在功能疗效上和藿香祛暑水相差无几,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无醇的口服液体制剂明显优于含醇量较高的"藿香祛暑水",服用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适用于对乙醇过敏的人群,适宜于老人和儿童,因此本发明所制备的制剂更易为更多的患者所接受。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介绍的是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但本发明方法的范围并不局限下述的实例。实施例1:按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藿香祛暑水"所规定的原料及用量比例,取广藿香400g、香薷150g、白芷100g、紫苏叶100g、苍术200g、丁香75g、陈皮200g、大腹皮200g、法半夏200g、茯苓200g、生姜100g、甘草100g,各生药原料净化并粉碎。先将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生姜加入8倍量的水,静置1小时,测定吸水量后,再加水补足(使水量仍为干药材重量的8倍),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至收集瓶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并冷却,将挥发油及芳香水移至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吐温20,混合均匀,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TC)的清膏,备用。提取完挥发油的广藿香等药渣和其余大腹皮等四味合并,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l小时,合并回流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C)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70%,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已经和适量吐温20混合均匀的从广藿香等药材中提取出的挥发油合并,加入蔗糖溶液,使蔗糖的含量为10%,加入适量的尼泊金乙酯,使用NaOH调节pH值为5.5,加水使全量成3000ml,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实施例2按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藿香祛暑水"所规定的原料及用量比例,取广藿香200g、香薷75g、白芷50g、紫苏叶50g、苍术100g、丁香37.5g、陈皮100g、大腹皮100g、法半夏100g、茯苳100g、生姜50g、甘草50g,各生药原料净化并粉碎。先将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生姜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2小时,测定吸水量后,再加水补足,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及芳香水移至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吐温80,混合均匀,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TC)的清膏,备用。提取完挥发油的广藿香等药渣和其余大腹皮等四味合并,用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回流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C)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80%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已经和适量吐温80混合均匀的从广藿香等药材中提取出的挥发油合并,加入木糖醇溶液,并且使木糖醇的含量在10%,加入适量的苯甲酸钠,使用NaOH调节pH到5.5,加水使全量成1500ml,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实施例3原料及用量同实施例2。各原料药净化和粉碎后,先将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生姜加入10倍量的水,静置3小时,测定吸水量后,再加水补足,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及芳香水移至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吐温80,混合均匀,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C)的清膏,备用。提取完挥发油的广藿香等药渣和其余大腹皮等四味合并,用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回流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TC)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90%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己经和适量吐温80混合均匀的从广藿香等药材中提取出的挥发油合并,加入蔗糖溶液,并且蔗糖的含量在20%,加入适量的苯甲酸钠,加入NaOH调节pH到5.5,加水使全量成3000ml,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权利要求1、一种按中药部颁标准收载品种“藿香祛暑水”规定的用量比例,以广藿香100~800g、香薷37.5~300g、白芷25~200g、紫苏叶25~200g、苍术50~400g、丁香18.8~150g、陈皮50~400g、大腹皮50~400g、法半夏50~400g、茯苓50~400g、生姜25~200g、甘草25~200g为原料制备无醇型藿香祛暑液体口服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常规净化和粉碎后,先将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生姜加入8~10倍量的水,静置1~3小时,测定吸水量后,补足水量,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及芳香水移至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吐温20或吐温80,混合均匀,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的清膏,备用;提取完挥发油的广藿香等药渣和其余大腹皮等四味合并,用70%~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小时,合并回流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到70%~90%,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已经和适量吐温20或吐温80混合均匀的从广藿香等药材中提取出的挥发油合并,加入蔗糖溶液或木糖醇溶液,并且使蔗糖或木糖醇的含量为10%~20%,加入适量防腐剂,调整pH5.5~6.5,加水使全量成750~6000ml,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2、如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活性成分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广藿香100800g、香薷37.5300g、白芷25200g、紫苏叶25200g、苍术50400g、丁香18.8150g、陈皮50~400g、大腹皮50400g、法半夏50400g、茯苓50400g、生姜25200g、甘草25200g。3、如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活性成分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广藿香200g、香薷75g、白芷50g、紫苏叶50g、苍术100g、丁香37.5g、陈皮100g、大腹皮100g、法半夏100g、茯苓100g、生姜50g、甘草50g。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加入的水量为8-10倍原药材的重量。5、如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810倍量的水后,将广藿香等药材浸泡l-3小时。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吸水量后,补足水量,使水量仍为原干药材重量的8~10倍'。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广藿香等药材中的挥发油。8、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增溶剂是吐温类,吐温20或吐温80。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增溶剂是先与油性及含油组分充分混合后再与水性组分合并混匀。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完挥发油的广藿香等药渣和其余大腹皮等四味合并,用70%~80%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2小时。11、如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醇沉时使乙醇的量达到70%9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蔗糖溶液或木糖醇溶液,并使蔗糖或木糖醇的含量在10%~20%。13、如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或苯甲酸钠;使用NaOH调节pH值为5.5~6.5。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水使总量达到7506000ml。15、如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水使总量达到1500m。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醇型藿香祛暑液体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部颁中药标准收载品种“藿香祛暑水”规定的原料及用量比例选取原料,具体而言是选取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大腹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甘草,先将含挥发油的药材广藿香、香薷、白芷、紫苏叶、苍术、丁香、陈皮、生姜提取挥发油,蒸馏液部分加入增溶剂使挥发油和芳香水混和均匀;水液部分蒸去水,保留清膏;提取完挥发油的残渣继续与大腹皮、法半夏、茯苓、甘草使用乙醇提取,挥去乙醇后,将两部分清膏合并,并与挥发油混合,最后加入调味剂和规定量的水制成无醇型的藿香祛暑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与部颁标准收载的乙醇含量为40%~45%的藿香祛暑水相比较,由于产品中不含乙醇,因此能够避免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更容易为患者接受,从而更好地发挥产品的疗效,拓宽了治疗对象的范围。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与原“藿香祛暑水”比较,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乙醇的用量,在经济上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A61P1/00GK101380452SQ200710121259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3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3日发明者王立峰,田元子申请人:华诺通(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