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1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用血管栓塞材料,特别是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栓塞治疗是指将栓塞材料通过导管选择性地注入到某一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 内,使得相应的血管闭塞、中断血供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中栓塞材料和栓塞技术是其重 要的组成部分,血管栓塞材料的栓塞效果直接决定了治疗结果的好坏。 目前,我国血管栓塞材料主要依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因此,血管栓塞材 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是介入神经放射学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之一。理想的栓塞材料至 少应具备以下条件①良好的生物安全性;②能牢固地栓塞病变血管;③无毒或低毒; ④容易获得;⑤操作方便,可控;⑥能产生非损害性炎症,诱发血栓形成;⑦具显影 性。现在已有多种介入用血管栓塞材料,主要包括颗粒状栓塞材料如明胶、白蛋白、白 芨和聚乙烯醇等;液态栓塞材料如无水乙醇、碘油等;大型栓塞材料如螺圈、可脱球囊 等;磁性栓塞材料如葡聚糖磁性复合微球和放射性栓塞材料等(盛希忠等,医学影像学杂 志.2004, 14(10): 852;李世普等,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5, 12(2): 46)。 上述 栓塞材料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目前临床用于恶性肿瘤动脉血管栓塞的最广泛的栓 塞剂是碘油,但其在体内维持栓塞的时间一般为2周 2月,需多次栓塞;另外其粘度 高,不易推注和载药(蒋小良等,现代肿瘤医学.2006, 14(1): 112),还容易返流且栓塞 后易形成侧枝循环等,严重影响了肿瘤部位的栓塞疗效。 温敏型聚合物能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相转变,利 用其在室温时为可流动的流体而易于推注、在体温时发生溶胶-凝胶相转变,原位形成 凝胶的特性,现作为可注射材料,已广泛用于药物载体、酶的固定化、组织工程等领 域(郝建原等,CN1958074 ;王常勇等,CN101288779 ;蒋志强等,CN1916050)。 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类聚合物由于其相转变温度接近人体温度而成为一个 研究热点。盛希忠等(盛希忠等,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 21(12): 1233)、刘文广等 (LiX, etal.Biomaterials.2005, 26:7002;刘文广等,CN 1679620A, CN 1546057A, CN 101053681)和Bae等(Bae HL, et al.Biomacromolecules.2006, 7 : 2059.)分别做了 PNIPAAm类线性聚合物溶液作为液体栓塞材料的研究,指出此类栓塞材料具有非黏附 性,动物实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另外,用温敏型材料作为血管栓塞材料,由于仅以温度 作为溶胶-凝胶转变的调控因素,避免了有机溶剂和交联剂的使用,更为安全。
PNIPAAm类温敏纳米凝胶血管栓塞材料与已报道的上述温敏型线性聚合物栓塞 材料相比,在温敏聚合物浓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两者结构的差异(纳米凝胶为交联的网 络,而线性聚合物是球形结构),溶胶状态时纳米凝胶体系具有更低的粘度,凝胶状态具 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同时具有更好的温度敏感性(StiegerM, et al.Langmuir.2004, 20: 7283; Macromolecules.2003, 36: 8811)。与其它颗粒和微球型栓塞材料相比,由于分散体为纳米尺寸的小粒子,具有易于推注和更适用于末端栓塞的优点;与其它液体栓塞剂 相比,则具有栓塞时间长、无返流和侧枝循环等优点。可以说兼具了液体栓塞剂和颗粒 栓塞剂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不足,是很有应用前景的血管栓塞材料。在实验研究的基 础上,本申请人于2006年9月15日提出了名称为"用于血管栓塞材料的温敏纳米凝胶体 系"(公开号为CN1923303)的专利申请。 但由于作为栓塞材料时温敏纳米凝胶的浓度较大(Wang Q, et al.Colloid Polym. Sci.2007, 285(5), 515-521.),而PNIPAAm类温敏纳米凝胶不易大量制备,限制了其应 用。另外,作为血管栓塞材料,还需要其具有显影性,以便于临床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低温敏纳米凝胶浓度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 栓塞材料,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 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和分散介质,其中,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 10%,余量为分散介 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的化学结构简式为poly(A-co-B), 其粒径为60 400nm,其中,A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B为疏水性烯丙基类共聚单体, A、 B的摩尔百分比为80 100 : 0 20,交联剂为N-取代的双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交 联剂用量为A与B总摩尔数的0.1 5% ; 分散介质为水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或其稀释液,每lmL分散介质中碘含量为 50 350mg,稀释液的稀释剂为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pH值为4 9的缓冲溶液中的一 种。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上述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中,每lmL 分散介质中碘含量为180 350mg。 在上述二个技术方案中,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中,共聚单 体优选N-取代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造影剂注射液优选碘海醇或碘佛 醇。
上述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l)称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分散介质,在室 温下搅拌至充分溶胀、再经高剪切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离心除去气泡后静置,得 到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 (2)将上述分散均匀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封口后用6°0)辐照灭菌,室温储存。 上述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可以作为肿瘤部位和血管畸形的血管栓塞 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是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凝 胶颗粒悬浮于含有水溶性含碘造影剂的水性介质中。其中的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在加入极
4少量时,即可显著降低具有栓塞效果的温敏纳米凝胶悬浮体中温敏纳米凝胶的浓度。同 时,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对温敏纳米凝胶的相转变温度和相转变行为有影响。水溶性含碘 造影剂的使用使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的最低凝胶化浓度降低,而减少了温敏纳米凝胶的 用量;同时,在体温形成的凝胶几乎无脱水性;另外使纳米凝胶分散体的相转变温度升 高。这可能是因为加入的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如碘海醇等为含多个羟基和氨基的化合物, 在体温附近凝胶的形成除温敏纳米凝胶颗粒间的疏水作用的贡献之外,还包括造影剂和 纳米凝胶之间、造影剂和水之间的氢键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其相转变温度和起栓塞效果所需 的最低纳米凝胶含量,除可通过改变纳米凝胶中共聚单体的种类和用量、交联剂用量等 因素调控外,还可通过造影剂的种类和含量而调控。利用其室温时是溶胶、注射入体内 后因温度升高形成凝胶,而起到栓塞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当其中造影剂的含量足够大时, 除栓塞材料中温敏纳米凝胶浓度较低外,还具有可显影性,而便于临床观测和操作。
本发明的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仅需将温敏纳米 凝胶冻干粉分散于含水溶性含碘造影剂的分散介质中即可。 另外上述血管栓塞材料的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多种肿瘤部位的血管栓塞,如肝 癌、肾癌、肺癌、子宫肌瘤等实体肿瘤;也可用于多种血管性疾病的血管栓塞,如脑动 静脉畸形、面部血管畸形等。另外,由于温敏纳米凝胶材料本身的不可降解性,为一种 永久栓塞型血管栓塞材料。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中温敏纳米凝胶的浓度低、 溶胶状态具有较低的粘度、较好的触变性和快的凝胶化速度、具显影性;同时因是温敏 性材料,其溶胶-凝胶转变仅以温度为调控因素,避免了有机溶剂和小分子单体的使用, 降低了毒性;另外,纳米凝胶作为水凝胶的一种,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本发明的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可不载药直接栓塞血管,也可 根据需要载上水溶性治疗药物,如平阳霉素,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其载药过程简单易 行,即直接将药物溶于处于溶胶状态的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的悬浮体中。


图1为6wt/v%的温敏纳米凝胶水分散体(a, b)和含碘海醇的分散体(碘含量为
180mg/mL)(c, d)在不同温度下的照片。a, c : T = 25°C ; b, d: T = 37°C 图2为温敏纳米凝胶浓度对含碘佛醇的水分散体(碘含量为150mg/mL)相转变的
影响。■:溶胀凝胶化温度GT,參浊化温度CPT ; ▲:收縮凝胶化温度ST 图3为温敏纳米凝胶浓度对含碘海醇的水分散体(碘含量为300mg/mL)相转变的
影响。■ : GT ;參CPT ; ▲ : ST 图4为温敏纳米凝胶血管栓塞材料右肾段动脉栓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片。 图A :正常右肾动脉造影;B :栓塞后右肾段动脉造影;C : 35天复查造影;D : 60天 复查造影 图5为对照组PVA颗粒栓塞肾动脉DSA片。A:栓塞后右肾段动脉造影;B: 35天复查造影;C : 60天复查造影
图6为兔VX2肝癌模型肝动脉栓塞肝动脉造影图。A-C分别为瘤兔肝动脉造 影、温敏纳米凝胶栓塞后造影、栓塞后14天肝动脉造影;D-F分别为瘤兔肝动脉造影、 超液态碘油栓塞后造影、栓塞后14天肝动脉造影 图7为温敏纳米凝胶栓塞组的肿瘤组织切片分别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观测 图。A :低倍镜(HE X40) ; B :高倍镜(HE X200) 图8为碘油栓塞组的肿瘤组织切片分别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观测图。A:低 倍镜(HE X40) ; B :高倍镜(HE X200)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在对显影性的实现方法、造影剂对温敏性凝胶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的基础 上,得到较低温敏纳米凝胶浓度的、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下列实施 例仅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文中公开和说明的温敏纳米凝胶的组成、造影剂的种类 和含量可以用其它效果相同的来代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无数的变化、改进 和代替,而不会脱离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可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1.本发明之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的制备 按文献报道的沉淀聚合法或乳液聚合法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 类温敏纳米凝胶(Wang Q, et al.Colloid Polym Sci, 2007, 285 : 515-521.Pelton R H, et al.Colloids Surf, 1986, 20: 247-256.),反应得到的纳米凝胶分散体经透析、冻干,保存 于干燥器中备用。 2.本发明之较低温敏纳米凝胶浓度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的制备
(1)将商品用水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用稀释剂-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或pH为 4 9的缓冲溶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2)称取一定量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商品用水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 或上述的造影剂稀释液,在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溶胀、再经高剪切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 匀,离心除去气泡后静置,得到所需质量百分浓度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
(3)将上述分散均匀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封口后用6°0)辐照灭菌,室温储存。 3.本发明之既有较低温敏纳米凝胶浓度又能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 料的制备 (1)将商品用水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用稀释剂-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或pH为 4 9的缓冲溶液稀释至所需浓度(碘含量大于180mg/mL); (2)称取一定量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商品用水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 或上述的造影剂稀释液,在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溶胀、再经高剪切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 匀,离心除去气泡后静置,得到所需质量百分浓度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
(3)将上述分散均匀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封口后用6°0)辐照灭菌,室温储存。 4.本发明之载药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的制备
方法一
6
(1)将商品用水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用稀释剂-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或pH为 4 9的缓冲溶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2)称取一定量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和一定量的水溶性药物,加入商品用水 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或上述的造影剂稀释液,在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溶胀、再经高剪切 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离心除去气泡后静置,得到所需的质量百分浓度的温敏纳米 凝胶分散体; (3)将上述分散均匀的载药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封口后用6°0)辐照灭菌,室 温储存。
方法二 按上述方法先制备不载药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再往其中加入常规 量的水溶性药物,超声,混合均匀,封口, 6°0)灭菌,室温储存。
5.本发明之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的应用 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将微导管插入靶器官供血动脉,先用冷盐水冲洗导管, 后在透视下行动脉造影,再根据需要栓塞的程度(从末梢血管到主动脉)注射所需量的温 敏纳米凝胶类栓塞材料, 一般为0.5-5mL。
实施例1称取4.526g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 0.006 g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 NIPAAm的0.1molX), 0.196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500mL的三颈瓶中,加入超纯水 326mL,按文献报道的沉淀聚合法或乳液聚合法制备PNIPAAm温敏纳米凝胶(Wang Q, etal.ColloidPolym Sci, 2007, 285: 515-521.Pelton R H, et al.Colloids Surf, 1986, 20: 247-256.),反应得到的纳米凝胶分散体在超纯水中透析两星期,留5mL作粒径测试,其 余冻干,收集冻干粉,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PNIPAAm纳米凝胶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测定采用动态光散射法,用Nano-ZS 90 激光粒度仪(英国Malvern公司)测定,光源为氦氖激光(入=633nm),检测角90° ,测 试样品为纳米凝胶透析液,用超纯水稀释。测得其在2(TC时的粒径为115.3nm。
实施例2-6 按表l所示的共聚单体种类及配比、交联剂用量,按文献报道的沉淀聚合法或 乳液聚合法制备PNIPAAm类温敏纳米凝胶(Wang Q, et al.Colloid Polym Sci, 2007, 285: 515-521.PeltonRH, et al.Colloids Surf, 1986, 20: 247-256.),反应得到的纳米凝 胶分散体在超纯水中透析两星期,留5mL作粒径测试,其余冻干,收集冻干粉,保存于 干燥器中备用。在此制备PNIPAAm类温敏纳米凝胶的方法中,还可通过调控乳化剂的 用量来调控纳米凝胶的粒径。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的各个PNIPAAm类温敏纳米凝胶在 2(TC时的粒径见表1。
表1温敏纳米凝胶组成及粒径
实施洌编"单体种类单休序尔比交联剂含W粒径
(mol%)(扁,)
: 2()n. 8
:〗NIPM隨/國AU h - h.0222. 7
4NIPiWm/iPA90:102.0還.4
5NIPMii/NiPMm97:32.5棚,i
685:155, 0318, 5注MAA、 BMA、 iPA、 NiPAAm和NEAAm分别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 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丙酯、N-异戊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
实施例7 将碘海醇300注射液用注射用水稀释至碘含量为50mg/mL。后称取0.5g的按实 施例2制备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上述碘海醇稀释液5mL,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溶 胀、再经高剪切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离心除去气泡后静置,得到温敏纳米凝胶浓 度为10%的分散体。
实施例8 称取0.6g的按实施例4制备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10mL碘佛醇350注 射液,在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溶胀、再经高剪切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离心除去气泡 后静置,得到碘含量为350mg/mL的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温敏纳米凝胶浓度为 6% )。 实施例9 称取0.3g的按实施例6制备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用生理盐水稀释的碘 海醇350注射液10mL(生理盐水与碘海醇注射液体积比为1 : 2,此时碘浓度为233.3mg/ mL),在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溶胀、再经高剪切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离心除去气泡后 静置,得到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温敏纳米凝胶浓度为3% )。
实施例10 称取0.75g的按实施例6制备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10mL用pH值为9 的缓冲溶液稀释的碘佛醇320注射液,其中碘含量为120mg/mL,在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溶 胀、再经高剪切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离心除去气泡后静置,得到温敏纳米凝胶浓 度为7.5%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
实施例11 称取0.06g按实施例3制备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l.OmL用pH值为7.4的
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的碘海醇溶液,其中碘含量为180mg/mL,按实施例7的方法制备纳 米凝胶浓度为6wt/v^的分散体。采用目视法结合瓶倒转法测定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的温 敏相行为,相转变照片如附图1所示。附图1说明纳米凝胶浓度为6wt/v^的水分散体在 37t:不能形成凝胶,而相同纳米凝胶浓度的含碘海醇的分散体在37t:可凝胶化。
实施例12 称取一定量(0.02 0.08g)的按实施例4制备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于5mL塑料管中,加入用pH为4的缓冲溶液稀释1倍的碘佛醇300注射液1.0mL,按实施例7的方 法,制备温敏纳米凝胶质量百分浓度不同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碘含量为150mg/mL)。 另用碘海醇300注射液l.OmL作分散介质,制备碘含量为300mg/mL的不同温敏纳米凝胶 质量百分浓度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采用目视法结合瓶倒转法测定样品的各个相转变 温度溶胀凝胶化温度GT、浊化温度CPT和收縮凝胶化温度ST,测试温度范围为5 45°C。其结果分别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附图2和附图3显示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中 温敏纳米凝胶的质量浓度不同时,其随温度的变化,相转变行为不同。其相转变温度和 相态与温敏纳米凝胶的质量百分含量有关。另外碘含量高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附图 2)在体温附近形成的凝胶强度好,且无脱水现象。
实施例13 称取0.5g的按实施例6所制备的温敏纳米凝胶冻干粉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 lmL碘佛醇240注射液为分散介质,按实施例7的方法制备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加入 l.Omg平阳霉素,超声分散,即得载药的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
实施例14 往按实施例8制备的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中加入治疗量的盐 酸阿霉素,超声,混合均匀,备用。
实施例15-18 将按实施例7-10所制备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封口,经6°0)辐照灭菌,室温
储存,待用。
实施例19 动物实验按照《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进行,并经同济医学院医学伦理委 员会批准。 纯种、清洁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0kg左右,雌雄不限,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对正常家兔肾动脉栓塞实验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实验前12小时禁食、水, 术前秤取家兔体重,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05rag/kg,以减少唾液腺分泌,保持 呼吸道通畅。然后以0.2mL/kg的速眠新进行右大腿肌肉注射麻醉,5 10分钟后待家兔 痛觉反应消失后,仰卧固定于自制的四角带有钉子的木板上,将木板放置于血管造影手 术台,右侧腹股沟备皮并消毒,切开腹股沟皮肤,暴露右侧股动脉并用止血钳分离暴露 的股动脉,两端套上丝线,提起两端丝线,使股动脉与周围肌肉组织分离。然后用18G 穿剌针穿剌股动脉后经穿剌针直接置入3F同轴微导管,将微导管置于腹主动脉手推造影 剂造影,明确右肾动脉开口后将微导管经腹主动脉选择插管至右肾动脉,手推注射造影 剂碘海醇,行右肾动脉造影,其中20只家兔经微导管用lmL注射器将按实施例7制备的 温敏纳米凝胶血管栓塞材料在透视下以O.lmL/s的注射速度注入右肾动脉,行末梢动脉栓 塞;另15只分别行各级肾动脉栓塞,并分别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造影,栓塞前 后均用4t:生理盐水冲管,以防止微导管堵塞;对照组5只家兔用PVA细颗粒与碘海醇的 混悬液栓塞右肾动脉。操作结束撤管后结扎穿剌点远端股动脉,缝合后继续饲养。术后 3天观察家兔精神、饮食等一般情况。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士s表示,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
9应用x2检验和Fi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其DSA片见附图4和5。结果发现,该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易经介入 导管注射,注射时未出现堵管及反流现象,术后剖开导管,其内壁内未见温敏纳米凝胶 粘附管壁。该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呈稍高密度影逐渐流向肾动脉末梢,较快地 栓塞末梢小动脉;按照相同的注射速度继续注射栓塞剂,可依次栓塞各级肾动脉分支及 肾动脉主干。栓塞后家兔精神、饮食正常,肾功能14天可恢复正常;凝胶可根据需要栓 塞各级动脉,栓塞末梢血管牢固,60天复查造影发现被栓塞的肾动脉远端血管无再通; 栓塞后家兔无明显毒副反应;病理检查右肾动脉栓塞后3天即出现梗死,肝组织14天后 出现坏死;35天后被凝胶栓塞的肝组织及肾组织均出现弥漫性坏死;而对照组PVA组35 天复查造影发现被栓塞的肾上极动脉部分再通,肾实质部分显影;60天复查造影,被栓 塞的肾上极动脉血管再通,肾实质显影。
实施例20 [OOSS] (1)实验动物同实施例19。 (2)实验材料皮下VX2肿瘤瘤株由美国ATCC公司引进,在武汉协和医院传代 数年。兔麻醉用速眠新II由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试研制,每毫升速眠新含保定宁 60mg、盐酸二氢埃托啡4iig、氟哌啶醇2.5mg。 欧乃派克(碘海醇)购自德国贝朗公司 (B.Braun AG)。 (3)实验方法5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移植性肝癌模型,14天后行CT及 MRI检查,经腹正中切口打开腹腔,暴露肝动脉后,治疗时以动脉夹暂时夹闭肝右动脉 暂时夹闭肝右动脉,使插管超选择栓塞肝左叶肿瘤血管。然后分为如下2组治疗,每组 25只。A组经肝动脉注入按实施例9所制备的可显影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进行栓 塞;B组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术后2周进行如下检测 a.行CT和MRI检查。实验结果见附图6。附图6说明温敏纳米凝胶栓塞前兔 VX2肝癌动脉期可见肿瘤血管走行不规则,排列紊乱,部分供血动脉被瘤体推压成"抱 球状",可见结节状肿瘤染色。经细导管注入温敏纳米凝胶见肿瘤及其周围小血管均被 栓塞。栓塞后14天肿瘤坏死。而碘油栓塞14天后只是部分肿瘤坏死。
b.病理学检测。实验结果如附图7和8所示。附图7说明温敏纳米凝胶栓塞 组在低倍镜下观察时其瘤界限清楚,瘤巢较小而少,类圆形,肿瘤呈凝固性坏死;高倍 镜下观测发现肿瘤细胞核固縮、碎裂、溶解消失,坏死灶内未见存活的肿瘤细胞。附图 8说明碘油栓塞组在低倍镜下观察时发现其肿瘤瘤巢较大,与正常肝组织界限尚清晰,肿 瘤以凝固性坏死为主,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形成,坏死区可见少许存活肿瘤组织;高倍镜 下观察,可见坏死灶内大量纤维组织形成,坏死区内见存活肿瘤细胞。
10
权利要求
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和分散介质,其中,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10%,余量为分散介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的化学结构简式为poly(A-co-B),其粒径为60~400nm,其中,A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B为疏水性烯丙基类共聚单体,A、B的摩尔百分比为80~100∶0~20,交联剂为N-取代的双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交联剂用量为A与B总摩尔量的0.1~5%;分散介质为水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或其稀释液,每1mL分散介质中碘含量为50~350mg,稀释液的稀释剂为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pH值为4~9的缓冲溶液中的一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其特征在于,每lmL 分散介质中碘含量为180 350mg。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其特征在于,聚(N-异 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中,共聚单体为N-取代的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和甲基 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其特征在于,造影 剂注射液为碘海醇或碘佛醇。
5. 权利要求1所述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1) 称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冻干粉,加入分散介质,在室温下 搅拌至充分溶胀、再经高剪切匀质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离心除去气泡后静置,得到温 敏纳米凝胶分散体;(2) 将上述分散均匀的温敏纳米凝胶分散体封口,经60Co辐照灭菌,室温储存。
6. 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纳米凝胶类血管栓塞材料作为肿瘤部位和血管畸形的血管栓 塞材料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用血管栓塞材料,该血管栓塞材料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类聚合物温敏纳米凝胶、水溶性含碘造影剂注射液或其稀释液组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纳米凝胶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疏水性烯丙基类单体的共聚凝胶,其粒径为60~400nm。该血管栓塞材料具有温敏纳米凝胶浓度低、可显影、制备方法简单、室温流动性好、体温凝胶强度高、栓塞时间长、非粘附、适宜末端栓塞等优点。此血管栓塞材料可用于肿瘤部位的血管栓塞和动静脉畸形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L31/18GK101690831SQ20091030874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6日
发明者冯敢生, 徐辉碧, 杨亚江, 杨祥良, 王芹, 赵彦兵, 郑传胜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