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72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在心脏骤停后脑复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心脏性粹死(sudden cardiac death)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I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脏性猝死的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10. 5/10万。女性为3. 6/10万。减少心脏性猝死对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 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度到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实施心脏复苏和尽早除颤,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成功后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其他常见原因有继发感染、低心排血量及心律失常复发等。
心脏复苏后的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特别是脑灌注, 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其中重点是脑复苏,开始有关提闻长期生存和神经功能恢复治疗。
脑复苏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最后成功的关键。在缺氧状态下,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脑血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脑灌注压,任何导致颅内压升高或体循环平均动脉压降低的因素均可减低脑灌注压,从而进一步减少脑血流。对昏迷患者应维持正常的或轻微增高的平均动脉压,降低增高的颅内压,以保证良好的脑灌注。
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又称依达拉奉,其结构式为
权利要求
1.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脏骤停药物中的应用。
2.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心脏骤停后脑复苏药物中的应用。
3.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心肺复苏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的质量比为10: f 1: 2。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的质量比选自8:广1:1。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的质量比选自8:1或4:1或2: I。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的质量比选自4:1或2: I。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3-甲基-I-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的质量比为4:1。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2-莰醇为(+)-2-莰醇。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2-莰醇为(-)-2-莰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与2-莰醇组合物在心脏骤停后脑复苏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9/00GK102920697SQ2011102304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杨士豹, 李天立, 陈荣 申请人: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