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3908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液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检测装置,该液体检测装置无需从外部供电,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检测漏液等并告知外部,并且结构构件的安装、更换作业比较简单。连接器(17)包括:第1连接器(19A),其具有与水电池(21)的电极相连接的一对第1连接器端子(41a、41b);以及第2连接器(19B),其具有与告知装置(18)的电极相连接的一对第2连接器端子(48a、48b)。第1连接器(19A)与第2连接器(19B)以能够相互装卸的方式相连结,并且第1连接器端子(41a、41b)与第2连接器端子(48、48a、48b)电连接。
【专利说明】液体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检测装置,特别详细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迅速发现医疗领域中的血液、点滴液的泄漏、人、动物所排泄的尿等并告知外部的液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用于发现体液等液体的泄漏等并告知外部的液体检测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包括在覆铜层压板形成有电路的电路部件、配置于电路部件的端部的电路端子以及传感器主体在内的液体检测装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55588号公报
[0004]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液体检测装置中,当血液等液体在处于非通电状态下的开路状态的电路部件的电路端子之间流动时,形成闭路状态并通电,传感器主体运转而发出警报,从而能够在外部知道发生了液体从点滴针等向外部泄漏。
[0005]但是,在该感知系统中,需要始终对电路部件施加微弱的电压,因此需要电源部,另外,由于需要使覆铜层压板抵接于穿着者的身体,因此存在使患者感到不适或不安的隐患。另外,由于必须从外部供电,因此需要用于进行供电的电气装置、电气设备。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课题在 于对以往的液体检测装置进行改良,并提供一种不需要来自外部的供电就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检测漏液等并告知外部并且构件的安装、更换作业比较简单的液体检测装置。
[000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对象为一种液体检测装置,其具有:传感器构造体;以及告知装置,其经由连接器与上述传感器构造体电连接。
[000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构造体具有以液体为催化剂的水电池,上述连接器包括:第I连接器,其具有与上述水电池的电极相连接的一对第I连接器端子;以及第2连接器,其具有与上述告知装置的电极相连接的一对第2连接器端子;上述第I连接器与上述第2连接器以能够彼此安装、拆卸的方式相连结,并且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与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电连接。
[0009]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与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通过扣卡合相连结。
[0010]作为本发明的一其他实施方式,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具有阳扣形状,该阳扣形状具有凸圆筒状的卡合部,在上述卡合部形成有正极部位,在上述正极部位的周向外侧形成有与该正极部位呈同心圆状延伸的绝缘部位和负极部位,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具有在该第2连接器端子的中央部具有卡合孔的阴扣形状,沿着上述卡合孔的开口缘部形成有负极部位,在上述负极部位的周向外侧形成有与该负极部位呈同心圆状延伸的绝缘部位和正极部位。
[0011]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上述第2连接器包括安装有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的阳结合件形状的电极部,上述第I连接器呈具有供上述电极部的局部嵌插的槽的阴结合件形状,上述第I连接器与上述第2连接器的电极部通过卡合而彼此连结。
[0012]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上述第2连接器的电极部具有截面大致I字状,且包括上方部、下方部以及位于该上方部与该下方部之间的窄部位,在上述窄部的两侧安装有薄板状的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在上述第I连接器的用于形成上述槽的下部的两端部安装有薄板状的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通过使上述电极部的上述上方部和上述窄部嵌插到上述第I连接器的上述槽内,从而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与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紧密接合。
[0013]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上述告知装置在其内部设有用于使由上述水电池所产生的电源电压升压的升压电路部。
[0014]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上述升压电路部至少包括升压振荡用的变压器和晶体管,在上述变压器的次级侧连接有上述晶体管的基极端子,该升压电路部利用正反馈振荡产生升压脉冲。
[0015]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上述水电池具有:一片正极电极板;两片负极电极板;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其安装在上述正极电极板与上述负极电极板之间,并直接或隔着绝缘构件间接地抵接于该正极电极板与该负极电极板,上述正极电极板与一侧的上述负极电极板之间的分离尺寸和上述正极电极板与另一侧的上述负极电极板之间的分离尺寸大致相等。
[0016]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在上述告知装置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固定于穿着物品的固定部件。
[0017]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检测装置,与水电池的电极相连接的第I连接器和与告知装置的电极相连接的第2连接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并且该第I连接器的第I连接器端子与第2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端 子电连接,因此传感器构造体的安装、拆卸较为简单,操作性优异。另外,通过具有该结构,在使用后仅更换、废弃传感器构造体,告知装置能够再利用。因而,即使在用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排尿的检测等情况下,也能够较低地控制成本,因此较为经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液体检测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
[0019]图2是传感器构造体与告知装置分离后的状态下的、液体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3是液体检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4是图2的IV — IV线剖视图。
[0022]图5是水电池的立体图。
[0023]图6是水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7是表示告知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图。
[0025]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同的液体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第I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端子的放大图。
[0027]图10是第3实施方式的、第I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相连结的状态下的液体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0028]图11是图10的X I —X I线剖视图。[0029]图12是第3实施方式的第I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的电极部的放大图。
[0030]图13是表示液体检测装置的其他使用例的图。
[0031]图14是表示液体检测装置的相对于体液处理用垫的安装状态的图。
[0032]图15是表示液体检测装置的其他使用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如图1~图3所示,液体检测装置10包括:输液用的管11,其连接于点滴袋、采血袋;翼状针(注射针)14,其连接于管11,并插入患者的手12的血管内;传感器构造体16,其借助粘合带15而固定于患者的手12 ;以及告知装置18,其借助连接器17与传感器构造体16相连接。连接器17由连接于传感器构造体16的第I连接器19A和安装有告知装置18的电极的第2连接器19B构成。
[0034]传感器构造体16配置在插入患者的血管内的翼状针14的顶端部14a上,并利用粘合带15固定于患者的手12的背部。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液体检测装置10的检测对象的“液体”指的是医疗领域中的血液、点滴液、脑脊液、腹水、胸水等各种输液、护理领域等中的从人体排泄出的尿、粪便、以及玩赏动物所排泄的尿、粪便等。
[0035]传感器构造体16具有垫形状,且具有吸收构件20和位于吸收构件20的内部的水电池21,该吸收构件20利用透液性的片材将例如纤维无纺布、棉布以及人造纤维的混纤和作为其他选择的聚氨酯等具有回弹性的连续发泡构件包覆在内而形成。吸收构件20由从上方覆盖水电池21的上方部20a和从下方覆盖水电池21的下方部20b形成,该吸收构件20的外周缘16a借助粘接剂或热封加工被密封。通过利用吸收构件2将水电池21整体包覆在内,使得水电池21不会`直接与皮肤接触,传感器构造体16的皮肤触感变好。但是,在本发明中,吸收构件20并不是必要的结构,传感器构造体16也可以仅由水电池构成。另外,在吸收构件20在其局部包含聚氨酯等回弹构件的情况下,由于提高了缓冲性,因此即使对传感器构造体16施加体压等压力,水电池21也不会变形,另外,不会使穿着者感觉不自然。
[0036]由于传感器构造体16配置于与翼状针14的顶端部14a相对的位置,因此在治疗中的血液、点滴液等液体从插入有翼状针14的顶端部14a并微微隆起的血管部位漏出的情况下,该液体浸透吸收构件20的局部或整体。浸透到吸收构件20的一定量的液体与水电池21相接触,从而该液体被作为催化剂而使水电池21在其内部产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动势。电流利用所产生的电动势经由连接器17流向告知装置18,告知装置18工作而产生蜂鸣声。这样,由于传感器构造体16检测到液体泄漏且告知装置18告知外部,因此能够使由液体泄漏导致的医疗事故等防患于未然。
[0037]另外,传感器构造体16具有作为检测液体泄漏等的传感器的作用,并且具有作为用于使告知装置18工作的电源供给源的作用,与以往的基于包含集成电路、半导体元件等的精密装置构成的自动液体检测装置(系统)等相比,本发明的液体检测装置极为简易并且低价,另外,由于无需从外部供电,因此也不存在发生触电、漏电等的可能,较为安全。
[0038]如图4~图6所不,水电池21具有上表面22A和下表面22B,且包括:一片薄板状的正极电极板23 ;两片薄板状的负极电极板24,其形状、尺寸大致与正极电极板23相同;以及正极活性物质26,其填充于包覆片材25的袋状部25a的内部,该包覆片材25由具有透液性的纤维无纺布或透液性塑料膜等形成。[0039]正极电极板23由导电性较强且离子化倾向较小的、在电化学方面比较稳定的、例如镍、铜、银等金属或以上述金属为主体的合金制成。负极电极板24由离子化和/或氧化倾向较大的电极活性物质、例如金属镁、铝、锌等或至少含有两种以上的上述金属的合金制成。
[0040]正极活性物质26为粉末状,且借助呈喷雾状涂布的粘接剂固定于包覆片材25的袋状部25a的内表面,正极活性物质26由氧化力较强的氧化物质、例如活性炭、二氧化锰、氧化铁、结晶性的氧化银等的混合物制成,混合物的种类、混合比例能够根据所需的氧化力自由地进行设定。另外,为了减小水电池21的厚度,也可以将活性炭等的各种粉末形成为片材状并借助粘接剂固定于袋状部25a的内表面。
[0041]在水电池21的组装状态下,正极电极板23被插入到正极活性物质26的内部,各负极电极板24与包覆片材25的袋状部25a的上表面22A、下表面22B相抵接,并被配置为从上下将袋状部25a隔在之间。另外,与包覆片材25的袋状部25a相连并延伸的延伸部25b的局部沿着将该延伸部25b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一分为二的弯折线30折回,该延伸部25b的内侧部位31抵接于配置于袋状部25a的上表面的负极电极板24,另外,外侧部位32抵接于配置于袋状部25a的下表面的负极电极板24。这样,各结构构件借助包覆片材25的延伸部25b以层叠的状态被包覆,从而形成水电池21。
[0042]另外,就水电池21而言,利用间歇地涂布的粘接剂接合相互重叠的包覆片材25的相对面彼此以及包覆片材25与负极电极板24彼此,并且该水电池21借助硬质塑料制或金属制的固定构件35来维持层叠状态,该固定构件35的两歌侧部35a、35b弯折以便夹持水电池21整体。另外,虽未图示,通过使固定构件35的一侧的侧部35a弯折成插入到形成于包覆片材25的局部的透孔内的状态,即使水电池21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能够防止固定构件35意外地从水电池21脱离。
[0043]如图4所示,由于在水电池21的内部构造中,负极电极板24与正极电极板23从上表面22A、下表面22B朝向该水电池21的中心交替地配置,因此与利用一片负极电极板24与一片正极电极板23形成水电池的情况相比,在电化学方面面积较广,可以认为能够更加容易地产生电。即,位于水电池21的上表面22A侧的负极电极板24与正极电极板23之间的分离距离和位于下表面22B侧的负极电极板24与正极电极板23之间的分离距离大致相等,由于在上述电极板23、24之间填充有正极活性物质26,因此能够在水电池21的厚度方向上产生均匀的电动势。因此,能够将所有的正极活性物质26都用于其发电作用。
[0044]再次参照图2~图3,连接器17的第I连接器19A具有大致三角形状,且包括:第I连接器端子41a、41b,其分别与收纳于从水电池21延伸出的软线40内的一对导线相连接;以及一对保护片材43,其从上下方将该第I连接器端子41a、41b包覆在内。在一侧的保护片材43形成有一对大致圆形状的透孔45。第I连接器端子(正极)41a具有阳扣形状,该阳扣形状具有从透孔45突出的凸圆筒状的卡合部,第I连接器端子(负极)41b具有阴扣形状,该阴扣形状在该第I连接器端子41b的中央具有卡合孔,该第I连接器端子41a、41b分别从保护片材43的透孔45露出。
[0045]告知装置18具有:布制或塑料制的第2连接器19B,其具有开口端50a ;以及大致矩形状的壳体51,其收纳于该第2连接器19B的内部。壳体51具有:主体51a,其配置有多个电气元件;以及盖体51b,其沿着主体51a的外周缘嵌合于该主体51a。在主体51a与盖体51b的局部形成有缺口,开关53的杆53a从由上述缺口所形成的开口部突出。在第2连接器19B形成有开孔54,该开孔54与壳体51的盖体51b的透孔相连通,用于使配置于内部的蜂鸣器产生蜂鸣声。
[0046]在第2连接器19B的、开孔54的开口端50a侧形成有一对圆形状的开孔,借助告知装置18的内部电路和导线47相连结的第2连接器端子(正极)48a与第2连接器端子(负极)48b固定于上述开孔的内表面侧的开口缘部。第2连接器端子48a具有阳扣形状,该阳扣形状具有从开孔突出的凸圆筒状的卡合部,第2连接器端子48b具有阴扣形状,该阴扣形状在该第2连接器端子48b的中央划分出卡合孔,该第2连接器端子48a、48b分别从第2连接器19B的开孔露出。[0047]具有上述形状的第I连接器端子41a、41b与第2连接器端子48a、48b彼此成对,通过使第I连接器端子(正极)41a与第2连接器端子(负极)48b扣卡合,使第I连接器端子41b (负极)与第2连接器端子(正极)48a扣卡合,水从而电池21与告知装置18电连接,液体检测装置10形成为通电的状态。这样,由于能够利用基于扣卡合的简易操作可靠地连结传感器构造体16与告知装置18,因此与利用其他固定构件连结该传感器构造体16与告知装置18的情况、利用插口、接头等连接器部件连结该传感器构造体16与告知装置18的情况相比,操作性优异。另外,由于在使用液体检测装置10之后解除该扣卡合,从告知装置18拆除传感器构造体16,能够通过仅更换、废弃该传感器构造体16而重新使用,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更换作业,另外,能够将成本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较为经济。
[0048]如图7所示,在壳体51的主体5Ia的内部配置有印刷电路板55,印刷电路板55具有:升压电路部56,其能够使自水电池21供给的电压升压至所需的电压;以及发声部57,其由蜂鸣器构成。
[0049]升压电路部56具有:升压振荡用的变压器(回扫变压器)60,其与由水电池21所形成的直流电源的连接器端子41a (正极)相连接;M0SFET或双极NPN型的晶体管61,其被用作振荡驱动器;基极偏压用的电阻元件62和电容器63,其在变压器60与晶体管61之间并联地连接;以及二极管65,其用于对升压后的电压进行整流。
[0050]变压器60具有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未图示),初级侧线圈是通过在铁芯(环形铁芯)上向右卷绕50圈线径大致0.15mm的漆包线(电感:大致22 μ H~33 μ H)而形成的,次级侧线圈是通过在铁芯上向左卷绕20次线径大致0.2mm的漆包线而形成的,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之间的卷数比为2.5。作为形成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的电阻线,除了使用通常用作线圈的漆包线、铝线等以外,还能够使用电阻较大的例如铁、铜镍合金、铜锰合金、铁镍合金、不锈钢线等线材。
[0051]在变压器60的次级侧线圈并联地连接有大致3.3ΚΩ的电阻元件62和大致
0.1uF的电容器63,电阻元件62与电容器63连接于晶体管61的基极端子。另外,晶体管61的集电极端子连接于变压器60的初级侧线圈,发射极端子连接于直流电源的负端子。
[0052]简单地说明升压电路部56的升压动作,首先,若接通开关53,则基极偏压电压借助直流电源经由变压器60的次级侧线圈、电阻元件62施加于晶体管61的基极端子,基极电流在基部一发射极之间流动。通过施加基极偏压电压,晶体管61接通,电流也在变压器60的初级侧线圈内流动。利用此时所产生的涌流,在初级侧线圈产生磁场的变化,在次级侧线圈产生作为感应电压的脉冲。利用所产生的脉冲,在反方向产生输入电压,在次级侧线圈产生与初级侧线圈与次级侧线圈的卷数比相对应的、是施加于初级侧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几倍~十几倍的感应电压。利用感应电压所带来的脉冲,基极偏压电压下降,基极电流减少。通过减少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减少,集电极电压增加。当增幅后的集电极电压处于低电平时,再次在次级侧线圈产生感应电压,通过重复进行上述动作,从而维持升压脉冲的正反馈振荡状态。
[0053]在具有该结构的告知装置18中,通过使杆53a滑动而接通开关53,从而使水电池21与告知装置18处于通电的状态,在液体供给到水电池21的电极之间而产生电压的情况下,在升压电路部56中将该电压升压至所需的大小,发声部57的蜂鸣器运转并发出蜂鸣声。在该升压电路中仅使用所需最低限度的电气、电子元件,从而能够将用于该驱动的功耗抑制为较低,并且与使用多个电气、电子元件的升压电路相比,具有简易并且低价的结构,可以认为在成本方面更加优异。另外,由于电路自身具有比较紧凑的尺寸,因此适用于如本实施方式的告知装置18这样的小型装置。
[0054]另外,因本发明的水电池21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电动为大致1.5V,只要是这样大小的电动势,即使不使用升压电路也能够使发声部57发出蜂鸣声(大致0.045W的电力能够使用20小时),但是在告知装置18不仅由发声部57构成还具有由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部的情况下、或具有使用马达进行振动的振荡器功能的情况下,为了起动以上部件,需要大致5.0V以上的电压,因此在该情况下,需要使用上述升压电路56。
[0055]第2实施方式
[0056]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与图2相同的液体检测装置10的立体图,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第I连接器19A和告知装置18的第2连接器端子48的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连接器19A的第I连接器端子41是具有凸圆筒状的卡合部的阳扣形状,告知装置18具有第2连接器端子48,该第2连 接器端子48扣卡合于第I连接器端子41,且具有在该第2连接器端子48的中央部划分形成有卡合孔的阴扣形状。另外,在第I连接器端子41的外表面形成有大致圆形的纤维无纺布片材或塑料片材制的把持部65。
[0057]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连接器端子41中,其突出的卡合部68形成与从水电池21的正极电极板23延伸出的导线70相连接的正极部位71。另外,沿着卡合部68的基端缘配置有绝缘部位73,该绝缘部位73以与该卡合部68呈同心圆状的方式在该卡合部68的周向上延伸,且由塑料等的绝缘构件形成。在绝缘部位73的外周缘的外侧形成负极部位75,该负极部位75以与该绝缘部位73呈同心圆状的方式在该绝缘部位73的周向延伸,且与从水电池21的负极电极板24延伸出的导线74相连接的。
[0058]另一方面,告知装置18的第2连接器端子48在其中央部的卡合孔76的开口缘形成有借助导线77而与升压电路的电路端子(负极)相连接的负极部位78。另外,在负极部位78的外周缘的外侧的、以与该负极部位78呈同心圆状的方式在该负极部位78的周向延伸的部分配置有由塑料等的绝缘构件形成的绝缘部位79。在绝缘部位79的外周缘的外侧形成有正极部位81,该正极部位81以与该绝缘部位79呈同心圆状的方式在该绝缘部位79的周向延伸,且借助导线80而与升压电路的电路端子(正极)相连接。告知装置18的第2连接器端子48具有比第I连接器19A略大的外形,通过以抵接于形成于正极部位81的外周面的肋81a的方式使第I连接器端子41直接扣卡合于第2连接器端子48,从而能够以使第I连接器端子41和第2连接器端子48的相对面紧密接合的状态稳定地进行连结。[0059]由于第I连接器端子41和告知装置18的第2连接器端子48具有这样的形状、构造,因此与独立形成有多个第I连接器端子41和第2连接器端子48的第I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加简便地连结、分离第I连接器端子41和第2连接器端子48。因而,操作者能够以单手进行操作,即通过把持第I连接器19A的把持部65,能够快速(One Touch)操作该第I连接器端子41和第2连接器端子48的装卸,从而使操作性更加优异。另外,只要具有该效果,也可以是第I连接器端子41为阴扣形状,第2连接器端子48为与该第I连接器端子41相卡合的阳扣形状,也可以使第I连接器端子41的正极部位71和负极部位75的配置、第2连接器端子48的正极部位81和负极部位78的配置相反。
[0060]第3实施方式
[0061]图10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与图8相同的液体检测装置10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X I —X I线剖视图,图12是表示解除了第I连接器19A与告知装置18的第2连接器19B的电极部82之间的连接的状态的图。
[0062]如图10所示,告知装置18的第2连接器19B具有截面大致I字状的阳结合件形状的电极部82,该电极部82具有第I端面82a和第2端面82b。另一方面,第I连接器19A具有供电极部82嵌合的阴结合件形状,通过使第2连接器19B的电极部82与第I连接器19A卡合,传感器构造体16与告知装置18以能够彼此装卸的方式相连结并且电连接。
[0063]电极部82为塑料制且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挠性,该电极部82与第2连接器19B形成为一体或独立形成并固定于该第2连接器19B,且该电极部82形成为宽度从第2端面82b逐渐朝向第I端面82a变窄,在位于电极部82的上方部82A与比该上方部82A窄的下方部82B之间的窄部82C安装有薄板状的正极电极板(第2连接器端子)84a和负极电极板(第2连接器端子)84b。正极电极板84a与从传感器构造体16延伸出的导线77相连接,负极电极板84b与从传感器构造体16延伸出的导线80相连接。另外,在电极部82的上方部82A的侧表面形成有卡定按钮85 ,该卡定按钮85被安装于该电极部82的内部的弹簧(未图示)施力。
[0064]第I连接器19A为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挠性的塑料制,在中央部形成有槽86,该槽86与第I连接器19A的底面相连通,供电极部82的上方部82A和窄部82C嵌合。在形成槽86的下方端的底面的下端部87安装有薄板状的正极电极板(电极端子)88a和负极电极板88b (电极端子)。另外,在第I连接器19A的侧表面形成有按压部89。
[0065]在卡合第2连接器19B的电极部82与第I连接器19A时,向电极部82的第I端面82a侧按压第I连接器19A,使电极部82的外周面的局部一边与槽86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一边嵌合于槽86。具体地说,将电极部82的局部嵌插于第I连接器19A,以使得电极部82的上方部82A与槽86的上部86a相嵌合,电极部82的窄部82C与槽86的下部86b相嵌合。在该状态下,电极部82的宽度朝向第I端面82a侧变窄,另外,第I连接器19A的槽86的宽度也与此相对应地逐渐向安装有导线70、74的开口端侧变窄,因此在嵌合状态下,电极部82和第I连接器19A被稳定地保持。另外,由于电极部82的正电极板84a与第I连接器19A的负电极板88b彼此一边弹性变形一边滑动接触,且电极部82的负电极板84b与第I连接器19A的正电极板88a彼此一边弹性变形一边滑动接触,因此电极板彼此紧密接合而不会局部分离。进而,通过使电极部82的卡定按钮85在插入时与第I连接器19A的槽86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卡定按钮85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被压入,并在第I连接器19A的按压部89的内部释放而于第I连接器19A。
[0066]这样,通过使第I连接器19A和第2连接器19B的电极部82卡合,从而使传感器构造体16与告知装置18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稳定地相连结并且电连接。另外,在使用液体检测装置10之后,操作者利用一只手捏住第I连接器19A并按压按压部89来解除由卡定按钮85进行的卡定,从而能够通过拉拔第I连接器19A而以所谓的快速操作来解除电极部82与第I连接器19A之间的卡合。另外,基于该卡合的第I连接器19A与电极部82的卡合部位的厚度、即连接器17的厚度尺寸为大致0.5cm~2.0cm,相对较薄,即使告知装置18的该卡合部位抵接于使用者的身体,也不会较明显地感觉到不自然。
[0067]图13~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检测装置的其他使用例的图。另外,这些使用例是液体检测装置的使用例的一部分,并不限定于此。
[0068]俥用例I
[0069]如图13所示,在本使用例中,在固定于内衣、一次性尿布等裤型的穿着物品90的内部的体液处理用垫91上配置传感器构造体16。在该使用方式中,在穿着者排尿(排便)的情况下,能够将该排泄的尿(粪便)作为催化剂而使水电池21发电,并告知装置18利用该水电池21的电动势工作,利用该告知装置18的内部电路的发声部和/或发光部向外部告知穿着者的排泄。因而,能够在穿着者排尿(排便)后迅速地更换体液处理用垫91,不存在因长时间穿着附着有排泄物的这些穿着物品而使穿着者感到不快的隐患。
[0070]另外,通常为了了解高龄者、残疾人等需要护理者的排泄周期,需要使用了用于发现排泄的电气元件的检测传感器、集成电路,需要比较大型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检测装置10,能够容易地检测穿着者的排泄,另外,通过记录该排泄循环,能够更加简便地知晓该排泄周期。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在使用液体检测装置10之后快速解除连接器17作用下的连结,能够通过仅废弃、更换传感器构造体16而再次使用液体检测装置10,因此与以往的装置、设备相比,能够较低地抑制成本,经济性优异。
`[0071]进而,如图14所示,在本使用例中,在告知装置18的背面设有由魔术带(注册商标)或双面带形成的固定部件93。由于能够利用该固定部件93将告知装置稳定地固定于穿着物品的外表面,因此不存在告知装置18向处于横卧状态的穿着者的身体的背面移动而使穿着者感觉不自然、或向穿着物品的内部移动而被排泄物污染的可能。
[0072]俥用例2
[0073]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液体检测装置10也可以供狗、猫等玩赏动物94使用。特别是在饲养在室内的玩赏动物94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排泄物(尿、粪便)散乱于室内,多在衣服的内部穿着一次性尿布、体液处理用垫等体液处理用物品96。玩赏动物94的下半身的运动较为活跃,在以穿着有体液处理用物品96的状态在室内移动的情况下,存在因该运动而导致体液处理用物品96从身体脱离的可能,通常的做法为以覆盖体液处理用物品96的方式穿着衣服97。
[0074]但是,在以衣服97覆盖体液处理用物品96的情况下,无法根据排泄物的臭味向外部告知已进行了排泄,排泄物长时间附着于玩赏动物94的皮肤上也会成为产生炎症、发疹的原因。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检测装置10,通过在位于衣服内部的体液处理用物品96的内表面配置传感器构造体16,从而能够发现该排泄并利用告知装置18迅速地向外部告知已进行了排泄,因此能够在早期更换体液处理物品96,从而不会产生上述的不利的情况。[0075]附图标记说明
[0076]10、液体检测装置;16、传感器构造体;17、连接器;18、告知装置;19A、第I连接器;19B、第2连接器;21、水电池;23、正极电极板;24、负极电极板;25、包覆片材(绝缘构件);26、正极活性物质;41、第I连接器端子;41a、第I连接器端子(正极);41b、第I连接器端子(负极);48、第2连接器端子;48a、第2连接器端子(正极);48b、第2连接器端子(负极);56、升压电路部;60、升压振荡用的变压器;61、晶体管;65、把持部;68、卡合部;73、79、绝缘部位;71、81、正极部位;75、78、负极部位;76、卡合孔;82、第2连接器的电极部;82A、上方部;82B、下方部;82C、窄部;84a、第2连接器端子(正极电极板);84b、第2连接器端子(负极电极板);86、槽;87、第I连接器的下端部;88a、第I连接器端子(正极电极板);88b、第I连接器端子(负极电极板);9`0、穿着物品;93、固定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检测装置,其具有:传感器构造体;以及告知装置,其借助连接器与上述传感器构造体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构造体具有以液体为催化剂的水电池, 上述连接器包括:第I连接器,其具有与上述水电池的电极相连接的一对第I连接器端子;以及第2连接器,其具有与上述告知装置的电极相连接的一对第2连接器端子; 上述第I连接器与上述第2连接器以能够彼此安装、拆卸的方式相连结,并且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与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与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通过扣卡合相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具有阳扣形状,该阳扣形状具有凸圆筒状的卡合部,在上述卡合部形成有正极部位,在上述正极部位的周向外侧形成有与该正极部位呈同心圆状延伸的绝缘部位和负极部位, 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具有在该第2连接器端子的中央部具有卡合孔的阴扣形状,沿着上述卡合孔的开口缘部形成有负极部位,在上述负极部位的周向外侧形成有与该负极部位呈同心圆状延伸的绝缘部位和正极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连接器包括安装有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的阳结合件形状的电极部,上述第I连接器呈具有供上述电 极部的局部嵌插的槽的阴结合件形状,上述第I连接器与上述第2连接器的电极部通过卡合而彼此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连接器的电极部具有截面大致I字状,且包括上方部、下方部以及位于该上方部与该下方部之间的窄部位,在上述窄部的两侧安装有薄板状的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在上述第I连接器的用于形成上述槽的下部的两端部安装有薄板状的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通过使上述电极部的上述上方部和上述窄部嵌插到上述第I连接器的上述槽内,从而上述第I连接器端子与上述第2连接器端子紧密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告知装置在其内部设有用于使由上述水电池所产生的电源电压升压的升压电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升压电路部至少包括升压振荡用的变压器和晶体管,在上述变压器的次级侧连接有上述晶体管的基极端子,该升压电路部利用正反馈振荡产生升压脉冲。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电池具有:一片正极电极板;两片负极电极板;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其安装在上述正极电极板与上述负极电极板之间,并直接或隔着绝缘构件间接地抵接于该正极电极板与该负极电极板,上述正极电极板与一侧的上述负极电极板之间的分离尺寸和上述正极电极板与另一侧的上述负极电极板之间的分离尺寸大致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告知装置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固定于穿着物品的固定部件。
【文档编号】A61F5/44GK103491995SQ201180070225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
【发明者】石川忠, 镰谷直之, 长谷部良明 申请人:日本协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星傅股份有限公司, 慧医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