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1902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药物技术领域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包在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烯紫杉醇易溶于有机溶剤,但几乎不溶于水,为FDA批准的紫杉烷类抗癌药物,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均有明显疗效。由于多烯紫杉醇的水溶性极低,其ロ服制剂溶出差,影响了其ロ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因此提高多烯紫杉醇的ロ服制剂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极具意义。PLGA纳米粒给药系统是将纳米技术和PLGA载体材料应用于药学领域产生的,它是以纳米粒作为药物输送载体的ー种形式。通过调节PLGA中乳酸和こ醇酸的比例及PLGA的分子量,可以得到具有不同降解速率的聚合物,从而制备满足不同化疗需求的具有不同体外释放性质的纳米颗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稳定性;其粒径分布集中,呈圆球形,大小分布均匀;粒径为(198. 7±12. 56) nm,包封率为(80. 35±6. 37)%,载药量为(1·02±0· 1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多烯紫杉醇 0. 01 20%,PLGA0. 5 30%,余量为药用辅料;所述药用铺料为环糊精、PVA和卵磷脂。优选地,所述环糊精是分子量为1000 2000的羟丙基-β -环糊精;所述PLGA是分子量为8000 15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こ醇酸共聚物,其结构中乳酸与羟基こ酸的摩尔比为50:50。本发明还涉及ー种上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Α、将多烯紫杉醇(DTX)溶解于こ醇中,搅拌条件下加入到含有环糊精的水溶液中,振荡包合,减压蒸馏去除所述こ醇,对得到的包合物水溶液预冻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包合物冻干粉;B、将所述包合物冻干粉溶于内水相,所述内水相为PVA水溶液;将PLGA溶于ニ氯甲烷作为油相;C、将乳化剤-卵磷脂溶于所述油相,在冰浴超声状态下,缓慢加入所述溶有包合物冻干粉的内水相,形成W/0型初乳液;D、所述W/0型初乳液在冰浴超声状态下滴加到外水相中乳化形成W/0/W型复乳液,所述外水相为PVA水溶液;E、将所述W/0/W型复乳液减压蒸馏除去ニ氯甲烷,冰浴条件下搅拌得到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D-CNPs)溶液;F、对所述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弃去上清液,收集底部的纳米粒子,水洗后用超纯水复溶所述纳米粒子,超低温预冻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D-CNPs的冻干粉。
优选地,所述环糊精是分子量为1000 2000的羟丙基-β -环糊精(HP-β -⑶)。优选地,所述PLGA是分子量为8000 15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こ醇酸共聚物,其结构式中乳酸与羟基こ酸的摩尔比为50:50。优选地,步骤Α中,所述多烯紫杉醇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 1:10。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含有环糊精的水溶液中作为溶剂的水与所述こ醇的体积比为1:1 8:1。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包合的条件为温度25 40°C,时间6 72h。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作为内水相的PVA水溶液中PVA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 5 2%。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超声状态是指将所述溶有包合物冻干粉的内水相置于超声波破碎仪的超声探头下,所述超声波破碎仪的工作功率为200 400W。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超声状态是指将所述W/0型初乳液置于超声波破碎仪的超声探头下,所述超声波破碎仪的工作功率为200 400W。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作为外水相的PVA水溶液中PVA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 5 2%。优选地,步骤E中,所述减压蒸馏是指采用温度为10 40°C的水浴进行减压蒸馏。优选地,步骤F中,所述离心处理是指在温度为0 4°C,转速为8000 12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 lO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稳定性。2、制备中,采用多烯紫杉醇-环糊精包合物可使多烯紫杉醇的溶解度明显増大,从而增加其溶出过程,为体内吸收奠定基础。


通过阅读參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图,图2为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扫描电镜图,图3为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透射电镜图,
图4为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药物动力学曲线,图5为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体外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ー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 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是采用复乳法制备而得的,其中,选用的环糊精是分子量为1400的羟丙基-β-环糊精(ΗΡ-β-CD);选用的PLGA是分子量为15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こ醇酸共聚物,其结构中乳酸与羟基こ酸的摩尔比为50:50。制备步骤具体如下 (1)取2mgDTX用1mlこ醇溶解,取3. 46mg HP- β -CD用4ml纯水溶解。该步骤中中,ΗΡ-β -⑶的质量比可为2 20mg,本实施例优选3. 46mg ;纯水可为1 8ml,本实施例优选4ml。(2)在搅拌条件下将DTX加入到ΗΡ-β-⑶的水溶液中,涡旋,置25°C (可为25 40°C,本实施例优选25 V )恒温水浴振荡器上振荡48h (可为6 72h,本实施例优选48h)进行包合。(3)用0. 45 μ m微孔滤膜过滤,减压蒸馏去除こ醇。(4)包合物的水溶液先置-20°C冰箱中预冻12h,再置于超低温冰箱(_80°C )中冷冻6h,取出后在冷冻干燥机内真空干燥得到DTX-ΗΡ-β -⑶包合物粉末。(5)取含DTX药量2mg的包合物加入2mL的1. 5%PVA (聚こ烯醇)水溶液(内水相)中。(6)精密称取80mg PLGA于2mL的ニ氯甲烷中充分涡旋溶解作为油相;称取20mg卵磷脂溶于油相,作为乳化剤。(7)将溶有包合物冻干粉的内水相在冰浴条件下置于超声波破碎仪的超声探头下,以超声功率300W (可为200 400W中任意值)超声60s滴加至含有乳化剂的油相中乳化形成W/0型初乳液。(8)上述W/0型初乳在冰浴条件下置于超声波破碎仪的超声探头下,以超声功率300W (可为200 400W中任意值)超声120s滴加到100mL的1%PVA的水溶液(外水相)中乳化形成w/0/w型复乳。(9)上述纳米乳液先在30°C (可取10 40°C中任意值)的水浴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油相中的ニ氯甲烷,再将得到的纳米溶液在冰浴条件下磁力搅拌lh得到带有蓝色乳光的D-CNPs溶液。(10)在温度为2°C (可取0 4°C中任意值),转速为10000r/min (可取8000 12000r/min中任意值)的条件下离心5min (可取1 lOmin中任意值),弃去上清液,收集底部的纳米粒,水洗纳米粒三次,最后用超纯水复溶纳米粒。(11)置于超低温冰箱预冻6h,再在真空冻干机中干燥得到D-CNPs (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冻干粉。本实施例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 (D-CNPs)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图如图1所示,图中的三条曲线为三次重复检测的结果;由图1可知,粒径为(198. 7±12. 56)nm,纳米粒子粒径均一,重现性良好,本方法重复性佳;图2为其扫描电镜图,图3为其扫描电镜图,由图2、3可知,本实施例的D-CNPs纳米粒子呈圆球形,大小分布均匀。制得的D-CNPs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多烯紫杉醇(DTX) 1. 5 5%,PLGA 25 30%,PVA 60 70%,余量为环糊精和卵磷脂。该D-CNPs纳米粒子包封率为(80. 35 ±6. 37) %,载药量为(1. 02±0. 15)%。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是采用复乳法制备而得的,其中,选用的环糊精是分子量为1000的羟丙基-β-环糊精(ΗΡ-β-CD);选用的PLGA是分子量 为10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こ醇酸共聚物,其结构中乳酸与羟基こ酸的摩尔比为50:50。具体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PLGA用量为lOOmg,卵磷脂为30mg,内、外水相PVA浓度均为0. 5%。制得的D-CNPs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多烯紫杉醇(DTX)5 10%,PLGA18 25%,PVA 50 65%,余量为环糊精和卵磷脂。该D-CNPs纳米粒子包封率为(80. 35 ±6. 37) %,载药量为(1.02 ±0. 15)%。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是采用复乳法制备而得的,其中,选用的环糊精是分子量为2000的羟丙基-β-环糊精(ΗΡ-β-CD);选用的PLGA是分子量为8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こ醇酸共聚物,其结构中乳酸与羟基こ酸的摩尔比为50:50。具体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PLGA用量为20mg,卵磷脂为10mg,内、外水相PVA浓度均为2%。制得的D-CNPs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多烯紫杉醇(DTX) 0. 01 2. 5%, PLGA0. 5 5%, PVA 90 99%,余量为环糊精和卵磷脂。该D-CNPs纳米粒子包封率为(80. 35 ±6. 37) %,载药量为(1.02 ±0. 15)%。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是采用复乳法制备而得的,其中,选用的环糊精是分子量为1400的羟丙基-β-环糊精(ΗΡ-β-CD);选用的PLGA是分子量为15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こ醇酸共聚物,其结构中乳酸与羟基こ酸的摩尔比为50:50。具体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取含DTX药量50mg的包合物加入PVA水溶液中(包合物对应的制备步骤中,DTX 50mg、こ醇2πι1、ΗΡ-β -CD 86. 5mg、纯水4ml)。制得的D-CNPs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多烯紫杉醇(DTX) 15 20%,PLGA 9 18%,PVA 60 75%,余量为环糊精和卵磷脂卵磷脂1 5%。该D-CNPs纳米粒子包封率为(80. 35 ±6. 37) %,载药量为(1.02 ±0. 15)%。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是采用复乳法制备而得的,其中,选用的环糊精是分子量为1400的羟丙基-β-环糊精(ΗΡ-β-CD);选用的PLGA是分子量为15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こ醇酸共聚物,其结构中乳酸与羟基こ酸的摩尔比为50:50。具体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取含DTX药量50mg的包合物加入PVA水溶液中(包合物对应的制备步骤中,DTX 50mg、こ醇2ml、ΗΡ_ β -CD 86. 5mg、纯水4ml);外水相PVA浓度为2%。制得的D-CNPs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多烯紫杉醇(DTX) 10 15%, PLGA 4 9%, PVA 70 85%,余量为环糊精和卵磷脂。该D-CNPs纳米粒子包封率为(80. 35 ±6. 37) %,载药量为(1.02 ±0. 15)%。实施例6、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对实施例1制得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D-CNPs)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具体如下取健康的雄性SD大鼠(250±10)g共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给药前禁食一夜但自由饮水。分别以10mg/kg的剂量对每组大鼠灌胃给予DTX的生理盐水混悬液、D-CNPs、D-CNPs与(癸酸钠)C10的物理混合物以及D-CNPs与七聚精氨酸(R7)的物理混合物于给药0. 25,0. 5,0. 75、1、1· 5、2、4、6、8、12、24及48h后眼眶取血200 μ L,置于肝素化的离心管中,5000r/min离心lOmin,分离出血浆,置于_20°C的低温冰箱保存。こ腈处理后高效液相检测血浆中多烯紫杉醇的量。所述大鼠ロ服DTX混悬液,D-CNPs, D-CNPs+CIO和D-CNPs+R7后药动学參数如表1所示。·表1
平均值
剂型DTX Γ D-CNPs [ D-CNPs+ C10 1 D-CNPs+ Rr _
达峰时间(h) °; 9こェ 3土 2. 01 ±0. 37* 1. 15±0. 52*
0. 36 0. 35**
二 ^ =ょ一こ
生物半衰期(h) ^3' ^5· 54土0. 56* 4. 78土0. 43*
U. ΔΔ0. 53*
4.65+25.93+45.90+ 43.85 +
(线Π) 0.593.58*6.47** 5. 15**
平均滞留时间 4. 47 土22.24+ 10 ^0,0βΛα. 16. 19±
(h)0.48 4. 12 18·38±3·6°* 3.19*
— rlj7 03 987. 10943.01*ρ〈0· 05,**ρ〈0· 01从图4的药时曲线和表1中的药动学參数可以明显看出,与多烯紫杉醇悬浮液相比,多烯紫杉醇以纳米粒的形式ロ服给药后可大大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AUC值明显增加,缓释作用明显。相对于悬浮液对照组而言,纳米制剂给药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57. 63%。C10与R7分别与D-CNPs混合的形式ロ服给药后,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是单独ロ服D-CNPs组的1. 77倍和1. 69倍。实施例7、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实验对实施例1制得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D-CNPs)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具体如下精密称取DTX原药lmg和理论含药量为lmg的DTX-ΗΡ-β -⑶包合物及D-CNPs冻干粉,分别置于预先处理好的透析袋中(截留分子量3500),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pH7. 4) 2mL并扎紧透析袋两端,悬浮于50mL具塞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加入磷酸缓冲液(PBS,pH
7.4)30mL,将其置于37°C恒温水浴振荡器内震摇,分别于固定时间点取样(透析袋外PBS)lmL,并补加等体积的37°C的新鲜释放液。取出的样品HPLC检测。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其浓度和累积释放量,取平均值,体外释放曲线见图5,从图5的 释放曲线中可以看出,呈平稳释放特征,不存在明显的突释。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 多烯紫杉醇 O. Ol 20%, PLGAO. 5 30%, 余量为药用铺料;所述药用铺料为环糊精、PVA和卵磷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是分子量为1000 2000的羟丙基-β -环糊精;所述PLGA是分子量为8000 15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其结构中乳酸与羟基乙酸的摩尔比为50:50。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Α、将多烯紫杉醇溶解于乙醇中,搅拌条件下加入到含有环糊精的水溶液中,振荡包合,减压蒸馏去除所述乙醇,对得到的包合物水溶液预冻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包合物冻干粉; B、将所述包合物冻干粉溶于内水相,所述内水相为PVA水溶液;将PLGA溶于二氯甲烷作为油相; C、将卵磷脂溶于所述油相,在冰浴超声状态下,缓慢加入所述溶有包合物冻干粉的内水相,形成W/0型初乳液; D、所述W/0型初乳液在冰浴超声状态下滴加到外水相中乳化形成W/0/W型复乳液,所述外水相为PVA水溶液; E、将所述W/0/W型复乳液减压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冰浴条件下搅拌得到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溶液; F、对所述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弃去上清液,收集底部的纳米粒子,水洗后用超纯水复溶所述纳米粒子,超低温预冻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是分子量为1000 2000的羟丙基-β环糊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GA是分子量为8000 15000的长链高分子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其结构式中乳酸与羟基乙酸的摩尔比为50:5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多烯紫杉醇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 1: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含有环糊精的水溶液中作为溶剂的水与所述乙醇的体积比为1:1 8: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包合的条件为温度25 40°C,时间6 72h。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作为内水相的PVA水溶液中PVA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O. 5 2%。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超声状态是指将所述溶有包合物冻干粉的内水相置于超声波破碎仪的超声探头下,所述超声波破碎仪的工作功率为200 400W。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超声状态是指将所述W/0型初乳液置于超声波破碎仪的超声探头下,所述超声波破碎仪的工作功率为200 400W。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作为外水相的PVA水溶液中PVA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O. 5 2%。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减压蒸馏是指采用温度为10 40°C的水浴进行减压蒸馏。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离心处理是指在温度为O 4°C,转速为8000 12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 I IO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粒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多烯紫杉醇0.01~20%,PLGA 0.5~30%,余量为药用铺料,所述药用铺料为环糊精、PVA和卵磷脂。将环糊精包合多烯紫杉醇的包合物冻干粉溶于PVA水溶液,滴加入PLGA溶于二氯甲烷形成的油相中,形成W/O型初乳液;将该初乳液滴加到PVA水溶液中乳化形成W/O/W型复乳液,减压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冰浴条件下搅拌得纳米粒子溶液,离心处理,收集到的纳米粒子水洗后复溶,真空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的包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稳定性;能有效提高多烯紫杉醇的口服制剂的溶解度和利用率。
文档编号A61K9/14GK102949347SQ2012104086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沈琦, 朱涛, 豆立美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