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087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含有洛伐他汀的仿生型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洛伐他汀(Lovastatin)属于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除了能作用于肝细胞,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抗炎、提高斑块稳定性等作用。1987年,美国FDA批准其作为第一个他汀类调血脂药物上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洛伐他汀主要是口服制剂,以片剂和胶囊剂为主,国内也研制了微丸、滴丸、缓控释片等。
洛伐他汀的结构式如下,
ο 7但洛伐他汀水溶性较差(LogP = 4. 5),口服吸收率仅为31 %,在空腹时减少30%,生物利用度不足5%。口服后于2. I 2. 9小时达到峰浓度,体内消除半衰期为2小时左右,属于短半衰期药物。另外,洛伐他汀在服用后会出现腹痛、便秘、胃肠胀气、肝脏毒性及横纹肌溶解症等不良反应。这些为预防用药以及大多数慢性疾病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研制一种长效缓释、低毒副作用、高生物利用度的洛伐他汀制剂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为洛伐他汀在缓控释制剂剂型上提供更多的选择。2000年以后,在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的基础上出现了新一代的纳米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即以一定比例的液态油或液态脂质与固态脂质混合,克服了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载药量低、药物易析出、物理稳定性差等缺点。纳米脂质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载药量,防止或降低贮存过程中药物的泄露,提高物理稳定性,而且能够有效地调节药物的释放,达到长效、缓释的效果。传统的纳米脂质载体在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某些脂质材料可能会对巨噬细胞产生毒性,而且经常使用胆盐、泊洛沙姆以及一些其他的离子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可能会产生刺激性、溶血或者其他过敏反应。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选用内源性的脂质材料制备纳米脂质载体,并且在制备过程中不采用上述表面活性剂。同时本发明中所用的脂质材料磷脂、花生四烯酸等,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对机体的正常代谢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如磷脂作为血管清道夫,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显著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等症状;花生四烯酸具有酯化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度,调节血细胞功能等一系列生理活性,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功效。因此,本发明可以将洛伐他汀药物与生物活性的脂质载体结合起来发挥协同治疗作用,增强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利用磷脂、胆固醇、花生四烯酸等内源性的脂质材料制备得到的纳米脂质载体,从而具有稳定、长效、缓释、低毒副作用、可供静脉注射等特点,能够发挥药物与生物活性的脂质载体的协同治疗作用,增强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本发明所述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和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洛伐他汀,O. 625% -10% ;磷脂,40% -80% ;花生四烯酸,0-10% ;胆固醇油酸酯,10-30% ;三油酸甘油酯,5-20% ;胆固醇,1-10%。
本发明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可以采用常规的薄膜分散法制备,包括将洛伐他汀与磷脂、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油酸酯、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等脂质材料用有机溶剂溶解,减压旋转蒸发得到干燥脂质薄膜,再加入缓冲液水合,超声分散热初乳,再进行探头超声后,过滤除菌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其中磷脂可以为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二油酰基卵磷脂,二亚油酰卵磷脂,二花生酰卵磷脂,I-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I-棕榈酰-2-亚油酰卵磷脂,I-棕榈酰-2-花生四烯酰卵磷脂,I-棕榈酰-2- 二十二碳六烯酰卵磷脂,I-硬脂酰-2-亚油酰卵磷脂,I-硬脂酰-2-花生四烯酰卵磷脂,I-硬脂酰-2- 二十二碳六烯酰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本发明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甲醇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且制备得到的纳米脂质载体无有机溶剂残留,毒副作用降低。本发明所述的缓冲液可以采用pH8. O的氨基丁三醇-盐酸缓冲液或pH7. 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任意一种。其中PH8. O的氨基丁三醇-盐酸缓冲液,其组成为氨基丁三醇-盐酸、氯化钾、硫代硫酸钠;pH7. 4的磷酸盐缓冲液,其组成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钠、硫代硫酸钠。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无毒的电解质配制而成,其中硫代硫酸钠为抗氧剂。本发明所述的制备过程中水合温度为20_60°C。本发明所述的制备过程中探头超声的功率为300W、时间为200s。本发明制备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平均粒径为IOOnm 200nm,多分散指数(PI)为O. I O. 4,包封率> 90%,载药量为 3%,Zeta电位为 -30mV。体外释药曲线(见图1、2)表明,以含有O. 5% SDS的PBS溶液作为释放介质,洛伐他汀溶液剂(50%乙醇溶液)释放较完全,在24h内释放99%以上。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在72h内累计释放百分率约为50% 60%,证明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能够长效、缓慢地释放药物。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与已有的洛伐他汀口服制剂相比,本发明改善了洛伐他汀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提高了洛伐他汀注射液的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能够实现药物的长效、缓慢释放,同时利用磷脂、花生四烯酸等内源性脂质材料,将洛伐他汀制成纳米脂质载体,能够使材料与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洛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


图I为洛伐他汀溶液剂及实施例1、2制备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体外释放曲线图2为实施例3、4、5制备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体外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制备方法,有下列实施实例举例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I :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处方
洛伐他汀0.02g
大豆卵磷脂0.3g
花生四烯酸0.02g
胆固醇油酸酯0.08g
三油酸甘油酯0.06g
胆固醇0.02g
有机相乙醇
水合介质PH8.0的氨基丁三醇-盐酸缓冲液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洛伐他汀、大豆卵磷脂、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油酸酯、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用乙醇溶解,减压旋转蒸发得到干燥脂质薄膜。加入水合介质于30°C恒温水浴中水合一小时,超声分散热初乳,再进行探头超声(300W,200s),然后用O. 22 μ 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制备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粒径为128. 3nm,多分散指数(PI)为O. 246,包封率为91. 62%,载药量为3. 4%, Zeta电位为-34. 2mV。释放曲线如图I所示。实施例2 :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处方洛伐他汀0.015g
蛋黄卵磷脂0.25g
花生四烯酸0.03g
胆固醇油酸酯0.08g
三油酸甘油酯0.05g
胆固醇0.03g
有机相氯仿
水合介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 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洛伐他汀、蛋黄卵磷脂、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油酸酯、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用氯仿溶解,减压旋转蒸发得到干燥脂质薄膜。加入水合介质于25°C恒温水浴中水合一小时,超声分散热初乳,再进行探头超声(300W,200s),然后用O. 22 μ 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制备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粒径为135. 5nm,多分散指数(PI)为O. 253,包封率为91. 34%,载药量为3. 1%, Zeta电位为-32. 6mV。释放曲线如图I所示。实施例3 :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处方
洛伐他汀0.012g
二油酰基卵磷脂0.2g
花生四烯酸0.03g
胆固醇油酸酯0.08g
三油酸甘油酯0.06g
胆固醇0.02g
有机相二氯甲烷
水合介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洛伐他汀、二油酰基卵磷脂、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油酸酯、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用二氯甲烷溶解,减压旋转蒸发得到干燥脂质薄膜。加入水合介质于40°C恒温水浴中水合一小时,超声分散热初乳,再进行探头超声(300W,200s),然后用
O.22 u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制备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粒径为123. 2nm,多分散指数(PI)为O. 227,包封率为92. 51%,载药量为2.8%,Zeta电位为-37. 4mV。释放曲线如图2所示。实施例4 :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处方洛伐他汀0.02g
I-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 0.4g花生四烯酸0.03g
胆固醇油酸酯0.08g
三油酸甘油酯0.06g
胆固醇0.03g 有机相甲醇
水合介质PH8.0的氨基丁三醇-盐酸缓冲液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洛伐他汀、I-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油酸酯、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用甲醇溶解,减压旋转蒸发得到干燥脂质薄膜。加入水合介质于20°C恒温水浴中水合一小时,超声分散热初乳,再进行探头超声(300W,200s),然后用O. 22 μ 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制备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粒径为118. 4nm,多分散指数(PI)为O. 217,包封率为93. 67%,载药量为3.2%,Zeta电位为-38. 2mV。释放曲线如图2所示。实施例5 :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处方
洛伐他汀0.03g
I-硬脂酰-2-亚油酰卵磷脂0.5g
花生四烯酸0.04g
胆固醇油酸酯O.lg
三油酸甘油酯0.08g
胆固醇0.04g
有机相乙醇
水合介质PH8.0的氨基丁三醇-盐酸缓冲液制备工艺称取处方量的洛伐他汀、I-硬脂酰-2-亚油酰卵磷脂、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油酸酯、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用乙醇溶解,减压旋转蒸发得到干燥脂质薄膜。加入水合介质于55°C恒温水浴中水合一小时,超声分散热初乳,再进行探头超声(300W,200s),然后用O. 22 μ 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制备的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粒径为114. 5nm,多分散指数(PI)为O. 203,包封率为96. 48%,载药量为3.6%,Zeta电位为-39. 8mV。释放曲线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洛伐他汀O. 625% 10%,磷脂40% 80%,花生四烯酸O 10%,胆固醇油酸酯10% 30%,三油酸甘油酯5% 20%,胆固醇1% 10%,且采用以下制备步骤(1)分别称取处方量的洛伐他汀、磷脂、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油酸酯、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用有机溶剂溶解;(2)减压旋转蒸发得到干燥脂质薄膜;(3)加入缓冲液水合一小时,超声分散热初乳;(4)再进行探头超声;(5)微孔滤膜过滤除菌;(6)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磷脂包括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二油酰基卵磷脂,二亚油酰卵磷脂,二花生酰卵磷脂,I-棕榈酰-2-油酰卵磷脂,I-棕榈酰-2-亚油酰卵磷脂,I-棕榈酰-2-花生四烯酰卵磷脂,I-棕榈酰-2- 二十二碳六烯酰卵磷脂,I-硬脂酰-2-亚油酰卵磷脂,I-硬脂酰-2-花生四烯酰卵磷脂,I-硬脂酰-2- 二十二碳六烯酰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甲醇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水合缓冲液为PH8. O的氨基丁三醇-盐酸缓冲液或pH7. 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合温度为20_60°C。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探头超声的功率为300W、时间为200s。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仿生型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平均粒径为IOOnm 200nm,多分散指数(PI)为O. I .O.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含有洛伐他汀的仿生型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内源性的脂质材料,将药物包封于载体中,制成可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本发明制备的纳米脂质载体生物相容性好,并且可生物降解,毒副作用降低;粒径较小,分散度高,稳定性好,可长效缓慢地释放药物;可以将洛伐他汀药物与生物活性的脂质载体结合起来发挥协同治疗作用,增强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9/51GK102935077SQ20121052354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建平, 王济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