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537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载药微球。1)将Tween-80和明胶加入水中,溶解后得外相;2)将维A酸和聚丙交酯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后得内相;3)将步骤1)制得的外相和步骤2)制得的内相混合乳化,分散后得混合液;4)将步骤3)得到混合液放入恒温磁力搅拌仪中搅拌,使乳滴中的二氯甲烷挥发,制得微球,再离心,使微球固化、沉积,洗涤超声后,再离心,再洗涤后得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通过o/w乳化-溶剂挥发法来制备载药微球,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得出的最优方案,获得粒径均匀且对维A酸包封率高的聚乳酸载药微粒。
【专利说明】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载药微球,尤其是涉及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载药微球是药物溶解或分散于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μ m级别球状体,这种由高分 子聚合材料控制的药物释放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给药途径。早在20世纪70年代,微囊化技 术就已经有应用,主要是粒径在5 μ m到20mm之间的粒子。到了 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许 多粒径更小的第二代产品,如1?10 μ m的微囊、微球,10?lOOOnm的纳米囊、纳米球等。 后期发展的产品能够将载药微球引导至靶部位[1]。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无毒聚合物的发展 使得载药微球的生物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因而又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经上市的微球制剂 有:法国Ipsen公司的曲普瑞林,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疾病;日本武田化学制药公司的亮丙 瑞林,该药为聚乳酸微球等等。此外,载药微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从价格较便宜 的涂料到高附加值的液晶显示器、微电子器件粘结剂、生物分离用层析填料、包埋药物的微 球等 [2]。
[0003] 制备载药微球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相分离法[3'4]、喷雾干燥法 [5'6]、超临界流体技术 [7'8]、复凝聚法 [9]、复相乳液溶剂挥发法[1°]、乳化一化学交联法[11]等。
[0004] 乳化-溶剂挥发法[12]的基本原理是将互不相溶的两相通过机械搅拌或超声乳化 的方法制成乳剂,内相溶剂用挥发的方法除去,使过程中形成的微球析出、固化,最后成形。 这种方法既不需要提高温度,也不需要使用相凝聚剂。主要步骤有:药物的加入、乳滴的形 成、溶剂的去除、微球的干燥及回收。其中乳滴的形成是最关键的步骤。按制备时乳状液的 类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可以分类为0/W型、0/0型、W/0/W型、0/W/0型。
[0005] 参考文献:
[0006] [1]郭健新,王荣.以聚乳酸为聚合物材料制备微球给药系统[J].药学进 展,1996,20(3) :135.
[0007] [2]白雁斌,赵爱平,高发奎.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载药微球的研究进展[J].高分 子通报,2007 (12) :34-40.
[0008] [3]Mi F L, Shyu S S,Lin Y M, et al.Chitin/PLGA blend microspheres as a biodegradable dr μ g delivery system:a new delivery system for protein[J]. Bioma terials, 2003, 24(27):5023-5036.
[0009] [4] Sandor M, Enscore D, Weston P, et al. Effect of 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on release from micron-sized PLGA microspheres[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1, 76(3) :297-311.
[0010] [5]Wang F J, Wang C H. Sustained release of etanidazole from spray dried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non-halogenated solvents[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2, 81(3):263-280.
[0011] [6]Gavini E,Chetoni P,Cossu M, et al. PLGA microspheres for the ocular delivery of a peptide dr μ g, vancomycin using emulsification/spray-drying as the preparation method:in vitro/in vivo studies[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2004, 57(2):207-212.
[0012] [7]蒲曦鸣,康云清,陈爱政,等.超临界C02抗溶剂法制备聚乳酸药物缓释微 球[J] ·功能材料,2007, 38 (4) : 549-552.
[0013] [8]陈岚,乔培,高丹丹,等.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5-氟尿嘧啶-吲哚美辛聚乳 酸缓释微球[J].复合材料学报,2011,28(1) :21-25
[0014] [9]刘艳飞,黄可龙,彭东明,等.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酯载药微球的制 备[J] ·功能材料,2008, 39 (12) : 2035-2037
[0015] [10]杨子明,彭政,周敏,等.壳聚糖靶向缓释功能高分子载药微球及其特性研 究[J] ·功能材料,2013, 44 (12) : 1703-1707
[0016] [11]陈丽媛,党奇峰,刘成圣,等.壳聚糖一固态分散体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研究[J],功能材料,2012, 43 (13) : 1762-1765
[0017] [12]张敏,张丽叶.洛伐他汀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J].北京化 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2) :94-98
[0018] [13]王哲,倪宏哲,张明耀,杨海东.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J].高分子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 23 ¢) :207-211


【发明内容】

[001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0020]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将Tween-80和明胶加入水中,溶解后得外相;
[0022] 2)将维A酸和聚丙交酯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后得内相;
[0023] 3)将步骤1)制得的外相和步骤2)制得的内相混合乳化,分散后得混合液;
[0024] 4)将步骤3)得到混合液放入恒温磁力搅拌仪中搅拌,使乳滴中的二氯甲烷挥发, 制得微球,再离心,使微球固化、沉积,洗涤超声后,再离心,再洗涤后得包埋维A酸的聚乳 酸载药微球。
[0025] 在步骤1)中,所述吐温-80、明胶、水的配比可为(0· 7?1. l)g : (0· 85?1. 25) g : (140?160)ml,其中,吐温-80和明胶以质量计算,水以体积计算;所述水可采用去离 子水;所述溶解可采用水浴助溶,水浴助溶的温度可为65?85°C ;所述吐温-80的质量浓 度可为6mg/ml,明胶的质量浓度可为7. 5mg/ml。
[0026] 在步骤2)中,所述维A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二氯甲烷的配比可为(1.3?1.7) mg : (140?160)mg : (10?20)ml,其中,维A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以质量计算,二氯甲烧 以体积计算;聚丙交酯聚乳酸的质量浓度可为l〇mg/ml。
[0027] 在步骤3)中,所述内相与外相的体积比可为1 : 10,所述混合乳化可采用高剪切 乳化分散剂,混合乳化的时间可为5?10min,剪切时间可为30min,搅拌速度可为300r/ min〇
[0028] 在步骤4)中,所述搅拌的条件可在35°C,转速300r/min下,搅拌2?4h ;所述离 心的条件可在4°C、10000r/min冷冻离心40min ;所述超声的时间可为30min ;所述挥发的 时间可为3h ;所述再离心的条件可在4°C、10000r/min下冷冻离心40min ;所述再洗涤可重 复1?2次。
[0029] 本发明通过o/w乳化-溶剂挥发法来制备载药微球,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得出的最 优实验方案。并通过控制聚乳酸载药微球在乳化和挥发过程中的明胶浓度、吐温浓度、聚乳 酸浓度、内外相体积比、剪切时间、搅拌速度、挥发时间来获得粒径均匀且对维A酸包封率 高的聚乳酸载药微粒。最终得到的聚乳酸载药微球形态光滑且分散性较好,采用紫外吸收 光强度拟合标准曲线测得最优方案的包封率为52. 42%。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实施例3不同聚乳酸浓度的载药微球电镜图。图1中,A为5mg/ml,B为 10mg/ml〇
[0031] 图2为实施例4的不同内外相体积比的载药微球电镜图。图2中,A为1 : 20,B 为 1 : 10。
[0032] 图3为实施例5中各剪切时间下产物电镜图。
[0033] 图4为实施例8中实验方案一平行样电镜图。
[0034] 图5为实施例8中实验方案二平行样电镜图。
[0035] 图6为实施例8中实验方案三平行样电镜图。
[0036] 图7为实施例8中实验方案四平行样电镜图。
[0037] 图8为实施例8中维A浓度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阐述本发明的目的及其技术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 说明。但这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意义上的限定。
[0039] 实施例1:明胶浓度的确定
[0040] 明胶作为稳定剂和分散剂,对微球的平均粒径有影响。低浓度会造成包封率降低, 高浓度会导致乳化后的混合液呈果冻状,不易分离。按照微球制备工艺,以1. 5mg/ml递进 探究明胶的最适浓度,本实验做了浓度为6mg/ml,7. 5mg/ml,8mg/ml三组对比实验。实验的 高剪切时间均为30min,转速9000r/min,磁力搅拌速度为500r/min,其中A1、B1、C1、D1搅 拌挥发时间为2h,A2、B2、C2搅拌挥发时间为3h,见表1。
[0041] 经过Al、Bl、Cl、D1四组对比,发现明胶浓度为6. 5mg/ml时,混合液呈黄色,推断 明胶浓度过低时维A酸包封率较低,离心后的上清液呈黄色,也说明大量维A酸没有被包埋 进微球。而明胶浓度为9. 5mg/ml及以上时浓度过大,以D1组为例,混合液整体呈果冻状, 微球无法被离心下来。因此认为8mg/ml用量比较合适。在此基础上做平行对照实验,最终 发现在明胶浓度为7. 5mg/ml时最合适。
[0042] 表1 :不同明胶浓度下制备聚乳酸载药微球
[0043]

【权利要求】
1. 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吐温-80和明胶加入水中,溶解后得外相; 2) 将维A酸和聚丙交酯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中,溶解后得内相; 3) 将步骤1)制得的外相和步骤2)制得的内相混合乳化,分散后得混合液; 4) 将步骤3)得到混合液放入恒温磁力搅拌仪中搅拌,使乳滴中的二氯甲烷挥发,制得 微球,再离心,使微球固化、沉积,洗涤超声后,再离心,再洗涤后得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 药微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1)中,所述吐温-80、明胶、水的配比为(0.7?l.l)g : (0.85?1.25)g : (140?160) ml,其中,吐温-80和明胶以质量计算,水以体积计算;所述吐温-80的质量浓度可为6mg/ ml,明胶的质量浓度可为7. 5mg/ml。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1)中,所述水采用去离子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1)中,所述溶解采用水浴助溶,水浴助溶的温度为65?85°C。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2)中,所述维A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二氯甲烷的配比为(1.3?1.7)mg : (140?160) mg : (10?20)ml,其中,维A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以质量计算,二氯甲烷以体积计算;聚丙 交酯聚乳酸的质量浓度可为l〇mg/ml。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3)中,所述内相与外相的体积比为1 : 10。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3)中,所述混合乳化采用高剪切乳化分散剂,混合乳化的时间为5?lOmin,剪切时间可 为30min,揽拌速度可为300r/min。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4)中,所述搅拌的条件是在35?,转速300r/min下,搅拌2?4h ;所述离心的条件是在 4°C、10000r/min 冷冻离心 40min。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4)中,所述超声的时间为30min ;所述挥发的时间可为3h。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埋维A酸的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4)中,所述再离心的条件是在4°C、10000r/min下冷冻离心40min ;所述再洗漆可重复 1?2次。
【文档编号】A61K9/16GK104083340SQ20141036567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邵文尧, 冯艳玲, 何彩云, 陈玉清 申请人:厦门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