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3620阅读:20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用化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洗发水是主要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复配而成的、具有清洁人的头皮和头发,并保持其美观作用的产品,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使用量很大的日化产品。洗发水的组分包括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功能性添加剂、防腐剂和香精等,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能达到泡沫丰富、低刺激、洗净度高但脱脂能力弱的效果,洗发水不但是一种头发清洁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护发和美发效果,洗发后能使头发光亮、美观和顺服。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发水的研究和开发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消费者也日益重视产品的功能性及使用感。人们希望洗发水不仅泡沫丰富,去污优良,而且还有有良好的使用感和洗后感。好的香精的加入,不仅能掩盖原料介质的不良气息而且能赋予洗发水产品直观的形象,起到点睛的作用。消费者在使用洗发产品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幽雅的香气所带来的嗅觉感受,并且产品留在发丝上的持久而淡雅的香气能给人以温馨美好的印象。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洗发水用品品种繁多,品质差异也大。通常只具有洗涤效果,功能单一。并且,传统洗发水为了提高清洁力及去油能力,加入了大量碱性极强的表面活性剂,发泡剂,皂基等成分,而人体的皮肤却是弱酸性的,长时间使用会刺激皮肤。更严重的是,皮肤的皮脂膜也会被破坏。一旦失去皮脂膜,皮肤很容易受到外界伤害。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洗发水。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洗发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洗发水,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羧甲基壳聚糖0.015-0.0.075份、海藻多糖0.004-0.14份、杀菌肽0.1-0.3份、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0.03-0.09份、十二烷基葡糖苷5-15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10份、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0.1-1份、EDTA四钠0.1-1份、香精0.01-0.1份、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5-15份、抑菌剂0.02-0.2份、水75-95份。优选地,所述的香精为柠檬香精、薄荷香精、薰衣草香精、玫瑰香精等。优选地,所述的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混合而成,所述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3):(1-3):(1-3)。优选地,所述的抑菌剂为肉桂酸、安息香酸、咖啡酸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抑菌剂由肉桂酸、安息香酸、咖啡酸混合而成,所述肉桂酸、安息香酸、咖啡酸的质量比为(1-3):(1-3):(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洗发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加热至55-65℃,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十二烷基葡糖苷、聚二甲基硅氧烷、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25-35℃,再依次加入羧甲基壳聚糖、海藻多糖、杀菌肽、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EDTA四钠、香精、抑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具体的,在本发明中:柠檬香精,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上海皓月日化有限公司提供的柠檬香精。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S号:86438-79-1。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CAS号:2281-11-0。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S号:25054-76-6。羧甲基壳聚糖,CAS号:83512-85-0,采用西安明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医药级羧甲基壳聚糖。海藻多糖,采用陕西一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海藻多糖,从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拉丁学名:sargassumpallidum)中提取,提取比例10:1。杀菌肽,采用采用专利申请号:200710118975.4中的杀菌肽,其氨基酸序列为:LLLAQPTAAVRGRCQVQRYLLAA。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CAS号:12650-88-3,采用安徽陆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食品级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十二烷基葡糖苷,CAS号:110615-47-9。肉桂酸,CAS号:621-82-9。安息香酸,CAS号:65-85-0。咖啡酸,CAS号:331-39-5。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CAS号:71750-80-6,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广州市馨雅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TCN-620。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CAS号:9004-82-4。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日本花王公司提供的型号为EMAL270S的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EDTA四钠,即乙二胺四乙酸四钠,CAS号:64-02-8。本发明洗发水,由于含有海洋生物除菌剂成分,因此,使用后,能够有效除菌,进而具有止痒和去头屑的作用,并且由于该含有海洋生物除菌成分的洗发水的各组分均为对皮肤无毒、无刺激、无腐蚀的物质,因此该洗发水还具有对头发及头发无刺激、无腐蚀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洗发水原料(重量份):羧甲基壳聚糖0.045份、海藻多糖0.009份、杀菌肽0.2份、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0.06份、十二烷基葡糖苷14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份、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0.5份、EDTA四钠0.2份、柠檬香精0.03份、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12份、抑菌剂0.03份、水80份。所述的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抑菌剂由肉桂酸、安息香酸、咖啡酸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上述洗发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加热至60℃,500转/分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十二烷基葡糖苷、聚二甲基硅氧烷、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搅拌15分钟混合均匀,降温至30℃,再依次加入羧甲基壳聚糖、海藻多糖、杀菌肽、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EDTA四钠、柠檬香精、抑菌剂继续500转/分搅拌30分钟混合均匀。得到实施例1的洗发水。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抑菌剂由安息香酸、咖啡酸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2的洗发水。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抑菌剂由肉桂酸、咖啡酸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3的洗发水。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抑菌剂由肉桂酸、安息香酸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4的洗发水。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5的洗发水。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6的洗发水。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7的洗发水。测试例1按照《洗发露去屑效果检测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所公开的方法对实施例1-7制得的洗发水进行抑菌环直径测试,对洗发水产品的去屑功效进行评价。抑菌环直径越大,去屑效果越好。测试数据见表1。其中,“洗发露去屑效果检测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何方、王坦、贾泽宝、洪晓鹏、彭谨,丝宝日化有限公司研发部,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年第11期。表1:去屑功效测试数据表抑菌环直径,mm实施例126.1实施例220.4实施例322.3实施例418.9实施例521.6实施例619.8实施例723.2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肉桂酸、安息香酸、咖啡酸复配)去屑功效明显优于实施例2-4(肉桂酸、安息香酸、咖啡酸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复配)去屑功效明显优于实施例5-7(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中任意二者复配)。测试例2将实施例1-7制得的洗发水进行抑菌性能测试,试验菌种:大肠杆菌ATY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方法:将各测试菌种用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并稀释成浊度为2.0McF的菌悬液,再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然后用RPMI-1640培养基稀释10倍,最后分别用实施例1-7制得的洗发水二倍稀释,96孔培养板中培养96h,轻微震荡,490nm处进行光电比色。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表2:菌落总数测试表单位: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实施例10.80.3实施例21.10.6实施例31.50.5实施例41.30.8实施例51.60.9实施例61.40.9实施例71.40.8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肉桂酸、安息香酸、咖啡酸复配)抑菌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2-4(肉桂酸、安息香酸、咖啡酸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复配)抑菌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中任意二者复配)。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