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1617发布日期:2019-08-20 20:21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护肤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鉴于肌肤自身从表层到深层,有亲水、亲脂等特性的转换,以及细胞膜的高度选择等特性,是造成护肤品配方活性成分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最终导致护肤品效果差的原因,因此如果不对配方进行特殊处理,肌肤对配方成分属于无差别吸收状态,成分最终到达的位置、转换的产物都是无法把控的。而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硅铝酸盐化合物。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它的孔穴直径大小均匀,这些孔穴能把比其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孔腔的内部,并对极性分子和不饱和分子具有优先吸附能力,因而能把极性程度不同,饱和程度不同,分子大小不同及沸点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故称分子筛。由于分子筛具有吸附能力高,热稳定性强等其它吸附剂所没有的优点,使得分子筛获得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将分子筛技术结合到护肤品上,达到最佳护肤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优点是:通过调节溶质性质、拮抗脂肪酸合成、离子通道的配方工艺组合方式来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把需要在细胞内作用的成分输送到细胞膜内,不需要的成分筛出细胞膜外,靶向作用,从而提升配方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并实现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跨膜运输的人工调控,最终提高高效护肤效果,具有改善皮肤皱纹和弹性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进一步,所述甘油、1.3丁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卵磷脂和去离子水组成a相;所述聚山梨醇酯-8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生育酚乙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组成b相;馨鲜酮和1.3丁二醇组成c相,所述葡萄糖、谷氨酸、pca钙和pca镁组成d相,1.2己二醇和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组成e相。

进一步,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进一步,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本发明还公开了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使用的真空乳化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s2、称取设定要求的甘油、1.3丁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卵磷脂和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真空乳化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80℃-85℃后,进行搅拌均质至完全溶解,搅拌时间控制在20-30min,然后进行保温灭菌半小时到1个小时之间;构成a相;

s3、称取设定要求的聚山梨醇酯-8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生育酚乙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b相,并抽入步骤s2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相混合搅拌均质至料体均一细腻;然后进行降温至55℃-60℃;

s4、称取设定要求的馨鲜酮和1.3丁二醇,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c相,并抽入步骤s3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48℃-50℃;

s5、称取设定要求的葡萄糖、谷氨酸、pca钙和pca镁依次加入步骤s4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d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35℃-40℃;

s6、最后将1.2己二醇和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依次加入步骤s5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降温到常温状态后,进行包装处理。

进一步,在步骤s2中加热的温度为82℃。

进一步,在步骤s3中降低的最低温度为58℃。

进一步,在步骤s4中温度降低到48℃。

进一步,在步骤s5中温度降低到38℃。

进一步,在步骤s6中常温的温度范围是20℃-25℃。

本发明得到的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调节溶质性质、拮抗脂肪酸合成、离子通道的配方工艺组合方式来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把需要在细胞内作用的成分输送到细胞膜内,不需要的成分筛出细胞膜外,靶向作用,从而提升配方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并实现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跨膜运输的人工调控,最终提高高效护肤效果,具有改善皮肤皱纹和弹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进一步,所述甘油、1.3丁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卵磷脂和去离子水组成a相;所述聚山梨醇酯-8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生育酚乙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组成b相;馨鲜酮和1.3丁二醇组成c相,所述葡萄糖、谷氨酸、pca钙和pca镁组成d相,1.2己二醇和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组成e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使用的真空乳化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s2、称取设定要求的甘油、1.3丁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卵磷脂和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真空乳化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80℃-85℃后,进行搅拌均质至完全溶解,搅拌时间控制在20-30min,然后进行保温灭菌1个小时;构成a相;

s3、称取设定要求的聚山梨醇酯-8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生育酚乙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b相,并抽入步骤s2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相混合搅拌均质至料体均一细腻;然后进行降温至55℃-60℃;

s4、称取设定要求的馨鲜酮和1.3丁二醇,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c相,并抽入步骤s3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48℃-50℃;

s5、称取设定要求的葡萄糖、谷氨酸、pca钙和pca镁依次加入步骤s4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d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35℃-40℃;

s6、最后将1.2己二醇和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依次加入步骤s5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降温到常温状态后,进行包装处理。

进一步,在步骤s2中加热的温度为82℃。

进一步,在步骤s3中降低的最低温度为58℃。

进一步,在步骤s4中温度降低到48℃。

进一步,在步骤s5中温度降低到38℃。

进一步,在步骤s6中常温的温度范围是20℃-2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使用的真空乳化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s2、称取设定要求的甘油、1.3丁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卵磷脂和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真空乳化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80℃后,进行搅拌均质至完全溶解,搅拌时间控制在20min,然后进行保温灭菌半小时;构成a相;

s3、称取设定要求的聚山梨醇酯-8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生育酚乙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b相,并抽入步骤s2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相混合搅拌均质至料体均一细腻;然后进行降温至55℃℃;

s4、称取设定要求的馨鲜酮和1.3丁二醇,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c相,并抽入步骤s3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48℃℃;

s5、称取设定要求的葡萄糖、谷氨酸、pca钙和pca镁依次加入步骤s4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d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3℃;

s6、最后将1.2己二醇和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依次加入步骤s5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降温到常温状态后,进行包装处理。

进一步,在步骤s6中常温的温度范围是2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使用的真空乳化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s2、称取设定要求的甘油、1.3丁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卵磷脂和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真空乳化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82℃后,进行搅拌均质至完全溶解,搅拌时间控制在25min,然后进行保温灭菌半小时;构成a相;

s3、称取设定要求的聚山梨醇酯-8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生育酚乙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b相,并抽入步骤s2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相混合搅拌均质至料体均一细腻;然后进行降温至58℃;

s4、称取设定要求的馨鲜酮和1.3丁二醇,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c相,并抽入步骤s3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48℃;

s5、称取设定要求的葡萄糖、谷氨酸、pca钙和pca镁依次加入步骤s4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d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38℃;

s6、最后将1.2己二醇和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依次加入步骤s5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降温到常温状态后,进行包装处理。

进一步,在步骤s6中常温的温度范围是2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使用的真空乳化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s2、称取设定要求的甘油、1.3丁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卵磷脂和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真空乳化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84℃后,进行搅拌均质至完全溶解,搅拌时间控制在28min,然后进行保温灭菌半小时到1个小时之间;构成a相;

s3、称取设定要求的聚山梨醇酯-8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生育酚乙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b相,并抽入步骤s2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相混合搅拌均质至料体均一细腻;然后进行降温至59℃;

s4、称取设定要求的馨鲜酮和1.3丁二醇,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c相,并抽入步骤s3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49℃;

s5、称取设定要求的葡萄糖、谷氨酸、pca钙和pca镁依次加入步骤s4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d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39℃;

s6、最后将1.2己二醇和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依次加入步骤s5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降温到常温状态后,进行包装处理。

进一步,在步骤s6中常温的温度范围是2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所述护肤品配方包括按照以下百分比配备制成的原料: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分子筛靶向输送活性成分的护肤品配方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使用的真空乳化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

s2、称取设定要求的甘油、1.3丁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卵磷脂和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真空乳化锅中,然后进行加热至85℃后,进行搅拌均质至完全溶解,搅拌时间控制在30min,然后进行保温灭菌1个小时;构成a相;

s3、称取设定要求的聚山梨醇酯-80、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生育酚乙酸酯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b相,并抽入步骤s2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相混合搅拌均质至料体均一细腻;然后进行降温至60℃;

s4、称取设定要求的馨鲜酮和1.3丁二醇,然后放在干净地未使用过的油锅中单独加热溶解后,构成c相,并抽入步骤s3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50℃;

s5、称取设定要求的葡萄糖、谷氨酸、pca钙和pca镁依次加入步骤s4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a、b、c、d相混合搅拌均匀;降温至40℃;

s6、最后将1.2己二醇和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依次加入步骤s5中的真空乳化锅中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降温到常温状态后,进行包装处理。

本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是细胞高度选择性的屏障,可以把细胞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得细胞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号传导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总体来说,这些物质跨细胞膜转运的途径是:脂溶性或极性较小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物理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需要借助一系列相关膜蛋白的介导来完成跨膜转运,这两种被动运输的主要动力是物质的电化学梯度差。

因此不同的细胞中或在同一细胞不同的细胞器中以及不同的细胞膜层中,类脂和蛋白质比例相差很大。膜的蛋白质含量与细胞的代谢、吸收、分泌等生物活性有关。一般来说,功能越复杂多样的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越多,所占重量的比例也越大。

根据与膜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在膜中的定位情况,膜蛋白可分为外周蛋白和内在蛋白两大类。外周蛋白主要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以弱键(静电、离子)方式疏松的与膜脂结合。当改变环境的离子强度或ph值时,外周蛋白很容易从膜上分离下来,呈水溶性。在多数细胞中这类蛋白占膜总重量的20~30%,在红细胞中高达40%。

内在蛋白是通过疏水力、非键合力与脂双层紧密结合而插入脂双层的结构之中,不溶于水,只有通过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处理后才能从膜上分离。一般内在蛋白占膜蛋白的总量的70~80%,是膜的功能蛋白,也是膜的结构物质。

组成这类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疏水性和亲水性之分,因此在形成蛋白质分子的立体结构时,亲水性氨基酸被膜表面的水分子所吸引而暴露于脂双层的表面;疏水性氨基酸构成的部分则深入到脂双层的疏水内部而形成蛋白型的复合物。

因此本发明通过在配方中添加上述成分能够对起到对皮肤的修饰成分,如:pca钙和pca镁等,激活或抑制相关的电子转移和粒子通道,从而改变其跨膜传递,进而改善细胞膜对相关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对活性成分起到筛选作用,提升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同时添加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与需要作用在细胞外的活性成分均质或聚合,使其与细胞膜磷酸头部基团形成离子键,束缚了邻近的磷脂分子,使其扩散性减弱。从而使得需要作用在细胞外的活性成分不易渗透到细胞内部,通过添加含极性羟基的物质,使其与膜脂的极性头部基团相互作用,从而限制磷脂碳氢链的运动自由,从而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少对配方活性成分的通透性,另外添加有机溶剂,从而增加脂双层中心部位的流动性,使活性成分更易实现跨膜运输,-添加生育酚乙酸酯,能与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结合,从而实现与细胞内的生物交互,实现抗衰老;添加膜蛋白可识别的活性成分,如葡萄糖、谷氨酸、有机酯等,迅速打开离子通道和膜电势的去极化,或者激活酶体系,从而提升活性成分进入细胞膜的传输通道,从而加速了配方中离子的跨膜传递。

经验证:本实施例通过调节溶质性质、拮抗脂肪酸合成、离子通道的配方工艺组合方式来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把需要在细胞内作用的成分输送到细胞膜内,不需要的成分筛出细胞膜外,靶向作用,从而提升配方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并实现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跨膜运输的人工调控,最终提高高效护肤效果,具有改善皮肤皱纹和弹性作用。

实验数据说明:应符合选择标准、排除不符标准的28岁以上的成年女性5名(符合标准的要求是预先检测女性有明显皮肤皱纹以及皮肤松弛的对象)

实验产品:本产品实施例5即a产品和现有的普通护肤产品即b产品;

具体试验方法:

试验进行的两周期间,每天早晚洁面后在左侧脸颊上使用等量的a产品,在右侧脸颊上使用等量的b产品,顺着皮肤纹理涂抹均匀;

评价方法:

根据《韩国皮肤科学研究院标准程序指南(sop)》进行评价研究,全程由专业负责人对试验过程进行监督审核。

1.仪器测定:

1)利用ballistometer进行弹力改善评价

2)利用antera3d进行皱纹改善评价

试验结果:

1.利用ballistometer进行弹力改善评价的结果:

与使用试验产品前相比,使用a产品两周后代表皮肤弹力的cor值增加2.07%;

使用b产品,两周后cor值无明显改变;

2.利用antera3d进行皮肤皱纹改善评价的结果:

与使用试验产品前相比,使用a产品两周后代表皮肤皱纹的wrinklesmedium值减少9.23%;使用b产品两周后wrinklesmedium值无明显改变。

3.试验进行过程中未观察到受试者不良反应。

4.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配方产品能够对皮肤弹力和皮肤皱纹具有明显改善效果。

1)皮肤弹力测试值变化:cor值

2)皮肤皱纹测定值变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