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充气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49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部充气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胸部充气包扎装置。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根治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其手术范围广、创面大、渗血渗液较多,加之淋巴结清扫,大量淋巴液渗至创腔,形成皮下积液,皮下积液易使皮瓣脱空,不能与胸壁创面贴紧,影响皮瓣测支循环形成,造成皮瓣坏死。目前胸部伤口包扎传统的方法始终是用绷带缠绕胸部及腋肩部,人工缠绕往往用力不均,造成胸部包扎过紧,影响呼吸,皮瓣受压,影响皮瓣血运,致皮瓣坏死;包扎过松,锁骨下区包扎不紧,皮瓣不能与胸壁创面贴紧,易发生皮下积液,也能致皮瓣坏死。由于术后给病人包扎时,麻醉尚未恢复,扶起病人尚有引起低血压的危险,再是手术后第2-3天要打开敷料检查伤口,需剪除所有绷带,检查完毕,重新用同样的方法加压包扎时,需另使用新绷带,既费时、麻烦,又浪费了原材料,还造成包扎不当,因此,手术后包扎至关重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使整个手术创面均匀受压,能有效地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又不影响血运,并且检查伤口方便,省时、省力,节省材料,使病人感觉舒适,效果好的胸部充气包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胸部充气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呈背心状,前片设有气囊,后片连有松紧带,侧边和肩带上设有尼龙搭扣,前片与后片扣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前片内由于设置了气囊,气囊充气后使整个手述创面均匀受压,使皮瓣与胸壁创面贴紧,有效地防止了渗血渗液,又不至使皮瓣受压过大影响血运,能有效地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后片连有松紧带,使病人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壁受到的压力均匀一致,感觉舒适,侧边和肩带上设有尼龙搭扣,可随意调节松紧,拆、穿非常方便,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省材料。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胸部包扎装置其设前片1、气囊2、后片3、松紧带4、肩带5、尼龙搭扣6。其中前片1为双层结构,其分左、右两个对称的部分,两部分内分别设有气囊2,前片1也可直接由气囊构成,气囊2的形状基本与手术剥离范围一致,大小略大于手术范围,其下部连有充气球和压力表,用以充气和观察气压的大小,临床上,用那一侧,即给那一侧的气囊充气,气囊可设置呈条块状,也可设置呈多孔状,以使伤口透气性能好。后片3中部设有松紧带4,使之具有弹性,不影响呼吸,使病人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壁受到的压力均匀一致,感觉舒适。前片与后片的一侧缝合在一起,另一侧为开放型,但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尼龙搭扣6,需要时扣合在一起。肩带5连在后片3上,其与后片为一体结构,其上设有尼龙搭扣6,使用时,搭肩扣合在前片1上部与之配合的尼龙搭扣上。本实用新型可由布质材料缝制而成,也可由其它材料聚塑而成。其临床使用时,先将伤口用适量无菌纱布包盖,然后将其从病人身后拉出展平,扣紧各尼龙搭扣。气囊充气至设定压力。检查伤口时,解开各尼龙搭扣即可。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好,方便,省时、省力,又节省材料,适于乳腺癌手术、胸部各种手术、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等临床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胸部充气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呈背心状,前片设有气囊,后片连有松紧带,侧边和肩带上设尼龙搭扣,前、后片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部充气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片分左、右两部分,两部分内分别设有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部充气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囊呈多孔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部充气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囊呈条块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部充气包扎装置,其呈背心状,前片设有气囊,后片连有松紧带,侧边和肩带上设有尼龙搭扣,前片与后片扣合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使整个手术创面均匀受压,能有效地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使用方便,效果好,省时、省力、省材料,使病人感觉舒适,适于乳腺癌手术、胸部各类手术、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等临床使用。
文档编号A61F5/34GK2340399SQ98222458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8日
发明者刘衍广, 隋在春, 隋丽英, 潘杰, 杨作治, 徐金美 申请人: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