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药物输送装置的盖组件和药物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731089阅读:来源:国知局
31可以变形进入其中的空间。锋利边缘147是凹槽143的近侧边缘,其用作组装后留驻塑料内部盖元件131。
[0186]图23示出了盖130在附接到药物输送装置1期间其近侧区段141的剖视图。在附接期间,包括内部盖元件131和外部盖元件130相对于储罐保持器80向近侧移动,使得储罐保持器80进入到盖20中。
[0187]外部盖元件130的近侧区段141包括外部盖元件130的内表面上的腔143。在本实施例中,腔143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的凹槽。作为替换方式,腔143可以有可以对应于内部盖元件131的可变形区域151的形式和大小的其他形式。
[0188]外部盖元件130在腔143所在区域的厚度小于外部盖元件130的远侧区段或中间区段。腔143的远侧边缘145形成为斜坡形状,该形状允许外部盖元件130的中间区段和位于近侧区段141的腔143之间平缓过渡。腔143的近侧边缘比远侧边缘145陡,形成为锋利边缘。
[0189]内部盖元件131包括盖卡合装置149,盖卡合装置149位于内部盖元件131的近侧区段的内侧,适合于与位于药物输送装置1的储罐保持器80上的盖留驻装置155接合。盖卡合装置149至少由可变形区域151的近侧部分形成。可变形区域151在附接和分开期间可以变形,从而将盖卡合装置149锁定到药物输送装置1的盖留驻装置155以及从盖留驻装置155释放盖卡合装置149。盖卡合结构特征149包括隆起的鼻状部153或指状部和腔171。内部盖元件131在腔171所在区域薄于其他区域;腔171可以由可变形区域151形成。鼻状部153的近侧坡没有远侧坡那么陡。
[0190]内部盖元件腔171的厚度减薄使盖卡合装置149得以变形,由此允许接合到盖留驻结构特征155中。由于外部盖元件130有腔143,所以,在外部盖元件130和内部盖元件131之间有间隙。变形区域151能够变形进入外部盖元件130的腔143内。换言之,变形区域151能够变形进入外部盖元件130和内部盖元件131之间的间隙。
[0191]盖卡合装置149的近端173向近侧延伸越过腔143的近侧边缘147;近侧边缘147防止盖卡合装置149的近端173向外运动,并保持该近端为圆形。
[0192]盖留驻装置155位于塑料储罐保持器80的外表面上。盖留驻装置155包括隆起部157,隆起部157可具有形成为梯形、圆形、三角形或任何其他形状的基部区。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隆起部157可布置在储罐保持器80的相对两侧,如图3和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有两个或多于两个的隆起部157等间隔或不等间隔地布置在药物输送装置1上。
[0193]隆起部157具有近侧坡和远侧坡;远侧坡不如隆起部157的近侧坡陡。远侧坡使得鼻状部153能在附接过程中容易地滑过隆起部157的顶部。一旦鼻状部153运动越过隆起部157的顶部,隆起部157和鼻状部153 二者的陡坡则阻碍鼻状部153向远侧运动,由此防止附接后鼻状部153往回运动。然而,由用户向远侧拉盖120产生的足够大的力的作用,能再次将鼻状部153拉过隆起部157,由此允许盖120分开。由于鼻状部153的远侧坡和隆起部157的近侧坡更加陡,所以,分开所需要的力高于附接所需要的力,这防止了盖120意外分开。不过,鼻状部153和隆起部157的替换实施例可以具有其他的坡设计,这些坡可以是对称的。
[0194]当鼻状部153滑过隆起部157时,鼻状部153被推向外部盖元件130。由于盖卡合装置149的近端173被外部盖元件130的近侧边缘147保持在其位置上,所以,所产生的扭矩使得可变形区域151向外变形,因此允许鼻状部末端滑过隆起部157。外部盖元件130的腔143提供空间来容纳当鼻状部153在盖120的附接期间滑过隆起部157时塑料内部盖元件131的至少一些变形。
[0195]图24示出盖120附接到药物输送装置1后其近侧区段的剖视图。
[0196]鼻状部153接合在隆起部157的近侧边缘的后面。隆起部157接合到内部盖元件131的腔171。虽然鼻状部153已经滑过了隆起部157,但是,盖卡合结构特征149仍然变形进入外部盖元件130的腔143中。外部盖元件130的近侧边缘147迫使盖卡合装置149的近端173处于其位置,以及隆起部157将可变形区域151推进外部盖元件130的腔143中,二者的结合促使盖卡合装置149正确匹配在隆起部137之上,由此将盖120保持在附接位置。
[0197]图25示出另一实施例的盖120附接到药物输送装置1后其近侧区段的剖视图。
[0198]该实施例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内部盖元件131的设计。盖卡合装置149的近端173没有伸过腔143的近侧边缘,这样做允许以近侧边缘173在附接过程中也进入到腔143中的方式进行变形。在该实施例中,更小的应力作用到盖卡合装置149,因为隆起部157只是使盖卡合装置149变形,扭转显著减小。
[0199]上述各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布局、功能和数量可以改变。
[0200]图26示出一个固定元件134。固定元件134可以是上述的夹子元件,或者与该夹子元件相关。固定元件134可以是用于诸如笔型装置等药物输送装置的夹子元件。通过该夹子元件134,药物输送装置的盖或盖组件(见下文)或者药物输送装置的固定件或附接件,可以固定到该装置用户的衬衣口袋等其他组件(如上面提到的那样)。相应地,固定元件134包括固定部分168或主体,其具有细长的形状,并在固定元件134的远端(图26的左侧)具有小的曲度。固定元件134还包括引导元件150。引导元件150设在固定元件134的远端附近,位于所述曲度内侧。引导元件150可构成或包括导轨,这样,固定元件150可由接收该固定元件150的元件引导,优选的是沿着固定元件或装置的纵向轴线。引导元件延伸过固定元件134轴向长度的至少一半。引导元件150还包括T形横截面,用以便于实现上述引导功能(同时参见图29)。为了形成该T形截面,引导元件150包括接收部分152。接收部分152可构成T形截面的“T”的水平笔画或杆。优选的是,接收部分152被构造成由固定元件134待安装于其上的部件的一个以上开口或孔口接收,例如被接收在盖组件中(参见图29和图30)。
[0201 ] 而且,引导元件150包括引导部分158。引导部分158优选的是构成引导元件150的T形截面的“T”的竖直笔画或杆。引导部分158可以是将固定元件134的固定部分168与接收部分152连接起来的腹板。引导部分158还可以由固定元件134待安装于其上的部件的一个以上开口或孔口接收,或者布置在该部件的一个以上开口或孔口中,例如在上述的盖组件中。
[0202]引导元件150包括连接结构特征154,该连接结构特征154包括或者构成在固定元件134内侧径向突出的突起。优选的是,连接结构特征154被构造成与例如内部盖元件131的对应连接结构特征相互作用(参见图28)。连接结构特征154设置在引导元件150的近端。连接结构特征154还可以包括或构成引导元件150的远侧的面。
[0203]引导元件150或固定元件134还包括抵靠结构特征156。抵靠结构特征156包括径向抵靠面和纵向抵靠面,径向抵靠面的法线垂直于固定元件134的纵向轴线(没有明确指出),纵向抵靠面被设计成隐藏或覆盖在固定元件134和外部部分130之间由于制造和组装公差导致的任何间隙上。抵靠结构特征156优选的是被构造成抵靠固定元件134待安装于其上的一个以上对应的部件,例如在盖组件200中(参见图30)。
[0204]而且,固定元件134包括附接结构特征160。该附接结构特征160可以被构造成与其他的部件(参见图27中的凹部166)相互作用。附接结构特征160可包括或构成凸起部。附接结构特征还在轴向上与引导元件150隔开,并布置在固定元件134近端附近。附接结构特征160优选的是被构造成通过机械式接触与外部部分130相互作用。由此,可以便于或辅助盖组件或者药物输送装置固定件或附接于该装置或者组件用户的衬衣口袋等其他元件。特别是,所述机械式接触可增大摩擦力,并因此增加了盖和其他元件附接的可靠性。
[0205]图27示出外部部分130的透视图,该外部部分130可以是上述的外部盖元件或者与该外部盖元件相关。外部部分130包括细长的形状。外部部分130还包括套筒状的形状。优选的是,外部部分130用金属制造,例如用铝制造。为此,外部部分130优选的是深拉形成或加工(如上所述)。外部部分130还包括开口 164。开口 164布置在外部部分130的远端。开口 164优选的是通过冲孔由外部部分130形成。外部部分还可以包括近侧开口(没有在图27中明确表示)。在开口 164内部形成有与参照图26描述的引导元件150相对应的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该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沿着外部部分130的近侧方向延伸——从开口 164开始。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可以是引导槽。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可被构造成接收引导元件150的引导部分158,使该引导部分布置在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内侧。优选的是,开口 164、对应弓|导结构特征162和固定元件134被构造为将引导元件150引入开口 164中,或者由开口 164接收。当接着一一例如在盖组装过程中一一向近侧推固定元件时,引导部分158可被接收或布置在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中,其中,接收部分152优选的是只是被开口 164的其余部分接收,并布置在外部部分130和/或内部部分的内侧(参见图29和30)。
[0206]外部部分130还包括凹部166。凹部166优选的是在例如固定元件134和外部部分130组装到盖组件200时(参见后面的图29和30),接收或者与固定元件的上述附接结构特征160相互作用。优选的是,附接结构特征伸进凹部166中,并且/或者在凹部166中接触外部部分130。凹部166在轴向上,特别是在近侧,沿着外部部分130的纵向轴线与开口 164隔开。凹部166优选的是根据附接结构特征来确定形状,即与附接结构特征160的上述凸起部(参见图26)具有相同的曲度。
[0207]图28示出内部部分131的俯视透视图。内部部分131可以是套筒,并被构造成装进外部部分130。内部部分131包括对应连接结构特征170。该对应连接结构特征170与固定元件134的连接结构特征154向对应,使得固定元件134能通过连接结构特征154和对应连接结构特征170的相互作用连接到内部部分131 (参见图29和30)。对应连接结构特征170可构成或包括内部部分131的近侧的面。内部部分131还包括开口 172。开口 172被布置在内部部分131的远端附近或者被布置在内部部分131的远端。开口 172可进一步使其形状类似于外部部分130的开口 164(参见图27)。
[0208]图29示出盖组件200(参见图30)各组成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该组件200包括固定元件134、外部部分130和内部部分131。图29以组装状态示出所述部件。盖组件200的内侧被示出处于图29所示剖视图的下部,外部部分被示出处于剖视图的上部。在所绘情形中,内部部分131被布置在外部部分130中,固定元件134和/或引导元件15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外部部分130的开口 164,优选的是也穿过内部部分131的开口 172。为此,开口 164和172可以在盖组件200中重叠。图29中进一步示出,引导元件150包括上述的T形截面(所述T被绘制为上下颠倒)。整个固定元件134的截面可以因此成为Η状的形状。引导部分158布置在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中(还参见图29)。引导元件150,特别是接收部分152,例如可防止固定元件134相对于外部部分130和/或内部部分131 (向外)径向运动。这是因为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太窄,不允许接收部分152沿径向通过或运动穿过对应弓I导结构特征162。
[0209]图30示出盖组件200各组成部分的纵向剖视图。盖组件200包括纵向轴线X。该纵向轴线可以与固定元件134、外部部分130和内部部分131的纵向轴线重合。在图30中还示出了盖组件200可应用于其中的药物输送装置。
[0210]固定元件134封闭了内部部分131的开口172和外部部分130的开口 164,从而得到了圆滑形状的盖组件200。固定元件134的连接结构特征154至少部分被布置在外部部分130的开口 164以及内部部分131的开口 172中(在图30中没有明确地表示这些开口 )。特别是,对应引导结构特征162被构造成接收引导元件150的接收部分152,使得该接收部分152被布置在外部部分130的内侧,也在内部部分131的内侧。
[0211]固定元件134和内部部分131相互连接。特别是,连接结构特征154经卡合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