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黄精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9944阅读:4733来源:国知局
制黄精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制黄精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药、洗药、浸泡、蒸药、烘药、包装,制黄精传承自我国特有的传统中医药,呈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棕褐色至黑色,有光泽,中心棕色至浅褐色,可见筋脉小点。质较柔软。味甜,微有酒香气。其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本发明制黄精制法简单,有利于批量生产,适应现代制药标准,符合规范化要求,生产出的制黄精质量稳定。
【专利说明】
制黄精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制黄精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997年,以国家科技部牵头,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参加,成立了国家新药领导小组,组织全国百余名专家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规划,启动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工作。全国的中医药现代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发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地开发出一批中药新品种,中药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制定了一批重要的中药基础标准和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规范,中药产业标准规范建设初见成效。同时,中药现代化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2005年4月前,内地已建立了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8个省份规范化种植面积达92万公顷。同时,随着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沸腾造粒等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突破,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中药企业规模、效益也不断提升。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
[0003]制黄精传承自我国特有的传统中医药,呈不规则的厚片。表面棕褐色至黑色,有光泽,中心棕色至浅褐色,可见筋脉小点。质较柔软。味甜,微有酒香气。其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但传统的制黄精制法繁杂,不利于批量生产,目前还没有一种适应现代制药标准,符合规范化要求,质量稳定的制黄精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应现代制药标准,符合规范化要求,质量稳定的制黄精生产工艺。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制黄精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药:称取一定量物料的黄精原料,由操作人员逐个取黄精,在明亮光线下观察,将霉变、虫蛀药材剔除,去除合格黄精表面须根,保证黄精表面光滑、平整,将合格黄精放入周转筐称重后转入洗药间,收集废弃物,将废弃物称重后密封转入垃圾站;
二、洗药:将经步骤一选药后的药材转入洗药区,平铺在洗药筐内,然后用高压水枪用流动水进行冲洗至无泥沙,对少数表面不平整药材夹缝内的泥沙用刷子刷洗干净,然后将洗后的药材转入周转筐中,放置在滤水架上;
三、浸泡:称取净药材重量3倍的黄酒,与经步骤二洗净的黄精一起分成多份,分别放入多个不锈钢桶内,盖上桶盖密闭,浸泡48小时后,将桶内黄精药材移至周转筐; 四、蒸药:将经步骤三浸泡后的黄精平铺在蒸笼里,将装好黄精的蒸笼依次叠放在蒸锅之上,蒸笼叠放好后盖上蒸笼盖,开启蒸锅加热,待蒸笼顶层开始冒汽后开始计时,蒸药12小时,待时间到后停止加热,打开蒸笼盖,待温度降至50°C以下后将已蒸后的黄精取出平铺在烘盘中放冷至黄精表面收水后,再次平铺在蒸笼中重复本步骤三次,共计蒸药四次后,将黄精取出平铺在不锈钢烘盘中摊凉2小时;
五、烘药:将经步骤四蒸药后摊凉的盛有黄精的烘盘置于烘车上,推入烘房中,关闭烘房门,将干燥温度控制在450C?550C,对物料进行干燥,在温度达到45 V后开始计时,每I小时开启换气扇排温10分钟,干燥24小时后关闭烘房,将烘车推出至摊凉区放冷即得制黄精;
六、包装:根据包装要求,将经步骤五中放冷的制黄精进行分装。
[0006]在以上步骤一中,合格黄精重量与废弃物重量之合应为原物料重量的98%?100%。
[0007]在以上步骤三中,黄酒的浓度为8°?10°。
[0008]在以上步骤三中,每份黄精重量控制在10kg以内。
[0009]在以上步骤四中,蒸笼内的黄精厚度不得超过蒸笼的三分之二。
[0010]在以上步骤四中,每个蒸锅叠放的蒸笼不得超过5笼。
[0011]在以上步骤四中,黄精摊凉时在烘盘中的厚度应在2cm?3cm之间。
[0012]在以上步骤六中,装量应不少于标识量的97%。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14]称取500kg的黄精原料,由操作人员逐个取黄精,在明亮光线下观察,将霉变、虫蛀药材剔除,去除合格黄精表面须根,保证黄精表面光滑、平整,将合格黄精放入周转筐称重后转入洗药间,收集废弃物,将废弃物称重后密封转入垃圾站,将经选药后的药材平铺在洗药筐内,然后用高压水枪用流动水进行冲洗至无泥沙,对少数表面不平整药材夹缝内的泥沙用刷子刷洗干净,然后将洗后的药材转入周转筐中,放置在滤水架上;将洗净的黄精一起分成5份,分别放入5个不锈钢桶内,称取净药材重量3倍的黄酒,分成5份,分别放入盛有黄精的5个不锈钢桶内,盖上桶盖密闭,浸泡48小时后,将桶内黄精药材移至周转筐,再将黄精平铺在蒸笼里,蒸笼内的黄精厚度不得超过蒸笼的三分之二,将装好黄精的蒸笼依次叠放在蒸锅之上,每个蒸锅上的蒸笼以5层为限,蒸笼叠放好后盖上蒸笼盖,开启蒸锅加热,待蒸笼顶层开始冒汽后开始计时,蒸药12小时,待时间到后停止加热,打开蒸笼盖,待温度降至50°C以下后将蒸后的黄精取出平铺在烘盘中放冷至黄精表面收水后,再次平铺在蒸笼中,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蒸药三次,共计蒸药四次后,将黄精取出平铺在不锈钢烘盘中摊凉2小时,黄精摊凉时在烘盘中的厚度应在2cm?3cm之间,将盛有黄精的烘盘置于烘车上,推入烘房中,关闭烘房门,将干燥温度控制在45°C?55°C,对物料进行干燥,在温度达到45°C后开始计时,每I小时开启换气扇排温10分钟,干燥24小时后关闭烘房,将烘车推出至摊凉区放冷即得制黄精,根据包装要求,进行分装即可。
[0015]上述只是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发明内容】
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制黄精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药:称取一定量物料的黄精原料,由操作人员逐个取黄精,在明亮光线下观察,将霉变、虫蛀药材剔除,去除合格黄精表面须根,保证黄精表面光滑、平整,将合格黄精放入周转筐称重后转入洗药间,收集废弃物,将废弃物称重后密封转入垃圾站; 二、洗药:将经步骤一选药后的药材转入洗药区,平铺在洗药筐内,然后用高压水枪用流动水进行冲洗至无泥沙,对少数表面不平整药材夹缝内的泥沙用刷子刷洗干净,然后将洗后的药材转入周转筐中,放置在滤水架上; 三、浸泡:称取净药材重量3倍的黄酒,与经步骤二洗净的黄精一起分成多份,分别放入多个不锈钢桶内,盖上桶盖密闭,浸泡48小时后,将桶内黄精药材移至周转筐; 四、蒸药:将经步骤三浸泡后的黄精平铺在蒸笼里,将装好黄精的蒸笼依次叠放在蒸锅之上,蒸笼叠放好后盖上蒸笼盖,开启蒸锅加热,待蒸笼顶层开始冒汽后开始计时,蒸药12小时,待时间到后停止加热,打开蒸笼盖,待温度降至50°C以下后将已蒸后的黄精取出平铺在烘盘中放冷至黄精表面收水后,再次平铺在蒸笼中重复本步骤三次,共计蒸药四次后,将黄精取出平铺在不锈钢烘盘中摊凉2小时; 五、烘药:将经步骤四蒸药后摊凉的盛有黄精的烘盘置于烘车上,推入烘房中,关闭烘房门,将干燥温度控制在450C?550C,对物料进行干燥,在温度达到45 V后开始计时,每I小时开启换气扇排温10分钟,干燥24小时后关闭烘房,将烘车推出至摊凉区放冷即得制黄精; 六、包装:根据包装要求,将经步骤五中放冷的制黄精进行分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黄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合格黄精重量与废弃物重量之合应为原物料重量的98%?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黄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黄酒的浓度为8°?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黄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步骤三中,每份黄精重量控制在10kg以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黄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步骤四中,蒸笼内的黄精厚度不得超过蒸笼的三分之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黄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步骤四中,每个蒸锅叠放的蒸笼不得超过5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黄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步骤四中,黄精摊凉时在烘盘中的厚度应在2cm?3cm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黄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步骤六中,装量应不少于标识量的97%。
【文档编号】A61K36/8969GK105920331SQ201610490765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9日
【发明人】石丁, 石一丁
【申请人】石丁, 石一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