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0551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它要解决现有β?TCP无法单独成膜,而PU存在生物相容性低的问题。方法:一、配置静电纺丝溶液;二、制备含药物静电纺丝液;三、制备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四、干燥后即获得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本发明的制备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无液滴,比表面积大,载药量高,且有温敏性和可调控性,能够实现药物的持续控制释放;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可降解性,制备方法简单,条件可控,能耗低,易于操作,适合大批量生产。
【专利说明】
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聚氨酯作为组织支架、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已近三十年。研究表明,聚氨酯细胞支架的移植可以促进骨的形成,同时聚氨酯作为支架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细胞生长会受到机械调节,作为它的高屈服应变和疲劳寿命使其进行重复的机械应变周期,而不改变其机械属性。此外,使用弹性支架替代骨移植,能够提高支架与骨头的亲密接触,从而使成骨细胞正常的增殖和再生。
[0003]单一材料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难以满足理想组织工程支架的要求,多种材料的混合使用,即复合材料的制备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合成可降解聚氨酯所制备的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但其缺点细胞粘附力弱、降解时间较长等,也较突出。研究者们致力于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与陶瓷粒子结合以增强其生物性能。1988年,Bonfield首次提出聚合物-陶瓷材料(HAPEX?)组合的概念,成功模仿骨胶原蛋白和矿物质成分,聚氨酯与羟磷灰石的结合已被许多研究人员所认可。其中,聚合物具备广泛的变形性和高韧性而陶瓷,如羟磷灰石(HA)的抗压强度高由此产生的综合机械性能,他们之间能够建立一个强大的界面粘结强度陶瓷相和聚合物基质。
[0004]静电纺丝法由于操作简单、效率高,纺丝纤维膜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小等优点,因此常常被用于载药领域。一般而言,药物的溶解速率与载体的表面积呈正相关系,载体的表面积越大药物的溶解速率越大,载体材料的尺寸越小药物的吸收性也就越好,其次,电纺纤维具有较高的药物封包率,因此其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具备很大的优势。此外,通过选择合适的辅料可以增加水溶性差的药物的溶解性。
[0005]生物陶瓷作为无机生物医学材料,由于具有与生物体组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等优点,倍受人们的关注。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已从短期的替换和填充,发展成为永久性牢固种植。从生物惰性材料发展到生物活性材料、降解材料以及多相复合材料等。
[0006]i3-TCP(i3-磷酸三钙)作为一种暂时性骨替代材料,若吸收太快,无法使新生骨“蔓延”;过于缓慢则又抑制了新骨生长,因而要求β-TCP在体内的降解速率与新骨的成骨速率相一致。β-TCP在临床上主要用作治疗脸部和颂部的骨缺损,填补牙周的空洞及与有机或无机复合制作人造肌腱及复合骨板,还可作为药物的载体。
[0007]以β-TCP为基体的药物载体是一种药库型药物载体,载体连同药通过手术植入体内患处,体液由微孔渗入载体,使药物溶解,形成药液。这种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由骨肿瘤结核等引起的骨变手术后辅助化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优点在于:
[0008](I)使用方便,患者手术后,即可将盛装药物的载体植入病变处,一方面对患者起到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骨组织的修补作用;
[0009](2)局部释药浓度可控,通过改变载体内部结构或施加外部影响(如施加超声波等),可控制载体释药速度,以适应病情变化及治疗的需要;
[0010](3)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这种治疗方法,比起一般的化疗方法,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0011](4)由于选用了可降解的β-TCP,药液释放完后不需要手术取出,随着新骨的生成,材料可与骨组织结合,并逐渐降解消失。
[0012]虽然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的PU(聚氨酯)已经被应用到药物载体,但是其生物活性还没有达到医药领域的要求;而β-TCP无法单独成膜。

【发明内容】

[001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β-TCP无法单独成膜,而HJ存在生物相容性低的问题。
[0014]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由PU、f3-TCP、DMF(N,N_ 二甲基甲酰胺)和药物制备而成;所述的β-TCP与PU的质量比为(I?5):1O;所述的β-TCP和PU的总质量与DMF的质量比为(2-3): 10;所述的药物质量与β-TCP和PU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20): 100,其中所述的药物为能溶于DMF的药物。
[0015]上述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0016]一、配置静电纺丝溶液:①将PU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5%?25 %的PU/DMF溶液;②将β-TCP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0 %?20 %的β-TCP/DMF溶液;③在搅拌速度为50r/min?2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15 %?25 %的PU/DMF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 %?20 %的β-TCP/DMF溶液混合到一起,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50r/min?2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磁力搅拌4h?8h,得到静电纺丝溶液;
[0017]二、药物的溶解:将药物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静电纺丝液中,并在避光条件下搅拌至加入的粉末状药物完全溶解为止,即得到含药物静电纺丝液;
[0018]三、静电纺丝:将含药物静电纺丝液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然后将接收屏与注射器垂直放置,且与注射器针头的垂直距离为15cm?23cm,然后在环境湿度小于30%RH,电压为1kV?15kV和推进速率为0.05mL/h?0.25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即在接收屏上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
[0019]四、干燥:将步骤三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避光放置在真空干燥箱内,然后在常温真空条件下机械施压干燥24h?48h,机械施压的压力为0.05MPa?0.1MPa,即完成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0020]其中步骤一③中所述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为10%?20 %的β-TCP/DMF溶液中的β-TCP与质量分数为15 %?25 %的PU/DMF溶液中的I3U质量比为(I?5):1O;
[0021 ]步骤二中所述的药物为能溶于DMF的药物;
[0022]步骤二中所述加入的药物与静电纺丝液中β-TCP和PU总质量的质量比为(I?20):100。
[0023]本发明的优点是:
[0024]1、本发明的制备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无液滴,纤维直径大小约为200nm?500nm,比表面积大,载药量高,且有温敏性和可调控性,能够实现药物的持续控制释放;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可降解性,应用于组织工程中,可避免二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0025]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可控,能耗低,易于操作,所用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PU及β-TCP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一中不载药的β-TCP/PU电纺微/纳米纤维膜放大20000倍的SEM图;
[0027]图2为实施例一步骤三中所得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放大20000倍的SEM图;
[0028]图3为实施例一中红外光谱图,其中曲线a表示实施例一步骤二中所得含药物静电纺丝液,曲线b表示实施例一步骤一③中的静电纺丝溶液;
[0029]图4为实施例一中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体外降解曲线,其中■表示β-TCP/PU;
[0030]图5为实施例二中不同药物含量的β-TCP/PU电纺微/纳米纤维膜药物的释放曲线,其中.表示不载药的β-TCP/PU电纺微/纳米纤维膜,籲表示实施例一制备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表示实施例二制备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0032]【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由PU、i3_TCP、DMF和药物制备而成;所述的β-TCP与PU的质量比为(I?5):1O;所述的β-TCP和I3U的总质量与DMF的质量比为(2-3): 10;所述的药物质量与β-TCP和PU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20): 100,其中所述的药物为能溶于DMF的药物。
[0033]本实施方式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具有的良好生物活性,它降低了药物扩散速度,延长了释放时间,不需要频繁给药就可保持药物的作用效果,同时避免了药物“突释”现象的产生,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0034]本实施方式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还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应用于组织工程中,可避免二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0035]本实施方式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比表面积大,载药量高,且有温敏性,能够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0036]本实施方式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无液滴,纤维直径大小约为200nm?500nm。
[0037]【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药物为地塞米松、硝苯地平或阿司匹林。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38]【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0039]一、配置静电纺丝溶液:①将PU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5%?25 %的PU/DMF溶液;②将β-TCP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0 %?20 %的β-TCP/DMF溶液;③在搅拌速度为50r/min?2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15 %?25 %的PU/DMF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 %?20 %的β-TCP/DMF溶液混合到一起,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50r/min?2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磁力搅拌4h?8h,得到静电纺丝溶液;
[0040]二、药物的溶解:将药物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静电纺丝液中,并在避光条件下搅拌至加入的粉末状药物完全溶解为止,即得到含药物静电纺丝液;
[0041]三、静电纺丝:将含药物静电纺丝液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然后将接收屏与注射器垂直放置,且与注射器针头的垂直距离为15cm?23cm,然后在环境湿度小于30%RH,电压为1kV?15kV和推进速率为0.05mL/h?0.25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即在接收屏上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
[0042]四、干燥:将步骤三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避光放置在真空干燥箱内,然后在常温真空条件下机械施压干燥24h?48h,机械施压的压力为0.05MPa?0.1MPa,即完成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0043]其中步骤一③中所述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为10%?20 %的β-TCP/DMF溶液中的β-TCP与质量分数为15 %?25 %的PU/DMF溶液中的I3U质量比为(I?5):1O;
[0044]步骤二中所述的药物为能溶于DMF的药物;
[0045]步骤二中所述加入的药物与静电纺丝液中β-TCP和PU总质量的质量比为(I?20):100。
[0046]本实施方式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具有的良好生物活性,它降低了药物扩散速度,延长了释放时间,不需要频繁给药就可保持药物的作用效果,同时避免了药物“突释”现象的产生,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0047]本实施方式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还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应用于组织工程中,可避免二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0048]本实施方式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比表面积大,载药量高,且有温敏性,能够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0049]本实施方式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无液滴,纤维直径大小约为200nm?500nm。
[0050]本实施方式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条件可控,能耗低,易于实施操作。
[0051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将PU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PU/DMF溶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52]【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或四不同的是:步骤一②中将β-TCP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5%的β-TCP/DMF溶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或四相同。
[0053]【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③中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20%的PU/DMF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5%的β-TCP/DMF溶液混合到一起,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磁力搅拌6h。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五之一相同。
[0054]【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③中所述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为15%的β-TCP/DMF溶液中的β-TCP与质量分数为20%的HJ/DMF溶液中的PU质量比为3:1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六之一相同。
[0055]【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的药物为地塞米松、硝苯地平或阿司匹林。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七之一相同。
[0056]【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加入的药物与静电纺丝液中β-TCP和PU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10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八之一相同。
[0057]【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将接收屏与注射器垂直放置,且与注射器针头的垂直距离为20cm,然后在环境湿度小于30%RH,电压为12kV和推进速率为0.l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九之一相同。
[0058]【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十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在常温真空条件下机械施压干燥36h,机械施压的压力为0.08MPa。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十之一相同。
[0059]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60]实施例一:
[0061]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0062]一、配置静电纺丝溶液:①将PU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PU/DMF溶液;②将β-TCP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β-TCP/DMF溶液;③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20 %的HJ/DMF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β-TCP/DMF溶液混合到一起,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磁力搅拌4h?8h,得到静电纺丝溶液;
[0063]二、药物的溶解:将地塞米松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静电纺丝液中,并在避光条件下搅拌至加入的粉末状地塞米松完全溶解为止,即得到含药物静电纺丝液;
[0064]三、静电纺丝:将含药物静电纺丝液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然后将接收屏与注射器垂直放置,且与注射器针头的垂直距离为22cm,然后在环境湿度小于10%RH,电压为IlkV和推进速率为0.09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即在接收屏上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
[0065]四、干燥:将步骤三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避光放置在真空干燥箱内,然后在常温真空条件下机械施压干燥36h,机械施压的压力为0.09MPa,即完成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0066]其中步骤一③中所述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为10%的β-TCP/DMF溶液中的β-TCP与质量分数为20%的PU/DMF溶液中的PU质量比为1:5;
[0067]步骤二中所述加入的药物与静电纺丝液中β-TCP和PU总质量的质量比为21:1000。
[0068]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实施例一步骤三中所得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与不载药的β-TCP/PU电纺微/纳米纤维膜进行比较;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不载药的β-TCP/PU电纺微/纳米纤维膜放大20000倍的SEM图;图2是实施例一步骤三中所得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放大20000倍的SEM图;通过图1与图2对比可知纤维表面光滑,无团聚颗粒堆积,β-TCP和地塞米松在纤维内部均匀分散。
[0069]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实施例一步骤一③中的静电纺丝溶液,和步骤二中所得含药物静电纺丝液,结果如图3所示,图3是红外光谱图,图3中曲线a表示实施例一步骤二中所得含药物静电纺丝液,曲线b表示实施例一步骤一③中的静电纺丝溶液;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地塞米松与聚合物载体间是氢键连接。
[0070]称量一定质量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至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每两周换一次缓冲液;降解一段时间后取出,称重得降解后质量;绘制降解曲线如图4所示,可见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降解时间整体来说是由于β-TCP快速释放造成的质量降低。
[0071]实施例二:
[0072]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0073]一、配置静电纺丝溶液:①将PU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PU/DMF溶液;②将β-TCP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5 %的β-TCP/DMF溶液;③在搅拌速度为15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25 %的PU/DMF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5%的β-TCP/DMF溶液混合到一起,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磁力搅拌8h,得到静电纺丝溶液;
[0074]二、药物的溶解:将地塞米松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静电纺丝液中,并在避光条件下搅拌至加入的粉末状药物完全溶解为止,即得到含药物静电纺丝液;
[0075]三、静电纺丝:将含药物静电纺丝液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然后将接收屏与注射器垂直放置,且与注射器针头的垂直距离为23cm,然后在环境湿度小于15%RH,电压为12kV和推进速率为0.12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即在接收屏上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
[0076]四、干燥:将步骤三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避光放置在真空干燥箱内,然后在常温真空条件下机械施压干燥48h,机械施压的压力为0.05MPa,即完成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0077 ]其中步骤一③中所述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为15 %的β-TCP/DMF溶液中的β-TCP与质量分数为25%的PU/DMF溶液中的PU质量比为3:10;
[0078]步骤二中所述加入的药物与静电纺丝液中β-TCP和PU总质量的质量比为43:1000。
[0079]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实施例二步骤三中所得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可见纤维表面光滑,无团聚颗粒堆积,β-TCP和地塞米松在纤维内部均匀分散。
[0080]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步骤二中所得含药物静电纺丝液,可见地塞米松与聚合物载体间是氢键连接。
[0081 ]取等量的不载药的β-TCP/PU电纺微/纳米纤维膜、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分别放入装有磷酸盐缓冲液的锥形瓶中,温度为37°C下释放75天,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时间溶液吸光度,最终得到药物的释放曲线;结果如图5所示,图5是在不同时间下不同药物含量的β-TCP/PU电纺微/纳米纤维膜药物的释放曲线;通过图5可知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释药性具有可调控性,并且具有很好的药物持续释放效果。
【主权项】
1.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它由PU、i3-TCP、DMF和药物制备而成;所述的β-TCP与PU的质量比为(I?5): 10;所述的β-TCP和PU的总质量与DMF的质量比为(2-3): 10;所述的药物质量与β-TCP和PU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20): 100,其中所述的药物为能溶于DMF的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地塞米松、硝苯地平或阿司匹林。3.如权利要求1所述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配置静电纺丝溶液:①将PU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5%?25 %的PU/DMF溶液;②将β-TCP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0 %?20 %的β-TCP/DMF溶液;③在搅拌速度为50r/min?2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15%?25 %的PU/DMF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 %?20 %的β-TCP/DMF溶液混合到一起,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50r/min?2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磁力搅拌4h?8h,得到静电纺丝溶液; 二、药物的溶解:将药物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加入静电纺丝液中,并在避光条件下搅拌至加入的粉末状药物完全溶解为止,即得到含药物静电纺丝液; 三、静电纺丝:将含药物静电纺丝液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然后将接收屏与注射器垂直放置,且与注射器针头的垂直距离为15cm?23cm,然后在环境湿度小于30%RH,电压为1kV?15kV和推进速率为0.05mL/h?0.25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即在接收屏上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 四、干燥:将步骤三得到分布均匀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避光放置在真空干燥箱内,然后在常温真空条件下机械施压干燥24h?48h,机械施压的压力为0.05MPa?0.1MPa,即完成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其中步骤一③中所述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为1 %?20 %的β-TCP/DMF溶液中的β-TCP与质量分数为15%?25%的PU/DMF溶液中的I3U质量比为(I?5):1O; 步骤二中所述的药物为能溶于DMF的药物; 步骤二中所述加入的药物与静电纺丝液中β-TCP和RJ总质量的质量比为(I?20): 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将PU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PU/DMF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②中将β-TCP溶于DMF中,完全溶解混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5%的β-TCP/DMF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③中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将质量分数为20%的PU/DMF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5%的β-TCP/DMF溶液混合到一起,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磁力搅拌6h。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③中所述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为15%的β-TCP/DMF溶液中的β-TCP与质量分数为20 %的PU/DMF溶液中的PU质量比为3:10。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药物为地塞米松、硝苯地平或阿司匹林。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加入的药物与静电纺丝液中β-TCP和PU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100。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β-TCP/PU电纺载药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接收屏与注射器垂直放置,且与注射器针头的垂直距离为20cm,然后在环境湿度小于30%RH,电压为12kV和推进速率为0.1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
【文档编号】A61L27/58GK106075570SQ201610494389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9日
【发明人】唐冬雁, 吕海涛, 张薇乐, 彭静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