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脚踏车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身脚踏车车架结构,包括有底管、车头连接管、驱动带轮安装管、座椅连接管、前支管和后支管;底管包括有前管段和后管段,前管段的前端部固定焊接有一个圆弧形的前连接座,前支管通过两个螺栓件连接在前连接座上,后管段的后端部固定焊接有一个圆弧形的后连接座,后支管通过两个螺栓件连接在后连接座上,车头连接管下端部贯穿底管的前管段前部且与前管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焊接,座椅连接管下端部贯穿底管的前管段后部且与前管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焊接,驱动带轮安装管固定焊接在车头连接管和座椅连接管之间,飞轮安装座固定焊接在底管上后管段的前部。该健身脚踏车车架部件精简,组装方便,结构稳定。
【专利说明】一种健身脚踏车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车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脚踏健身车也称为功率自行车,普通脚踏健身车都可以调整运动时的强度,起到健身的效果,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亦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主要是通过身体较长时间,适当强度的运动来促进心血管的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体质。现有的健身车结构较为复杂,部件繁多,结构不够牢固。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精简、结构牢固稳定的健身车脚踏车车架。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健身脚踏车车架结构,包括有底管、车头连接管、驱动带轮安装管、座椅连接管、前支管和后支管;所述底管包括有前管段和后管段,前管段长于后管段且前管段和后管段之间形成160度的夹角;前管段的前端部固定焊接有一个圆弧形的前连接座,所述前支管通过两个螺栓件连接在前连接座上,且螺栓件沿水平方向设置;后管段的后端部固定焊接有一个圆弧形的后连接座,所述后支管通过两个螺栓件连接在后连接座上,且螺栓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车头连接管下端部贯穿底管的前管段前部且与前管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焊接,所述车头连接管上端向车架前上方延伸,且车头连接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75-80度的夹角;所述座椅连接管下端部贯穿底管的前管段后部且与前管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焊接,座椅连接管上端朝向车架后上方延伸,且座椅连接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65-75度的夹角;所述驱动带轮安装管固定焊接在车头连接管和座椅连接管之间,驱动带轮安装管后端朝向车架后上方,且驱动带轮安装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30度的夹角;所述的飞轮安装座固定焊接在底管上后管段的前部,飞轮安装座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构成,每块钢板自下而上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后管段焊接固定,第二壁面与第一壁面相互垂直,第三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形成150度的夹角,第四壁面与第二壁面平行,所述第三壁面上端朝车架外侧倾斜,所述第四壁面上设有安装飞轮的安装口 ;所述飞轮安装座上端部与座椅连接管之间固定焊接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的加固杆,加固杆两端部与飞轮安装座两侧钢板第四壁面的上端部固定焊接,加固杆的中间与座椅连接管朝向车架后方的侧壁面焊接固定;位于底管上前管段和后管段的过渡位置固定焊接有一个磁阻调节器安装座。
[0005]所述底管、驱动带轮安装管为端面呈矩形的钢管,所述前支管、后支管、车头连接管及座椅连接管均为端面呈圆形的钢管;所述前支管两端插接有两个塑料材质的圆柱形的前支座,前支座上一体连接有圆管形的插接头,插接头的外周沿轴向均匀设有凸筋,凸筋与前支管内壁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后支管两端套接有两个塑料材质的后支座,后支座底部为平面,后支座内壁设有与后支管外壁过盈配合的凸筋,后支座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高度调整螺钉,高度调整螺钉的上部一体连接有一个片状的调节把手。所述前支座、后支座上的凸筋所起作用均是使前支座、后支座能够与前支管、后支管紧密配合。所述的高度调整螺钉通过设置调节把手可手动地调整高度调整螺钉与地面紧抵,从而保证车架的稳定性。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健身脚踏车车架部件精简,组装方便,结构稳定。所述底管的前管段和后管段之间形成160度的夹角,这样底管的中部向上凸起,不会与地面接触,仅靠前支管和后支管配合来支撑车架,这样车架能保持稳定,且车架下方不会累积尘土杂物。所述的车头连接管、座椅连接管均是贯穿底管并焊接固定,这样连接牢固可靠,机械强度高,所述的驱动带轮安装管除了用以安装驱动带轮之外也对车头连接管和座椅连接管起到加固作用。所述的加固杆对飞轮安装座的上端起到加固作用,且加固杆的上端的中间与位于飞轮安装座前侧的座椅连接管焊接,这样加固杆不会对飞轮的安装产生阻碍,结构牢固合理。所述的连接前支管和后支管的螺栓件均是水平设置的,这样在连接、锁紧螺栓件时操作较为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健身脚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车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前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后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1]10、底管;11、前连接座;12、车头连接管;13、驱动带轮安装管;14、座椅连接管;15、飞轮安装座;151、加固杆;16、磁阻调节器安装座;17、后连接座;18、后支管;181、后支座;1811、高度调整螺钉;19、前支管;191、前支座;1911、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13]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健身脚踏车车架结构,包括有底管10、车头连接管12、驱动带轮安装管13、座椅连接管14、前支管19和后支管18 ;所述底管包括有前管段和后管段,前管段长于后管段且前管段和后管段之间形成160度的夹角;前管段的前端部固定焊接有一个圆弧形的前连接座11,所述前支管通过两个螺栓件连接在前连接座上,且螺栓件沿水平方向设置;后管段的后端部固定焊接有一个圆弧形的后连接座17,所述后支管通过两个螺栓件连接在后连接座上,且螺栓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车头连接管下端部贯穿底管的前管段前部且与前管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焊接,所述车头连接管上端向车架前上方延伸,且车头连接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75-80度的夹角;所述座椅连接管下端部贯穿底管的前管段后部且与前管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焊接,座椅连接管上端朝向车架后上方延伸,且座椅连接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65-75度的夹角;所述驱动带轮安装管13固定焊接在车头连接管和座椅连接管之间,驱动带轮安装管后端朝向车架后上方,且驱动带轮安装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30度的夹角;所述的飞轮安装座15固定焊接在底管上后管段的前部,飞轮安装座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构成,每块钢板自下而上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后管段焊接固定,第二壁面与第一壁面相互垂直,第三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形成150度的夹角,第四壁面与第二壁面平行,所述第三壁面上端朝车架外侧倾斜,所述第四壁面上设有安装飞轮的安装口 ;所述飞轮安装座15上端部与座椅连接管14之间固定焊接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的加固杆151,加固杆两端部与飞轮安装座两侧钢板第四壁面的上端部固定焊接,加固杆的中间与座椅连接管朝向车架后方的侧壁面焊接固定;位于底管上前管段和后管段的过渡位置固定焊接有一个磁阻调节器安装座16。所述底管的前管段和后管段之间形成160度的夹角,这样底管的中部向上凸起,不会与地面接触,仅靠前支管和后支管配合来支撑车架,这样车架能保持稳定,且车架下方不会累积尘土杂物。所述的车头连接管、座椅连接管均是贯穿底管并焊接固定,这样连接牢固可靠,机械强度高,所述的驱动带轮安装管除了用以安装驱动带轮之外也对车头连接管和座椅连接管起到加固作用。所述的加固杆对飞轮安装座的上端起到加固作用,且加固杆的上端的中间与位于飞轮安装座前侧的座椅连接管焊接,这样加固杆不会对飞轮的安装产生阻碍,结构牢固合理。所述的连接前支管和后支管的螺栓件均是水平设置的,这样在连接、锁紧螺栓件时操作较为方便。
[0014]所述底管10、驱动带轮安装管13为端面呈矩形的钢管,所述前支管19、后支管18、车头连接管12及座椅连接管14均为端面呈圆形的钢管;所述前支管19两端插接有两个塑料材质的圆柱形的前支座191,前支座上一体连接有圆管形的插接头1911,插接头的外周沿轴向均匀设有凸筋,凸筋与前支管内壁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后支管18两端套接有两个塑料材质的后支座181,后支座底部为平面,后支座内壁设有与后支管外壁过盈配合的凸筋,后支座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高度调整螺钉1811,高度调整螺钉的上部一体连接有一个片状的调节把手。所述前支座、后支座上的凸筋所起作用均是使前支座、后支座能够与前支管、后支管紧密配合。所述的高度调整螺钉通过设置调节把手可手动地调整高度调整螺钉与地面紧抵,从而保证车架的稳定性。
[0015]所述的车头连接管上端用以连接车头装置,座椅连接管上端用以连接座椅装置。所述的车头装置包括有车头管以及安装在车头管上方的控制面板和扶手,车头管下端连接在车头连接管上;所述的座椅装置包括有座椅支管以及安装在座椅支管上方的座椅,座椅支管下端连接在座椅连接管上。所述的飞轮安装座用以安装飞轮和磁阻片,所述的磁阻调节器安装座用以安装磁阻调节器,磁阻调节器与磁阻片连接,用以控制磁阻片与飞轮的相对距离。
【权利要求】
1.一种健身脚踏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管、车头连接管、驱动带轮安装管、座椅连接管、前支管和后支管;所述底管包括有前管段和后管段,前管段长于后管段且前管段和后管段之间形成160度的夹角;前管段的前端部固定焊接有一个圆弧形的前连接座,所述前支管通过两个螺栓件连接在前连接座上,且螺栓件沿水平方向设置;后管段的后端部固定焊接有一个圆弧形的后连接座,所述后支管通过两个螺栓件连接在后连接座上,且螺栓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车头连接管下端部贯穿底管的前管段前部且与前管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焊接,所述车头连接管上端向车架前上方延伸,且车头连接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75-80度的夹角;所述座椅连接管下端部贯穿底管的前管段后部且与前管段的上下端面均固定焊接,座椅连接管上端朝向车架后上方延伸,且座椅连接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65-75度的夹角;所述驱动带轮安装管固定焊接在车头连接管和座椅连接管之间,驱动带轮安装管后端朝向车架后上方,且驱动带轮安装管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30度的夹角;所述的飞轮安装座固定焊接在底管上后管段的前部,飞轮安装座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构成,每块钢板自下而上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后管段焊接固定,第二壁面与第一壁面相互垂直,第三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形成150度的夹角,第四壁面与第二壁面平行,所述第三壁面上端朝车架外侧倾斜,所述第四壁面上设有安装飞轮的安装口 ;所述飞轮安装座上端部与座椅连接管之间固定焊接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的加固杆,加固杆两端部与飞轮安装座两侧钢板第四壁面的上端部固定焊接,加固杆的中间与座椅连接管朝向车架后方的侧壁面焊接固定;位于底管上前管段和后管段的过渡位置固定焊接有一个磁阻调节器安装座;所述底管、驱动带轮安装管为端面呈矩形的钢管,所述前支管、后支管、车头连接管及座椅连接管均为端面呈圆形的钢管;所述前支管两端插接有两个塑料材质的圆柱形的前支座,前支座上一体连接有圆管形的插接头,插接头的外周沿轴向均匀设有凸筋,凸筋与前支管内壁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后支管两端套接有两个塑料材质的后支座,后支座底部为平面,后支座内壁设有与后支管外壁过盈配合的凸筋,后支座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高度调整螺钉,高度调整螺钉的上部一体连接有一个片状的调节把手。
【文档编号】A63B22/06GK203469357SQ201320592813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陈朝泉 申请人:浙江恒耀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