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纱机锭子驱动带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8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纺纱机锭子驱动带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锭子驱动带的张紧装置,其纺纱机例如是环锭纺纱机或环锭加捻机,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所称之的包锡滑轮的驱动系统的纺纱机锭子驱动带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适合于所称的包锡滑轮驱动系统的锭子驱动装置装有一个驱动轴,该轴是在机架的纵向方向延伸,大量的包锡滑轮以预定的间隔提供在驱动轴上;相对于各包锡滑轮,每一侧上的两个锭子,即总共4个锭子是通过一种环形驱动带(锭带)而驱动的。
由纺纱机,如环锭纺纱机和环锭加捻机所生产的纱线包括两种Z捻纱线和S捻纱线。根据所要生产的纱线种类即,或是Z捻纱线或是S捻纱线,锭子的转动方向是不同的。在Z捻纱线的情况中,锭子是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在S捻纱线的情况中,其是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般地说,Z捻纱线产品是主要的,而所生产的S捻纱线的量是相对少量的。
在包锡滑轮驱动系统中,通常使用一种装有一个张紧轮的张紧装置,其把驱动皮带调节成适当的张力(例如,见JP7-243130A, 和 段,以及图1,2和4)。如图8所示,一种张紧装置51是设有一个固定轴53,该轴是平行于一个可动轴(驱动轴)52(图9所示)而安置,张紧臂54通过固定轴53而可摆动支撑,张紧轮55可转动地支撑在张紧臂54和重块56的上端(图9所示)。如图9所示,驱动带57是绕着包锡滑轮58,张紧轮55和锭子59而围绕。为了使得驱动皮带57能在一稳定状态下运行,如图8所示,提供一些张紧轮55,以便当相对于垂直固定轴53的平面有一预定角度被倾斜时而转动。这就需要的是在Z捻纱线的情况下张紧装置51相对于包锡滑轮58的排列对于在S捻纱线的情况下相对于机器支架的横向方向(图8中的横向方向)将被转向,而张紧轮5的倾向也必须根据纱线的种类而转向。
在一种纺纱机中,其使得在Z捻纱线与S捻纱线之间锭子的转动能进行转换,一张紧装置提供在每一包锡滑轮的任一侧(双张紧轮)。
在一种双张紧轮类型的纺纱机中,能够构成这样一种驱动皮带,其对于所驱动的锡制轮通过改变马达的转动方向以单独稳定的方式在相反方向而运行,并且锭子的转动方向能够改变,以致于在Z捻纱线和S捻纱线之间的转换能够非常容易的实现。然而,在双张紧轮类型的纺纱机机架的情况下,这就需要在机架的操作期间每一驱动皮带来驱动两个张紧轮,其结果是比较于在仅一个张紧轮55由每个驱动皮带驱动的情况下,增加了动力消耗。此外,比较于后一种情况,双张紧轮类型的机架包括有部件数量的增加,其就意味着产品成本甚至是比较高的。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张紧装置51的结构中,其中一个张紧轮55提供于每一驱动皮带,这就不可能单独地通过改变张紧装置51相对于包锡滑轮58的排列位置来实现张紧轮55的位置从适合于Z捻的状态转换到适合于S捻状态。
因此,这就需要准备一种致力于Z捻的张紧装置51和一种致力于S捻的的张紧装置51,因此准备一种Z捻机架将一种S捻机架,其包括两个类型的张紧装置51,其结果是增加了产品成本。此外,其还需要保障一个用于储存未被使用的张紧装置51的储存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锭子驱动带的张紧装置,其能够执行Z捻和S捻而无需对每一驱动带提供两个张紧轮。
根据本发明,用于纺纱机的锭子驱动带把张力赋予环形锭子驱动带上的张紧装置,所述的锭子驱动带是围绕于固定在驱动轴上的驱动皮带轮上,其驱动轴是安置在纺纱机机架上,以至于其能够整体转动并且是绕着多个锭子,其张紧装置包括受支撑的基端部分,以致于相对于平行驱动轴延伸的支撑轴能够摆动;从基端部分延伸的杆部分;两个张紧轮支撑部分,其形成在杆部分末梢端部,并且同时相对于垂直支撑轴的一个平面而对称设置;张紧轮可拆地安装在其中之一的张紧轮支撑部分上,以便当相对于该平面处于一预定角度时将能转动;和用于作用杆部分的作用装置,以便增加锭子驱动带的张力。
根据本发明,两个张紧轮支撑部分是提供在一单个的杆部分上,并且张紧装置通过改变张紧轮的安装位置单独地从适合于S捻的状态转换到适合于Z捻状态。通过改变相对于带轮的张紧装置的安装位置,有可能的是把张力赋予到适合于S捻或Z捻状态中的驱动带上。因此,这就有可能的是执行Z捻和S捻而无需一定要提供用于每一驱动带的两个张紧轮。
基端部分可通过支撑轴经过定位构件的中部而可摆动支撑的,其定位构件设有一个圆筒部分,支撑轴能穿过其圆筒部分用以固定并且支撑部分与圆筒部分整体形成,其基端部分具有一个由弧形区域和与其连接的梯形区域构成的外形剖面。此外,基端部分可设有一个收容部分,其向下开口并且支撑轴通过该收容部分,收容部分具有一个大于所述支撑部分厚度的宽度的槽,所述支撑部分宽松地啮合进入槽中。
这样,基端部分不会通过支撑轴而摆动地直接支撑,但通过支撑轴经过定位构件的支撑部分中间部分而摆动支撑,其定位构件设固定到支撑轴上。具有圆弧表面的支撑部分是宽松地与形成在提供于基端部分上的收容部分中的槽固定啮合,由此基端部分上支撑在支撑轴的一预定位置处。这样,比较于结构,其中基端部分是通过支撑轴而可摆动地直接支撑,把基端部分安装到支撑轴的预定位置的操作是十分便利的。
杆部分是提供在相对于基端部分的一个支撑轴方向上的一端部上,基端部分的墙板垂直于支撑轴,在与设置所述杆部分的相对侧面部分至少所述墙板具有一个突起,用于抑制离开支撑轴的基端部分的倾斜。由于这样安置,可以抑制沿着支撑轴的杆部分的倾斜,确保杆部分在稳定状态下将被摆动。
作用装置可以是一种扭转螺旋弹簧,其一端是固定在支撑轴侧并且另一端是固定在基端部分侧。
在此,表述的“固定在支撑轴侧”的含意是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一种情况是其直接固定到支撑轴上,而另一种情况是其固定在一构件上,该构件固定在支撑轴上。此外,表述的“固定在基端部分侧”的含意是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一种情况是其直接固定在基端部分上,而另一情况是其固定在一个构件上,该构件固定在基端部分上。由于这样的安置,比较于重块用于作用装置的情况,该张紧装置被制成更加紧凑并且废棉堆积量被减少。
螺旋弹簧具有一个螺旋部分,该部分被收容在由收容部分所区分开的空间内。由于这种安置,可避免在扭转螺旋弹簧上废棉的堆积,并且扭转螺旋弹簧几乎不干扰支撑部分。
支撑部分可具有一个切除部分,其能够保持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在一预定位置上,并且能够使另一端在垂直于支撑轴的一个平面内移动,这时平面内的一个力是施加在另一端上,而基端部分具有一个孔,螺旋弹簧的另一端穿过这个孔。
扭转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轴侧,其另一端保持在一预定位置上,这时与支撑部分的切除部分相啮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基端部分是配置在定位构件上以致基端部分的槽相应于支撑部分,比较于基端部分被配置,而扭转螺旋弹簧通过手工而保持在预定位置上的情况下,则基端部分能够更加容易地配置预定位置上。
杆部分可具有一个用于锁定扭转螺旋弹簧另一端的锁定部分。此外,基端部分可由树脂构成,并且杆部分可由金属构成。
比较于基端部分是金属构成的情况,能够达到重量和产品成本减少。此外,当杆部分摆动时,扭转螺旋弹簧将被锁定在由树脂形成的基端部分上,扭转螺旋弹簧被锁定到基端部分的部分是经受磨损的;然而,扭转螺旋弹簧不能锁定由树脂形成的基端部分但能锁定由金属形成的锁定部分,而基端部分是不经受磨损的。


图1A和1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和后侧图;图1C和1D分别表示了张紧臂的基端部分的侧截面示意图和前截面示意图;图2是纺纱机架的示意前视图;图3是表示张紧装置如何安置的示意平面图;图4A和4B是分别表示张紧臂的右手侧视图和左手侧视图;图5A和5B分别表示S捻张紧装置单元和Z捻张紧装置单元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具有安装在用于S捻位置上的张紧轮的张紧装置的右手侧视图;图7是另一实施例中张紧臂的示意立体图;图8是传统张紧装置的侧视图;和图9是表示传统张紧装置如何安置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环锭纺纱机的张紧装置将结合图1A至6进行描述。图1A是张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张紧臂的后视图,图1C是沿着包括基端部分的支撑轴的平面所剖的截面示意图,而图1D是沿着垂直于基端部分的支撑轴的平面所剖的截面视图。图2是纺纱机架的示意前视图,而图3是表示在锭子、皮带轮和张紧装置之间关系的示意平面图。图4A是张紧臂的右手侧视图,图4B是张紧臂的左手侧视图,图5A是用于S捻的张紧装置单元的立体图,图5B是用于Z捻的张紧装置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具有安装在用于S捻位置上的张紧轮的张紧臂的右手侧视图。
如图2和3所示,在环锭细纱机11如纺纱机的机架的右手和左手侧上,在机架的纵向方向上(即垂直于图2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有锭轨12。锭子13以固定的间距可转动地支撑在锭轨12上。基本在机架的中心处,安置有为所有锭子共有的驱动轴14,以便在机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作为驱动皮带轮的一些皮带轮15以预定经过固定在驱动轴14上,以便能够一起转动。驱动轴14通过安置在机架一端处的马达(未示出)而能够转动。
倾斜地在驱动轴14下面,提供有一个支撑轴16,其平行于驱动轴14延伸。在支撑轴16上,相应于皮带轮15一对一的提供张紧装置17。如图3所示,环形驱动皮带19是围绕于4个锭子13,皮带轮15、和张紧轮18,以及4个锭子13是通过环形驱动皮带19而被驱动。图2和图3示出了这样的情况,其中张紧装置17是以适合于纺制Z捻纱线的方式被安置。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张紧装置17。如图1A和1B所示,每一张紧装置17装有一个所支撑的张紧臂20,其相对于支撑轴16能够摆动。张紧臂20装有一个被支撑的基端部分21,其相对于支撑轴16能够摆动,和一个从基端部分21延伸的杆部分22;在杆部分22的顶部上,提供有两个张紧皮带轮支撑部分23a和23b,他们同时提供垂直于支撑轴16的一个相对平面。张紧皮带轮18可分离的安装在张紧皮带轮支撑部分23a和23b的其中之一上,其在以相对于上述平面一预定角度倾斜时能够转动。在这个实施例中,张紧皮带轮支撑部分23a是用于S捻,而张紧皮带轮支撑部分23b是用于Z捻。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端部分21不能通过支撑轴16直接摆动的支撑,但是由支撑轴16通过装有支撑部分25的定位构件26的中间部分而能够摆动的支撑,其支撑部分25具有一个由弧形区域25a和与其连接的梯形区域25b构成的外形剖面。定位构件26是与支撑部分25整体地形成,并且设有一圆筒部分27,支撑轴16是通过该圆筒部分。为作用杆部分22作为作用装置的扭转螺旋弹簧28(下面简称为“螺旋弹簧”)是放置在圆筒部分27的外圆上,以便增加驱动皮带19的张紧。
锁定螺旋弹簧28一端的一个锁定部分是形成在圆筒部分27的一位置上,当定位构件26是固定在支撑轴16上时,其锁定部分是位于其下侧。一切除部分25c形成在支撑构件26上,其能够使螺旋弹簧28的另一端保持在一预定位置上,并且使另一端在垂直支撑轴16的一个平面上移动。定位构件26是由金属如铝或铝合金构成。
所述基端部分21和所述杆部分22被形成为不同的组件;所述基端部分21由树脂形成,所述杆部分22由金属形成(例如,铁)。整体形成在所述杆部分22上的是一个用于锁定所述螺旋弹簧28的锁定部分。所述杆部分22通过一个螺栓29被固定到所述基端部分21的一个轴端。
如图1C和1D中所示,所述基端部分21向下断开,并且设置有一个支撑轴16从其中穿过的收容部分30。在所述收容部分30中,形成一个具有大于所述支撑部分25厚度的宽度的槽31,所述支撑部分25宽松地啮合进入槽31中。在所述收容部分30内部,设置一个由隔板30a与所述槽31分离的空间32。
所述基端部分21具有一个孔33(在图1D中被示出),所述螺旋弹簧28的另一端部的线性部分28a被插入其中,所述孔33被这样定位以致从所述孔33突出的所述线性部分28a可以与所述锁定部分22a啮合。所述螺旋弹簧28被收容进入所述收容部分30中,所述螺旋部分被收容在所述空间32中并且所述线性部分28a从所述孔突出。
墙板21a和21b形成所述基端部分21并且垂直于所述支撑轴16,在与设置所述杆部分22的相对侧面部分至少所述墙板21b具有一个突起21c,其限制了所述基端部分21远离所述支撑轴16的倾斜。所述突起21c被这样设置以便与所述支撑轴16在一个包括所述支撑轴16中心线的水平面下方啮合。
接着,如上所述构成的所述张紧装置17将被描述。如图5A和5B中所示,所述张紧装置17被固定到环锭纺纱机11的机架上,以便构成张紧装置单元34的一个组件,所述一个张紧装置单元34由以预定长度固定到多述支撑轴16的预定数目的张紧装置组成。当将每一个张紧装置17固定到所述支撑轴16时,其上连接所述螺旋弹簧28的定位构件26被首先固定到所述支撑轴16的预定位置。所述螺旋弹簧28的一端被锁定到一个形成于所述圆筒部分27中的锁定部分,并且在另一端的所述线性部分28a被连接到所述定位构件26,同时被锁定到所述支撑部分25的切断部分25c并被保持在如图1A中所示的状态。
接着,所述张紧臂20的基端部分21与所述定位构件26在处于那个状态的定位构件26的上方啮合。此时,当所述基端部分21被移动以便使所述线性部分28a从所述孔33突出时,所述槽31有空隙地与所述支撑部分25宽松啮合,并且所述支撑轴16穿过所述收容部分30,所述张紧臂20被这样支撑以致可以关于穿过所述支撑部分25中介的支撑轴16摆动。
如图1A,4A和4B中所示,当用于Z捻的所述张紧装置单元34被装配,使用的每一个张紧臂20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其中所述张紧轮18由一个相应于Z捻的张紧轮支撑部分23b支撑。并且,当在其上连接螺旋弹簧28的预定数目定位构件26和张紧臂20被装配到所述支撑轴16,如图5B中所示用于Z捻的一个张紧装置单元34被完成。这个张紧装置单元34被固定在一个预定位置,在如图2中关于所述驱动轴14的右手边。接着,所述驱动带19绕着四个锭子13、带轮15和张紧轮18卷绕,由此用于整个环锭纺纱机11的所述张紧装置17被完成。
当用于S捻的一个张紧装置单元34将被装配,如图6中所示,使用的每个张紧臂20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其中所述张紧轮18被支撑在对应于S捻的支撑部分23a上。另外,装配以与用于Z捻的张紧装置单元34的装配相同的方式执行,以完成如图5A中所示的用于S捻的张紧装置单元34。这个张紧装置单元34被固定在一个预定的位置,如在图2中关于所述驱动轴14的左手侧,并且然后所述驱动带19绕着四个锭子13、带轮15和张紧轮18卷绕,由此用于整个环锭纺纱机11的相应于S捻的所述张紧装置17被完成。
由于其必须把转动轴水平延伸的驱动轴14的转动传递给转动轴垂直延伸的锭子13,驱动带19中途绕过运行路程。这样,为了驱动带19以稳定方式运行,张紧轮18的方位是十分重要的。从图4B和6可以清楚看到,张紧轮18的方位是处于这样的情况中,其中适合于Z捻的安置在张紧轮支撑部分23b上的张紧轮18是反转的,其不同于适合于S捻的安置在张紧轮支撑部分23a上的张紧轮18的方位情况。即,在适合于Z捻的状态下反转张紧臂20并且可摆动地支撑其在支撑轴16上不会使其有可能引导驱动带19,以致于其在适合于S捻的状态下以稳定的方式运行。然而,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其有可能的是通过单独改变张紧轮18相对于两个张紧轮支撑部分23a和23b的安装位置把适合于z捻状态转换成适合于S捻的状态,反之亦然,其两个张紧轮支撑部分23a和23b同时提供有垂直于支撑轴16的相关的一个平面。
当环锭纺纱机11操作,并且驱动轴14是反时针方向转动时,如图2所示,锭子13时顺时针转动,如图3所示,经过驱动带19,并且Z捻纱线被纺制。张紧臂20被作用以致于通过张紧臂20的螺旋弹簧28而顺时针转动,如图2所看到的,并且相应于作用在驱动带19上张紧中的一些波动在垂直于支撑轴16的平面上摆动。因此,能够避免施加到驱动带19上的过多的张力和在驱动带19上产生的松弛,确保驱动带19以稳定方式运行。
这个实施例提供有下列效果。
(1)两个张紧轮支撑部分23a和23b是提供在一个单个杆部分22上,并且张紧装置17通过单独的改变张紧轮18的安装位置而能从适合于S捻的状态转换成适合于z捻状态。并且,相对于带轮15通过改变张紧装置17的安装位置,其有可能的是把张紧力赋予到适合于S捻或Z捻状态的驱动带19上。这样,这就有可能执行Z捻和S捻而无需一定要对每一驱动带19提供两个张紧轮。其结果是,比较于所称的双张紧轮类型的张紧装置,其中两个张紧轮双提供于每一带轮,用于驱动锭子13的动力消耗被减少。此外,比较于相应提供致力于Z捻和S捻的元件和用于Z捻和S捻的张紧装置由所使用的相应于Z捻和S捻的专用元件而制成的情况,用于元件的储存空间和产品成本能够被减少。再有,通过改变支撑轴16的位置和张紧轮18的支撑位置,用于Z捻的环锭细纱机11能够非常容易地转换为用于S捻的环锭细纱机,反之亦然。
(2)基端部分21是通过支撑轴16经过定位构件26的中部而可摆动支撑的,其定位构件26是固定在支撑轴16上并且设置有外形剖面,其是由弧形区域25a和与其连接的梯形区域25b构成。此外,基端部分21设置有收容部分30,其向下打开,并且支撑轴16从其中穿过,收容部分30具有一个大于所述支撑部分25厚度的宽度的槽31,所述支撑部分25宽松地啮合进入槽31中。这样,比较于结构,其中基端部分21通过支撑轴16而可摆动的直接支撑,把基端部分21安装到支撑轴16的预定位置的操作是十分便利的。再有,比较于结构,其中基端部分21通过支撑轴16而可摆动地直接支撑,摆动半径是较大的,以致于滑动表面有较少的磨损。
(3)由于作用装置是用于螺旋弹簧28,其一端是固定在支撑轴16侧并且另一端是固定在基端部分21侧。这样,比较于结构,其中一重块是用作作用装置,张紧装置17更紧凑,并且废棉堆积的数量被减少。
(4)螺旋弹簧28的螺旋部分是被收容在收容部分30的槽31所区分开的空间32内。这样,可防止扭转螺旋弹簧28上的废棉的堆积,并且扭转螺旋弹簧几乎不干扰支撑部分25。
(5)切除部分25c形成在支撑部分25上,其能够保持线性部分28a在扭转螺旋弹簧28的另一端并且能够使得线性部分28a在垂直于支撑轴16的一个平面内移动,这时平面内的一个力是施加在线性部分28a上,而基端部分21具有一个孔33,线性部分28a穿过这个孔。扭转螺旋弹簧28是保持在一预定位置上,其一端上固定在支撑轴16侧而其另一端是锁定在支撑部分25的切去部分25c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基端部分21是配置在定位构件26上时,以便基端部分21的槽31相对应于支撑部分25,比较于基端部分21被配置,而扭转螺旋弹簧28通过手工而保持在预定位置上的情况下,基端部分21能够更容易地配置到一预定位置上。
(6)杆部分22是提供在相对于基端部分21的一个轴端上,基端部分21的墙板21a和21b垂直于支撑轴16,在与设置所述杆部分22的相对侧面部分至少所述墙板21b具有一个突起21c,用于抑制离开支撑轴16的基端部分21的倾斜。因此,由于突起21c的作用,可以抑制沿着支撑轴16的杆部分22的倾斜,确保杆部分22在稳定状态下将被摆动。
(7)所述基端部分21由树脂形成,所述杆部分22由金属形成,此外,用于锁定扭转螺旋弹簧28的锁定部分22a是与其整体形成。这样,比较于基端部分21是由金属形成的情况,能够达到重量和产品成本的减少。此外,当杆部分22摆动时,扭矩弹簧28被锁定在由树脂所形成的基端部分21上,扭转螺旋弹簧28被锁定到基端部分21的部分是经受磨损的;然而,扭转螺旋弹簧28不能锁定由树脂形成的基端部分21但能锁定由金属形成的锁定部分22a,而基端部分21是不经受磨损的。
(8)在预定数量的张紧臂20被固定到支撑轴16上的张紧装置单元34已组装之后,张紧装置单元34安装在机架上。因此,比较于张紧臂20在安装到机架之前一个接一个安装到支撑轴16的情况,张紧装置17安装到机架上是十分便利的。
(9)由于对张紧臂20的最大摆动范围通过支撑部分25的梯形区域25b接合和收容部分30的内表面而被确定,其不需要提供用于控制张紧臂20的摆动范围的任何特殊构件。
本发明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下列的改进是有可能的。用于作用杆部分22以致来增加驱动带19的张紧的作用装置是不会限制于螺旋弹簧28的。例如其也有可能的是,如图7所示,使用一个重块35作为作用装置。
由所提供的定位构件26替换圆筒部分27,螺旋弹簧28配置在其上,其还可能螺旋弹簧28直接配置到支撑轴16上,螺旋弹簧28的一端直接固定到支撑轴16上。
当使用螺旋弹簧28作为作用装置时,有可能的是其使用在一个无掩蔽的状态下,而没有用基端部分21覆盖它。
还有一种可能的是为了由槽31区分开空间32用以收容螺旋弹簧28的螺旋部分,可省去提供在收容部分30上的隔板30a。
支撑部分25可不用提供切除部分25c;当张紧臂20配置在支撑部分25上时,螺旋弹簧28的线性部分28a是插入到孔33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的是扭动螺旋弹簧28,以便槽31可相对于弧形区域25a,基端部分21配置在支撑部分25上。
在垂直于支撑轴16的基端部分21的两墙壁21a和21b上,有可能形成一个突起21c,其限制了所述基端部分21远离所述支撑轴16的倾斜。另外,可省去墙壁21a和21b上的突起21c的成形。
基端部分21也可能是金属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杆部分22的锁定部分22a被消除,并且螺旋弹簧28的线性部分28a被锁定到基端部分21上,基端部分21经受少的磨损。另外,还是当基端部分21是由树脂形成时,可省去锁定部分22a。
在替换的结构中,基端部分21是通过支撑轴16经过支撑部分25的中间部分而可摆动支撑的,还有可能的是在适合于一种结构的情况中,基端部分21是通过支撑轴16可摆动的直接支撑。
驱动轴14可提供在机架上。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轴16能够处于这样的位置,为Z捻和S捻,其支撑轴距驱动轴14以相同的间距。
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环锭细纱机,而且还应用于环锭加捻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纺纱机的锭子驱动带把张力赋予环形锭子驱动带(19)上的张紧装置,所述的锭子驱动带(19)是围绕于固定在驱动轴(14)上的驱动轮(15)上,其驱动轴(14)是安置在纺纱机机架上,以至于其能够整体转动并且是绕着多个锭子(13),其特征在于,张紧装置包括受支撑的基端部分(21),以致于相对于平行于驱动轴(14)延伸的支撑轴(16)能够摆动;从基端部分(21)延伸的杆部分(22);两个张紧轮支撑部分(23a,23b),其形成在杆部分(22)末梢端部,并且同时相对于垂直支撑轴(16)的一个平面而对称设置;张紧轮(18)可拆地安装在张紧轮支撑部分(23a,23b)其中之一上,以便当相对于平面处于预定角度时将能转动;和用于作用杆部分(22)的作用装置(28,35),以便增加锭子驱动带(19)的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端部分(21)可通过支撑轴(16)经过定位构件(26)的中部而可摆动支撑的,其定位构件(26)设有圆筒部分(27),支撑轴(16)能穿过其圆筒部分(27)用以固定并且支撑部分(25)与圆筒部分(27)整体形成,具有由弧形区域(25a)和与其连接的梯形区域(25b)构成的外形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端部分(21)设有收容部分(30),其向下开口并且支撑轴(16)通过该收容部分,其中所述的收容部分(30)具有一个大于所述支撑部分(25)厚度的宽度的槽(31),所述支撑部分(25)宽松地啮合进入槽(3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杆部分(22)是安置在相对于基端部分(21)的支撑轴(16)方向上的一端部上,其中基端部分(21)的墙板(21a,21b)垂直于支撑轴(16),在与设置所述杆部分(22)的相对侧面部分至少所述墙板具有突起(21c),用于抑制离开支撑轴(16)的基端部分(21)的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作用装置是扭转螺旋弹簧(28),其一端是固定在支撑轴(16)侧并且另一端是固定在基端部分(21)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作用装置是一种扭转螺旋弹簧(28),其一端是固定在支撑轴(16)侧并且另一端是固定在基端部分(21)侧,并且其中扭转螺旋弹簧(28)具有螺旋部分,该螺旋部分是被收容在收容部分(30)的槽(31)所区分开的空间(32)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分(25)具有切除部分(25c),其能够保持扭转螺旋弹簧(28)的另一端在一预定位置上,并且能够使另一端在垂直于支撑轴(16)的一个平面内移动,这时平面内的力是施加在另一端上,而其中基端部分(21)具有孔(33),扭转螺旋弹簧(28)的另一端穿过这个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杆部分(22)具有用于锁定扭矩螺旋弹簧(28)的另一端的锁定部分(22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作用装置是安装在杆部分(22)上的重块(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杆部分(22)是通过个螺栓(29)而被固定到所述基端部分(21)上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端部分(21)是由树脂所构成,并且其中杆部分(22)是由金属所构成。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张紧装置包括一个受支撑的基端部分(21),以致于相对于平行延伸于驱动轴(14)的支撑轴(16)能够摆动;和一个从基端部分(21)延伸的杆部分(22);在杆部分(22)的顶部,提供有两个张紧轮支撑部分(23a,23b),其同时相对于垂直支撑轴(16)提供一个平面。张紧轮(18)可拆开的安装在其中之一的张紧轮支撑部分(23a,23b)上,以便当相对于上述平面以一预定角度倾斜时将能转动。根据所要求的S捻或Z捻的其中之一的情况,改变轮(18)安装到两个张紧轮支撑部分(23a,23b)上的位置。
文档编号D01H1/243GK1572922SQ200410048409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3日
发明者河合基宏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