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机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90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机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搅拌机的一种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它主要适用于建筑机械行业中搅拌机各种液体的添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建筑机械中用的搅拌机液体添加装置都是安装在搅拌机内部的,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搅拌物料容易粘结在上面,并且在添加多种不同液体时存在上次液体的残留在管路中没有排空,必须将管路内的剩余液体人工排除才能进行另外种类的液体进行添加,这种结构的液体添加装置技术落后、液体转换性能差、管路易存料、制作过程复杂、制造成本高、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机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搅拌机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包括进液口12、主进液管路2、分支进液管路、搅拌筒体内管路7、喷头10,进液口12、主进液管路2、分支进液管路、搅拌筒体内管路7、喷头10依次连通,添加装置中的主进液管路2和分支进液管路设置在搅拌机的端盖外表面上。

优化地,分支进液管路设置在搅拌机端盖支腿11上表面,搅拌筒体内管路7贯穿搅拌机端盖支腿11与分支进液管路相连通。

优化地,分支进液管路由分支进液管路上部3和分支进液管路下部5组成,上下两部固定连接。

优化地,主进液管路2可为环状,包括圆形环状、正方环状、长方环状、菱形环状、N边形环状及不规则环状管路。

优化地,喷头10为至少一个喷头。

本发明添加装置中的主进液管路2和分支进液管路设置在搅拌机的端盖外表面上,通过结构优化,将原有的内置式管路转变为管路外置、上至式结构,这样主进料管路在搅拌机的外部的上部位置,这样添加各种不同液体时都是会将管路内的液体排空,已达到管路内不会有液体积存,也不会存在管路在搅拌机内部物料搅拌过程中粘结的管路上的这种情况的发生,更不会出现管路在内部出现漏焊等情况无法检验出现管路渗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安装方便,制造简单,检验容易,使用可靠性高,降低了维护成本,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分支进液管路设置在搅拌机端盖支腿11上表面,搅拌筒体内管路7贯穿搅拌机端盖支腿11与分支进液管路相连通,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方便,节约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本发明分支进液管路由分支进液管路上部3和分支进液管路下部5组成,上下两部固定连接,稳定性强,上部分支液体管路和下部分支液体管路的设置,使液体流动性强,达到管路排空无残留,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

本发明环状进液管路2为圆形环状、正方环状、长方环状、菱形环状、N边形环状及不规则环状管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节约占用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本发明喷头10为至少一个喷头,能够根据不同工作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喷头,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搅拌机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搅拌机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的俯视图。

1-搅拌机;2-主进液管路;3-分支进液管路上部;4-管件;5-分支进液管路下部;6-弯头;7-搅拌筒体内管路;8-紧固螺母;9-管接头;10-喷头;11-搅拌机端盖支腿;12-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搅拌机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搅拌机1的搅拌机端盖支腿11上设有分支液管路,分支进液管路上部3与分支进液管路下部5通过管件4相联接,分支进液管路下部5与搅拌筒体内管路7通过弯头6固定连接,筒体内管路7与喷头10通过管接头9固定连接,管接头9通过紧固螺母8与搅拌机端盖支腿11固定连接,还包括主进液管路2,主进液管路2环绕一周设置在搅拌机端盖支腿11上方,分支液管路焊接在主进液管路2底部,与主进液管路2相贯。

一种搅拌机外置上至式液体添加装置,包括进液口12、主进液管路2、分支进液管路3、搅拌筒体内管路7、喷头10,进液口12、主进液管路2、分支进液管路、搅拌筒体内管路7、喷头10依次连通,添加装置中的主进液管路2和分支进液管路设置在搅拌机的端盖外表面上,分支进液管路设置在搅拌机端盖支腿11上表面,搅拌筒体内管路7贯穿支腿11与分支进液管路3相连通,分支进液管路3由分支进液管路上部3和分支进液管路下部5组成,上下两部固定连接,主进液管路2设置为圆形环状管路,喷头10为一个。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本实施例的环状进液体管路2为正方环状管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本实施例的环状进液体管路2为长方环状管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本实施例的环状进液体管路2为菱形环状管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本实施例的喷头10为两个喷头。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