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28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卷门的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
通常,请参阅


图1、图2所示,该图为一现有的电动铁卷门的组合结构,如图所示目前业界所见的电卷门结构其大抵是设有一驱动马达、一驱动装置、及一卷动装置,其中该驱动马达(1)将动力传输至该驱动装置的第一涡轮组(2)处,藉由其所具有的涡杆导引动力至第二齿轮组(3),如此继续将该动力引导至该驱动装置的咬合齿轮处(4);另外,于该驱动装置中设有一驱动轴承(5)其前端接设有一行进齿轮(6)与该电卷门的卷动装置相卡接,藉此利用该驱动轴承(5)另一端接设于该咬合齿轮(4)间乃得以传输该驱动马达的动力迫使该卷动装置卷绕该电卷门叶片向上拉起或向下施放。
而一但发生停电时,由于该驱动马达失去动力无法正常运作,仅能被动地以人力拉起所设的手动链条,使该卷门叶片向上拉起。但使用者在此将遇到一大困难即由于驱动马达本身为防止于卷绕该卷门叶片时因卷绕动力不足或中途停止卷绕动作而不慎使该卷门向下掉落,因此每个驱动马达本身皆设置有一刹车器,使该驱动马达于不动作时可自动产生一刹车阻力阻止驱动马达产生逆转状态;为具安全性,该驱动马达本身在无动力状态下仍能持续维持此一功能;但也因此刹车功能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手动操作卷绕电卷门拉起时因受限于此一功能,致使拉起的逆转动作相当困难,使用者必须以大于该刹车阻力的逆转力量才能将该电卷门叶片拉起,因此倍感吃力;而若于火灾或其他紧急状况时,更可能因刹车阻力致使拉起动作吃力、缓慢因而延误了逃生时机,实在相当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其是利用一离合装置使使用者在无电力状态下仍能很轻松地以手动方式拉起卷门叶片。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其中设有一驱动马达单元接设一驱动装置,并通过该驱动装置咬合于一行星齿轮进而卷动该卷门,其特征在于设一离合装置于该驱动装置处,该离合装置乃具有一碗型底槽内呈中空,据此容置一抵止弹簧;另设有一离合中轴,乃于预设位置径向扩张成盘面使可容置于该碗型底槽内与抵合弹簧相抵;该离合中轴前端并呈渐收束的锥型前杆;该驱动装置的驱动轴承其内径乃挖设中空,使离合中轴的锥型前杆可伸入其中;于该轴承的后端贯穿挖设有预定数个嵌合孔,藉此可于各嵌合孔各容置一驱动钢珠于其内;
该驱动装置的咬合齿轮其内径周边且径向设有相对该嵌合孔的嵌合槽,据此,使该驱动钢珠可随时由该嵌合孔被顶出而停滞于嵌合孔与嵌合槽间,以使该咬合齿轮连动该驱动轴承;而当该驱动钢珠落入嵌合孔内时即可分离两者间的连动关系。
在电动铁卷门上适当位置可设置有烟雾检测器,而烟雾检测器与电源相接,当室内有浓烟时能自动启动电源,使电卷门开启。
众所周知,一般现有技术的电卷门若以手动链条拉起时,往往需施以相当大的作用力才能拉动整个电卷门,甚至有时连一般女士都可能无法拉起,然而以本实用新型创新的离合装置结构,则电卷门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能以电力驱动电卷门做正常开启;而当遇到紧急事故时,则能很迅速地摆脱马达的刹车阻力,直接以手动链条拉动行星齿轮运转,达到轻松拉起电卷门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其以创新的构造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
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卷门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卷门分解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中编号7.中轴1.驱动马达20.驱动装置2.第一涡轮组 30.行星齿轮3.第二齿轮组 40.离合装置4.咬合齿轮41.碗形底槽5.驱动轴承42.抵止弹簧6.行进齿轮43.离合中轴10.驱动马达单元 44.盘面21.嵌合孔 45.锥型前杆22.嵌合槽 23.驱动钢珠27.运转齿轮 26.拉绳28.烟雾检测器请参阅图2所示,目前所见的电卷门其设有一中轴(7),于该中轴(7)外径乃跨设有整组的电卷门卷门卷绕装置,而利用整个装置中的行星齿轮(30)其外径来盘绕整个电卷门的门扇叶片。因此其结构中乃是设有一驱动马达单元(10)卡合一驱动装置(20)再利用该驱动装置(20)传导驱动马达的动力来启动行星齿轮(30)的运转。
请参阅图3-1、3-2所示,为使该行星齿轮(30)在适当时候能随时脱离与驱动马达单元(10)的配合状态,本实用新型乃设有一离合装置(40)接设于该驱动装置(20)处;其中该离合装置(40)乃设有一碗型底槽(41),该碗型底槽(41)内呈中空,据此承置一抵止弹簧(42);另外,设一离合中轴(43)相对该碗型底槽(41)开口处,并于整个离合中轴(43)中段的预设位置径向扩张形成一盘面(44),如此,使该离合中轴(43)的底端深入该碗型底槽(41)内,而该盘面(44)则将被顶持于抵止弹簧(42)处;该离合中轴(43)前端则呈渐收束状形成一锥型前杆(45)。另外该离合中轴(43)底端接设有一拉绳(26),该拉绳(26)的一端且继续延伸直至出该碗型底槽(41)之外。
另外,整个电卷门系统中其驱动方式乃设计于在整个驱动装置(20)中是以一咬合齿轮(4)间接接收自该驱动马达单元(10)传导而来的动力,再设一驱动轴承(5)穿设于该咬合齿轮(4)中据此使运转动力经由该驱动轴承(4)进一步连动其前端具有的运转齿轮(27)启动该行星齿轮(30)卷绕卷门叶片;而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特点则是在此将连动的结构以特殊创新的改良达到随时可分离构件间相互咬合传导的状态即于该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承(5)内径乃挖设中空,使供该锥型前杆(45)可深入其内;而该驱动轴承相对于锥型前杆(45)端则贯穿挖设有若干个嵌合孔(21)据此于每个嵌合孔(21)内各容置一驱动钢珠(23)。再于该驱动装置的咬合齿轮(4)内径周边横向设置有相对每个嵌合孔(21)的嵌合槽(22);据此使该驱动钢珠(23)可随时被顶出于嵌合孔(21)与嵌合槽(22)的界面间。
请参阅图3-1、3-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于正常使用状态下时,该离合装置(40)中的离合中轴(43)受该抵止弹簧(42)的顶推乃使该锥型前杆(45)向前深入该驱动轴承(5)的内径间,紧迫合于该嵌合孔(21)的底端,届时该驱动钢珠(23)因此将被顶推露出于嵌合孔(21)外而停置于该嵌合孔(21)与嵌合槽(22)的界面间。
据此,来自该驱动马达单元(10)的驱动动力,在传导入该驱动装置(20)后将因驱动钢珠(23)的卡合状态使得咬合齿轮(4)得以带转该驱动轴承(5),进而令行星齿轮开始卷绕铁卷门叶片。而当停电或需以手动方式拉起铁卷门时,则先将揭露于外的拉绳(26)拉出,据此乃间接拉动该离合中轴(43)迫入该碗型底槽(41)内;如此一来,其前端的锥型前杆(45)也将暂时脱离与该嵌合孔(21)的顶持状态,届时该驱动钢珠(23)在失去锥形前杆(45)的顶推后将会向下掉落因而离开了嵌合孔(21)与嵌合槽(22)的界面,则该咬合齿轮(4)与该驱动轴承(5)间将因失去连结构件而无法同步运转,至此脱离与驱动马达单元(10)的传动状态,也同时摆脱了该驱动马达所具有的无法逆转的刹车动力,如此则使用者可以很轻易地直接拉动手动链条使电卷门可以轻松快速地被拉起;而若需再回复驱动马达的驱动力时,只要再将该拉绳(26)放松,则该碗型底槽(41)内的抵止弹簧(42)将以其弹力推抵该离合中轴复位(43),如此该驱动钢珠又再一次回到嵌合孔(21)与嵌合槽(22)的界面间,回复为原始的传动状态。
另外,因电卷门卷绕后,该咬合齿轮(4)与驱动轴承间(5)已经易位,因此很可能该驱动钢珠(23)无法马上对准该嵌合槽(22),但只要再继续拉动电卷门一小段,即可使分占咬合齿轮(4)各四分之一圆的嵌合槽(22)被位移致驱动钢珠(23)处则驱动钢珠(23)将会再一次被推顶于嵌合孔(21)与嵌合槽(22)的界面间。
此外,请参阅图4所示,在电卷门上,如驱动马达(1)一侧,可再增设一烟雾检测器(28),此烟雾检测器(28)与电卷门的电源开关连接,当室内有浓烟产生时,烟雾检测器(28)便会自动使电源呈开启(ON)状,藉此使电卷门自动卷起,让浓烟散出且供室内人逃生,而免除意外产生,可使安全性大幅提高,符合实用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其中设有一驱动马达单元接设一驱动装置,并藉该驱动装置咬合于一行星齿轮进而卷动该卷门,其特征在于设一离合装置于该驱动装置处,该离合装置乃具有一碗型底槽内呈中空,据此容置一抵止弹簧;另设有一离合中轴,乃于预设位置径向扩张成盘面使可容置于该碗型底槽内与抵合弹簧相抵;该离合中轴前端并呈渐收束的锥型前杆;该驱动装置的驱动轴承其内径乃挖设中空,使离合中轴的锥型前杆可伸入其中;于该轴承之后端贯穿挖设有预定数个嵌合孔,藉此可于各嵌合孔各容置一驱动钢珠于其内;该驱动装置的咬合齿轮其内径周边且径向设有相对该嵌合孔的嵌合槽,据此,使该驱动钢珠可随时由该嵌合孔被顶出而停滞于嵌合孔与嵌合槽间,以使该咬合齿轮连动该驱动轴承;而当该驱动钢珠落入嵌合孔内时即可分离两者间的连动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动铁卷门上适当位置可设置有烟雾检测器,而烟雾检测器与电源相接,在室内有浓烟时能自动启动电源,使电卷门开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动铁卷门的离合器改良结构,其是以手动离合方式使该电动铁卷门可于停电时脱离与驱动马达的接合状态进而摆脱其刹车阻力而很轻松地以手动卷起该卷门。
文档编号E06B9/68GK2323123SQ97249369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日
发明者梁朝恭 申请人:梁朝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