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974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总的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打开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的机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打开发动机罩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其使用仅在主闩锁开关指示打开位置之后可操作的内部车辆按钮、密钥卡或智能电话、使副发动机罩闩锁解锁一定指定的时间的控制器、以及与发动机罩可操作地连接的发动机罩接近传感器,其检测发动机罩何时被提升以向控制器发送信号以停用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以使发动机罩能够关闭。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在大多数机动车辆中,使用发动机罩来封闭机动车辆的发动机或行李舱。这种发动机罩通常经定位成从车辆的前部打开并且沿着后缘铰接,使得发动机罩从车辆的前部打开。发动机罩通常配备有一个或多个附接到发动机罩的前缘附近的下表面的撞销。撞销经定位成相互作用并受到闩锁组件的约束,该闩锁组件附接到机动车辆底盘,同样位于靠近发动机罩的前缘的位置。闩锁释放手柄通常位于乘员舱中,通常靠近驾驶员侧脚踢板或位于仪表板下方。手柄可通过鲍登线连接到闩锁释放杆,其可操作地连接到闩锁组件的主发动机罩闩锁。在乘员舱内驱动发动机罩释放手柄时,鲍登线拉动闩锁释放杆,从而将撞销从闩锁组件的主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此时,弹簧组件可用于将发动机罩向上推动到预定高度(例如约50至75mm(或约2至3英寸))上的部分打开位置,并通过副发动机罩闩锁保持在该位置。

提供这种副发动机罩闩锁用于在车辆运转时减少主发动机罩闩锁手柄的意外释放或主发动机罩闩锁的故障,这可能导致发动机罩由于风压而突然抬起。相反,副发动机罩闩锁需要操作者站在车辆前方,以便手动操作副发动机罩闩锁,使发动机罩撞销从闩锁组件的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从而允许发动机罩被完全抬起,以提供接近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和/或行李舱内的行李的通道。

因此,在具有主发动机罩闩锁和副发动机罩闩锁的闩锁组件环境中,在操作者从客舱内部拉动主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杆之后,发动机罩与主发动机罩闩锁脱离接合并移动到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位置。然后,操作者必须移动到靠近发动机罩的车辆前部,操作者在此必须通过将其手指插入部分打开的发动机罩下方以摸索并定位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手柄,并且然后向左或向右(或向上或向下,取决于车辆设计)驱动手柄来释放副发动机罩闩锁。然后可以手动或通过一些其他辅助机构(例如气瓶或扭力弹簧)完全打开发动机罩。

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手柄的位置随车辆不同可能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对于不熟悉其可能要操作的机动车辆的操作者而言,可能难以仅凭触摸就找到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手柄。通常难以看清狭窄、部分打开的发动机罩,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或夜间。因此,克服这些缺陷的发动机罩闩锁组件将是有益的。

本文公开的发动机罩闩锁组件特别地克服了上述缺点,即,通过使用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其采用仅在主闩锁开关指示打开位置之后可操作的内部车辆按钮、密钥卡或智能手机,以及将副发动机罩闩锁解锁一定指定的时间从而使操作者能够完全提起发动机罩的控制器。发动机罩接近传感器与发动机罩可操作地连接,其检测发动机罩何时被提起以向控制器发送信号以停用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以使发动机罩能够关闭。

因此,本公开提出的解决方案消除了操作者将其手指插入部分打开的发动机罩下方以驱动和释放副发动机罩闩锁的需要,而是为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手柄提供了从车辆的内部或一些其他方便位置的便利的驱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用于具有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的发动机罩的机动车辆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包括:撞销,撞销设置在发动机罩的前下表面上;主发动机罩闩锁,主发动机罩闩锁具有:当发动机罩处于闭合状态时与撞销接合的接合位置、以及当发动机罩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撞销脱离的脱离位置;以及副发动机罩闩锁,副发动机罩闩锁具有:与撞销接合的接合位置、以及与撞销脱离的脱离位置。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与主发动机罩闩锁可操作地连接,其向控制器提供指示主发动机罩闩锁是否处于脱离位置的信号。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与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其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驱动副发动机罩闩锁。仅在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向控制器提供指示主发动机罩闩锁处于脱离位置的信号之后,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才可操作。发动机罩传感器与发动机罩可操作地连接,其在发动机罩被提升到打开状态时将信号提供至控制器。基于车辆系统输入装置的驱动,控制器将副发动机罩闩锁驱动到脱离位置一段指定的时间,从而允许发动机罩被升高到打开状态,并且随后,基于指定的时间的终止或者发动机罩传感器向控制器提供发动机罩已经被提升到打开状态的信号中的较早一者,控制器将副发动机罩闩锁驱动到接合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包括:副发动机罩闩锁;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仅在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向控制器提供指示主发动机罩闩锁脱离的信号之后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才临时被驱动;以及传感器,传感器在发动机罩被提升时向控制器提供信号,之后控制器将副发动机罩闩锁驱动到接合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一种机动车辆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以及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与主发动机罩闩锁可操作地连接,主发动机罩闩锁具有:当发动机罩处于闭合状态时与发动机罩撞销接合的接合位置、以及当发动机罩处于释放状态或打开状态时与发动机罩撞销脱离的脱离位置,其中,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向控制器提供指示主发动机罩闩锁处于接合位置或脱离位置的信号。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在:当发动机罩处于释放状态时与发动机罩撞销接合的接合位置、以及当发动机罩处于打开状态时与发动机罩撞销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驱动副发动机罩闩锁。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与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并且仅在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向控制器提供指示主发动机罩闩锁处于脱离位置的信号之后并在接收来自车辆系统输入装置的系统输入信号之后,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才可操作,而传感器与发动机罩可操作地连接,其在发动机罩被提升到打开状态时将信号提供给控制器。基于接收来自车辆系统输入装置的系统输入信号,控制器将副发动机罩闩锁驱动到脱离位置一段指定的时间,从而允许发动机罩被升高到打开状态,此后,在指定的时间或者传感器向控制器提供发动机罩已经被提升到打开状态的信号中的较早一者之后,控制器将副发动机罩闩锁驱动到接合位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配备有本公开的改进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机动车辆的前透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后视平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另一后视平面图;

图4是本公开的改进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后视平面图,其中主发动机罩闩锁接合;

图5是本公开的改进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后视平面图,其中主发动机罩闩锁脱离;

图6是本公开的改进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前视平面图,其中副发动机罩闩锁接合;

图7是本公开的改进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前视平面图,其中副发动机罩闩锁脱离;

图8a是作为本公开的改进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车辆系统输入装置的密钥卡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8b是作为本公开的改进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车辆系统输入装置的个人计算装置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9是本公开的改进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发动机罩接近传感器的前视图;

图10是用于本公开的改进的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控制电路的控制器操作的示意图;以及

图11是用于本公开的改进的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的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控制电路的控制器的电路图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文可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参数和部件,或其相似的修改和替代。出于说明的目的,词语“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及其派生词语应当依据图1中所定向的本公开。然而,应理解的是除非明确作出相反说明,本公开可呈现各种替代的定向。还应理解的是在附图中显示和在下列说明书中说明的具体设备和工艺仅仅为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所设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涉及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视为限定,除非权利要求中作了其他明示。本文参考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其相关视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机动车辆10包括覆盖发动机室14的发动机罩12。发动机罩12通常形成为具有前缘16和后缘18的面板。发动机罩12的后缘18可通过铰链20连接到机动车辆10的车身。在闭合位置,发动机罩12设置为邻近并延伸越过机动车辆10的车身24中的开口22,开口提供通向发动机室14的通道。发动机罩12具有上表面26和下表面28,且通过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可释放地连接到机动车辆10,并且可相对于机动车辆10枢转,从而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位于前底盘构件31上邻近发动机罩的前缘16,并且铰链20可位于发动机罩12的后缘18处。

现在参考图2至图5,详细示出了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包括发动机罩闩锁支架32,发动机罩闩锁支架32经由安装孔34通过紧固件(未示出)附接到前底盘构件31,紧固件平行于机动车辆10的横向轴线横向延伸,如本领域所熟知。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与相对于机动车辆10设置在发动机罩12的前缘16上的撞销36相互作用。发动机罩12具有闭合锁定位置、释放位置和打开位置。在闭合锁定位置,发动机罩12无法升高,并且通过捕获和限制撞销36的主发动机罩闩锁38限制在适当位置。还提供了副发动机罩闩锁40并且其经由枢轴安装件42可枢转地附接到发动机罩闩锁支架32,以便在释放主发动机罩闩锁38时也能捕获和限制撞销36。

如图3至图6所示出,主发动机罩闩锁38围绕闩锁枢轴螺栓70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旋转。在所示出实施例中,主发动机罩闩锁38设有包括横向部分46的上部闩锁支脚44,该横向部分向上延伸并远离提供在发动机罩闩锁支架32中的通道48,其用于接合和捕获发动机罩12的撞销36。

如图2和图3最佳示出,主发动机罩闩锁38设有单个棘爪接合凸片50,用于接合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的棘爪52的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如图2最佳所示,棘爪52的远端60连接到鲍登线67,通过作用在棘爪52上的棘爪弹簧58使棘爪52逆时针旋转并且通过作用在主发动机罩闩锁38上的主发动机罩闩锁弹簧62使主发动机罩闩锁38顺时针旋转,从而使棘爪52的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被推动与棘爪接合凸片50接触。如图所示,棘爪弹簧58具有附接到支架32的第一端74和附接到棘爪52的远端60的相对的第二端76。主发动机罩闩锁弹簧62同样具有附接到发动机罩闩锁支架32的第一端64、以及附接到提供在主发动机罩闩锁38上的闩锁弹簧安装吊耳68的相对的第二端66。

在操作中,机动车辆操作者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部释放主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杆(未示出),该释放杆拉动鲍登线67。如图5所示,鲍登线67的驱动会拉动棘爪52的远端60,从而使棘爪52克服棘爪弹簧58的力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将主发动机罩闩锁38的棘爪接合凸片50从棘爪52的闩锁凸轮接合表面54释放。随着主发动机罩闩锁38现在在主发动机罩闩锁弹簧62的推动下自由旋转,主发动机罩闩锁38的弧形底面72在通道48内向上推动撞销36。可选地,可在发动机罩12的下表面28的前部下方设置垂直定向的弹簧组件(未示出),或者与铰链20连接的扭力弹簧(未示出)或气推活塞(未示出)可用于进一步将发动机罩12推动到略微打开的位置。当主发动机罩闩锁38被启动时,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向机动车辆10提供状态信号的更改。

当撞销36到达通道48的上部且基本脱离主发动机罩闩锁38时,撞销36与通常保持在闭锁位置的副发动机罩闩锁40接合,从而允许发动机罩12被部分升高通常约为50至75mm(或约2至3英寸)。车辆操作者必须随后前往机动车辆10的前方,并且根据现有技术手动操作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以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旋转,从而使撞销36从副发动机罩闩锁40释放以允许发动机罩12被升高。

副发动机罩闩锁40可配置有在向上延伸臂86的第一远端84处的锁定钩82(设置成接合撞销36)、以及结合到优选地由冲压钢制成的整体的金属构件88中的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因此,副发动机罩闩锁40的向上延伸臂86和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形成大致u形的配置,其中枢轴安装件42设置安装在u形配置的底部90处。枢轴安装件42用于将集成金属构件88的底部90可枢转地附接到闩锁支架32。副发动机罩闩锁40通过围绕枢轴安装件42设置的扭力弹簧92被推动到与撞销36接合的第一位置。优选地,扭力弹簧92具有作用于安装在副发动机罩闩锁40的集成金属构件88上的弹簧凸片96的第一支脚94、以及作用于安装在闩锁支架32上的弹簧凸片100的第二支脚98。副发动机罩闩锁40必须由车辆操作者手动驱动克服扭力弹簧92的力以到达与撞销36脱离的第二位置,以便释放发动机罩12。

图2和图3所示出的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的现有技术配置也可被封装在塑料材料中,由此机动车辆操作者可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旋转脱离出与撞销36的接合。也就是说,在释放主发动机罩闩锁38之后,发动机罩12处于略微打开的位置,因此存在足够的空间可以让机动车辆操作者将手插入发动机罩12的下方,通过将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操纵到左侧(在图2和图3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可随车辆设计而变化)以将副发动机罩闩锁40从与撞销36接合的位置手动旋转到相对于撞销36脱离的位置,从而释放副发动机罩闩锁40。在进行该操作时,撞销36在通道44和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内自由地向上升起,从而允许发动机罩12完全打开,于是机动车辆操作者可以完全进入位于发动机罩12下方的发动机室14。

然而,如上所述,上述说明要求机动车辆操作者将手插入发动机罩12下方以释放撞销36。如果操作不正确,尤其是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这可能非常困难,并可能导致机动车辆操作者的手受伤。此外,在机动车辆操作者不熟悉机动车辆10的情况下,例如,在租赁车中,机动车辆10的操作者可能不得不进行摸索以便正确操控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以脱离副发动机罩闩锁40。

本公开的改进涉及使用创新的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如上所述,副发动机罩闩锁40具有锁定钩82和枢轴安装件42,锁定钩82位于设在垂直延伸臂86上的第一远端84处以在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撞销36接合,副发动机罩闩锁40通过枢轴安装件42可枢转地附接到机动车辆10的前底盘构件31并且副发动机罩闩锁40围绕枢轴安装件42枢转。优选地,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螺线管128安装到闩锁支架32或机动车辆辆底盘上的一些其他常规位置,并且可操作地与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连接。因此,副发动机罩闩锁40可保持常规的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从而以失效保护替代方案将发动机罩升高。或者,可以省略副发动机罩闩锁手柄80。

机动车辆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控制系统包括:车辆系统输入模块102;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与主发动机罩闩锁38可操作地连接的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其向控制器104提供指示主发动机罩闩锁38处于接合位置或脱离位置的信号;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其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驱动副发动机罩闩锁40;以及与发动机罩12可操作地连接的传感器108,其在发动机罩12被提升到打开状态时向控制器104提供信号。在操作中,根据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的启动,控制器104将副发动机罩闩锁40驱动到脱离位置一段指定的时间,从而允许发动机罩12被升高至打开状态。在指定的时间之后,控制器104将副发动机罩闩锁40驱动到接合位置,以使发动机罩12能够返回到释放或闭合状态。

车辆系统输入模块102优选地与车辆系统输入装置114可操作地连接,并向控制器104提供系统输入信号。如图1所示,车辆系统输入装置114可包括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客舱内的按钮或开关21,例如安装在仪表板23上或靠近主发动机罩闩锁杆的脚踢板上。或者,如图8a所示,车辆系统输入装置114可由诸如密钥卡25的无线源提供。如果使用密钥卡25,则可运用已经存在于机动车辆10中的现有无线电频率无线通信。或者,如图8b所示出的,诸如iphone或ipad的个人计算装置118可设有无线通信(wifi、蓝牙或其他无线介质,诸如蜂巢式移动电话网络)以及适当的应用程序以提供切换功能。

最优选地,车辆系统输入模块102包括与控制器104可操作地连接的蓝牙obdii信号接收模块116,其中,操作者驱动的车辆系统输入装置114从个人计算装置118将蓝牙信号提供给蓝牙obdii信号接收模块116,其通常在操作中央堆栈驱动控制的模块中。在接收到来自由机动车辆操作者操作的个人计算装置118的操作者启动的输入信号之后,通过将从蓝牙obdii信号接收模块116始发的系统输入信号由大约初始的5v降低至0v,从而蓝牙obdii信号接收模块116(优选地由额定电压12至14v的机动车辆电池供电)将系统输入信号提供至控制器104。或者,如果使用wifi信号,则可由仪表板23中的无线路由器(未示出)接收,如已知的那样。同样,如已知的那样,蜂窝信号可通过外部天线(未示出)由嵌入在机动车辆10中的电话(未示出)接收。不管来源如何,无线信号在接收模块116中被解码,该接收模块操作其串行输出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以产生系统输入信号并将其传送到控制器104,如下所述。

控制器104可响应于系统输入信号但仅在某些条件下操作。根据本公开,仅在机动车辆10的机动车辆变速器57被置入“驻车档”中并且主发动机罩闩锁38从接合位置驱动到脱离位置并且当主发动机罩闩锁38被驱动时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更改状态时,控制器104才可优选地驱动副发动机罩闩锁40。这可以通过将当前的变速器变速杆56和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的输出提供给控制器104来实现。当主发动机罩闩锁38被启动时,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更改状态,并且该输出用于启动控制器104。从任何上述车系统输入装置114发送的初始系统输入信号提供了期望打开副发动机罩闩锁40的来自机动车辆操作者的车辆系统输入。

可替代地,如图9所示出,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可用弹簧加载的柱塞开关112替代,其设置在发动机罩12的下表面28下方并且在发动机罩12处于闭合状态时处于常开状态,从而在发动机罩12处于闭合位置时中断控制器104和/或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与机动车辆10的底盘接地之间的电气连接。因此,未将电力输送到控制器104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和/或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

然而,当主发动机罩闩锁38从其接合位置驱动到其脱离位置时,发动机罩升高50至75mm(或大约2至3英寸)到释放状态,在此撞销36遇到副发动机罩闩锁40,这防止发动机罩12进一步向上运动。这种移动允许弹簧加载的柱塞开关112的柱塞113延伸,从而在控制器104和/或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之间建立连续性并允许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的驱动。

如图11所示,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优选地运用以单稳态模式配置的标准555定时器集成电路122。如常规的,1号gnd引脚与机动车辆10的底盘接地电连接,同时经由8号v+引脚将正电源电压提供给控制器104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8号v+引脚与额定12至14v的机动车辆蓄电池电连接。

2号trig引脚连接到车辆系统输入模块102,其在从车辆系统输入装置114接收到操作者驱动的输入信号之后将系统输入信号传送到控制器104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从而发信号给控制器104以驱动副发动机罩闩锁40。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然后,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经由3号out引脚产生输出脉冲以驱动开关晶体管124(优选为2n550晶体管),其继而启动继电器126,继电器126被设计成提供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所需的较高电流。然而,如上所述,控制器104可仅在主发动机罩闩锁38被启动之后启动副发动机罩闩锁40。因此,如果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的状态没有更改,表示主发动机罩闩锁38仍然处于接合位置,则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将不产生输出脉冲。

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配置成产生具有预设的时间间隔或输出脉冲宽度的输出脉冲,以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保持打开指定的时间,其由连接到555定时器集成电路122上的7号dis引脚的电阻器和电容器的值确定。这旨在为机动车辆操作者提供足够的时间来接近发动机罩12并将其提升打开。如设计考虑可能要求的,输出脉冲宽度的指定时间周期优选地设定在30秒至120秒之间。

优选地,连接到555定时器集成电路122上的7号dis引脚的电阻器和电容器的值包括30kω电阻器r1、9.5kω电阻器r2、6.49kω电阻器r3、20kω电阻器r4、470pf电容器c1和100μf电容器c2。当从7号dis引脚累积在c2中的电压超过6号thr引脚内部阈值(如果5号cv(ctrlvolt)引脚打开,则优选为2/3的8号v+引脚)时,6号thr引脚结束定时间隔(控制3号out引脚)。5号cv(ctrlvolt)引脚经由0.01μf电容器c3与机动车辆接地电连接,以减少电路中的外来噪声。

如图4至图7可见,根据本公开,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优选地包括螺线管128,并且副发动机罩闩锁40包括垂直悬置的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棘爪110。螺线管128定位成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从与撞销36接合的第一位置逆时针旋转到与撞销36脱离的第二位置。因此,当继电器126和螺线管128被驱动时,螺线管128驱动副发动机罩闩锁40。螺线管128优选地包括驱动器130,驱动器130与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棘爪110可操作地连接,以将副发动机罩闩锁40从接合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因此,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与控制器104可操作地连接,并且仅在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向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提供指示主发动机罩闩锁38处于脱离位置的信号之后才可操作。

机动车辆副发动机罩闩锁40还优选地运用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发动机罩12被升高之后推动螺线管128返回到接合位置。如上所述,副发动机罩闩锁40优选地通过扭力弹簧92被推动到与撞销36接合的第一位置,并且必须手动驱动克服扭力弹簧92的力以到达与撞销36脱离的第二位置。优选地,围绕枢轴安装件42安装的扭力弹簧92可旋转地将副发动机罩闩锁40连接到闩锁支架32,从而作为弹性构件将副发动机罩闩锁40推动到第一位置。

尽管为了让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正确地释放发动机罩12而必须在提升发动机罩12时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保持打开,但同样重要的是在发动机罩12试图关闭前应停用副发动机罩闩锁40。由于在通过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保持打开由输出脉冲宽度建立的指定的时间间隔时副发动机罩闩锁40处于脱离位置,所以如果在该时间间隔内尝试关闭发动机罩12,则副发动机罩闩锁40将不会接合发动机罩12,从而可能导致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和/或发动机罩12的损坏。因此,简单的定时器不足以控制副发动机罩闩锁功能,而是必须采用附加的保护措施。

因此,提供了传感器108,传感器108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或霍尔效应开关,但是也可以是安装在发动机罩12的前缘16附近并且通常靠近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的红外接近传感器132。红外接近传感器132采用能够检测红外光谱中的光波长的光传感器136。当与led138组合使用时(其产生相同波长的光并将其从诸如发动机罩12的待测物体反射),光传感器136测量反射和接收的光的强度。当发动机罩12处于闭合状态并且由此接近传感器136(优选地安装在格栅140的上部)时,来自led138的光从发动机罩12反射并进入光传感器136。这导致传感器136检测对应于发动机罩12靠近红外接近传感器132并处于闭合状态的阈值。

因此,为了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返回到其接合位置,由红外接近传感器132提供信号,其被设计成检测靠近红外接近传感器132的发动机罩12的不存在。因此,红外接近传感器132通过反射光的强度感测发动机罩12何时从闭合位置提升、越过仍然由副发动机罩闩锁40接合的释放位置、以及到达摆脱副发动机罩闩锁40的打开位置。如下所述,所公开的红外接近传感器132优选地安装在格栅140的顶部以检测发动机罩12的打开,并且向控制器104提供信号。

与检测物体存在的替代方法相反,红外接近传感器132优选地用于检测邻近对象的不存在。虽然可以设想使用类似于弹簧加载的柱塞开关112的弹簧加载的柱塞开关,但是发动机罩12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较大行程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在副发动机罩闩锁40接合之前,主发动机罩闩锁38的释放允许发动机罩12的前缘16升高大约50至75mm(大约2至3英寸)。该距离将需要具有相当大的行程的柱塞开关112,其可能会从格栅140的顶部突出并遭受损坏。

在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发动机罩12打开,红外接近传感器132将不再检测发动机罩12的存在,并且红外接近传感器132随后将经由4号reset引脚向控制器104发送信号,4号reset引脚重置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这继而导致控制器104终止来自3号out引脚的输出脉冲。这导致开关晶体管124停用继电器126,使螺线管128返回到断开状态,并且在弹簧92的推动下,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返回到其接合位置以使发动机罩12能够关闭。优选地,红外接近传感器132由橡胶护套142包围,以将led138密封免遭污垢和碎屑。或者,出于相同的原因,红外接近传感器132可以安装在发动机罩12本身上,向下指向覆盖靠近前底盘构件31的部件(例如散热器框架或其他结构)的塑料中。

如图10所示,为了操作根据本公开的机动车辆闩锁组件30,机动车辆操作者从机动车辆10的客舱的内部释放主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杆,以将主发动机罩闩锁38从附接到发动机罩12的下表面28的撞销36处释放。然后,主发动机罩闩锁开关78向控制器104提供指示主发动机罩闩锁38处于脱离位置的信号。主发动机罩闩锁38随后在主发动机罩闩锁弹簧62的推动下旋转,并且主发动机罩闩锁38的弧形底表面72将撞销36在通道48内向上推动,直到撞销36遇到副发动机罩闩锁40。

机动车辆操作者随后必须驱动副发动机罩闩锁40,以便升高发动机罩12。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机动车辆操作者在主发动机罩闩锁38释放后离开机动车辆10或将手插入发动机罩12的前缘16的下方来释放副发动机罩闩锁40。相反,机动车辆辆作者仅需要提供来自车辆系统输入装置114的系统输入信号,例如位于客舱内的按钮或开关21、密钥卡25或个人计算装置118。提供系统输入信号将继而驱动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以驱动远程副发动机罩闩锁释放装置106(或螺线管128),其然后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从与撞销36的接合位置旋转到相对于撞销36的脱离位置。在进行该操作时,撞销36可从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自由地向上升起,从而允许发动机罩12完全打开。在指定的时间之后,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断开螺线管128。此外,如果红外接近传感器132在指定时间终止之前确定发动机罩12已经升高到其打开状态,则用于副发动机罩闩锁控制电路105的控制器104使螺线管128断开,从而使副发动机罩闩锁40返回到其接合位置并允许发动机罩12关闭而不受干扰或损坏。

控制器104、车辆系统输入装置114和红外接近传感器132以及电驱动机械驱动器(诸如螺线管128)的组合独特地提供了用于以适当的顺序远程地释放副发动机罩闩锁40的系统,从而以对机动车辆操作者是易理解的方式启动副发动机罩闩锁40并且避免损坏机动车辆10的部件。

本公开的另一有利特征在于其并非必须要取代当前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相反,其可以作为附加特征结合到现有发动机罩闩锁组件30中。本公开仅提供了一种更便利的驱动器方案,其可以添加到现有发动机罩闩锁释放机构,从而将副发动机罩闩锁40远程驱动到相对于撞销36的脱离位置,从而使机动车辆辆操作者无需将手插入发动机罩12下方即可升高发动机罩12。相反,发动机罩12可通过简单地驱动车辆系统输入装置114(例如设置在机动车辆10的客舱中的按钮或开关21、密钥卡25或诸如移动电话的个人计算装置118)来升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和其他部件的结构不局限于任何特定材料。本文公开的本公开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由多种材料形成,除非本文另有描述。

出于公开的目的,术语“连接”通常表示两个部件直接或间接相互接合(电气的或机械的)。这种接合本质上是固定的或者本质上是活动的。这种接合可以由这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和任何中间部件来实现,这些中间部件彼此集成为单一整体或者中间部件可以与上述两个部件集成为单一整体。这种接合本质上是永久性的或者本质上是可拆卸的或可释放的,除非另有规定。

出于公开的目的,术语“可操作地接合”和“可操作地连接”通常表示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部件起作用,即使存在位于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其他部件,并且术语“可操作的”限定部件之间的功能关系。

还应当注意,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本公开部件的结构和设置仅是示例性的。尽管本公开中仅详细描述了一些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过本公开后可以很容易地意识到,在不实质性偏离所述主题的教导和优势的情形下,可以有多种变形(例如,改变多种部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值,安装方式,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等)。例如,示出为整体形成的构件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或者示出为多个部件的构件可以整体形成;接触面的操作可以颠倒或做出其他改变;结构件和/或构件的长度或宽度、或者系统中的连接器或其他构件均可以改变;构件之间的调整位置的种类或数量也可以改变。应当注意,系统的部件和/或组件可以由可提供足够的强度或耐用性的多种材料中的任一种构成,该材料可以具有多种颜色、质地和组合。因此,所有的这些变形均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可以对期望的以及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在设计、操作条件、布置方式作出其他替代、修改、变化和省略,而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

应该理解,所述工艺中任何所述工序或步骤可以与其他公开的工序或步骤相结合以形成本公开范围内结构。本文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工序均是出于示例性的目的并且不应视为限定。

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方法进行变化和修改,并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除非另外指定,否则这些构思被权利要求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