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梳理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115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花梳理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纱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棉花梳理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梳理机是用于梳理棉纤维的机械设备,棉絮中所含的灰尘往往需要另外的人力机械再次清理,且梳理过后的棉花表面易鼓起,不够平整美观;其次棉絮在放入到传送带上有时表面有潮湿的现象,无法对其进行正常梳理的,也会浪费一些棉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清除棉絮表面的灰尘和自动对棉絮进行烘干处理、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棉花梳理机的上料装置,尤其适合用在单丝的生产线降温工艺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花梳理机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传送机构、烘干机构和去尘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前辊、后辊,所述的前辊、后辊两端分别通过轴一、轴二转动设在底座上,且前辊一端的轴一与第一电机的轴键相连,所述的前辊、后辊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的传动带上设有多个长孔,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风机,风机上方设置有吸风口和吹风管,吹风管与输气管连接,输气管另一端与出气仓连接,出气仓呈锥型,出气仓下方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的烘干箱沿着棉絮传送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口、出口,传动带从进口传入,从出口穿出,所述的去尘机构包括带孔压辊、弧形板,在烘干箱内设有第一、二带孔压辊,所述的第一、二带孔压辊表面设有圆孔,第一、二带孔压辊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二连接轴设在烘干箱侧壁上,其中第一带孔压辊一侧的第一连接轴穿过烘干箱,且与主动轮相连,主动轮通过转动轴与电机的轴键连接,第二带孔压辊一侧的的第二连接轴穿过烘干箱,且与从动轮相连,所述的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设置,所述的第一、二带孔压辊正上方分别设有第一、二弧形板,所述的第一、二弧形板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二连接杆与第一、二气缸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进口靠近前辊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烘干箱底壁设有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风机设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的烘干箱设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与烘干箱出口相连通的废料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去尘机构和烘干机构,可清除棉絮表面的灰尘和自动对棉絮进行烘干处理、提高其生产效率,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带孔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前辊 3、后辊

4、传送带 5、长孔 6、烘干箱

7、风机 8、吸风口 9、吹风管

10、输气管 11、出气仓 12、进口

13、出口 14、第一带孔压辊 15、第二带孔压辊

16、圆孔 17、第一弧形板 18、第二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棉花梳理机的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传送机构、烘干机构和去尘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前辊2、后辊3,所述的前辊2、后辊3两端分别通过轴一、轴二转动设在底座1上,且前辊2一端的轴一与第一电机的轴键相连,所述的前辊2、后辊3之间套设有传送带4,所述的传动带4上设有多个长孔5,便于在传送、去尘过程中,去除棉絮表面沾有的灰尘,提高其成品率。

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6、风机7,风机7上方设置有吸风口8和吹风管9,吹风管9与输气管10连接,输气管10另一端与出气仓11连接,出气仓11呈锥型,出气仓11下方设置有烘干箱6,所述的烘干箱6沿着棉絮传送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口12、出口13,传动带4从进口12传入,从出口13穿出。

所述的去尘机构包括带孔压辊、弧形板,在烘干箱6内设有第一带孔压辊14、第二带孔压辊15,所述的第一、二带孔压辊表面设有圆孔16,第一、二带孔压辊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二连接轴设在烘干箱6侧壁上,其中第一带孔压辊14一侧的第一连接轴穿过烘干箱6,且与主动轮相连,主动轮通过转动轴与电机的轴键连接,第二带孔压辊15一侧的的第二连接轴穿过烘干箱6,且与从动轮相连,所述的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设置,所述的第一、二带孔压辊正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弧形板17、第二弧形板18,所述的第一、二弧形板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二连接杆与第一、二气缸相连,通过带孔压辊与弧形板对棉纤维的挤压,排出棉纤维中的空气,使棉纤维表面平整,也防止了压辊表面沾有棉絮的可能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口12靠近前辊2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烘干箱6底壁设有出口,便于对棉絮中的灰尘、短绒的收集、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风机7设在底座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烘干箱6设在底座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与烘干箱6出口相连通的废料槽。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棉絮从烘干箱6进口进入到箱内,然后烘干机构起到对棉絮烘干的作用,在传送过程中,第一带孔压辊14、第二带孔压辊15与第一弧形板17、第二弧形板18配合作用,起到对棉絮去尘的作用,排出棉纤维中的空气,提高了成品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