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和用于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292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打印装置和用于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信息添加到打印对象的图像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一种将信息添加到打印对象图像并打印它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12-217086号公报中,讨论了将包括诸如“加密”或“重要”等的文字和诸如打印材料的制作日期等的图形的信息添加到打印材料。此外,在日本特开2012-217086号公报中,讨论了从原稿的诸如“左上部”、“上部中间”、“右上部”、“左下部”、“下部中间”、“右下部”等的选项选择添加信息的区域。

此外,已知使用打印装置中配设的盒子和片材手动给送托盘作为打印要使用的片材的片材供应源。

在盒子用作片材供应源的情况下,在盒子上堆叠的片材大小(例如,A4和B5)可以由用户指定,以基于接收到的片材大小控制图像的打印。作为另选方案,可以基于在盒子中配设的引导位置来自动地检测片材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

另一方面,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用作片材供应源的情况下,可以由用户指定放置在片材给送托盘上的片材的片材大小(例如,A4和B5)。然而,存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一些打印装置,其中,基于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中配设的引导位置,可以检测片材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但不能检测片材在副扫描方向(即,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打印装置中,用户必须精确地指派用户已放置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上的片材的片材大小,并且这对用户来说是麻烦的。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已知准备了“自由大小”的选项。

当“自由大小”被设置为放置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上的片材的大小时,打印装置在不知道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开始在片材上打印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打印对象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短于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则可以在片材内打印图像。然而,在打印对象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长于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例如,在电子照相方式打印装置中,图像在感光鼓上被显影,但因为片材的长度不够,所以该图像没有被转印到片材上。

同时,关于将信息添加到上述的打印对象图像,可以选择片材的右上部、右下部、左上部和左下部作为添加信息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尾端侧区域。如果起初已知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则可以在适合于片材的长度的位置添加信息。然而,如果设置“自由大小”,则在打印装置不知道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状态下开始图像的打印。结果是,信息没有被添加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要添加的信息的位置可能位于打印的片材之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使在起初不知道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信息合适地添加到打印对象图像上的打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能够将信息添加到打印对象图像的打印装置包括:添加单元,其被构造为添加信息;设置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用户操作而设置添加信息的区域;指定单元,其被构造为指定针对打印所使用的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未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即使尾端侧区域被设置单元设置为添加信息的区域,仍控制添加单元将信息添加到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首端侧区域。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清楚。下述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被单独地实现,或者,在需要时或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来自各个实施例的要素或特征是有利的时候,可以被实现为多个实施例或其特征的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打印装置的系统的整体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外观图和传送路径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片材手动给送托盘的外观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操作单元的外观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打印装置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6A和图6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打印装置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7A和图7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打印装置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识别信息的添加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请注意,下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不意图限制根据权利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的组合并不一定是本发明的方案不可缺少的。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作为打印装置的示例的打印装置101的系统的整体图。打印装置101包括控制器单元102、显示单元103、操作单元104、打印机单元105和扫描仪单元106。显示单元103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液晶显示器来显示用户进行的操作内容、该装置的内部状态等。操作单元104经由显示单元103的硬件键组或触摸面板功能,接收用户操作。

打印机单元105从控制器单元102接收打印指令,以基于从控制器单元102发送的图像数据而在片材上打印图像。扫描仪单元106从控制器单元102接收读取指令,以读取原稿上的图像。然后,扫描仪单元106将获得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控制器单元102。另外,打印机单元105可以基于由扫描仪单元106生成的图像数据而进行打印(即,复印作业)。

控制器单元102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7、只读存储器(ROM)108、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9、硬盘驱动器(HDD)110和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111。CPU 107经由接口并通过使用存储介质的存储器,执行在打印装置101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控制与控制器单元102连接的设备的操作。例如,ROM 108存储系统启动所需的引导程序。RAM 109是用作执行控制程序的工作存储器的易失性存储器。

HDD 110是存储介质,例如,存储程序控制、图像数据等的磁盘。EEPROM 111是存储在执行控制程序时所需的设置值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CPU 107可以经由局域网(LAN)/广域网(WAN)112从个人计算机(PC)113(即,外部装置)接收页面描述语言(PDL)数据,并且,基于接收到的PDL数据控制打印机单元105进行打印(即,PDL作业)。PDL数据由在用作主机计算机的PC 113中安装的打印机驱动器生成。

图2A是打印装置101的外观图。打印装置101的主体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对应于打印机单元105和扫描仪单元106。打印装置101配设有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和盒子202,作为打印所使用的片材的片材供应源。另外,打印装置101配设有片材排出托盘203,作为在其上打印图像的片材的排出目的地。

图2B是示出打印机单元105中的片材传送路径的示图。感光鼓207在经过充电处理到特定的极性电势之后通过曝光单元(未示出)被曝光。利用该处理,在感光鼓207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使用显影单元204将调色剂附着到感光鼓207上,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在感光鼓207上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5,然后,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到从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或盒子202传送到传送路径210的片材上。将其上被转印图像的片材传送到定影单元206。在定影单元206,通过施加热和压力进行定影处理。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完成定影的片材经由传送路径208被排出到片材排出托盘203上,其中被打印面朝下。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完成定影的片材在传送路径208中被反转,并经由传送路径209再次被给送到传送路径210。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首先在片材的背面上进行打印,然后,片材正面朝下地被排出。

图3是从上面观看的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的外观图。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上,配设一对在导轨上可自由移动的引导件302,并且,引导件302之间的距离可以由引导距离传感器303检测。片材检测传感器304可以检测片材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上的存在。

当片材检测传感器304的检测结果从“不存在片材”改变为“存在片材”时,打印机单元105基于引导距离传感器303的检测结果来检测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上的片材宽度(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然后,打印机单元105将检测到的片材宽度与表示“存在片材”的信息一起通知控制器单元102。此外,当片材检测传感器304的检测结果从“存在片材”改变为“不存在片材”时,打印机单元105向控制器单元102通知表示“不存在片材”的信息通知。

图4是包括显示单元103的操作单元104的外观图。主菜单键401是用于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图6A所示的主菜单的键。用户使用数字键盘402来输入数值。设置键403是在对整个打印装置101进行各种设置时按下的键。开始键404是在发出执行诸如打印的处理的指令时按下的键。

图5是在片材检测传感器304的检测结果从“不存在片材”改变为“存在片材”时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用户经由图5所示的操作画面进行关于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上放置的片材的片材大小的设置。在设置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上放置的片材的特定片材大小的情况下,按下标准大小键501。当按下标准大小键501时,大小选择字段503变为可操作状态,并且,用户可以选择诸如A4和B5等的特定大小。除了标准大小以外,还可以添加用户可任意地输入片材的高度和宽度长度的非标准大小作为一种选项。在设置标准大小或非标准大小的情况下,它对应于下述的“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另外,“标准大小”是指被广泛使用的片材的大小,并且,“非标准大小”是指相比于片材的“标准大小”不被广泛使用的片材的大小。

当用户想避免设置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上放置的片材的片材大小的麻烦时,按下自由大小键502。当按下自由大小键502时,大小选择字段503变为不可操作。在设置“自由大小”时,在打印装置101不知道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状态下开始图像的打印。换句话说,在设置“自由大小”时,它对应于下述的“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在EEPROM 111中存储经由图5中的画面进行的设置。

图6A示出在主菜单键401被按下时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的操作画面。如图6A所示,打印装置101配设有诸如“复印”和“打印”的多个功能。图6B示出在设置键403被按下时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用户可以经由可进一步从该画面移换的画面进行各种设置。

图7A示出在经由图6B所示的操作画面选择被命名为“功能设置”的项目602时,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的操作画面。该画面包括“强制打印识别信息”的项目701。当普通用户正在操作打印装置101时以灰色的方式显示项目701,因为项目701是仅由打印装置101的管理员可设置的项目。如果用户想进行项目701的设置,则用户需要按下图6B中的登录键603来被授权为管理员。

图7B示出在图7A中的项目701被选择时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的操作画面。通过该画面,用户可以进行与识别信息的打印有关的设置。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识别信息包括用户(例如,指示打印的用户、以及打印装置101的用户)的用户信息。除了用户信息之外,识别信息还包括打印日期和时间、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和打印装置101的序列号。通过将表示用户的用户信息强制添加(打印)到打印片材,可以基于打印的片材来稍后指定打印片材的用户。由用户信息表示的用户(打印装置101的用户)是在进行复印作业时已登录到打印装置101中的用户。另一方面,在执行PDL作业时,它是已登录到充当主机计算机的PC 113中的用户。

为了打印识别信息,用户按下开(ON)键702。键组703包括各个用来为功能设置是否打印识别信息的键。键组704包括用来选择添加识别信息的区域的键。可添加识别信息的区域是图像的右上部、右下部、左上部和左下部的四个区域。经由图7B所示的画面进行的设置作为设置值被存储在EEPROM 111中。

图8是示出片材传送方向与使用键组704选择的识别信息添加区域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片材801至803示出“右上部”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其双面都未被打印的片材(以下被称为双面空白片材)被放置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图8中的片材803)上。片材在从图8中的右边到左边的方向上被传送,并且,图像被打印在图8的片材的背面上。如参照图2B所述,这是因为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用作片材供应源的情况下,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上放置的片材的背面(下面)是打印表面。其上已经打印图像的片材被排出到片材排出托盘203上,其中打印表面朝下。片材802示出从上面观看片材排出托盘203的状态。

当用户拾取以反转被排出到片材排出托盘203上的片材时,片材802的状态改变为片材801的状态。此时,如区域807所示,识别信息被添加到片材801的右上侧上。图8中的实线表示片材边缘,并且,虚线表示图像的可打印区域。在右上位置中打印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与添加的信息对应的矩形的右上点被布置为与可打印区域的右上点匹配。作为另选方案,它可以被布置在可打印区域内部的离可打印区域的末端具有小的余量的位置,并且,可以由用户设置余量的量。

参照图8中的片材802,为了将识别信息添加到片材801的状态中的片材的右上侧上,由此可知,识别信息被添加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首端侧(leading end side)上。此外,也是为了在片材801的状态中的片材的右下侧上添加识别信息,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首端侧(未示出)上添加识别信息。

另一方面,图8中的片材804至806示出“左上部”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上放置双面空白片材806。片材在从图8中的右边到左边的方向上被传送,并且,图像被打印在图8的片材的背面上。其上已经打印图像的片材被排出到片材排出托盘203上,其中打印表面朝下。片材805示出从上面观看片材排出托盘203的状态。

当用户拾取以反转被排出到片材排出托盘203上的片材时,片材805的状态改变为片材804的状态。此时,如区域808所示,识别信息被添加到片材804的左上侧上。参照图8中的片材805,为了添加识别信息到片材804的状态中的片材的左上侧上,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尾端侧上添加识别信息。此外,同样为了在片材804的状态中的片材的左下侧上添加识别信息,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尾端侧(未示出)上添加识别信息。

在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用作片材供应源并且使用标准大小键501设置特定大小的情况下,尽管识别信息添加区域被设置为“右上部”、“右下部”、“左上部”和“左下部”中的任何一个,然而识别信息可以被添加到设置的区域上。这是因为,如果特定大小被设置则片材在主扫描方向和片材传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可以被指定,则识别信息可以被添加到根据这些长度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特定大小未被设置的情况下(即,在自由大小键502被按下时),如果识别信息添加区域被设置为“左上部”或“左下部”,则发生麻烦。这是因为,当设置“自由大小”时,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即,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不能被指定,因此在开始打印之前的时间点不能精确地确定要添加识别信息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与片材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由引导距离传感器303指定。因此,如果识别信息添加区域被设置为“右上部”或“右下部”,则即使设置“自由大小”,也可以适当地添加识别信息。

考虑到上述的这些要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设置“自由大小”的情况下,即使“左上部”或“左下部”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也控制识别信息的打印位置以被添加到片材的右上区域或右下区域(即,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首端侧区域)。

图9是示出在指示执行打印时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图9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各个操作(步骤)通过打印装置101的CPU 107执行在ROM 108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来实现。

在步骤S901中,CPU 107确定是否指示执行打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按下开始键404时,CPU 107确定指示执行打印(步骤S901中的“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02。在步骤S902中,CPU 107确定识别信息的打印是否被设置为开(ON)。通过参考经由图7B所示的画面设置的且被存储在EEPROM 111中的信息来进行确定。当识别信息的打印被设置为开(步骤S902中的“是”)时,处理进入步骤S903。另一方面,当它未被设置为开,即,被设置为关(OFF)(步骤S902中的“否”)时,处理进入步骤S906。

在步骤S903中,CPU 107基于在EEPROM 111中存储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可以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在片材供应源是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并且使用标准大小键501来设置特定大小的情况下,CPU 107确定可以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步骤S903中的“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04。另一方面,如果设置“自由大小”,则CPU 107确定不能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步骤S903中的“否”),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05。在片材供应源是盒子202的情况下,CPU 107确定不能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步骤S903中的“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04。

在步骤S904中,使用图7B中的键组704,将识别信息添加到设置的区域。更具体地,如果区域被设置为“右上部”、“右下部”、“左上部”或“左下部”,则识别信息分别被添加到片材的右上部、右下部、左上部或左下部。另一方面,在步骤S905中,将识别信息添加到片材的右上部,而不管使用图7B中的键组704设置的区域。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识别信息添加区域被设置为“右下部”,识别信息也被添加到片材的“右上部”。然而,由于“右下部”是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首端侧区域,所以如果“右下部”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则识别信息可以被添加到片材的右下部,而没有改变位置。此外,在“左下部”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情况下,识别信息也被添加到片材的右上部。然而,在“左下部”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情况下,识别信息也可以被添加到片材的右下部。

在步骤S906中,CPU 107打印添加或不添加识别信息的图像。如果打印对象包括多个图像,则在步骤S906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来重复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即使片材传送方向上的尾端侧区域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识别信息也被控制为添加到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首端侧区域。因此,即使在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识别信息适当地添加到打印对象图像。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在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图7B所示的画面上选择识别信息添加区域。因此,在设置“自由大小”并且除了“右上部”以外的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情况下,识别信息被添加到与用户期望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因此,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这样的结构,其中,在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即,片材供应源是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并且,设置“自由大小”)的情况下,禁止选择识别信息添加区域。

图10是示出打印识别信息的设置操作的流程图。图10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各个操作(步骤)通过打印装置101的CPU 107执行在ROM 108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来实现。

在步骤S1001中,CPU 107确定是否指示打印识别信息的设置。在选择图7A所示的项目701的情况下,CPU 107确定指示打印识别信息的设置(步骤S1001中的“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02。

在步骤S1002中,CPU 107基于在EEPROM 111中存储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可以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在片材供应源是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并且使用标准大小键501来设置特定大小的情况下,CPU 107确定可以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步骤S1002中的“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03。另一方面,在设置“自由大小”的情况下,CPU 107确定不能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步骤S1002中的“否”),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04。另外,在片材供应源是盒子202的情况下,CPU 107确定可以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步骤S1002中的“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3中,CPU 107显示图7B所示的设置画面,经由该设置画面可以选择识别信息添加区域。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4中,CPU 107显示图7B所示的设置画面,经由该设置画面不能选择识别信息添加区域。此时显示的画面是在图7B所示的键组704当中除了“右上部”以外的以灰色的方式显示的画面。

在步骤S1005中,CPU 107接收经由在步骤S1003中或在步骤S1004中显示的画面进行的设置。接下来,在步骤S1006中,CPU 107确定是否按下确定(OK)键。如果CPU 107确定按下确定键(步骤S1006中的“是”),则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CPU 107禁止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尾端侧区域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采用该操作,可以禁止将识别信息添加到用户不期望的区域,并且,即使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将信息适当地添加到打印对象图像。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在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经由图7B所示的画面选择识别信息添加区域。因此,在设置“自由大小”并且除了“右上部”以外的被设置为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情况下,识别信息被添加到与用户期望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因此,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1,在没有指定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即,片材供应源是片材手动给送托盘201,并且,设置“自由大小”),根据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设置位置,打印对象图像被旋转180度,并且,在片材上打印旋转的图像和识别信息。

更具体地,如果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位置被设置为“左下部”,则打印装置101将打印对象图像旋转180度,并且,在没有指定其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片材上,打印旋转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打印装置101也将识别信息的图像旋转180度,然后,如步骤S905中进行的一样,将旋转的识别信息图像添加(打印)到片材的“右上部”区域(对应于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首端侧的区域)。

此外,如果设置的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位置是“左上部”,则打印装置101将打印对象图像旋转180度,并且,在没有指定其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片材上打印旋转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打印装置101将识别信息图像旋转180度,然后,将旋转的识别信息图像添加(打印)到片材的“右下部”区域(对应于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首端侧的区域)。

另一方面,如果设置的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位置是“右上部”或“右下部”,则打印装置101在片材上对打印对象图像和识别信息图像进行打印,而没有将它们旋转180度,这不同于上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位置是“右上部”,则识别信息图像被添加(打印)到片材的“右上部”区域。如果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位置是“右下部”,则识别信息图像被添加(打印)到片材的“右下部”区域。

以这样的方式,识别信息相对于打印的图像的位置可以适应于设置的识别信息添加区域的位置。

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要添加到打印对象图像的信息的示例,描述了包括用户信息的识别信息。然而,它并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添加其他信息(例如,页数、份数和表示重要级别的标记)的情况。

其它实施例

也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电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