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024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阵列基板包括:多条公共电极线、多条栅极线、栅极绝缘层、像素电极、透明掩模环、钝化层以及公共电极。其中,该公共电极线及该栅极线位于基板上,该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多条公共电极线及多条栅极线;该像素电极和透明掩模环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该像素电极的一端与薄膜晶体管连接,该透明掩模环邻近该像素电极的另一端并与公共电极线部分重叠;该钝化层位于栅极绝缘层上,包括一通孔;该公共电极位于钝化层上,覆盖通孔的内表面并与公共电极线连接。
【专利说明】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式,以往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方式一直被广 泛使用,但是该方式在显示原理上,对视场角存在限制。
[0003]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横向电场方式已为众所周知,例如平面内开关(In Plane Switching, IPS)方式和边缘场开关(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方式。该横向电场方 式在阵列基板上形成像素电极和共享电极,对该像素电极和该共享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使 之产生与该阵列基板大致平行的电场,在与该阵列基板面基本平行的面内驱动液晶分子。
[0004] 然而,现有技术的IPS或FFS型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中,公共电极是通过钝化层 中的通孔与公共电极线连接的。在蚀刻该通孔的制程中,该通孔的大小难以控制,可能会使 该像素电极与该公共电极的距离较近,而在某一地方发生短路,造成显示画面中存在颜色 异常。


【发明内容】

[0005] 为此,提供一种能精准控制钝化层通孔的大小和位置,以避免像素电极和公共电 极发生短路的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实为必要。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包括:多条公共电极 线、多条栅极线、栅极绝缘层、像素电极、透明掩模环、钝化层以及公共电极。其中,该公共电 极线及该栅极线位于基板上,该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多条公共电极线及多条栅极线。该像素 电极和透明掩模环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该像素电极的一端与薄膜晶体管连接,该透明掩 模环邻近该像素电极的另一端并与公共电极线部分重叠。该钝化层位于栅极绝缘层上,包 括一通孔。该公共电极位于该钝化层上,覆盖通孔的内表面并与公共电极线连接。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先在基板表面上形 成第一导电层,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形成多个栅极和多条公共电极线。接着,形成一层栅极绝 缘层,覆盖该基板和该栅极、该公共电极线。然后,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于该栅极绝缘层之 上,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形成多个像素电极和透明掩模环,该透明掩模环与该像素电极相互 隔离。接着,形成一层钝化层覆盖整个该基板,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形成通孔,该通孔贯穿该 钝化层和该栅极绝缘层并暴露出部分公共电极线,且该通孔落于该透明掩模环内。最后,形 成一层第二透明导电层覆盖该钝化层和该通孔,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形成公共电极,通过该 通孔与该公共电极线电连接。
[0008] 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由于阵列基板上包 括一透明掩模环,该透明掩模环可以作为掩模来蚀刻钝化层的通孔,能精准控制钝化层通 孔的大小和位置,以避免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发生短路,提高液晶显示器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俯视图。
[0010]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沿线II - II的剖示图。
[0011] 图3-图6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方法的示意图。
[001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包括: 一基板; 形成在基板的一个表面的多条公共电极线及多条栅极线; 栅极绝缘层,该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多条公共电极线及多条栅极线; 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的多个像素电极和透明掩模环,该像素电极的一端与薄膜晶体管 连接,该透明掩模环邻近该像素电极的另一端并与公共电极线部分重叠; 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并覆盖像素电极和透明掩模环的钝化层,该钝化层包括一通孔, 该通孔落于该透明掩模环中;以及 形成在钝化层上的公共电极,公共电极覆盖通孔的内表面并与公共电极线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基板还包括形成 在栅极绝缘层上的与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该栅极线与该数据线共同定义多个子 像素区。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阵列基板还包括多个位 于该栅极线和该数据线交叉处的薄膜晶体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像素电极或该公共电 极中的至少一种具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狭缝。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掩模环与该像素 电极相互隔离。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掩模环与该像素 电极是在同一道光蚀刻制程中形成的。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掩模环的材料为 氧化铟锡或者氧化铟锌。
8. -种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基板表面上形成第一导电层,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形成多个栅极和多条公共电极线; 形成一层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基板和该栅极、该公共电极线; 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于该栅极绝缘层之上,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形成多个像素电极和透 明掩模环,该透明掩模环与该像素电极相互隔离; 形成一层钝化层覆盖整个该基板,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形成通孔,该通孔贯穿该钝化层 和该栅极绝缘层并暴露出部分公共电极线,且该通孔落于该透明掩模环内;以及 形成一层第二透明导电层覆盖该钝化层和该通孔,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形成公共电极, 通过该通孔与该公共电极线电连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还 包括形成一层半导体层于该栅极绝缘层之上,并利用光蚀刻制程在该栅极上方形成通道 层。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还 包括形成一层第二导电层于该通道层、该像素电极、该透明掩模环和该栅极绝缘层之上,并 利用光蚀刻制程在该通道层的两侧形成彼此分离的源极和漏极,该漏极部分覆盖该像素电 极。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像素电极和 该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种具有多个平行排列的狭缝。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掩模环 至少与部分该公共电极线重叠。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钝化层的掩 模和该透明掩模环共同作为掩模以形成该通孔。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4122728SQ20131016873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9日
【发明者】王晓倩, 王明宗, 柳智忠, 郑亦秀 申请人: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