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024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压机。



背景技术:

热压机又称邦定机,通常分为COG热压机和FOG热压机。FOG(FPC on Glass),是通过ACF(异方性导电胶膜)粘合,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下,将ACF中的导电粒子爆破并使ACF胶固化,从而实现LCD(液晶屏)与FPC(柔性线路板)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

FOG热压机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ACF贴附、FPC上料、预压、本压几大模块,目前,FOG热压机的生产过程通常采用人工辅助机器完成,存在依靠大量人力,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压机,具有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压机,包括:机座;多个滑移连接于所述机座上、用于承载LCD的承载台;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将ACF与所述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贴附的贴附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将FPC与所述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的预压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将FPC输送至预压装置处的供料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将FPC与所述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的本压装置;滑移连接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吸取LCD至承载台并将所述承载台上的LCD转移至下一工序的吸盘安装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吸盘安装结构从待加工的LCD吸取至承载台上,承载台滑移至靠近贴附机构的位置以进行贴附的工作,贴附机构将ACF贴附至LCD上后,吸盘安装结构将贴附ACF后的LCD转移至下一承载台上并靠近预压装置的位置;供料装置将FPC输送至预压装置处,预压装置将供料装置上的FPC与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实现FPC与LCD的初步连接,吸盘安装结构将承载台上预压后的LCD转移至下一承载台上并靠近本压装置的位置;本压装置将FPC与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完成了FPC与LCD的邦定工作,整个生产过程人工参与较少,自动化程度较高,从而具有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贴附装置包括用于将ACF与所述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贴附的贴附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台靠近或远离所述贴附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贴附机构包括贴附主体、贴附压头、贴附气缸、送料轮、设于所述送料轮下方的导料轮、设于所述贴附组件两侧的导向轮及收料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横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移动座、纵向滑移连接于所述移动座上且与所述承载台下端固定的安装座、驱动所述移动座在所述底座上滑移的第一气缸及驱动所述安装座在所述移动座上滑移的第二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ACF料带从送料轮送出,经过导料轮、导向轮到收料轮上,导料轮对ACF料带的传输起了引导作用,在贴附气缸驱动贴附主体及贴附压头将ACF贴附到LCD的过程中,设于贴附组件两侧的导向轮对ACF料带的传输起到了导向作用,防止了料带的跑偏,提升了ACF贴附的准确性;第二气缸驱动安装座在移动座上纵向滑移,带动固定于安装座的承载台纵向滑移,实现将承载台靠近或远离贴附机构的工作;第一气缸驱动移动座在底座上横向滑移,带动移动座上的安装座横向滑移,从而带动承载台横向滑移,从而可以对承载台上待加工的LCD依次进行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压装置包括用于将FPC与所述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的预压组件及用于驱动所述预压组件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预压组件包括架体、上压块、下压块及预压头,所述上压块及所述下压块设于架体上,所述预压头设于所述下压块下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一侧的连接板及设于所述连接板下端且用于驱动所述预压组件活动的第三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承载LCD的承载台滑移至预压组件的位置处,供料装置将FPC输送至预压组件的位置,然后第三气缸驱动预压组件至承载台的位置,预压头将供料装置上的FPC与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实现FPC与LCD的初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安装板竖向滑移的第一滑轨及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移的第四气缸,所述第一滑轨上下两端设有固定块,所述机座上还设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上对射式红外感应器及下对射式红外感应器,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感应组件的一端设有用于隔挡所述感应组件所发射光源以感应所述安装板位置的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气缸驱动安装板在第一滑轨上滑移,带动安装板上的连接板及预压组件活动,从而可以通过第三气缸驱动预压组件进行预压的工作,通过第四气缸驱动预压组件进行靠近或远离贴附工作位置的工作,通过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分工合作,增加了贴附工作的准确性;安装板通过第一滑轨滑移,增加了安装板及预压组件滑移的稳定性,固定块增加了第一滑轨的结构稳固性;当挡片移动至上对射式红外感应器或下对射式红外感应器中时,挡片能隔挡住上对射式红外感应器或下对射式红外感应器中所发射光源,从而实现感应安装板的位置,从而可以限制吸取安装板上下运行的距离,进一步保证了预压组件进行预压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且用于储存FPC的供料台、设于所述机座上且用于将FPC输送至后续的预压装置处的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供料台上的FPC吸取并转移至所述输送机构上的吸取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机座上供所述吸取机构竖向滑移且用于驱动所述吸取机构横向及纵向移动以实现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机构处的滑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料台上可以储存多块FPC,在生产过程中,吸取机构在滑动机构上竖向滑移,向下滑移时,吸取机构将供料台上的FPC吸取,然后滑动机构驱动吸取机构横向滑移及纵向滑移以使吸取机构靠近输送机构处,与此同时,吸取机构向上滑移至与输送机构输送FPC对接的位置时,吸取机构松开FPC将FPC转移到输送机构上,然后输送机构将FPC输送至后续的预压装置处进行后续的加工工作,然后输送机构驱动吸取机构复位进行下一次的FPC的抓取工作,因而能不断地为后续的预压装置输送FPC,实现了自动输送FPC的过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且设有第二滑轨的输送座、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且用于与所述吸取机构对接并承载FPC的输送台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台在所述输送座上滑移的第五气缸;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且设有第三滑轨的横梁、纵向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三滑轨上且设有供所述吸取机构横向滑移的第四滑轨的滑动座、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移的第六气缸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吸取机构在所述第四滑轨上滑移的第七气缸;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吸取主体、用于将所述供料台上的FPC吸取并转移至所述输送台上的吸嘴、用于驱动所述吸取主体及所述吸嘴活动的第八气缸以及设于所述第八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吸取主体之间的浮动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及第四滑轨的设置,增加了吸取机构输送FPC的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第八气缸驱动吸取主体及吸嘴活动以靠近供料台处,吸嘴将供料台上的FPC吸取,第七气缸驱动吸取机构在第四滑轨上横向滑移以靠近输送机构的位置,第六气缸驱动滑动座在第三滑轨上纵向滑移,带动滑动座上的吸取机构纵向滑移以实现靠近与输送台对接的位置,吸嘴松开FPC将FPC转移到输送台上,实现了为输送机构供料的工作,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供料台下方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支架、供所述供料台滑移的第五滑轨及用于驱动所述供料台在所述第五滑轨上滑移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吸取机构的第九气缸,所述供料台设有在所述第五滑轨上滑移且带有与第五滑轨相适配的凹槽的第一滑块,所述支座上设有穿设于第一滑块的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为支座起到了支撑作用,第九气缸驱动供料台在第五滑轨上滑移以靠近吸取机构处,便于吸取机构吸取供料台上的FPC;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五滑轨的配合,增加了供料台滑移的稳定性;滑杆进一步增加了供料台滑移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本压装置包括多个本压组件及用于驱动本压组件活动的第十气缸,所述本压组件包括本压主体及用于将FPC与所述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的本压压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十气缸驱动本压主体及本压压头对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完成了FPC与LCD的邦定工作;多个本压组件的设置可以同时进行多个FPC与LCD的本压工作,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吸盘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固定板及多个设于所述安装板下的吸盘,所述固定板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吸盘的腰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不同规格的LCD加工的工作中,对单个LCD的加工时,多个吸盘的设置对LCD的吸附更稳定,对多个LCD的加工时,多个吸盘可以同时进行吸附,提高了工作效率;腰形槽的设置可以调整吸盘的位置,以适应不同LCD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座上设有供吸盘安装结构滑移的传送导轨,所述传送导轨设有第六滑轨及第七滑轨,所述固定座设有在所述第六滑轨上滑移的第二滑块及在所述第七滑轨上滑移的第三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安装结构可在传送导轨滑移实现LCD的吸取及转移,通过第二滑块与第六滑轨的滑移配合,以及第三滑块及第七滑轨的滑移配合,大大提高了吸盘安装结构在传送导轨上滑移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生产过程中,吸盘安装结构从待加工的LCD吸取至承载台上,承载台滑移至靠近贴附机构的位置以进行贴附的工作,贴附机构将ACF贴附至LCD上后,吸盘安装结构将贴附ACF后的LCD转移至下一承载台上并靠近预压装置的位置;供料装置将FPC输送至预压装置处,预压装置将供料装置上的FPC与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实现FPC与LCD的初步连接,吸盘安装结构将承载台上预压后的LCD转移至下一承载台上并靠近本压装置的位置;本压装置将FPC与承载台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完成了FPC与LCD的邦定工作,整个生产过程人工参与较少,自动化程度较高,从而具有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热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贴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吸盘安装结构和机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预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预压装置与输送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本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座;2、承载台;3、贴附装置;31、贴附机构;311、贴附主体;312、贴附压头;313、贴附气缸;314、送料轮;315、导料轮;316、收料轮;317、导向轮;32、驱动机构;321、底座;322、移动座;323、安装座;324、第一气缸;325、第二气缸;4、预压装置;41、预压组件;411、架体;412、上压块;413、下压块;414、预压头;42、驱动组件;421、安装板;422、连接板;423、第三气缸;424、挡片;5、供料装置;51、供料台;511、支座;512、支架;513、第五滑轨;514、第九气缸;515、第一滑块;516、滑杆;52、输送机构;521、输送座;522、第二滑轨;523、输送台;524、第五气缸;53、吸取机构;531、吸取主体;532、吸嘴;533、第八气缸;534、浮动接头;54、滑动机构;541、横梁;542、滑动座;543、第六气缸;544、第七气缸;545、第三滑轨;546、第四滑轨;6、本压装置;61、本压组件;611、本压主体;612、本压压头;62、第十气缸;7、吸盘安装结构;71、固定座;711、第二滑块;712、第三滑块;72、固定板;73、吸盘;74、腰形槽;8、第一滑轨;9、第四气缸;10、感应组件;101、上对射式红外感应器;102、下对射式红外感应器;11、传送导轨;12、第六滑轨;13、第七滑轨;1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热压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座1;多个滑移连接于机座1上、用于承载LCD的承载台2;设置于机座1上、用于将ACF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贴附的贴附装置3;设置于机座1上、用于将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的预压装置4;设置于机座1上、用于将FPC输送至预压装置4处的供料装置5;以及,设置于机座1上、用于将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的本压装置6;滑移连接于机座1上、用于吸取LCD至承载台2并将承载台2上的LCD转移至下一工序的吸盘安装结构7。

在生产过程中,吸盘安装结构7从待加工的LCD吸取至承载台2上,承载台2滑移至靠近贴附机构31的位置以进行贴附的工作,贴附机构31将ACF贴附至LCD上后,吸盘安装结构7将贴附ACF后的LCD转移至下一承载台2上并靠近预压装置4的位置;供料装置5将FPC输送至预压装置4处,预压装置4将供料装置5上的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实现FPC与LCD的初步连接,吸盘安装结构7将承载台2上预压后的LCD转移至下一承载台2上并靠近本压装置6的位置;本压装置6将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完成了FPC与LCD的邦定工作,整个生产过程人工参与较少,自动化程度较高,从而具有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

如图2所示,贴附装置3包括用于将ACF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贴附的贴附机构31及用于驱动承载台2靠近或远离贴附机构31的驱动机构32。

贴附机构31包括贴附主体311、贴附压头312、贴附气缸313、送料轮314、设置于送料轮314下方的导料轮315、设置于贴附组件两侧的导向轮317及收料轮316;驱动机构32包括底座321、横向滑移连接于底座321上的移动座322、纵向滑移连接于移动座322上且与承载台2下端固定的安装座323、驱动移动座322在底座321上滑移的第一气缸324及驱动安装座323在移动座322上滑移的第二气缸325。

加工时,ACF料带从送料轮314送出,经过导料轮315、导向轮317到收料轮316上,导料轮315对ACF料带的传输起了引导作用,在贴附气缸313驱动贴附主体311及贴附压头312将ACF贴附到LCD的过程中,设于贴附组件两侧的导向轮317对ACF料带的传输起到了导向作用,防止了料带的跑偏,提升了ACF贴附的准确性;第二气缸325驱动安装座323在移动座322上纵向滑移,带动固定于安装座323的承载台2纵向滑移,实现将承载台2靠近或远离贴附机构31的工作;第一气缸324驱动移动座322在底座321上横向滑移,带动移动座322上的安装座323横向滑移,从而带动承载台2横向滑移,从而可以对承载台2上待加工的LCD依次进行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如图3所示,吸盘安装结构7包括固定座71、连接于固定座71的固定板72及多个设置于安装板421下的吸盘73,固定板72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吸盘73的腰形槽74。

在进行不同规格的LCD加工的工作中,对单个LCD的加工时,多个吸盘73的设置对LCD的吸附更稳定,对多个LCD的加工时,多个吸盘73可以同时进行吸附,提高了工作效率;腰形槽74的设置可以调整吸盘73的位置,以适应不同LCD的加工。

机座1上设置有供吸盘安装结构7滑移的传送导轨11,传送导轨11设置有第六滑轨12及第七滑轨13,固定座71设置有在第六滑轨12上滑移的第二滑块711及在第七滑轨13上滑移的第三滑块712。

吸盘安装结构7可在传送导轨11滑移实现LCD的吸取及转移,通过第二滑块711与第六滑轨12的滑移配合,以及第三滑块712及第七滑轨13的滑移配合,大大提高了吸盘安装结构7在传送导轨11上滑移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预压装置4包括用于将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的预压组件41及用于驱动预压组件41活动的驱动组件42。

如图5所示,预压组件41包括架体411、上压块412、下压块413及预压头414,上压块412及下压块413设置于架体411上,预压头414设置于下压块413下端;驱动组件42包括安装板421、设置于安装板421一侧的连接板422及设置于连接板422下端且用于驱动预压组件41活动的第三气缸423。

在生产过程中,承载LCD的承载台2滑移至预压组件41的位置处,供料装置5将FPC输送至预压组件41的位置,然后第三气缸423驱动预压组件41至承载台2的位置,预压头414将供料装置5上的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实现FPC与LCD的初步连接。

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供安装板421竖向滑移的第一滑轨8及用于驱动安装板421在第一滑轨8上滑移的第四气缸9,第一滑轨8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块14,机座1上还设置有感应组件10,感应组件10包括上对射式红外感应器101及下对射式红外感应器102,安装板421靠近感应组件1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隔挡感应组件10所发射光源以感应安装板421位置的挡片424。

第四气缸9驱动安装板421在第一滑轨8上滑移,带动安装板421上的连接板422及预压组件41活动,从而可以通过第三气缸423驱动预压组件41进行预压的工作,通过第四气缸9驱动预压组件41进行靠近或远离贴附工作位置的工作,通过第三气缸423和第四气缸9的分工合作,增加了贴附工作的准确性;安装板421通过第一滑轨8滑移,增加了安装板421及预压组件41滑移的稳定性,固定块14增加了第一滑轨8的结构稳固性;当挡片424移动至上对射式红外感应器101或下对射式红外感应器102中时,挡片424能隔挡住上对射式红外感应器101或下对射式红外感应器102中所发射光源,从而实现感应安装板421的位置,从而可以限制吸取安装板421上下运行的距离,进一步保证了预压组件41进行预压的工作。

如图6所示,供料装置5包括滑移连接于机座1上且用于储存FPC的供料台51、设置于机座1上且用于将FPC输送至后续的预压装置4处的输送机构52、用于将供料台51上的FPC吸取并转移至输送机构52上的吸取机构53以及设置于机座1上供吸取机构53竖向滑移且用于驱动吸取机构53横向及纵向移动以实现靠近或远离输送机构52处的滑动机构54。

供料台51上可以储存多块FPC,在生产过程中,吸取机构53在滑动机构54上竖向滑移,吸取机构53向下滑移时,供料台51滑移至靠近吸取机构53的位置,吸取机构53将供料台51上的FPC吸取,然后滑动机构54驱动吸取机构53横向滑移及纵向滑移以使吸取机构53靠近输送机构52处,与此同时,吸取机构53向上滑移至与输送机构52输送FPC对接的位置时,吸取机构53松开FPC将FPC转移到输送机构52上,然后输送机构52将FPC输送至后续的预压装置4处进行后续的加工工作,然后输送机构52驱动吸取机构53复位进行下一次的FPC的抓取工作,因而能不断地为后续的预压装置4输送FPC,实现了自动输送FPC的过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合图5和图6所示,输送机构52包括设置于机座1上且设置有第二滑轨522的输送座521、滑移连接于第二滑轨522上且用于与吸取机构53对接并承载FPC的输送台523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台523在输送座521上滑移的第五气缸524;滑动机构54包括设置于机座1上且设有第三滑轨545的横梁541、纵向滑移连接于第三滑轨545上且设置有供吸取机构53横向滑移的第四滑轨546的滑动座542、用于驱动滑动座542在第三滑轨545上滑移的第六气缸543以及用于驱动吸取机构53在第四滑轨546上滑移的第七气缸544;吸取机构53包括吸取主体531、用于将供料台51上的FPC吸取并转移至输送台523上的吸嘴532、用于驱动吸取主体531及吸嘴532活动的第八气缸533以及设置于第八气缸533的输出端与吸取主体531之间的浮动接头534。

第二滑轨522、第三滑轨545及第四滑轨546的设置,增加了吸取机构53输送FPC的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第八气缸533驱动吸取主体531及吸嘴532活动以靠近供料台51处,吸嘴532将供料台51上的FPC吸取,第七气缸544驱动吸取机构53在第四滑轨546上横向滑移以靠近输送机构52的位置,第六气缸543驱动滑动座542在第三滑轨545上纵向滑移,带动滑动座542上的吸取机构53纵向滑移以实现靠近与输送台523对接的位置,吸嘴532松开FPC将FPC转移到输送台523上,实现了为输送机构52供料的工作,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供料台51下方设置有支座511,支座511上设置有支架512、供供料台51滑移的第五滑轨513及用于驱动供料台51在第五滑轨513上滑移以靠近或远离吸取机构53的第九气缸514,供料台51设置有在第五滑轨513上滑移且带有与第五滑轨513相适配的凹槽的第一滑块515,支座511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一滑块515的滑杆516。

支架512为支座511起到了支撑作用,第九气缸514驱动供料台51在第五滑轨513上滑移以靠近吸取机构53处,便于吸取机构53吸取供料台51上的FPC;通过第一滑块515与第五滑轨513的配合,增加了供料台51滑移的稳定性;滑杆516进一步增加了供料台51滑移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本压装置6包括多个本压组件61及用于驱动本压组件61活动的第十气缸62,本压组件61包括本压主体611及用于将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的本压压头612。

第十气缸62驱动本压主体611及本压压头612对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完成了FPC与LCD的邦定工作;多个本压组件61的设置可以同时进行多个FPC与LCD的本压工作,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作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吸盘安装结构7从待加工的LCD吸取至承载台2上,承载台2滑移至靠近贴附机构31的位置以进行贴附的工作,贴附机构31将ACF贴附至LCD上后,吸盘安装结构7将贴附ACF后的LCD转移至下一承载台2上并靠近预压装置4的位置;供料装置5将FPC输送至预压装置4处,预压装置4将供料装置5上的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贴附并预压,实现FPC与LCD的初步连接,吸盘安装结构7将承载台2上预压后的LCD转移至下一承载台2上并靠近本压装置6的位置;本压装置6将FPC与承载台2上的LCD进行进一步压合,完成了FPC与LCD的邦定工作,整个生产过程人工参与较少,自动化程度较高,从而具有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