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48768阅读:来源:国知局
填充第一通孔108a并接触多晶硅层104的表面,漏极金属层109b填充第二通孔108b并接触多晶硅层104的表面;
[0034]在第三绝缘层107之上且覆盖源极金属层109a和漏极金属层109b的第一平坦层1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坦层110为有机平坦层,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0035]在第一平坦层110之上的公共电极层111 ;在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层111由氧化铟锡ITO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0036]在公共电极层111之上的第一钝化层112 ;
[0037]在第一钝化层112、公共电极层111以及第一平坦层110中的过孔113 ;其中,过孔113露出漏极金属层109b的表面;
[0038]在第一钝化层112之上的像素电极层114 ;其中,像素电极层114通过过孔113接触漏极金属层109b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层114由氧化铟锡ITO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0039]覆盖像素电极层114的第二钝化层115。
[004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色光阻层包括:红色光阻层116a、绿色光阻层116b及蓝色光阻层116c ;其中,红色光阻层116a、绿色光阻层116b及蓝色光阻层116c直接形成在第二钝化层115之上。
[0041]另外,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在第二钝化层115之上并覆盖红色光阻层116a、绿色光阻层116b及蓝色光阻层116c的第二平坦层117 ;其中,第二平坦层117填充过孔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平坦层117为有机平坦层,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0042]进一步地,间隔保持体包括:主间隔保持体(Main Photo Spacer) 118a及副间隔保持体(Sub Photo Spacer) 118b ;其中,主间隔保持体118a及副间隔保持体118b均在第二平坦层117之上。
[0043]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4]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图1所示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第二基板201,以及夹设在所述阵列基板和第二基板201之间的液晶层300。
[004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01可为透明的玻璃基板,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第二基板201也可为透明的树脂基板。
[0046]为了防止由第二基板201 —侧入射的光线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金属层(例如,源极金属层109a和漏极金属层109b)反射,从而造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下降,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第二基板201的背向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表面(即第二基板201的上表面)上设置黑色遮光层202 ;其中,黑色遮光层202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对设置。进一步地黑色遮光层202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正相对设置。
[0047]进一步地,黑色遮光层202的遮光面积大于遮光层102的遮光面积;也就是从,从上往下看,黑色遮光层202完全遮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和遮光层102。在本实施例中,黑色遮光层202可由铬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黑色遮光层202也可由其他黑色金属形成,或者黑色树脂形成。
[0048]此外,为了对黑色遮光层202进行保护,进一步地,在第二基板201的背向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表面(即第二基板201的上表面)上设置第三钝化层203 ;其中,第三钝化层203覆盖黑色遮光层202。
[0049]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液晶显示面板时,利用第二基板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对盒组装,由于第二基板为裸基板(即无任何图形),所以其在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组装无需考虑对组精度。这样,制作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不会存在偏差异的冋题。
[0050]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101); 在所述第一基板(101)之上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在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之上的彩色光阻层;以及 在所述彩色光阻层之上的间隔保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101)与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之间的遮光层(102);其中,所述遮光层(102)与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在所述遮光层(102)与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之间的第一绝缘层(103);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103)覆盖所述遮光层(1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包括: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103)之上的多晶硅层(104);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103)之上且覆盖所述多晶硅层(104)的第二绝缘层(105);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105)之上的栅极金属层(106);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105)之上且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106)的第三绝缘层(107);在所述第三绝缘层(107)和所述第二绝缘层(105)中的第一通孔(108a)和第二通孔(108b);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08a)和所述第二通孔(108b)露出所述多晶硅层(104)的表面; 在所述第三绝缘层(107)之上的源极金属层(109a)和漏极金属层(10%);其中,所述源极金属层(109a)填充所述第一通孔(108a)并接触所述多晶硅层(104)的表面,所述漏极金属层(10%)填充所述第二通孔(108b)并接触所述多晶硅层(104)的表面; 在所述第三绝缘层(107)之上且覆盖所述源极金属层(109a)和所述漏极金属层(109b)的第一平坦层(110); 在所述第一平坦层(110)之上的公共电极层(111); 在所述公共电极层(111)之上的第一钝化层(112);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112)、所述公共电极层(111)以及所述第一平坦层(110)中的过孔(113);其中,所述过孔(113)露出所述漏极金属层(109b)的表面;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112)之上的像素电极层(114);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层(114)通过所述过孔(113)接触所述漏极金属层(10%)的表面;以及覆盖所述像素电极层(114)的第二钝化层(1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光阻层包括:红色光阻层(116a)、绿色光阻层(116b)及蓝色光阻层(116c);其中,所述红色光阻层(116a)、所述绿色光阻层(116b)及所述蓝色光阻层(116c)在所述第二钝化层(115)之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在所述彩色光阻层之上的第二平坦层(117);其中,所述第二平坦层(117)填充所述过孔(1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保持体包括:主间隔保持体(118a)及副间隔保持体(118b);其中,所述主间隔保持体(118a)和所述副间隔保持体(118b)均在所述第二平坦层(117)之上。8.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及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0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基板(201)的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之上的黑色遮光层(202);其中,所述黑色遮光层(202)与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对设置,并且所述黑色遮光层(202)的遮光面积大于所述阵列基板的遮光层(102)的遮光面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基板(201)的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之上且覆盖所述黑色遮光层(202)的第三钝化层(20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其包括:第一基板(101);在所述第一基板(101)之上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在所述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之上的彩色光阻层;以及在所述彩色光阻层之上的间隔保持体。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所述阵列基板及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01)。本发明利用第二基板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对盒组装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由于第二基板为裸基板(即无任何图形),所以其在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组装不存在对组精度的问题。这样,制作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不会存在偏差异的问题。
【IPC分类】G02F1/1339, G02F1/1362
【公开号】CN104965365
【申请号】CN201510413683
【发明人】李亚锋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