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57590阅读:来源:国知局
3能够装卸地安装在照相机2的下表面。S卩,通过螺纹孔部和螺纹轴部75的螺合,将装卸部件72的上表面固定地安装在照相机2的照相机主体部6的下表面。
[0068]另外,在使用支撑装置I时,将该装卸部件72预先固定地安装在照相机2的下表面。在该情况下,在使装卸部件72的矩形状的支撑板部73的长度方向与照相机2的照相机主体部6的矩形状的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将装卸部件72安装在照相机主体部6的下表面。这样,能够将照相机2经由装卸部件72通过一次操作安装于支撑主体部件71。
[0069]支撑主体部件71具有在俯视图中为大致5边形状的主体板部76。在主体板部76的上表面的周端部,向上方突出设置有俯视时为3字状的嵌合支承部77,该嵌合支承部77以能够嵌合脱离的方式与装卸部件72的下侧的嵌合部74嵌合。在主体板部76的左端部,能够转动地设置有用于使装卸部件72的嵌合部74相对于嵌合支承部77进行固定和固定解除的操作杆部78。操作杆部78具有倾斜状的防脱开用的抵接面79,该抵接面79与跟嵌合支承部77嵌合的嵌合部74的一部分抵接,来防止该嵌合部74从嵌合支承部77脱开。
[0070]并且,在主体板部76上设置有第I水平仪81、第2水平仪82和第3水平仪83。第I水平仪81位于主体板部76的后表面侧,并具有圆筒状的气泡管81a,该气泡管81a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轴向,在该气泡管81a内封入有酒精等的液体和I个气泡。第2水平仪82位于主体板部76的右侧面侧,并具有圆筒状的气泡管82a,该气泡管82a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轴向,在该气泡管82a内封入有酒精等的液体和I个气泡。第3水平仪83位于主体板部76的后面和右侧面相交的角部,并具有圆筒状的气泡管83a,该气泡管83a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轴向,在该气泡管83a内封入有酒精等的液体和I个气泡。
[0071]而且,在主体板部76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方凸出的圆弧面状的滑动面85,该滑动面85以能够滑动转动的方式被安装部52的支撑面51支撑。
[0072]并且,另一方面,支撑装置I具有操作体86,该操作体86用于使支撑体25的安装部52的第2转动体安装部分27经由轴部件34相对于第2转动体24的末端部进行固定和固定解除。操作体86具有:前后方向为长条状的轴状部87,其位于与轴部件34相同的轴线上;和菱形状的旋钮部(操作部)88,其固定安装在该轴状部87的后端部,供操作者用手指捏住。
[0073]在轴状部87的末端侧、即前端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纹槽89,在该螺纹槽89上螺纹安装有筒状的按压部件90,该按压部件90能够对应于操作体86的旋转(包含转动的意思)相对于该操作体86沿其轴向移动。
[0074]如图5的(C)所示,第2转动体24的末端侧的轴部件34形成为圆筒状,该轴部件34的轴向中央部被插入固定在支撑体25的安装部52的第2转动体安装部分27的内周侧,该轴部件34的轴向两端部能够转动地插入嵌合在第2转动体24的末端部的筒状部分24a的内周侧。另外,在轴部件34的轴向两端部,在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形成有沿着轴向的长条状的开槽91。
[0075]并且,当操作者捏住旋钮部88使操作体86相对于第2转动体24向一个方向旋转(转动)时,轴部件34的一部分被按压部件90按压而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发生该弹性变形的变形部分被压接固定于第2转动体24的筒状部分24a的内周面。S卩,通过使操作体86相对于第2转动体24朝一个方向旋转,轴部件34被压接固定于第2转动体24,从而使支撑体25的安装部52相对于第2转动体24的末端部固定。
[0076]并且,当操作者捏住旋钮部88使操作体86相对于第2转动体24向另一个方向旋转(转动)时,轴部件34相对于第2转动体24的筒状部24a的内周面的压接固定被解除。即,通过使操作体86相对于第2转动体24朝另一个方向旋转,支撑体25相对于第2转动体24的固定被解除。
[0077]在该固定解除状态下,操作者能够使两个转动体23、24相对于基座体21同时上下转动规定的转动角度(图7上,角度Θ ),从而能够选择性地将这两个转动体23、24切换为垂直状的立起状态和水平状的倒伏状态。并且,与这两个转动体23、24的上下转动相联动地将支撑体25选择性地切换为水平姿势的横向使用状态和垂直姿势的纵向使用状态。
[0078]另外,操作体86的旋钮部88配设在支撑装置I的后侧。S卩,操作体86的旋钮部88配设在与支撑体25的操作部54的旋钮部55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操作体86的旋钮部88配设在支撑装置I的前后任意一侧(操作者侧),而且,支撑体25的操作部54的旋钮部55配设在支撑装置I的前后任意另一侧。
[0079]接下来,说明支撑装置I的作用等。
[0080]在使用支撑装置I的情况下,预先使支撑体25的装卸部件72处于其长度方向与照相机2的照相机主体部6的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并将该装卸部件72安装于照相机2的照相机主体部6。
[0081]然后,在使用支撑装置I和脚装置3并通过照相机2对被摄体进行摄影时,将支撑装置I的基座体21安装在脚装置3的上端侧,之后将照相机2的下表面侧的装卸部件72安装在支撑主体部件71上,使照相机2支撑于支撑装置I。
[0082]这里,如图8所示,在以照相机主体部6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横向姿势(横向位置姿势)使用照相机2来对被摄体进行横向位置摄影的情况下,将两个转动体23、24固定为倒伏状态,而且将支撑体25固定为水平状(水平姿势)的横向使用状态。
[0083]S卩,例如,操作者通过使两个转动体23、24相对于基座体21同时向下方转动,使支撑体25与照相机2 —起转动90度而成为横向使用状态,之后对操作体86进行旋转操作而将支撑体25固定在该横向使用状态。
[0084]此时,两个转动体23、24的向下方的转动是通过第2转动体24的末端部与第I转动体23抵接而被限制的。
[0085]并且,在支撑体25被固定为水平状的横向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当支撑体25上的照相机2未成为期望的水平的横向姿势时,使支撑部53沿着安装部52的圆弧面状的支撑面51呈圆弧状滑动而将照相机2的横向姿势调整为水平。
[0086]然后,由于横向姿势的照相机2位于基座体21的上方,且在俯视图中照相机2的重心位于脚装置3的中心(重心)附近(也可以一致),因而能够稳定使用横向姿势的照相机2。
[0087]并且,如图9所示,在以照相机主体部6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纵向姿势(纵向位置姿势)使用照相机2来对被摄体进行纵向位置摄影的情况下,将两个转动体23、24固定为立起状态,而且将支撑体25固定为垂直状(垂直姿势)的纵向使用状态。
[0088]S卩,例如,操作者通过使两个转动体23、24相对于基座体21同时向上方转动,使支撑体25与照相机2 —起转动90度而成为纵向使用状态,之后对操作体86进行旋转操作并将支撑体25固定为该纵向使用状态。
[0089]此时,两个转动体23、24的向上方的转动是通过使第I转动体23的末端部与第2转动体24抵接而被限制的。并且,如果是在将支撑体25上的照相机2的横向姿势调整为水平之后,则照相机2通过支撑体25的90度转动而成为期望的垂直的纵向姿势。
[0090]并且,由于纵向姿势的照相机2位于基座体21的上方,在俯视图中照相机2的重心位于脚装置3的中心(重心)的附近(也可以一致),因而能够稳定使用纵向姿势的照相机2。
[0091]这样,根据上述支撑装置1,通过第I转动体23和第2转动体24相对于基座体21向上方转动,支撑体25相对于基座体21转动90度而从横向使用状态变为纵向使用状态,通过第I转动体23和第2转动体24相对于基座体21向下方转动,支撑体25相对于基座体21转动90度而从纵向使用状态变为横向使用状态,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由支撑体25支撑的照相机2的至少一部分都位于基座体21的上方,因而照相机2相对于脚装置3不偏移,不会使照相机2的重心大幅偏离脚装置3的中心(重心),能够与脚装置3 —起稳定地使用照相机2,而且,能够通过一次操作切换支撑体25的状态,操作性良好。
[0092]并且,例如在从横向位置摄影变更为纵向位置摄影的情况下,或者相反地从纵向位置摄影变更为横向位置摄影的情况下,无需重新进行成帧,能够在大致相同位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摄影。即,能够将瞄准的被摄体沿纵向或横向收入帧内而不会从帧内偏离。
[0093]而且,通过使支撑体25的支撑部53沿着安装部52的圆弧面状的支撑面51滑动,能够微调照相机2的姿势(横向使用状态的支撑体25的水平姿势)。
[0094]并且,能够通过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