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_2

文档序号:970740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图3中以N等于2为例进行说明)
[0047]液晶显示面板22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220,用于接收3D显示信号并通过第一像素单元组221对3D显示信号的左眼视图进行显示,通过第二像素单元组222对3D显示信号的右眼视图进行显示,第一像素组221和第二像素组222间隔排列且均包括至少一列像素单元220。(图3中以第一像素组221和第二像素组222均包括1列像素单元220为例进行说明)
[0048]位置追踪单元23用于获取观看者的位置;
[0049]控制单元24用于根据观看者的位置调节背光组件21形成的明条纹211和暗条纹212的位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22的液晶偏转,使明条纹211发出的光可透过对应的第一像素单元组221被左眼接收,明条纹211发出的光可透过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222组被右眼接收。
[0050]具体的,参照图4所示,以液晶显示面板21的像素单元al_a6对应背光组件的发光单元bl-bll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像素单元al、a3、a5属于第一像单元素组,用于3D显示信号的左眼视图;像素单元a2、a4、a6属于第二像素单元组,用于3D显示信号的右眼视图;发光单元131、&2、&5士649、1310被点亮形成明条纹211,发光单元&3、&447&8没有被点亮形成暗条纹212。发光单元bl、b2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l被左眼接收,发光单元bl、b2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2被右眼接收;同理,发光单元b5、b6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3被左眼接收,发光单元b5、b6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4被右眼接收;发光单元b9、bl0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5被左眼接收,发光单元b9、bl0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6被右眼接收。发光单元b3、b4、b7、b8没有被点亮形成暗条纹212,所以左眼通过像素单元a2、a4、a6接收不到光线,右眼通过像素单元al、a3、a5接收不到光线,左眼接收到的图像和右眼接收到的图像不发生串扰。
[0051]进一步的,参照图5所示,当观看者的位置发生改变时,位置追踪单元23获取观看者的位置,控制单元24根据观看者的位置调节背光组件21形成的明条纹211和暗条纹212的位置。此时,背光组件的发光单元b2、b3、b6、b7、bl0被点亮形成明条纹211,发光单元bl、b4、b5、b8、b9没有被点亮形成暗条纹212。发光单元b2、b3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l被左眼接收,发光单元b2、b3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2被右眼接收;同理,发光单元b6、b7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3被左眼接收,发光单元b6、b7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4被右眼接收;发光单元blO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5被左眼接收,发光单元blO形成的明条纹发出的光线透过的像素单元a6被右眼接收。发光单元bl、b4、b5、b8、b9没有被点亮形成暗条纹212,所以左眼通过像素单元a2、a4、a6接收不到光线,右眼通过像素单元al、a3、a5接收不到光线,左眼接收到的图像和右眼接收到的图像仍然不发生串扰。
[005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位于背光组件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位置追踪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背光组件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且可以通过点亮部分发光单元形成多条间隔排列的明条纹和暗条纹,液晶显示面板可以通过第一像素单元组对3D显示信号的左眼视图进行显示,通过第二像素单元组对3D显示信号的右眼视图进行显示,位置追踪单元能够获取观看者的位置,控制单元可以根据观看者的位置调节背光组件形成的明条纹和暗条纹的位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偏转,使明条纹发出的光可透过对应的第一像素单元组被左眼接收,明条纹发出的光可透过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组被右眼接收,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观看者调整观看位置时,通过对背光组件相成的明条纹和暗条纹的位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偏转进行调整进而使明条纹发出的光可透过对应的第一像素单元组被左眼接收,明条纹发出的光可透过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组被右眼接收,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观看者调整观看位置时避免左右眼图像发生串扰,所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观看者能够自由调整观看位置。
[0053]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的明条纹211间的暗条纹212以及相邻的暗条纹212间的明条纹211均包括N列发光单元210,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以本发明在实际生产时,可以通过配置N的具体值进而使3D显示装置适应人眼微小移动下的连续观看。
[0054]可选的,背光组件21用于产生白色光线,液晶显示面板22包括一色阻层,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
[0055]或者背光组件21用于产生红色光线、绿色光线和蓝色光线。
[0056]为了实现3D显示装置的彩色显示功能,当背光组件22用于产生白色光线时,液晶显示面板22相应的包括一色阻层,该色阻层至少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即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包括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以及蓝色像素单元。当背光组件21用于产生红色光线、绿色光线和蓝色光线,液晶液晶显示面板22可已不设置色阻层,仅对背光组件21产生的各个颜色的光线的透过率进行调节即可实现3D显示装置的彩色显示功能。
[0057]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中的背光组件21的发光单元210由0LED(英文全称:OrganicLight-Emitting D1de,中文名称: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形成。
[0058]其中,0LED可以为PMOLED(英文全称:Pass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D1de,中文名称:有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或者AMOLED(英文全称: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1de,中文名称: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发光器件。
[0059]示例性的,参照图6所示,0LED发发光器件包括:第一透明基板61、阴极层62、发光层63、阳极层64以及第二透明基板65 ο具体的,通过控制施加在阴极层62和施加在阴极层64上的电压产生驱动电流,进而通过驱动电流使发光层63发光。
[0060]以下提供若干种形成上述实施中发光单元210的0LED结构。且均以相邻的明条纹间的暗条纹以及相邻的暗条纹间的明条纹均包括4列发光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0061]第一种、发光单元210由位于同一层的0LED发光器件形成。具体的,参照图7所示,0LED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71和第二透明基板72间的阴极层73、有机电致发光层74以及阳极层75,其中,形成各发光单元的0LED发光器件的阳极层和阴极层均相互独立。通过控制施加在形成各发光单元的0LED发光器件的阳极层和阴极层的电压可以控制各发光单元处于被点亮状态或者没有被点亮状态。
[0062]第二种、参照图8所示,同样发光单元210由位于同一层的0LED发光器件形成。其结构与图7所示0LED发光器件类似,0LED发光器件也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71和第二透明基板72间的阴极层73、有机电致发光层74以及阳极层75,不同之处在于,形成各发光单元的0LED发光器件的阳极层相互独立,而形成各发光单元的0LED发光器件的阴极层相互电连接。此外,在此基础上也可以使形成各发光单元的0LED发光器件的阴极层相互独立,而形成各发光单元的0LED发光器件的阳极层相互电连接。在形成各发光单元的0LED发光器件相互电连接的电极上施加一定电压,通过控制施加在相互独立一侧电极上的电压控制各发光单元处于被点亮状态或者没有被点亮状态。
[0063]第三种、参照图9所示,0LED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组10和设置于第一发光组10上的第二发光组20;
[0064]第一发光组10形成背光组件21的奇数列发光单元,第二发光组20形成背光组件21的偶数列发光单元。
[0065]0LED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911和第二透明基板912间的第一阴极层913、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层914、第一阳极层915、绝缘层916、第二阴极层917、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层918以及第二阳极层919。其中,形成各发光单元的0LED发光器件的阳极层和阴极层均相互独立。
[0066]第四种、参照图10所示,0LED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组10和设置于第一发光组10上的第二发光组20;
[0067]第一发光组10形成背光组件21的奇数列发光单元,第二发光组20形成背光组件21的偶数列发光单元。
[0068]具体的,其结构与图9所示0LED发光器件类似,0LED发光器件也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911和第二透明基板912间的第一阴极层913、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层914、第一阳极层915、绝缘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