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形装置的模具更换方法

文档序号:307349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冲压成形装置的模具更换方法
【专利摘要】冲压成形装置(2)通过至少一对相对的模具(50a、52a、54a、56a、58a、60a),对在该至少一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之间插入的坯料(M)进行冲压,可以由该坯料成形工件。在更换该至少1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时,在将坯料(M)或工件插入该至少1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之间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更换该至少一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
【专利说明】冲压成形装置的模具更换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形装置的模具更换方法,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相对的两个模具冲压插入到这两个模具之间的坯料从而由该坯料成形工件的冲压成形装置的模具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有,通过相对的两个模具冲压插入到这两个模具之间的坯料,从而由该坯料成形工件的冲压成形装置。这种冲压成形装置中,在更换这两个模具时,已知有在从这两个模具之间取出工件的状态下,更换这两个模具的方法。另外,作为这种冲压成形装置,例如,已知有在专利文献I中披露的立式3级冲压装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特开2000-015496号公报
[0006]发明的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从这两个模具之间取出工件的状态下更换这两个模具,因此,会产生模具的更换工序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如上述专利文献I那样的立式3级冲压装置而言,由于对坯料进行的加工是按顺序进行的,因此,针对最后的坯料,在按顺序进行的全部加工(最终工序的加工)完成之前,必需反复进行冲压。因此,以从模具取出坯料为目的,必需进行冲压动作,从而模具的更换工序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0009]本发明是为解决该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冲压成形装置中能够减少模具更换工序的更换方法。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1]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形装置的模具更换方法,该方法通过至少一对相对的模具对插入在该至少一对模具之间的坯料进行冲压,从而由该坯料成形工件,其中,在更换该至少I对模具时,在将坯料或工件插入该至少I对模具之间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更换该至少一对模具。
[0012]根据该方法,不必取出残留在模具中的坯料或工件,S卩,不必以取出残留在模具中的坯料或工件为目的而使冲压装置动作。因此,能够减少冲压的动作次数,结果可以减少模具的更换工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立式3级冲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4]图2为图1的平面图。
[0015]图3为模式图,其显示了图1的立式3级冲压装置的模具组的更换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利用附图1?3,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式进行说明。首先,说明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冲压成形系统I的整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冲压成形系统I由立式3级冲压装置2、第I旋转器3、第2旋转器4构成。下面,分别对这些立式3级冲压装置2、第I旋转器3、第2旋转器4进行说明。
[0017]首先,从立式3级冲压装置2开始进行说明。另外,由于该立式3级冲压装置2是公知的冲压装置,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进行简单的说明。该立式3级冲压装置2为这样一种冲压装置,即,该装置按顺序使3对相对的模具50a、52a、54a、56a、58a、60a合模,通过对该已合模的3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 (第I上模50a、第I下模52a、第2上模54a、第2下模56a、第3上模58a,第3下模60a)加压,从而能够经3个工序,由坯料M成形工件。
[0018]这3个工序包括:第I工序,该工序通过第3上模58a和第3下模60a的冲压,由坯料成形第I半成品Ml ;第2工序,该工序通过第2上模54a和第4下模60a的冲压,由第I半成品Ml成形第2半成品M2 ;第3工序,该工序通过第I上模50a和第I下模52a的冲压,由第2半成品M2成形工件。
[0019]因此,该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结构为:在使其冲压缸20动作时(在使缸杆22伸出时),驱动模板40、第I从动模板42以及第2从动模板44向下机架10侧下降,并伴随该下降,进行上述3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的合模和加压(以下,仅称为“加压”)。
[0020]并且,该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结构为:在进行完该冲压之后,若以与上述相反的方式,使其冲压缸20动作(若使缸杆22收缩),则驱动模板40、第I从动模板42以及第2从动模板44向上机架12侧上升,并伴随该上升,进行上述3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的开模。
[0021]在重复进行该冲压和开模时,在第2工序(第2上模具54a和第2下模具56a的冲压)中放置由第I工序(第3上模具58a和第3下模具60a的冲压)成形的第I半成品Ml,在第3工序(第I上模具50a和第I下模具52a的冲压)中放置由该第2工序成形的半成品M2,并排出在该第3工序中成形的工件,通过重复进行这些放置和排出,在该冲压、开模的每个循环均能够成形I个工件。另外,这些放置作业是通过立式3级冲压装置2中以邻接方式设置的臂(图中未示出)进行的。
[0022]并且,在夹持各个下模52a、56a、60a的第I从动模板42、第2从动模板44、固定模板46上分别设置输送机构T,该机构可以从自身对后面所述的两个旋转器3、4输送(可以送入取出)各个下模52a、56a、60a。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这3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记为模具组A。立式3级冲压装置2以此方式构成。
[0023]下面,说明第I旋转器3。该第I旋转器3为储备(保管)上述模具组A(模具50a、52a、54a、56a、58a、60a)的备件的储备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显示了可以储备4组(模具组B、D、F、H)的例子。
[0024]该第I旋转器3由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3个圆盘100、102、104和以与这3个圆盘100、102、104 —体形成的方式紧固连接在其中心的转动轴106构成。
[0025]这3个圆盘100、102、104的规定间隔应达到这3个圆盘100、102、104与第I从动模板42、第2从动模板44、固定模板46形成相同高度的位置的间隔,以便在使上述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3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开模时,能够通过滑动分别送入取出后面所述的储备在这3个圆盘100、102、104上的模具组B、D、F、H。
[0026]该转动轴106的下端枢轴安装在下机架10上,以便3个圆盘100、102、104在左侧邻接于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冲压部位。并且,该转动轴106的下端通过齿轮与马达(均未在图中显示)连接。由此,能够使3个圆盘100、102、104绕转动轴106转动。另外,通过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能够使该转动在所希望的位置处停止。
[0027]并且,在该第I旋转器3中设置有输送机构108、108、108。这些输送机构108、108、108分别由下机架10支承(支承结构在图中未示出),在后面所述的储备的模具组B、D、F、H中的任意一个到达可以对立式3级冲压装置2 (对第I从动模板42、第2从动模板44、固定模板46)进行输送的位置(邻接位置)时,将这些到达的模具组B、D、F、H输送至立式3级冲压装置2。
[0028]在这3个圆盘100、102、104中,在第I圆盘100上储备4组与第I上模50a和第I下模52a相当的第I备用上模50b和第I备用下模52b。与该第I圆盘100相同,在第2圆盘102上也储备4组与第2上模54a和第2下模56a相当的第2备用上模54b和第2备用下模54b。
[0029]并且,与该第I圆盘100和第2圆盘102相同,在第3圆盘104上,也储备4组与第3上模58a和第3下模60a相当的第3备用上模58b和第3备用下模60b。在这4组储备的模具中,第I组与上述模具组B对应,第2组与上述模具组D对应,第3组与上述模具组F对应,第4组与上述模具组H对应。
[0030]并且,在图2中,以沿各个圆盘100、102、104圆周方向均等的方式、按逆时针的顺序储放这些模具组B、D、F、H。以在其各个模具50b、52b、54b、56b、58b、60b中残留坯料Μ、第I半成品Ml、第2半成品M2的状态下储备该模具组B。第I旋转器3以此方式构成。
[0031]最后,说明第2旋转器4。该旋转器4也是储备(保管)上述模具组A (模具50a、52a、54a、56a、58a、60a)的备件的储备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显示了可以储备3组的例子。另外,该第2旋转器4与上述第I旋转器3为相同的构成。因此,在附图中,两个旋转器3、4的相同部件采用了相同的符号,故省略了重复说明。
[0032]在该第2旋转器4的3个圆盘100、102、104中的第I圆盘100上,储备3组与第I上模50a和第I下模52a相当的第I备用上模50b和第I备用下模52b。与该第I圆盘100相同,在第2圆盘102上,也储备3组与第2上模54a和第2下模56a相当的第2备用上模54b和第2备用下模54b。
[0033]并且,与该第I圆盘100、第2圆盘102相同,在第3圆盘104上也储备3组与第3上模58a和第3下模60a相当的第3备用上模58b和第3备用下模60b。在这3组储备模具中,第I组相当于模具组C,第2组相当于模具组E,第3组相当于模具组G。
[0034]并且,在图2中,沿各个圆盘100、102、104的圆周方向、以90度间隔按逆时针的顺序储放这些模具组C、E、G。并且,从所述图1、2中也可以得知,在第2旋转器4上,以可以储放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模具组A的方式设置空的空间。第2旋转器4以此方式构成。
[0035]通过这些立式3级冲压装置2、第I旋转器3和第2旋转器4构成冲压成形系统
1
[0036]接着,参照图3,说明将上述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模具组A(3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更换为第 I 旋转器 4 的模具组 B (3 对模具 50b、52b、54b、56b、58b、60b)的方法。在该说明时,从顺次成形工件的状态(在模具组A中残留坯材M、第I半成品Ml、第2半成品M2而没有成为空的状态)开始说明(参见图3(A))。
[0037]首先,从该状态开始,使模具组A合模,在完成该合模时,进行解除该模具组A的各个夹具(夹持解除)的作业(参见图3 (B))。接着,进行合模的模具组A的开模作业(参见图3(C))。随后,使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输送机构T、T、T与第2旋转器4中空的(以假想线所示的位置)输送机构108、108、108动作,进行使模具组A向第2旋转器4滑动的作业。
[0038]与该作业同时,使第I旋转器3中模具组B的输送机构108、108、108动作,进行使模具组B向立式3级冲压装置2滑动的作业(参见图3(D))。若完成这些模具组A、B的滑动(参见图3(E)),则使模具组B合模,在完成该合模时,进行固定(定位)该模具组B的各个夹具的作业(参见图3(F))。最后,进行使模具组B开模的作业(参见图3(G))。
[0039]涉及本实施例的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模具组A是以上述方法更换的。根据该方法,在坯料M、第I半成品Ml、第2半成品M2仍残留在模具组A的状态下,将模具组A更换为模具组B。若以此方式更换,则不必取出残留在模具组A中的坯料M、第I半成品Ml、第2半成品M2,即,不必以取出残留在模具组A中的坯料M、第I半成品Ml、第2半成品M2为目的而使冲压装置动作。因此,能够减少冲压装置的动作次数,结果可以减少模具组A的更换工序。另外,由于在该模具组B中,也是以残留坯料M、第I半成品Ml、第2半成品M2的状态下进行更换,因此,在完成对模具组B的更换而使冲压装置动作时,能够从第I次冲压开始,立即成形工件。
[0040]上述内容归根到底仅仅是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其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局限于上述内容。
[0041]在实施例中,作为“冲压成形装置”的例子,说明了 “立式3级冲压装置2”。但是,其并不局限于此,多级式可以是任何级。
[0042]另外,在实施例中,对于第I旋转器3而言,说明了可以储备4组备用模具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储备任意组的模具。在这种情况下,与组的数量相对应,设置输送机构108。
[0043]另外,在实施例中,说明了使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模具组A与备用模具组B交换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与备用的模具组D、F、H中的任意一个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在想要更换的模具组D、F、H到达立式3级冲压装置2的输送位置(在图2中,模具组B的位置)之前,可以使第I旋转器3的3个圆盘100、102、104转动。这在第2旋转器4中也是相同的。
[0044]另外,在实施例中,是以3对模具50a、52a、54a、56a、58a、60a的更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不应局限于此,也可以是I对,2对,或是任意对。
【权利要求】
1.冲压成形装置的模具更换方法,该方法通过至少一对相对的模具对在该至少一对模具之间插入的坯料进行冲压,从而由该坯料成形工件,其中, 在更换该至少I对模具时,在将坯料或工件插入该至少I对模具之间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更换该至少一对模具。
【文档编号】B21D37/04GK103476518SQ201080070439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小岛洋一郎, 小川正则, 安藤政明, 榊原明 申请人: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哈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