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全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511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床全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长料棒材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冲床下料装置完全由人工手动操作以实现推料进给,在整个下料过程中,由人工手动推料,模架前端有一定位头,调整定位头位置以 限定下料长度,模芯主要由滑块与下刀口组成,通过冲床压头的推程进给运动,使得滑块与下刀口之间实现足够大的剪切力实现棒材切断过程。而前后两次切断过程必须由人工手动推料,而推料过程中,料头可能未接触到定位头时,操作工即通过脚踩控制按钮控制冲床压头下压实现切断,这样即导致下料长度不合,且由于手工推料,影响工作效率,并且使得操作工劳动强度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冲床全自动下料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模架上的固定板;在所述模架上固定板上的一侧开有一导槽;一可调节定位块安装于该导槽内;还包括在所述模架上的固定板上方的链条;所述的链条由电机带动;在所述链条上的一侧安置一推料块;在所述的推料块与可调节定位块中间还安置一模具;在所述的模具内部安置一第一传感器;一冲床压头安置在模具的上方;还包括一第二传感器以及一出料板;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安置在所述链条上的另一侧;所述的出料板安置在模具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且使得下料的效率提高;第二,棒材端部与定位块接触时,冲床方能启动,冲头下压以保证下料长度精度,提闻广品质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I、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模架上的固定板I ;在所述模架上固定板I上的一侧开有一导槽;一可调节定位块2安装于该导槽内;还包括在所述模架上的固定板I上方的链条5 ;所述的链条5由电机6带动;在所述链条5上的一侧安置一推料块4 ;在所述的推料块4与可调节定位块2中间还安置一模具11 ;在所述的模具11内部安置一第一传感器9 ;一冲床压头8安置在模具11的上方;还包括一第二传感器10以及一出料板7 ;所述的第二传感器10安置在所述链条5上的另一侧;所述的出料板7安置在模具11的下方。启动冲床电源,电机6启动以带动链条5传动,使得推料块4推进长料棒材3进给。当长料棒材3的料头通过安装在模具11内部的第一传感器9时,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电机6停止,冲床压头8推程下压以切除料头部分。随后压头8回程,电机6启动带动链条5传动使得长料棒材3进给至端头与可调节定位块2接触时,电机6停止,冲床压头8推程下压实现切断,如此循环往复。当推料块4通过第二传感器10时,出料板 7位置后退,切断的料尾随即落入废料框内,已达到分离合格品与料头、料尾部分。随即电机6启动,链条5传动带动推料块4后退至初始位置,以同样步骤进行下一根长料棒材下料过程。本实用新型中I)可调节定位机构模架上固定板I上开有一导槽,可调节定位块2安装于导槽内,可调节位置以调整每次任务的下料长度。2)冲床模具长料棒材3可以通过圆冲模与滑块,通过二者之间剪切力达到切断目的。3)液压控制机构通过电磁阀、气缸、传感器等实现控制各机构达到预期的运动。4)链传动推料机构推料块4与链条5啮合,通过电机6的间歇开启与关闭带动链条5传动以实现长料棒材3的间歇进给。5)出料板出料板7位置的自动调节以分离合格产品与料头、料尾。
权利要求1.一种冲床全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模架上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架上固定板上的一侧开有一导槽;一可调节定位块安装于该导槽内;还包括在所述模架上的固定板上方的链条;所述的链条由电机带动;在所述链条上的一侧安置一推料块;在所述的推料块与可调节定位块中间还安置一模具;在所述的模具内部安置一第一传感器;一冲床压头安置在模具的上方;还包括一第二传感器以及一出料板;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安置在所述链条上的另一侧;所述的出料板安置在模具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床全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模架上的固定板;在所述模架上固定板上的一侧开有一导槽;一可调节定位块安装于该导槽内;还包括在所述模架上的固定板上方的链条;所述的链条由电机带动;在所述链条上的一侧安置一推料块;在所述的推料块与可调节定位块中间还安置一模具;在所述的模具内部安置一第一传感器;一冲床压头安置在模具的上方;还包括一第二传感器以及一出料板;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安置在所述链条上的另一侧;所述的出料板安置在模具的下方;第一,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且使得下料的效率提高;第二,棒材端部与定位块接触时,冲床方能启动,冲头下压以保证下料长度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1D28/02GK202606622SQ2012202325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白清良, 徐中涛, 梁金龙 申请人: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