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79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0002]普通自卸车副车架拼装或焊接工装平台较窄,无法拼装与焊接侧翻车副车架举升油缸支架、侧翻转支撑臂等,给侧翻车拼装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有必要改进。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可实现侧翻车副车架的定位夹紧、拼装与焊接。[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具有平台架体,所述平台架体上端面一侧设有侧定位块,平台架体上端面另一侧设有侧活动夹紧机构且侧活动夹紧机构与侧定位块相对应,所述平台架体上端面还设有固定夹紧机构、横梁定位块、翻转压紧机构、油缸座定位机构、侧翻转座定位机构、加强梁定位块、移位缸定位机构和纵梁后定位机构,工件的两纵梁之间还设有双丝顶紧机构。[0005]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架体上端面还设有定位块,所述工件置于定位块上。[0006]进一步地,所述侧定位块内侧设有横梁定位垫。[0007]其中,所述固定夹紧机构包括支撑板、立柱、旋转臂I和螺栓,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平台架体两侧,所述立柱下端通过底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立柱上端套装旋转臂I 一端,所述螺栓穿过旋转臂I另一端的螺纹孔I后压在纵梁上端面。[0008]其中,所述侧翻转座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支架和定位销,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平台架体两侧,所述支架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定位销依次穿过一侧支架上的孔、侧翻转座上的定位孔和另一侧支架上的孔定位;所述翻转压紧机构包括底座、支撑臂、旋转臂II和压紧螺栓,所述底座设置在固定座两侧,所述支撑臂一端通过销轴与底座铰接,支撑臂另一端与旋转臂II 一端套装,所述压紧螺栓穿过旋转臂II另一端的螺纹孔后压在侧翻转座上端面。[0009]其中,所述油缸座定位机构包括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下底座固定在平台架体上端面,所述上底座与下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且上底座呈十字型结构。[0010]其中,所述纵梁后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臂和转臂,所述固定臂一端设置在平台架体两侧,固定臂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转臂一端铰接,所述转臂另一端抵在纵梁端部。[0011]其中,所述加强梁定位块包括下座I和上座I,所述下座I与平台架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与下座I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移位缸定位机构包括上座II、 下座II和连接筋板,所述下座II与平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I与下座II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筋板将位于平台架体两侧的上座II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梁定位块包括下座III和上座III,所述下座III与平台架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II通过螺栓与下座 III连接为一体。[0012]其中,所述双丝顶紧机构包括双头螺柱和两个顶紧板,所述两个顶紧板均一端抵4靠在纵梁内侧壁面上,其另一端分别与双头螺柱一端旋合为一体。[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侧翻车副车架两纵梁拼装时,可由纵梁后定位机构、 侧定位与夹紧机构实现;侧翻转支撑臂与油缸支座拼装时,可由翻转座定位机构、翻转压紧机构共同实现,待拼装完毕后进行焊接即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0014]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0016]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0017]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0018]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0019]图6为图2的D-D剖视图;[0020]图7为图2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1-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0022]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具有平台架体1,所述平台架体I上端面一侧设有侧定位块14,平台架体I上端面另一侧设有侧活动夹紧机构13且侧活动夹紧机构13与侧定位块14相对应,所述平台架体I上端面还设有固定夹紧机构3、横梁定位块4、翻转压紧机构5、油缸座定位机构6、侧翻转座定位机构12、加强梁定位块7、移位缸定位机构9和纵梁后定位机构10,工件8的两纵梁16之间还设有双丝顶紧机构11。所述平台架体I上端面还设有定位块2,所述工件8置于定位块2上。所述侧定位块梁14内侧设有横梁定位垫 15,加工时可以将横梁定位垫15的精度提高,定位时横梁直接与横梁定位垫付15接触。[0023]上述固定夹紧机构3包括支撑板17、立柱18、旋转臂I 19和螺栓20,所述支撑板 17固定在平台架体I两侧,所述立柱8下端通过底座21与支撑板17固定连接,立柱8上端套装旋转臂I 19 一端,所述螺栓20穿过旋转臂I 19另一端的螺纹孔I 22后压在纵梁16 上端面。[0024]上述侧翻转座定位机构12包括固定座29、支架30和定位销31,所述固定座29设置在平台架体I两侧,所述支架30设置在固定座29上,所述定位销31依次穿过一侧支架 30上的孔、侧翻转座上的定位孔和另一侧支架30上的孔定位;所述翻转压紧机构5包括底座23、支撑臂24、旋转臂II 25和压紧螺栓26,所述底座23设置在固定座29两侧,所述支撑臂24 —端通过销轴27与底座23铰接,支撑臂24另一端与旋转臂II 25 一端套装,所述压紧螺栓26穿过旋转臂II 25另一端的螺纹孔28后压在侧翻转座上端面。[0025]上述油缸座定位机构6包括下底座32和上底座33,所述下底座32固定在平台架体I上端面,所述上底座33与下底座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且上底座33呈十字型结构。上述纵梁后定位机构10包括固定臂34和转臂35,所述固定臂34—端设置在平台架体I两侧,固定臂34另一端通过转轴36与转臂35 —端铰接,所述转臂35另一端抵在纵梁 16端部。上述所述加强梁定位块7包括下座I 37和上座I 38,所述下座I 37与平台架体 I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 38与下座I 3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移位缸定位机构9包括上座II 39、下座II 40和连接筋板41,所述下座II 40与平台架体I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I 39与下座II 4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筋板41将位于平台架体I两侧的上座II 39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梁定位块4包括下座III 44和上座III 45,所述下座III 44 与平台架体I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II 45通过螺栓与下座III 44连接为一体。上述双丝顶紧机构11包括双头螺柱42和两个顶紧板43,所述两个顶紧板43均一端抵靠在纵梁 16内侧壁面上,其另一端分别与双头螺柱42—端旋合为一体。下底座32、下座I 37、下座 II 40和下座III 44的高度与定位块2的高度一样。[0026]首先,工件8的两纵梁16与各横梁拼装时,分别由定位块2、侧定位垫15、纵梁后定位机构10、横梁定位块4、加强梁定位块7、移位缸定位机构9进行定位,并由固定压紧机构3、双丝顶紧机构11、活动侧夹紧机构13将其夹紧;然后,将工件6的两纵梁16与各横梁总成焊接。[0027]其次,工件8的侧翻转支撑臂与座、侧翻油缸座拼装时,可由侧翻转座定位机构 12、油缸座定位机构6、翻转压紧机构5完成定位夹紧。最后,完成工件8焊接。[0028]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 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具有平台架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体(I)上端面一侧设有侧定位块(14),平台架体(I)上端面另一侧设有侧活动夹紧机构(13)且侧活动夹紧机构(13)与侧定位块(14)相对应,所述平台架体(I)上端面还设有固定夹紧机构(3)、横梁定位块(4)、翻转压紧机构(5)、油缸座定位机构(6)、侧翻转座定位机构(12)、加强梁定位块(7)、移位缸定位机构(9)和纵梁后定位机构(10),工件(8)的两纵梁(16)之间还设有双丝顶紧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体(I)上端面还设有定位块(2),所述工件(8)置于定位块(2)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定位块(14)内侧设有横梁定位垫(15)。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紧机构(3)包括支撑板(17)、立柱(18)、旋转臂I (19)和螺栓(20),所述支撑板(17)固定在平台架体(I)两侧,所述立柱(8)下端通过底座(21)与支撑板(17)固定连接,立柱(8)上端套装旋转臂I(19)一端,所述螺栓(20)穿过旋转臂I (19)另一端的螺纹孔I (22)后压在纵梁(16)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转座定位机构(12 )包括固定座(29 )、支架(30 )和定位销(31),所述固定座(29 )设置在平台架体(I)两侧,所述支架(30)设置在固定座(29)上,所述定位销(31)依次穿过一侧支架(30)上的孔、侧翻转座上的定位孔和另一侧支架(30)上的孔定位;所述翻转压紧机构(5)包括底座(23)、支撑臂(24)、旋转臂II (25)和压紧螺栓(26),所述底座(23)设置在固定座(29 )两侧,所述支撑臂(24 ) 一端通过销轴(27 )与底座(23 )铰接,支撑臂(24 )另一端与旋转臂II (25)—端套装,所述压紧螺栓(26)穿过旋转臂II (25)另一端的螺纹孔(28)后压在侧翻转座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座定位机构(6 )包括下底座(32 )和上底座(33 ),所述下底座(32 )固定在平台架体(I)上端面,所述上底座(33)与下底座(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且上底座(33)呈十字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后定位机构(10)包括固定臂(34)和转臂(35),所述固定臂(34) —端设置在平台架体(I)两侧,固定臂(34)另一端通过转轴(36)与转臂(35) —端铰接,所述转臂(35)另一端抵在纵梁(16)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定位块(7)包括下座I (37)和上座I (38),所述下座I (37)与平台架体(I)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 (38)与下座I (3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移位缸定位机构(9)包括上座II(39)、下座II (40)和连接筋板(41),所述下座II (40)与平台架体(I)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I (39)与下座II (4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筋板(41)将位于平台架体(I)两侧的上座II (39)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梁定位块(4)包括下座III(44)和上座IIK45),所述下座IIK44)与平台架体(I)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座IIK45)通过螺栓与下座III(44)连接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丝顶紧机构(11)包括双头螺柱(42)和两个顶紧板(43),所述两个顶紧板(43)均一端抵靠在纵梁(16)内侧壁面上,其另一端分别与双头螺柱(42)—端旋合为一体。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具有平台架体,所述平台架体上端面一侧设有侧定位块,平台架体上端面另一侧设有侧活动夹紧机构且侧活动夹紧机构与侧定位块相对应,所述平台架体上端面还设有固定夹紧机构、横梁定位块、翻转压紧机构、油缸座定位机构、侧翻转座定位机构、加强梁定位块、移位缸定位机构和纵梁后定位机构,工件的两纵梁之间还设有双丝顶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侧翻车副车架两纵梁拼装时,可由纵梁后定位机构、侧定位与夹紧机构实现;侧翻转支撑臂与油缸支座拼装时,可由翻转座定位机构、翻转压紧机构共同实现,待拼装完毕后进行焊接即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2804532SQ2012204186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榜军 申请人: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