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叉车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503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精度叉车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叉车轴承不同于一般的普通轴承,其在质量上,轴承材料上,性能上都要好于一般轴承。叉车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自行式叉车出现于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叉车得到发展。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制造叉车。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物料搬运已经脱离了原始的人工搬运,取而代之的是以叉车为主的机械化搬运。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叉车市场的需求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几乎每部叉车都有一个承受较高动态和静态负荷的升降装置。它必须能够经受住日常运作中的强烈碰撞、振动以及恶劣的工况环境,比如高热、潮湿、灰尘或腐蚀性介质等。因此,升降装置的导向机构应当特别结实,并且具有卓越的夹持能力。为了保证升降重物的精准移动,必须使门架和货叉架在低摩擦和几乎无游隙的状态下进行相互运动。现有叉车轴承都是采用国外进口轴承,国内生产的轴承由于在加工技术上存在的难以克服的缺陷,很难达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度叉车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能够提高锻造质量,延长轴承套圈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精度叉车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包括:下料-加热-锻造-压平-扩孔-喷丸,所述加热时温升为28-30℃/min,所述锻造是在1150~1170℃温度下保温10~12分钟,所述压平时的压平量为套圈宽度的18%~20%,所述扩孔时的扩孔比为1.3~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料为热剪切下料。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剪切下料的温度为650~68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采用中频感应电炉加热。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锻造采用高速高压氮气锻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加热时的温升及锻造温度,提高锻造质量,延长轴承套圈的使用寿命,通过控制压平量和扩孔比,获得与产品形状相近的毛坯,从而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高精度叉车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包括:下料-加热-锻造-压平-扩孔-喷丸,所述加热时温升为28-30℃/min,所述锻造是在1150~1170℃温度下保温10~12分钟,所述压平时的压平量为套圈宽度的18%~20%,优选为18%,所述扩孔时的扩孔比为1.3~1.5,优选为1.4。

所述下料为热剪切下料,所述热剪切下料的温度为650~680℃,能够提高剪切质量,避免切断面变形及毛刺等问题,使材料利用率提高50%-60%。

所述加热采用中频感应电炉加热,其加热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

所述锻造采用高速高压氮气锻造,选取锻造压力25MPa,锻造速度135mm/s,使得锻造件的尺寸精度高出3倍以上,质量可靠,同时提高生产效率6倍以上。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精度叉车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通过控制加热时的温升及锻造温度,提高锻造质量,延长轴承套圈的使用寿命,通过控制压平量和扩孔比,获得与产品形状相近的毛坯,从而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