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24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特指一种通过行位导向且运动受力均匀的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结构中,由于产品形状越来越复杂,一般都使用行位便于产品成型后出模,在目前的模具行业中使用的普通行位都是压槽压到行位底部,但是,使用这种普通行位时,当高度和长度相近的大行位斜导柱拨动行位时受力不均,使行位压块发生偏转,甚至使行位压块外翻,干扰行位运动,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不利于生产,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且其结构复杂,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具结构,特指一种通过行位导向且运动受力均匀的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包括行位和行位压块,所述行位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向外延伸地位于所述行位的中部,所述承托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行位形成安装槽和压槽,所述行位压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上。

其中,所述行位设置有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导向面,所述承托部分别位于所述导向面的两侧,所述承托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行位压块的宽度。

其中,所述行位其中一端设置有卡槽,另一端设置有嵌合部,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导柱,所述行位通过所述卡槽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通过将传统行位的压槽进行改良,将承托部上移行位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压槽处于行位的中间,在行位斜导柱拔动时整体受力均匀,避免运动中受力不均影响运动平衡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

1-行位;2-行位压块;3-承托部;4-安装槽;5-压槽;6-导向面;7-卡槽;8-嵌合部;9-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模具行位的改良结构,包括行位1和行位1压块2,所述行位1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承托部3,所述承托部3向外延伸地位于所述行位1的中部,所述承托部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行位1形成安装槽3和压槽5,所述行位1压块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上, 将承托部3上移至行位1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压槽5提高,有效解决了现有行位1中承托部3与压槽5位于底部,当行位1较高时,使行位压块2的高度也较高,在模具运作时平衡度和精准度骤降的缺陷。

其中,所述行位1设置有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导向面6,所述承托部3分别位于所述导向面6的两侧,所述承托部3的宽度小于所述行位1压块2的宽度。

其中,所述行位1其中一端设置有卡槽7,另一端设置有嵌合部8,所述卡槽7内设置有导柱,所述行位1通过所述卡槽7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柱上,行位1通过所述导柱9卡接于模具本体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