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纵梁转角处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车架是车辆运载平台中各分系统零部件装配的基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使用性和安全性。
如图1所示,为一种车架纵梁的结构示意图,此种车架的纵梁由上翼板1、下翼板2及中间的腹板3焊接而成,然而,纵梁转角处在焊接过程中,其尺寸和变形难以控制,需进行校正,劳动强度大,且由于刚性较大,难以校正到设计要求,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架纵梁转角处焊接工装,以解决车架纵梁转角处的尺寸和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架纵梁转角处焊接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形状与纵梁的腹板形状相同,底板上固定有上翼板定位块,所述上翼板定位块上设置有与纵梁的上翼板外轮廓相配合的上弧形槽口,底板上固定有下翼板定位块,所述下翼板定位块上设置有与纵梁的下翼板外轮廓相配合的下弧形槽口,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将上翼板、腹板、下翼板压紧的夹紧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夹紧机构为4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块及固定于底板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楔形面,所述夹紧块上设置有与第一楔形面相配合的第二楔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翼板定位块上开有上腰圆形通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底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翼板定位块上开有下腰圆形通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底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垫块的两端均开有台阶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车架纵梁转角处焊接工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纵梁转角处定位后焊接,可有效控制纵梁转角处变形,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车架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架纵梁转角处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翼板;2、下翼板;3、腹板;4、底板;5、垫块;6、上翼板定位块;7、下翼板定位块;8、固定块;9、夹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为车架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架纵梁转角处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车架纵梁转角处焊接工装,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上固定有垫块5,所述垫块5的两端均开有台阶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底板4上,所述垫块5的形状与纵梁的腹板3形状相同,底板4上固定有上翼板定位块6,所述上翼板定位块6上开有上腰圆形通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底板4上,所述上翼板定位块6上设置有与纵梁的上翼板1外轮廓相配合的上弧形槽口,底板4上固定有下翼板定位块7,所述下翼板定位块7上开有下腰圆形通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底板4上,所述下翼板定位块7上设置有与纵梁的下翼板2外轮廓相配合的下弧形槽口,所述底板4上还设置有4个用于将上翼板1、腹板3、下翼板2压紧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块9及固定于底板4上的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设置有第一楔形面,所述夹紧块9上设置有与第一楔形面相配合的第二楔形面。
焊接定位时,以腹板3外形为基准初步定形,腹板3内侧用外形和纵梁转角处相同尺寸的等高垫块5控制上翼板1、下翼板2与腹板3间的尺寸,使上翼板1、下翼板2与腹板3间焊接时能阻止上翼板1、下翼板2向内产生变形;上翼板定位块6、下翼板定位块7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底板4上,并夹紧上翼板1、下翼板2,保证上翼板1、下翼板2与腹板3间的定位尺寸,上翼板1的外侧及下翼板2的外侧均设置有夹紧机构,利用夹紧块9的第二楔形面与固定块8的第一楔形面配合所产生向内的力,能够阻止上翼板1、下翼板2与腹板3间焊接时上翼板1、下翼板2与腹板3向外产生变形。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