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轴瓦的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308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工轴瓦的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仪器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轴瓦的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轴瓦是一种常见的加工零件,并且轴瓦在被加工和装配后,其被加工的精度对机械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某些轴瓦在加工成形前为多面体结构,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夹持装置对轴瓦进行夹持轴瓦的过程中,仅仅是对轴瓦的两侧进行夹持,从而导致轴瓦在被加工的过程中,如打孔的过程中,轴瓦本身会沿着未被夹持的两侧发生振动偏移,进而使得轴瓦本身被钻头打出的圆孔的实际尺寸与基准尺寸之间的公差较大,难以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因此,如何避免轴瓦在被打孔后,其圆孔的实际尺寸与基准尺寸之间的公差较大,以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是目前索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轴瓦的固定工装,可避免轴瓦在被打孔后,其圆孔的实际尺寸与基准尺寸之间的公差较大,以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轴瓦的固定工装,用于固定在轴瓦加工设备的台面上,包含:底座、设置在所述 底座上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且待加工的轴瓦为多面体,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具有用于抵住所述轴瓦相邻两侧面的第一卡合部,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具有用于抵住所述轴瓦相邻两侧面的第二卡合部,且所述轴瓦被所述第一卡合部抵住的相邻两侧面与被所述第二卡合部抵住的相邻两侧面相对;

所述第一卡合部至少具有两个相邻并分别用于抵住所述轴瓦相邻两侧面的第一端面,且两个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卡合部至少具有两个相邻并分别用于抵住所述轴瓦相邻两侧面的第二端面,且两个第二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其中,所述轴瓦在被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抵住并夹紧后,各第一端面分别抵住对应的相邻两侧面,并相互贴紧,而各第二端面分别抵住对应的相邻两侧面,并相互贴紧。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且分别具有用于抵住轴瓦相对的相邻两侧面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并且由于第一卡合部的两个第一端面和第二卡合部的两个第二端面分别形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且抵住对应的相邻两侧面,并相互贴紧,从而在实际使用时,在将轴瓦放置于固定工装上后,可通过第一夹持装置中的各第一端面和第二夹持装置中的各第二端面分别抵住对应的相邻两侧面,并使得彼此之间相互贴紧,从而实现对轴瓦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以使得轴瓦在被加工的过程不易出现晃动,从而可避免轴瓦在被加工后,其圆孔的实际尺寸与基准尺寸之间的公差较大,以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另外,所述第一夹角与对应的所述轴瓦相邻两侧面所形成的夹角度数相同;所述第二夹角与对应的所述轴瓦相邻两侧面所形成的夹角度数相同。从而可使得各第一端面和各第二端面较好的与对应的轴瓦侧面相互贴紧,以满 足不同规格的轴瓦的加工需求。

另外,所述第一卡合部通过第一避空槽与所述轴瓦相邻两个第一端面相交的一端相互分离;所述第二卡合部通过第二避空槽与所述轴瓦相邻两个第二端面相交的部位相互分离。从而在轴瓦被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夹持后,可通过第一避空槽和第二避空槽避免轴瓦中任意相邻两端面相交的一端被第一卡合部或第二卡合部抵住,以防止轴瓦的侧面在被固定的过程中不能被第一卡合部的第一端面或第二卡合部的第二端面相互贴紧,导致其在被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

另外,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含: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带有所述第一卡合部的第一夹持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还包含: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带有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支撑平台。从而使得第一夹持件在第一支撑平台的带动下,可与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第二夹持件相互分离或靠近,以方便对轴瓦的固定和更换。

另外,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锁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滑槽的相对两侧从上至下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用于抵住所述第一滑块的抵持部,且当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锁紧连接后,所述第一滑槽的抵持部抵住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从而可确保第一滑块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第一滑槽内平稳的带动第一支撑平台滑动,并且在滑动至轴瓦被夹持后,可通过第一锁紧件使得第一滑槽的抵持部紧紧的抵住第一滑块的顶面,使得第一滑块被锁紧在第一滑槽内,实现对第一支撑平台的位置进行限定,以进一步防止第一支撑平台在轴瓦被加工的过程中因振动而出现晃动,保证轴瓦在被加工后,其圆孔的实际尺寸与基准尺寸之间的公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另外,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锁紧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滑槽的相对两侧从上至下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用于抵住所述第二滑块的抵持部,且当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锁紧连接后,所述第二滑槽的抵持部抵住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面。从而可根据实际装配的情况,对第一夹持件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便于第一夹持件可以对准轴瓦,进一步实现较为紧密的夹持。并且由于第二滑槽的抵持部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滑块相互锁紧连接后抵住第二滑块的顶面,从而可确保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平稳的滑动至所需的位置后,通过第二锁紧件使得第二滑槽的抵持部抵住第二滑块的顶面,使得第二滑块被锁紧在第二滑槽内,实现对第一夹持件位置的进一步锁紧和固定,以进一步防止第一夹持件在轴瓦被加工的过程中因振动而出现晃动。

另外,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还包含: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并用于抬高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垫块,且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第一夹持件锁紧连接。通过第一垫块可抬高第一夹持件的高度,以便于第一夹持件的第一卡合部对准轴瓦上需要被贴紧的部位,适应不同规格的轴瓦的装配需求。

另外,所述第一垫块上至少开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底部至少具有两个分别插入相互垂直的两个定位槽内的定位块。从而可实现对第一夹持件前后左右的限位,进而在方便第一夹持件与第一垫块之间装配的同时,提升第一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之间的锁紧效果。

另外,所述用于加工轴瓦的固定工装还包含: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连接的驱动件,且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滑动。从而可通过驱动件带动第一夹持装置的滑动,实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之间的相互分离和靠近,以满足生产自动化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所述驱动件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运动的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后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相连,而另一端从所述底座中暴露出来,并具有一个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其自身转动的驱动部;其中,所述螺栓在被所述驱动部带动作正向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朝向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滑动,而在被所述驱动部带动作反向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朝向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夹持轴瓦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在对轴瓦夹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夹持轴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而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夹持轴瓦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轴瓦的固定工装,用于固 定在轴瓦加工设备的台面上,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含: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其中,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且待加工的轴瓦2为多面体。

第一夹持装置具有用于抵住轴瓦2相邻两侧面的第一卡合部,而第二夹持装置具有用于抵住轴瓦2相邻两侧面的第二卡合部,且轴瓦2被第一卡合部抵住的相邻两侧面与被第二卡合部抵住的相邻两侧面相对。

第一卡合部至少具有两个相邻并分别用于抵住轴瓦2相邻两侧面的第一端面3,且两个第一端面3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第二卡合部至少具有两个相邻并分别用于抵住轴瓦2相邻两侧面的第二端面4,且两个第二端面4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其中,轴瓦2在被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抵住并夹紧后,各第一端面3分别抵住对应的相邻两侧面,并相互贴紧,而各第二端面4分别抵住对应的相邻两侧面,并相互贴紧。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且分别具有用于抵住轴瓦2相对的相邻两侧面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并且由于第一卡合部的两个第一端面3和第二卡合部的两个第二端面4分别形成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且抵住对应的相邻两侧面,并相互贴紧,从而在实际使用时,在将轴瓦2放置于固定工装上后,可通过第一夹持装置中的各第一端面3和第二夹持装置中的各第二端面4分别抵住对应的相邻两侧面,并使得彼此之间相互贴紧,从而实现对轴瓦2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以使得轴瓦2在被加工的过程不易出现晃动,进而可避免轴瓦2在被打孔后,其圆孔(图中未标示)的实际尺寸与基准尺寸之间的公差较大,以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夹角与对应的轴瓦2相邻两侧面所形成的夹角度数相同。第二夹角与对应的轴瓦2相邻两侧面 所形成的夹角度数相同。

由此可知,由于第一卡合部的两个第一端面3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与对应的轴瓦2相邻两侧面所形成的夹角度数相同,且第二卡合部的第二夹角与对应的轴瓦2相邻两侧面所形成的夹角度数相同,从而可使得各第一端面3和各第二端面4较好的与对应的轴瓦2侧面相互贴紧,以满足不同规格的轴瓦2的加工需求。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在本实施方式中,轴瓦2的任意相邻两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度数也均为90度,并仅以此为例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第一卡合部通过第一避空槽5与轴瓦2相邻两个第一端面3相交的一端相互分离。第二卡合部通过第二避空槽6与轴瓦2相邻两个第二端面4相交的部位相互分离。从而在轴瓦2被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夹持后,可通过第一避空槽5和第二避空槽6避免轴瓦2中任意相邻两端面相交的一端被第一卡合部或第二卡合部抵住,以防止轴瓦2的侧面在被固定的过程中不能被第一卡合部的第一端面3或第二卡合部的第二端面4相互贴紧,导致其在被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夹持装置包含:位于底座1上方并带有第一卡合部的第一夹持件7、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并用于支撑第一夹持件7的第一支撑平台9。而第二夹持装置还包含:位于底座1上方并带有第二卡合部的第二夹持件8、设置在底座1上并用于支撑第二夹持件8的第二支撑平台10。

由此不难发现,由于第一夹持装置的第一支撑平台9是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从而使得第一夹持件7在第一支撑平台9的带动下,可与第二支撑平台10上的第二夹持件8相互分离或靠近,以方便对轴瓦2的固定和更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 23,第一滑槽23内设置有第一滑块11,且第一滑块11通过第一锁紧件14与第一支撑平台9锁紧连接。

其中,第一滑槽23的相对两侧从上至下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用于抵住第一滑块11的抵持部25,且当第一滑块11通过第一锁紧件14与第一支撑平台9锁紧连接后,第一滑槽23的抵持部25抵住第一滑块11的顶面。

由此可知,由于第一支撑平台9是通过第一锁紧件14与设置在第一滑槽23内的第一滑块11实现锁紧连接的,从而可确保第一滑块11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第一滑槽23内平稳的带动第一支撑平台9滑动,并且在滑动至轴瓦2被夹紧后,可通过第一锁紧件14使得第一滑槽23的抵持部25紧紧的抵住第一滑块11的顶面,使得第一滑块11被锁紧在第一滑槽23内,实现对第一支撑平台9的限位,以进一步防止第一支撑平台9在轴瓦2被加工的过程中因振动而出现晃动,保证轴瓦2在被打孔后,其圆孔的实际尺寸与基准尺寸之间的公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平台9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内设置有第二滑块12,且第二滑块12通过第二锁紧件15与第一夹持件7锁紧连接。

其中,第二滑槽13的相对两侧从上至下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用于抵住第二滑块12的抵持部26,且当第二滑块12通过第二锁紧件15与第一夹持件7锁紧连接后,第二滑槽13的抵持部26抵住第二滑块12的顶面。

由此可知,由于第一夹持件7是通过第二锁紧件15与设置在第二滑槽13内的第二滑块12实现锁紧连接的,从而可根据实际装配的情况,对第一夹持件7在第一支撑平台9上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便于第一夹持件7可以对准轴瓦2,进一步实现较为紧密的夹持。并且由于第二滑槽13的抵持部在第一夹持件7与第二滑块12相互锁紧连接后抵住第二滑块12的顶面,从而可确保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13内平稳的滑动至所需的位置后,通过第二锁 紧件15使得第二滑槽13的抵持部26抵住第二滑块12的顶面,使得第二滑块12被锁紧在第二滑槽13内,实现对第一夹持件7的进一步锁紧和固定,以进一步防止第一夹持件7在轴瓦2被加工的过程中因振动而出现晃动。

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平台10上也开设有第三滑槽24,第三滑槽内设置有第三滑块20,且第三滑块20通过第三锁紧件16与第二夹持件8锁紧连接。其中,第三滑槽24的相对两侧从上至下有部分向内收拢形成用于抵住第三滑块20的抵持部27,且当第三滑块20通过第三锁紧件16与第二夹持件8锁紧连接后,第三滑槽24的抵持部27抵住第二滑块12的顶面。从而同时可对第二夹持件8起到在第二支撑平台10上的位置起到微调的作用,并进一步防止第二夹持件8在轴瓦2被加工的过程中因振动而出现晃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第二滑槽13和第三滑槽24的长度方向可以垂直于第一夹持装置的滑动方向也可以平行于第一夹持装置的滑动方向,而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滑槽13和第三滑槽24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是其他方向上的,而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实际应用中的操作需求,用于加工轴瓦2的固定工装还包含:设置在底座1上并与第一夹持装置连接的驱动件,且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夹持装置朝向或背离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滑动。从而可通过驱动件带动第一夹持装置的滑动,实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之间的相互分离和靠近,以满足生产自动化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锁紧件14、第二锁紧件15和第三锁紧件16可以为不同规格的螺栓、螺丝等紧固件构成,而本实施方式仅以螺栓作为第一锁紧件14、第二锁紧件15和第三锁紧件16为例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为用于带动第一夹持装置运动的螺栓17, 且螺栓17的一端穿过底座1后与第一夹持装置相连,而另一端从底座1中暴露出来,并具有一个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其自身转动的驱动部18。其中,螺栓17在被驱动部18带动作正向旋转时带动第一夹持装置朝向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滑动,而在被驱动部18带动作反向旋转时带动第一夹持装置朝向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滑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开设有用于穿过螺栓17的螺孔(图中未标示),且螺栓17与第一夹持装置中的第一滑块11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可实现螺栓17在被驱动部18带动作正向旋转时带动第一夹持装置朝向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滑动,而在被驱动部18带动作反向旋转时带动第一夹持装置朝向第二夹持装置的一侧滑动。

并且,上述驱动部18可以为多边形帽檐,从而可方便工作人员在将与外部电机相连的驱动件(如轴套、内陆角扳手等)套设在驱动部18上后,通过驱动件带动驱动部18旋转,进而使得螺栓17在驱动部18的带动下作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本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轴瓦的固定工装,本第二实施方式是对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夹持装置还包含: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9上并用于抬高第一夹持件7的第一垫块21,且第一垫块21与第一夹持件7锁紧连接。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通过第一垫块21可抬高第一夹持件7的高度,以便于第一夹持件7的第一卡合部对准轴瓦2上需要被贴紧的部位,适应不同规格的轴瓦2的装配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垫块21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二锁紧件15的套孔(图中未标示),以便于通过第二锁紧件15实现第一夹持件7与第二滑块12之间的锁紧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垫块21上至少开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定 位槽(图中未标示)。第一夹持件7的底部至少具有两个分别插入相互垂直的两个定位槽内的定位块(图中未标示)。

由此不难发现,由于第一夹持件7的底部的两个定位块在分别插入第一垫块21上相互垂直的两条定位槽后,可实现对第一夹持件7前后左右的限位,从而在方便第一夹持件7与第一垫块21之间装配的同时,提升第一夹持件7与第一夹持件7之间的锁紧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夹持装置还包含: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10上并用于抬高第二夹持件8的第二垫块22,且第二垫块22与第二夹持件8锁紧连接。

由此可知,由于第二垫块22也可抬高第二夹持件8的高度,从而可通过第一垫块21与第二垫块22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可以较好与轴瓦2对应的部位相互卡合贴紧,以满足不同规格的轴瓦2的装配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垫块22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二锁紧件15的套孔(图中未标示),以便于通过第二锁紧件15实现第二夹持件8与第三滑块20之间的锁紧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垫块22上至少开设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定位槽(图中未标示)。第二夹持件8的底部至少具有两个分别插入相互垂直的两个定位槽内的定位块(图中未标示)。

由此不难发现,由于第二夹持件8的底部的两个定位块在分别插入第二垫块22上相互垂直的两条定位槽后,可实现对第二夹持件8前后左右的限位,从而在方便第二夹持件8与第二垫块22之间装配的同时,提升第二夹持件8与第二夹持件8之间的锁紧效果。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 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