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下料的榨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727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下料的榨油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尤其是一种便于下料的榨油机。



背景技术:

榨油机通常设有可供投料的储料腔,其内设置有可旋转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转动时将榨油原料经储料腔底部的下料口推出,使榨油原料经下料管进入榨油组件进行榨油,以此自动完成加热、投料、榨油的工序。

但储料腔内的榨油原料会因黏性或颗粒较大而相互挤压连结,在进料管处造成堵塞,导致榨油原料无法供给,需要停机才能手动推压疏通,操作较为麻烦,影响了榨油机的加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下料的榨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下料的榨油机,包括储料腔及位于所述储料腔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储料腔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通过下料管与压榨组件连通,所述搅拌装置转动使榨油原料落入所述下料口并进入所述压榨组件内,所述储料腔与下料管之间设有辅助下料棒,所述下料棒包括凸出至所述储料腔内的拨动段和伸入所述下料管内的搅拌段;所述搅拌装置转动时能拨动所述拨动段,使其下端的搅拌段同步摆动。

所述下料棒由弹性材质制成的。

所述下料口内设有活动卡接所述下料棒的卡孔;所述卡孔的内径大于所述下料棒的外径。

所述下料棒设有大于所述卡孔内径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分别位于所述卡孔的上方及下方,两所述限位凸台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卡孔的厚度。

所述下料棒与所述卡孔为可拆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榨油机的储料腔与下料管之间设有辅助下料棒,使所述搅拌装置转动时能拨动所述下料棒的拨动段,使其下端的搅拌段同步在下料管内摆动,能够对粘结堵塞在下料管内的榨油原料进行疏通,避免了以往需要停机后再手动疏通的麻烦,保证了榨油机的工作进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便于下料的榨油机,包括储料腔1及位于所述储料腔1内缓慢转动的搅拌装置2,所述储料腔1底部设有下料口3,所述下料口3通过下料管4与压榨组件连通,所述搅拌装置2转动使榨油原料落入所述下料口3并进入所述压榨组件内,所述储料腔1与下料管4之间设有辅助下料棒5处设有辅助下料棒5,所述下料棒5包括凸出至所述储料腔1内的拨动段51和伸入所述下料管4内的搅拌段52;所述搅拌装置2转动时能拨动所述拨动段51,使其下端的搅拌段52同步摆动,能够对粘结堵塞在下料管4内的榨油原料进行疏通,避免了以往需要停机后再手动疏通的麻烦,保证了榨油机的工作进度。

优选所述下料棒5由弹性材质制成的,一是无需对下料棒5的凸出长度及深入长度进行精密计算,即便较长也能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而不会折断;二是能够提供更为明显的震动和摆动幅度,疏通效率高;三是受到搅拌装置2的拨动时不会折断,更为耐用。

所述下料棒5可有多种设置位置,如固定在储料腔1上,也可以固定在下料管4或榨油机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优选设置在所述下料口3处,如在下料口3朝内延伸有卡孔31,所述卡孔31能够活动卡接所述下料棒5并使其相对接近下料管4的轴心悬置,同时所述卡孔31的内径大于所述下料棒5的外径,使下料棒5以卡孔31作为支点时能够摆动并具有较大的摆动幅度。

为了实现下料棒5与卡孔31之间的活动卡接,所述下料棒5位于所述卡孔31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大于所述卡孔31内径的限位凸台53,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下料棒5在搅拌装置的拨动下松脱,保证拨动段51和搅拌段52的长度;同时,所述限位凸台53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卡孔31的厚度,能够具有更大的摆动幅度。

为了便于对下料棒5进行拆卸清洗,所述下料棒5与所述卡孔31为可拆式连接,如位于所述卡孔31下方的限位凸台53在制造时其突出程度相对较小,使其能在较大的人力拉扯作用下穿过所述卡孔31而实现分离,也可使所述卡孔31设有弹性开口,下料棒5能够径向卡入或拔出所述卡孔31内实现分离。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在榨油机的储料腔1与下料管4之间设有辅助下料棒5,使所述搅拌装置2缓慢转动时能拨动所述下料棒5的拨动段51,使其下端的搅拌段52同步在下料管4内摆动,能够对粘结堵塞在下料管4内的榨油原料进行疏通,避免了以往需要停机后再手动疏通的麻烦,保证了榨油机的工作进度,结构简单合理,可广泛应用于榨油机的下料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