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设备及其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857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冲压设备及其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压设备及其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加工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前者适合变形抗力高,塑性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则在室温下进行,是薄板常用的冲压方法。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作为冲压加工三要素之一的冲压设备在冲压加工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往往根据不同的冲压件,会有不同的设备类型以及针对冲压件的上料方法,而针对不同冲压件的加工需求,每一家公司所采用的冲压设备及其上料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或者都是根据待冲压件定制的结构。尤其是对一些较小管材的冲压加工,要么是人工上料,要么上料机构非常复杂,还没有一种规范的、且适用范围广的冲压设备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压设备及其上料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小型冲压件自动上料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冲压设备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导料机构、移料机构以及落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用于将待加工件进行依序排列,所述移料机构与所述导料机构对接,用于将位于与所述导料机构对接位置处的一个或多个待加工件平移到工位模具的上方,所述落料机构用于将平移至工位模具上方的待加工工件压入工位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冲压设备的上模板连接,用于在上模板的带动下向下移动,进而挡住并隔断所述导料机构与所述移料机构的对接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振动导料板,所述振动导料板上设有导料槽,待加工件在所述导料槽内依序排列并向与移料机构对接位置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料机构包括移料驱动单元以及移料板,所述移料板用于夹持待加工件,所述移料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移料板移动,以使移料板在工位模具上方和与导料机构对接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对所述移料板进行滑动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料驱动单元包括移料驱动器以及驱动连杆,所述移料驱动器通过所述驱动连杆与所述移料板驱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料板的一端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与所述驱动连杆端部的T型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移料板的侧面设有承料槽,所述承料槽的形状与待加工件的外形轮廓相适应,用以容置并夹持待加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落料机构包括落料驱动单元以及落料板,所述落料驱动单元带动所述落料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将位于所述落料板下方且夹持在所述移料机构上的待加工件压入工位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落料驱动单元包括连接杆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冲压设备的上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落料板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冲压设备,所述冲压设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所述下模板包括多个冲压工位模具,所述上模板包括冲头,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待加工件上料至冲压工位模具,所述冲头与所述冲压工位模具配合实现对位于冲压工位模具上待加工件的冲压加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压设备及其上料装置,其上料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对小型冲压件的自动上料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压设备一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结构俯视图;以及

图3是图1实施例中冲压设备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压设备一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冲压设备包括上模板(图1中未示)、下模板100以及上料装置200,其中,下模板100包括多个冲压工位模具110,本实施例中的下模板100为圆盘结构,多个冲压工位模具110沿着圆盘结构环周设置,中部设有转轴120,作为圆盘结构下模板100的转动中心。另外,图中标号130为下模板100的支撑座。当然,冲压设备的下模板结构形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转盘式结构,还可以为直线型或者单工位型等。

上模板包括冲头等结构,上料装置200用于将待加工件上料至冲压工位模具110,冲头与冲压工位模具110配合实现对位于冲压工位模具110上待加工件的冲压加工。关于上、下模板等的具体结构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而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上料装置200,下面将对上料装置200的结构及其上料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图2是图1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图1实施例中冲压设备的结构侧视图。该上料装置200包括导料机构210、移料机构220、落料机构230以及挡料板240。该导料机构210用于将待加工件进行依序排列,移料机构220与导料机构210对接,待加工工件从移料机构220与导料机构210对接位置处进入到移料机构220中,移料机构220将进入其结构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待加工件平移到工位模具的上方,落料机构230用于将平移至工位模具110上方的待加工工件压入工位模具,以便进行其他工位的冲压过程。

具体而言,该导料机构210包括振动导料板211,该振动导料板211可以通过振动马达等驱动。振动导料板211上设有导料槽2111,在本实施例中,振动导料板211上设有两条导料槽211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设置一条或者多条导料槽2111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选取设计。

振动导料板211的一端可以与上料盘(图中未示)连接,待加工件从上料盘传输到导料槽2111,并在导料槽2111内依序排列后向与移料机构220对接位置处移动,即往移料机构220的装载位置移动。

该移料机构220整体与上模板300连接,并随着上模板300进行上下移动。移料机构220包括移料驱动单元221、移料板222以及支撑板223。移料板222用于夹持待加工件,移料驱动单元221用于驱动移料板222移动,以使移料板222在工位模具110上方和装载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优选地,该支撑板223跟随上模板300进行上下移动,在移料机构220进料时,支撑板223的一端移动至移料机构220与导料机构210的对接位置处(即移料机构220的装载位置),以使其上支撑的移料板222可以与振动导料板211对接上料。支撑板223的另一端则与移料驱动单元221连接,支撑板223用于对移料板222进行滑动支撑,换句话说,移料板222在支撑板223上进行往复滑动动作。图2中移料板222的虚线位置为位于工位模具110上方的位置,实线位置为移料机构220位于装载位置。

该移料驱动单元221则具体包括移料驱动器2211以及驱动连杆2212,移料驱动器2211通过驱动连杆2212与移料板222驱动连接。该移料驱动器2211可以为驱动气缸等结构。

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的移料板222也设置为两个,且单独通过驱动连杆2212与移料驱动器2211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在振动导料板211上设置多条导料槽2111,并对应设置多个移料板222的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优选地,该移料板222的一端设有T型槽2221,T型槽2221与驱动连杆2212端部的T型接头配合连接;移料板222的侧面设有承料槽2222,承料槽2222的形状与待加工件的外形轮廓相适应,用以容置并夹持待加工件。

其中,承料槽2222设置在移料板222靠近导料机构210的一侧,承料槽2222为一从移料板222侧面开设的上下通槽,在移料板222移动至与导料槽2111的对接位置处(即移料机构220的装载位置)时,待加工件从移料板222的侧面滑入承料槽2222内。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移料板222上设置一个承料槽222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每一移料板222上设置多个承料槽2222的结构。

该落料机构230包括落料驱动单元231以及落料板232,落料驱动单元231带动落料板23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将位于落料板232下方且夹持在移料机构220上的待加工件500压入工位模具110。

优选地,该落料驱动单元231包括连接杆2312以及连接板2313,连接杆2312的一端与冲压设备的上模板30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2313连接,连接板2313与落料板232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312为两根,冲压设备的上模板300作为落料驱动单元231的动力源。

挡料板240与冲压设备的上模板300连接,用于在上模板300的带动下向下移动,进而挡住并隔断导料机构210与移料机构220的对接端,以使导料机构210与移料机构220的对接端被挡住,防止在移料机构220移走后,待加工工件从对接端掉落。

上料过程如下:待加工件首先进入到导料板211上的导料槽2111,移动至与移料机构220的对接位置处,即图中导料槽2111的最右端,待加工件移入移料板222的承料槽2222内,之后上模板300带动挡料板240以及移料机构220整体下移,挡料板240将导料机构210与移料机构220的对接端挡住;移料驱动器2211通过驱动连杆2212将夹持有待加工件的移料板222平移至工位模具110上方的位置,此时上模板继续下压,通过落料驱动单元231带动落料板232向下移动,使夹持在移料板222上的待加工件500(图3中虚线表示)压入工位模具110;然后移料板222在驱动连杆2212的带动下回到装载位置(移料板222的上料位置处),上模板300上移过程中,首先落料板232跟随上移归位,然后移料机构220也跟随上模板300回到与导料槽2111的对接位置,挡料板240上移,取消对导料槽2111导料输出端部的阻挡,以使移料板222的承料槽2222与导料槽2111导料输出端部对接,然后重复上述的动作过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压设备及其上料装置,其上料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对小型冲压件的自动上料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