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铜箔折弯机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90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铜箔折弯机,包括底版(1)、右模汽缸(2)、右模(3)、左模(4)、下模(5)、上模(6)、左模气缸(7)、第二气动开关(8)、第一气动开关(9)、上模气缸(10)、连接管(11)、三通连接器(12)、右模汽缸推杆(13)、左模气缸推杆(14),其特征在于:下模(5)沿中线有一矩形通槽(5-1),上摸(6)有一矩形块(6-1)与下模(5)的矩形通槽(5-1)配合,且在矩形块(6-1)内水平方向有一矩形通孔(6-2),左模(3)和右摸(4)均为外形尺寸相同的倒立的L型块且长边面向上,短边外端面有两盲孔,其中,右摸(4)倒立的L型块长边面前端有一向下的阶梯台(4-1),短边外端面的两盲孔与右模汽缸(2)的推杆(13)固定在一起,左模(3)短边外端面的两盲孔与左模气缸(7)的推杆(14)固定在一起,下模(5)固定于底版(1)中心处,左模汽缸(7)与右模气缸(2)、分别固定于下模(5)两侧的底板(1)上,使左模汽缸(7)右模气缸(2)与下模(5)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且当上模(6)的矩形块(6-1),与下模(5)的矩形通槽(5-1)合模后矩形通孔(6-2)的下表面低于下模(5)的上表面一个铜箔厚度,左模汽缸(7)、右模气缸(2)各带动左模(4)、右模(3)向合模后的上模(6)矩形通孔(6-2)的方向运动,运动结束时,左模(4)、右模(3)长边面的底端面高出上模矩形通孔(6-2)下表面1~1.5mm,左模(4)、右模(3)停止在上模的矩形通孔(6-2)中;顶端间距离为 5 ~ 8 cm,上模(6)顶端固定在上模气缸(10)上,上模气缸(10)固定在气缸架上,气缸架固定在底版(1)上,上模气缸(10)带动上模(6)向下运动,使上模(6)的矩形块(6-1)穿入下模(5)的矩形通槽(5-1)内,且两侧面间距都与被加工铜片厚度相同,运动结束时,上模(6)的矩形块(6-1)底端面与下模(5)的矩形通槽(5-1)内底端面间距与被加工铜片厚度相同;上模(6)矩形通孔(6-2)的下表面与下模上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气路连接为,第一气动开关(9)、第二气动开关(8)各固定于底版(1)上,第一气动开关(9)的气源进气口(9-1)与的第二气动开关(8)气源进气口(8-1)经三通连接器(12)与外来气源连接在一起;第一气动开关(9)的出气口(9-2)与上模气缸进气口(10-2)用连接管(11)连接、排气口(9-3)与上模气缸排气口(10-1)用连接管(11)连接,第二气动开关(8)进气口(8-2)与右模汽缸(2)的进气口(2-2)、左模气缸(7)的进气口(7-2)经三通连接器(12)用连接管(11)连接在一起,第二气动开关(8)排气口(8-3)与右模汽缸(2)的排气口(2-1)、左模气缸(7)的排气口(7-1)经三通连接器(12)用连接管(11)连接在一起。

2.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铜箔折弯机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加工铜箔放置在左模(3)和右摸(4)上端面,并使加工铜箔一端顶在右摸(4)的阶梯台(4-1)上;

②、扳动第一气动开关(9)上的扳手(9-4),压缩空气通过第一气动开关出气口(9-3)到达上模气缸(10),上模气缸(10)推动上模(6)向下模(5)运动,将待折弯铜箔砸入下模(5),上下合模完成铜箔第一次折弯,铜箔被折成一个直角的U形;

③、扳动第二气动开关(8)上的扳手,压缩空气通过第二气动开关出气口(8-3),通过连接管(11)经三通(12)将压缩空气同时送到左模气缸(7)和右模气缸(2),左模气缸(7)通过左模气缸杆(14)、右模气缸(2)通过右模气缸杆(13)推动左模(4)和右模(3)合模,完成第二次铜箔折弯,折好后的铜箔接口在通孔(6-2)的下表面与合模后的左模(4)右模(3)的间隙中,包裹在上模(6)上;

④、反向扳动第二气动开关(8)上的扳手,压缩空气余气通过左模气缸(7)的排气口(7-1)和右模气缸(2)的右模气缸排气口(2-1),经连接管(11)至排气口(8-2)排出,左模气缸(7)、右模气缸(2)带动左模(4)和右模(3)回到初始位置,完成合模后的左模(4)和右模(3)打开;

⑤、反向扳动第一气动开关(9)上的扳手,上模气缸(10)的压缩空气余气通过气缸排气口(10-2)经连接管(11)至排气口(9-2)排出,上模气缸(10)带动上模(6)回到初始位置,合模后的上模(6)、下模(5)打开,折弯后的铜箔由于自身弹性,松散的挂在上模(6)上,取下折好后的铜箔,完成一次动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